隨著「嫦娥五號」的成功「挖土」歸來,意味著中國成為這幾十年來唯一一個成功從月球上帶回月壤的國家,是中國太空計劃中的一項巨大成功。
對此很多國家都向中國投來目光,希望與中國在月壤上達成合作,共享成功,就在這個時候,曾經作為更早登上月球,取回月壤的美國也站了出來,想要分得一杯羹,提出要與中國在太空領域達成合作。
雖然在此前美國也曾從月球上獲得月壤,但是時過多年,美國已經中斷了其登月計劃,而且有專家稱,美國在短時間內已經沒有了探月的能力。
根據美國政治新聞網的報導稱,雖然美國當選總統拜登仍把中國視為其最大的競爭對手,但是拜登的高級顧問表示,中美在太空領域的合作非常重要。
報導中稱,拜登的高級顧問認為,中美可以通過太空夥伴關係緩解中美之間的緊張局勢,並且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發生太空競賽的可能性。
在此前,美國前太空人帕姆·梅爾羅伊曾公開表示,在太空領域內將中國排除在外是一項非常錯誤的決定,加大中美在太空領域中的接觸非常重要。
前NASA局長查爾斯·博爾登對美國政府的態度表示擔憂,博爾登稱,若美國的合作夥伴與中國達成合作,美國或將失去在太空領域中的領導地位。
讓拜登顧問關於中美太空合作的政策辯論變得緊迫的正是由於「嫦娥五號」從月球上取回土壤樣本。
其實,早在「嫦娥五號」成功發射後,美國NASA就曾在社交平臺上發表了一番不一樣的「賀詞」。
在「賀詞」中,NASA首先強調了美國在探月領域中的主導地位,重頭戲是希望中國能在獲得月壤之後與各國共享數據,這其中當然也包括美國。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近日的報導稱,路透社記者詢問中方是否會和美國的NASA分享月壤成果。這不問還好,一問反倒讓世界各國看了場笑話。
中方是否願與NASA分享月壤?對於這一問題,中國航天局正式回應,按照《外空條約》,中國當然願意與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分享月壤,包括相關數據的探測和科學分析等。
但是中方表示,美國可能會很難獲得這些信息,不是中方不願分享成果,重要的是根據美國的「沃爾夫條款」,NASA已經被禁止與中方展開太空領域的合作了,所以說,NASA能否獲得中方月球樣本,取決於美國政府的態度,而非中國。
中方的回應令路透社記者也變得尷尬,在過去美國登月取回月壤後曾有過分享給中方1克的「恩情」,如今中方作為回報回贈給美方也未嘗不可,但是如今美方無法獲得中方月壤真正原因是由於自己挖的「坑」。
日媒對此發表評論,稱西方從未如此尷尬過!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中國「嫦娥五號」勝利歸來之時,世界各國的航天局都向中方發來賀電,唯獨美國NASA的反應與眾不同,NASA直接在社交平臺上高調宣布,將展開由十個國家聯合的「阿爾忒彌斯」登月計劃,在此計劃中,美方依舊用「沃爾夫條款」拒絕了中國和俄羅斯的合作。
前腳還想讓中國分享月壤成果,後腳就又把中國拒之門外!若美國這一計劃真的展開,無疑是在太空建立一個「太空北約」,到那時,定會加速新一輪太空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