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穎英文發音被嘲笑,非科班出身的尷尬?
文/陸地上的海蠣子
現在全世界學英語的熱情都很高漲,這其中又以咱們中國尤為突出。因為經濟實力騰飛了,跟全世界都要做貿易。打交道得多了,所以語言不過關肯定不行。從學生到白領,無一不需要學好外語,明星們也是如此。早幾年黃曉明的英語實力就被人嘲笑過,「鬧太套」的梗大家應該還沒有忘記吧?
近日,內地實力電視劇女演員趙麗穎為某國際品牌代言,其中有一句廣告詞,當然是英文的,「what would you do for love。」(你會為愛做什麼?)沒想到從趙麗穎那漂亮的櫻桃小口裡一出來,隨即遭到廣大網友的狂噴,甚至有大V故意用漢字給她的發音配了字,確實慘不忍睹。這也無意中給她文化水平不高的質疑的新聞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瞬間,趙麗穎「蛙特汙度肚,佛辣捂」的英文發音就上了熱搜。
看看這微博大V也確實夠損的,這樣的漢字標註也虧他能想得出來。網友很快簡化了這位的首創,變成「佛辣五」。而且還有許多網友「不懷好意」地起鬨,稱我們一直就是這麼讀的啊,難道不是「佛辣五」而是「佛辣我」嗎?
當然,也有人表示,中國人說英語不標準怎麼了?人家老外說的中文標準嗎?我們不一樣無比諂媚地說人家講得好?為什麼到了咱們這裡就得使用雙重標準了?即便是在「漢語橋」這樣的正規節目中,許多老外還是許多名校的中文系畢業的,不一樣說得磕磕巴巴?別說跨國語言了,即便是不同的地方口音,我們自己也是一聽就有個大概準頭的。比如河南話、天津話、北京話或者是閩南語,我們不一樣一開口就能聽出個大概?一樣的語言環境,不一樣的風俗傳統尚且說話還不一樣,為什麼到了跨國界這麼遠的問題上,反而要求嚴格起來了?
當然也有人說,誰叫人家英語是世界普通話,而我們的中文在國際上當然沒有英語來得流行與應用得廣泛。所以咯,一口流利漂亮的英語就是你的一張金字招牌,尤其是在面向大眾展示的時候。作為明星,而且是給國際品牌作代言,就一句廣告詞你都背得不準確,多少有點不負責任、不夠敬業、也有損國人的形象和你自身的素質吧?退一萬步,咱說得不好可以不接國際品牌嘛,沒有金剛鑽,就不攬瓷器活。省得落人笑柄,是吧?
雖然趙麗穎的粉絲還是非常替自己的偶像辯護的,但是這並不能改變路人網友的詬病。一個新生代明星的大火而特火固然是好事兒,可惜如果在火了以後不全面加強自身的素質,難免會在某個時候露怯。比如正是因為此次英文不好的事件,讓人更加相信她確實是非科班出身,文化底蘊欠缺。我想穎寶應該向黃教主多學習學習。自從前幾年的英語不好被發現之後,他應該是下了功夫了,在這方面。所以這次在《中餐廳》中,黃曉明無時無刻不在秀自己一口流利的英語,似乎是在給自己雪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