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嫦五」月壤樣本,美媒:美國專家都知道希望渺茫

2020-12-19 民之生觀察廳

渴望「嫦五」月壤樣本,美媒:美國專家都知道希望渺茫

儘管有很多陰謀論,但美國曾在1969年登上月球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隨著美國登月的成功,美國又多次發射阿波羅號的飛船,從月球上帶回382公斤的月壤樣本和世界分享。當時美國曾「大方」贈與中國1克的月壤。而在42年後,中國也通過嫦娥五號的發射從月球上帶來了珍貴的1731克的樣本。中國會和美國分享嗎以及會分享多少,都成了美國科學家和美國媒體最關心的問題。

據美國相關專家表示,儘管美國已經從月球上帶來382公斤的月壤樣本,但樣本主要來自月球「陽面」的巖石層,樣本已經超過30億年,而研究表明,月球新的撞擊坑等具有研究價值的形成十年只有10億年。對於美國來說,中國的月壤樣本來自月球「陰面」,而且還是經過精挑細選的,其成分和價值都遠超美國382公斤的月壤。一旦得到中國「嫦五」帶來的樣本,將會把美國對於月球研究中的空白填滿。

美國專家都非常渴望得到「嫦五」月壤樣本,但美國聖母大學地質科學類教授克萊夫·尼爾表示,毫無疑問,「嫦五」月壤樣本代表的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月球時代,對美國研究月壤演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儘管尼爾教授也非常希望能夠研究中國新的月壤樣本,但他在一份電子郵件中表示,當然這是不太可能的,並且附帶了一個悲傷的表情。

在12月17日,「嫦五」返回到地面的時候,路透社就曾問過中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和探月工程副指揮吳豔華,是否會把從月球取到的樣品分給美國航天局。吳豔華表示,首先外空資源都是人類共同的財富,中國也會根據《外空條約》決定,其次,中國很願意和全球範圍內的科學家共享月球樣品以及參測數據。但令人遺憾的是,美國國會曾通過了「沃爾夫條款」,限制美國航天局和科學委員會與中國航天的往來,所以說能不能分享,主要看美國方面的政策。

免責聲明:圖片素材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部分信息來源:觀察者網

相關焦點

  • 嫦五採集月壤不足2千克,專家:或是美國提供錯誤數據
    對於航天,在古代的時候無論是中國還是西方都有各種對於宇宙洪荒的描寫,人們對於探索未知的宇宙一直保持著一個很大的好奇心,數千年過去了,人類成功做到了探索其他的星球,甚至是直接將太空人送上那個月球採樣勘探。
  • 專家稱嫦五意義不止在於取回月壤
    在此之前,成功從月球帶回樣品的國家只有兩個:美國和前蘇聯。其中,美國從月球總共取回381千克月壤和月巖樣品,前蘇聯共取回月壤樣品總共330克。不過,從1976年前蘇聯月球20號探測器最後一次月球採樣返回算起,人類已經44年沒有獲得月球樣品了。
  • 嫦五帶回月球樣品正式交接!美專家:悲傷的是,這次中國不會給美國機會
    要知道的是,上次人類從月球帶回來樣本這一行為,還停留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美蘇登月計劃中,並且促使這個計劃成功的緣由是因為美蘇之間的太空大戰。為了這個目的,中國航天人做足了充分的準備,最後為國人乃至世界都交上了一份圓滿的答卷。
  • 嫦五剛完成月壤採樣,印度求助俄羅斯花費14億​,準備載人登月
    嫦五完成月壤採樣,印度突然公開重要計劃,先登月後載人航天專家介紹,接下來完成採取月壤的嫦娥五號就會按照原計劃,啟動返回地球的任務。該任務環節將決定成敗,一旦能順利將月壤封裝帶回地球,且不管帶回多少,都算成功。而無人探測器登月取土返回地球任務,將會保障國內下一步載人登月順利實施。
  • 美媒:美專家渴望研究嫦娥五號樣品,但自己也知道希望渺茫
    美國和蘇聯在1960年代和70年代的史詩般的太空競賽中爭奪霸權,在此期間,他們也帶回了月球樣本,但這是一個不同的時代。而今天的競爭(曾經看似是科幻小說的領域)可能同樣激烈且更具商業性。華盛頓特區行星學會負責人布倫丹·庫裡(Brendan Curry)說,北京並沒有「發表某種聲明,希望取代美國成為太空領導者。但他們當然希望成為太空中的主角。」
  • 「嫦五」啟程探月,多國科學家:史無前例且令人振奮
    如果採集成功,嫦娥五號順利返回地球,那麼中國將成為繼美國和蘇聯之後第三個從月球上獲取樣本的國家。上一次月面採樣任務是由蘇聯的月球24號(Luna24)自動探測器於1976年完成的,該探測器將重約170克的樣本帶回了地球。
  • 「嫦五」月球採樣倒計時,中國為何要去月球「挖土」?
    屆時,「嫦五」將自主完成月壤採集,將月球樣品帶回地球。目前,「嫦娥五號」探測器已進入發射準備階段,該探測器全重8.2噸,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個部分組成,將由我國目前推力最大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從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據悉,兩者已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並已於11月17日垂直轉運至發射區。
  • 嫦五即將歸來,多國想「撿現成」月壤?美國也要求共享成果
    據悉,我國的嫦娥五號探月軌道器再過幾天就可以回國了,當然還有她帶回來的2公斤月壤樣本。此次嫦娥關注度高,就是因為它帶回來的2千克月壤吸引了國際目光,許多國家都打起了「撿現成」的想法,想讓我國分享樣本,甚至是全程的探月數據。
  • 「嫦五」像串糖葫蘆?去月球「挖土」有多難?這場直播信息量真是...
    「嫦五」像串糖葫蘆?去月球「挖土」有多難?「嫦五」抵達月面後如何再次啟動返回地球?採回的月壤又對中國的太空探索有何種意義?央視新聞23日晚開始的「陪你追嫦娥」直播特別節目全都講明白了!
  • 嫦娥五號攜月壤升空!美國提前發來賀電:希望對美分享這一喜悅
    美國祝賀中國:希望分享月壤 從月球挖土帶回地球的艱巨任務,已經有半個世紀沒有國家去幹了。 但即便如此,美國NASA的專家還是提前發來賀電稱:希望中國能對美分享這一喜悅。美國航天局託馬斯·祖爾布琴科學家表示,可以說,嫦娥五號執行的任務很有難度係數,全球能執行的屈指可數,中國航天將成功從月球帶回月壤,美方也希望各國科學界能夠共同分享這一喜悅。
  • 嫦5帶回月壤2千克,要不要也給美國1克
    我們都知道,美國是目前為止唯一一個成功登月的國家,專家們小心地將這塊1克重的月壤分成了兩份,一份進行科學研究,另一份保存起來。0.5克的月壤展開了深入的研究,用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嫦娥之父」歐陽自遠院士的話說,「只要當時能做的測試,我們都做了。」
  • 俄國科學家率先表態:希望獲得中國月壤!俄媒:中國尚未做出決定
    嫦娥五號取樣德媒報導稱,全世界都想獲得中國的月壤,美國也想要。●俄羅斯科學家率先表態:希望獲得中國月壤毫無疑問,現在全球最為關注的是中國嫦娥五號取回的月壤究竟是什麼樣的?畢竟,中國取回的月壤比美蘇取回的要「年輕」20億年,對研究月球的火山狀態及磁場至關重要。這份月壤,全球就中國獨一份。因此不少國家的科學家,研究太空的機構都希望中國能夠分享一些月壤。
  • 外媒:全世界科學家都想得到中國取回的月壤樣本
    【外媒:全世界科學家都想得到中國取回的月壤樣本】俄科學家希望獲得中國月壤樣本據衛星社11月24日消息,俄羅斯科學院地球化學與分析化學研究所月球和行星地球化學實驗室主任葉夫根尼·斯柳塔向衛星通訊社表示,俄羅斯科學家希望從中國同行那裡獲得月壤樣本,但暫時還未就此展開會談。
  • 「嫦五」飛天,月球,我又來了!
    今天,被稱為「胖五」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搭載著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升空。嫦娥五號探測器本次任務是計劃首次實現從月球無人採樣返回,把月壤或月巖等寶貴樣品帶回地球,以供接下來開展科學研究。
  • 中山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副教授、知名科普作家王爽:嫦五若取回月壤...
    原標題:中山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副教授、知名科普作家王爽:嫦五若取回月壤 有望填補月球研究一大空白   嫦娥五號將承擔什麼「職責使命」?它將取得哪些技術突破?
  • 嫦五月宮取壤有何意義?這兩公斤的寶貝能揭開多少月亮的神秘?
    引子:記得在嫦五發射的前後,曾在媒體上流傳著一句話,叫作:"胖五"送"嫦五",月球去「挖土"。現在回過頭來想一想,這句看似簡單的平常話,卻在字裡行間中折射出了中國科學家的艱苦奮鬥歷程和追趕登月的步伐。
  • 俄羅斯科學家:全球科研人員都想得到中國取回的月壤樣本
    俄羅斯科學家:全球科研人員都想得到中國取回的月壤樣本近日,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的運輸下,嫦娥五號順利升空,並且計劃會帶回2千克的月壤樣本回到地球供科學研究。得知消息的美國宇航局也開始「陰陽怪氣」地表示,希望中國能像美國一樣,向全世界分享探月工程的數據。
  • 胖五!嫦五!相當威武!
    「嫦五探月」技術細節披露在最近召開的中國航天大會上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委副主任、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於登雲介紹了嫦娥五號月球採樣返回情況的技術細節嫦娥五號將執行月球採樣返回任務,這是我國探月三期的收官之作,相比於之前的任務,嫦娥五號承擔的任務最重,同時面臨的技術難題也更多。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海灘上一片歡呼,美航天局:希望中國分享數據
    美聯社採訪了不少太空專家、天文專家,大家都清一色對此次發射給出好評。"而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學中心的專家喬納森·麥克道維爾則表示:"這項任務雖具挑戰,但我相信中國能夠實現這一目標。"此外,麥克道維爾還表示:"這可能為從火星帶回樣本、載人登月帶回樣本鋪平了道路,未來或許會有其他國家借鑑中國經驗。
  • ​從「一克月巖」到「嫦五」奔月
    11月24日凌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這一次,嫦娥五號探測器將從以前人類探測器都不曾到過的地方,攜帶約2公斤月壤返回地球。當時,美國為表誠意,送給中國一份特殊的禮物:1克重的月球巖石標本。從「一克月巖」到「嫦五」奔月,中國航天事業42年磨一劍,不僅將「嫦五」成功送上月球,而且將帶回珍貴月壤著陸地球,這不僅彰顯中國在航天科技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也力證我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