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CHERRY既是一家品牌零售商,也是一家供應商,大家熟悉的機械鍵盤就不乏它的MX軸的影子。在今年6月的CHERRY新品發布會上,並沒看到新的MX Low Profile RGB軸(俗稱:MX RGB矮軸)的新品。需知這種全新設計的新軸體是1月份發布的,而且它代表著30年專利保護期已過的MX軸能否續寫傳奇的關鍵。
和MX RGB軸選擇Corsair海盜船為首發的作法相似,果然11月底,第一款正式發售的MX RGB矮軸鍵盤來自第三方廠商:Cooler Master酷冷的SK630(售價849元)。相信不少玩家和自媒體關於它的評價會豐富多彩,我們觀緯測評(以下簡稱:GW)選擇以實測數據的方式來解讀,希望讓大家對於軸和SK630鍵盤的特點有清晰認識。
公開的規格:
軸體類別:RGB軸(MX系列)
軸體高度:11.9mm
總行程:3.2mm
觸發壓力:45cN
GW-實測數據與解讀
我們將通過「按鍵克重曲線測試儀」,分別抓取裸軸、鍵盤按鍵個體的克重曲線,了解軸體的偏差和按鍵手感曲線的變化。
測試儀器和測試過程
MX RGB矮軸裸軸(ESC鍵)的克重曲線
帶鍵帽的ESC鍵克重曲線,
此段結論:從上面兩張測試圖「結果」對比可得,作為常規鍵,ESC帶鍵帽和裸軸的手感曲線非常接近,而且軸體的線性良好。從這個圖有可以基本肯定,MX RGB矮軸的實測數據與CHERRY公開的規格的3.2mm全行程、45cN的導通壓力基本吻合,存在正常範圍的偏差屬於正常。同時平均導通行程大概在1.0~1.2mm之間,較常規MX RGB軸的2.0mm提早不少,MX RGB矮軸的特點就顯而易見了。
(一般來的來講,按鍵的曲線越接近軸體的標準是越好的,但不可能完全一樣,因為鍵帽(每個廠商的設計、做工和調教不同有不同影響)會帶來一些改變,比如預緊力、按鍵克重。)
常規按鍵因為小而且不必考慮敲擊力的平衡(無衛星軸或平衡杆結構),所以不太能代表不同產品的差異,我們再看看用戶比較敏感得非常規鍵(異型鍵:SPACE、ENTER),它們是決定一把鍵盤手感的重點。
上圖為ENTER鍵軸心上方觸發。ENTER鍵雖然是有衛星軸的,但是能看到曲線整體平順,而且導通行程、總行程和導通壓力都基本正常,變化很小。
上圖為SPACE鍵軸體正上方觸發。作為超長異型鍵再加上衛星軸的存在,讓下壓過程的線性已不如ENTER那麼平順了,但整個曲線的形狀還保持的可以,而且全行程充分到位,各個參數的變化小。
上圖為SPACE鍵(左側)衛星軸正上方觸發。此時的下壓曲線變化明顯了,呈現一定的外弧形攀升,雖然總行程、克重變化不大,但導通行程變為1.48mm,因為是邊角觸發、中心導通,需知導通行程的變長是客觀必然,關鍵是變得多長。
上圖為SPACE(右側)鍵衛星軸正上方觸發。曲線的線性比左側衛星軸效果好,同樣是克重、總行程變化不大,但是導通行程變為1.57mm,比剛才還更大了。
此段結論:MX RGB矮軸為線性軸,整體表現不輸常規MX紅軸。從SK630的ENTER、SPACE鍵的曲線相比常規軸體曲線的變化來看,按鍵鍵帽越長,下壓曲線改變越大,線性越難控制,所以SPACE的線性不如ENTER好,而ENTER又不如常規鍵的好。選擇SPACE鍵在鍵帽兩側衛星軸位置觸發(模擬人手),是考驗廠商的衛星軸技術,平衡做的好不好,回到 SK630,最大偏差出現在:①SPACE左側衛星軸的下壓曲線圖不夠線性;②SPACE(右側)衛星軸上方觸發行程降到了1.57mm。這兩項數據在我們測過的鍵盤中,屬於變化幅度很小的,這可能也是MX RGB矮軸作為短程線性軸的優勢吧,鑑於暫時沒有其它同類產品參考,未來我們將再反覆對比,以提升測試結果的參考價值,感興趣的請持續關注我們。
曲線是數據化的感受,而且儀器的精度高,可以作為解讀和技術分析參考,它和人實際感受是有分別的,或者說人手沒那麼敏銳。在實際人為敲擊體驗上,SK630的異型鍵手感的順暢度是OK的且直上直下的想線性感良好,並沒有明顯卡澀和不順暢的,手感合格,而且反彈速度理想,不像曲線圖上反映的變化那麼嚇人。
GW-市場觀點:
MX RGB矮軸,其實主要幹兩件事的:面向高端筆記本配件領域;開拓超薄機械鍵盤的市場,讓機械輕薄化、時尚化。它不會壓制常規MX軸,因為這是兩類型產品,也是CHERRY的左右手。它也不會直接衝擊當前的剪刀腳或其它類型的薄膜鍵盤,首先售價不在一個級別,再者,以目前它的線性手感特點來說,對於普通用戶來講,碼字節奏感還不一定比剪刀腳的好。
而酷冷SK630,從設計風格和配置架構來看,是主力面向PC用戶的超薄鍵盤,這是吻合COOLER MASTER的DIY品牌定位的。從性能配置到燈光系統體驗、宏編程,SK630都具備成熟完整且新穎的玩法,畢竟傳統機械出師的,面對極客酷玩、高端用戶基本上是適合它的。
至於MX RGB矮軸是否應該重點發展無線?這個問題需冷靜,會有尷尬。超薄、輕便做藍牙似乎理所當然,能培養成為一把傑出的EDC裝備。但作為RGB軸體去搭配無線,這本身是想法很強烈卻無力落地的想法,這麼多RGB LED燈功耗是將不下來的,起碼它不可能像羅技G304(關注本站後續評測)那樣達到「高性能且省電」的。這樣看起來,不作RGB系統,糟蹋軸;做了RGB系統,浪費電。當然,邏輯的不完美,並不能阻止偏激和土豪的做法,Nothing is impossible,這些傷腦筋的問題,還是留給廠商去解決吧。
感謝關注GW測評數據,有疑問請移步評論區,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