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技術這麼強?隼鳥2號採回龍宮樣本超預期,至少5.4克以上

2021-01-09 環球科學貓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作者:文/虞子期

這兩天,嫦娥五號可以說備受世界關注,新消息指出,重1731克的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很多人看到這個數據之後,覺得少了不少,當然是不是全部的樣本交接不清楚,因為最初預計是約2千克月壤,後續可能會給出答案,也可能就是這麼多,其實大家不要想太多,帶回來就是好事情。

而同時我們也知道,還有一個探測器從地外回來了,並且比嫦娥五號先回到地球,那就是日本「隼鳥2號」送回地球的小行星「龍宮」樣本,這也算是人類對地外的一次重大探索,而根據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表示,日本本次針對的小行星龍宮採樣,是超出了最初的預期,並且在研究上可能更加具有突破的可能性。

當然對於小行星的採樣可以說不比其他天體簡單,日本這次也是進行了技術的突破,就連美國暫時都還沒有做到採集小行星樣本返回地球,所以日本在這方面的技術還是比較領先的,那很多人就在想了,日本的技術是不是比中國強?採集樣本都超出預期了,這個我們確實沒辦法比較,畢竟兩種沒有直接性的關係,針對的天體不一樣,所以我們不做分析了,來看看日本的情況。

小行星龍宮的樣本採集超出預期

上面我們已經說了,超出預期,並且這個預期還非常的高,最初日本可能對自己也沒有多強的把握,畢竟是進行小行星的樣本採集,原本採集目標是0.1克,但是本次送回來的小行星「龍宮」樣本沙粒至少合計5.4克以上,所以最低都是達到了45倍以上,並且日本採樣的樣本是具有3個獨立空間,獨立空間外部也發現了沙粒,合計重量有可能進一步增加。

所以我們說最低都是45倍以上,如今日本已經公開說明了「A室」開封情況,確認有直徑數毫米、肉眼可見的大量黑色沙粒。「C室」保管著第二次著陸時採集的小行星的地下樣本,採集成功令人期待。預計將在明年年初以後開封。所以如今從已經開封的樣本來看,就已經取得了非常高的成果,接下來超出這個預期應該是更高,這個沒有什麼問題。

小行星龍宮樣本有什麼作用?

其實地球上任何一個國家對地外的星球探索,都是建立在探索的基礎上,小行星龍宮也是如此,這顆「龍宮」小行星,被科學家認為是一顆C型(碳質)巖石小行星。所以這種巖石小行星可能在很久以前與地球的碰撞中,將生命的基本構成元素送到了地球上。這次日本採集回來的樣本可能有望解開這一個謎底,相當於是進行地球生命出現的一個研究。

在科學理論之中,地球生命元素的出現一直存在爭議,那就是可能並非是地球本身就具有生命元素,而形成了我們地球上的首個生命,而是來自地外,當然大多數的研究都說的是彗星,而本次科學家們說的小行星龍宮,是一顆碳質小行星,這意味著具有什麼的基礎元素,所以只要找到小行星龍宮的樣本與地球生命原因相同的情況,那這就是意味著有可能是地外帶來的,當然還要根據形成的時間來判斷,這個非常複雜。

這裡我們只是簡單的說明下,畢竟這個研究還未開始,但是小行星龍宮的樣本就是解答地球生命元素的問題,如果解答開了,那真的又是日本的一個在科學界重大突破,這樣說明了日本的科學實力非常強大,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日本的科學實力在亞洲真的是首屈一指,很多領域都是領先,為何這樣說?

19年斬獲19個諾貝爾獎已給出答案

當然在說日本之前,我們可能也看到了這樣的一個消息「日本人可能再也不會得諾貝爾獎了!」,就算是真的,日本未來面臨這樣的科研問題,如今我們不可否認的是日本的科技實力強,至少已經在19年斬獲19個諾貝爾獎,這個答案是不可否認的,並且日本是亞洲拿到諾貝爾獎的頂尖國家,至少日本已經有這個過去了,所以實力的保存在這裡,這個我們不可否認。

這次日本「隼鳥2號」採集會的樣本,再次證明了日本的科技實力強大,比預期高了那麼多,並且大家要知道,這個探測的任務並沒有結束,日本「隼鳥2號」送回樣本之後,將會再次對另一顆小行星2001 CC21進行飛掠。準備在2031年中期抵達1998 KY26,在那裡它將檢查這顆快速旋轉的微型小行星,任務規劃者將權衡嘗試在其上降落的可能性。

所以日本「隼鳥2號」的動力還很足,並且未來還將探索新的小行星,這裡面肯定具有強大的科學技術在裡面,所以19年斬獲19個諾貝爾獎,雖然不是一個領域的,但是足以說明日本的科技實力真的很強大,就算是美國,也是在日本隼鳥2號之後,在2016年的時候才發射的奧西裡斯-REx探測器,並且預計2023年才會將樣本送回地球。所以說,這方面也是超過了美國。這就是強大之處。

相關焦點

  • 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送回小行星樣本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經過6年的長途太空旅行後,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釋放的返回艙於12月6日在澳大利亞南部著陸。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透露,這是人類首次獲得小行星地下物質樣本。「隼鳥2號」於2014年12月從日本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2018年6月飛抵距離地球約3億公裡的目標小行星「龍宮」附近,並首次通過在小行星上製造人造撞擊坑的方式,採集小行星地表和地下巖石樣本。據稱,小行星「龍宮」直徑約1公裡,它被認為含有水和有機物,與約46億年前地球誕生時的狀態相近。
  • 日本隼鳥2號或取0.1克物質,嫦五取回多少月壤?至少是其2萬倍
    因為我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月球取樣返回和日本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取樣返回的時間很相近,所以不免讓人們聯想兩者的技術有何異同,誰更先進?嫦娥五號著陸器與上升器日本隼鳥2號關於這一問題,本人已在前兩天的文章中有所表述,簡單來說就是從信號的遠距離傳輸和測控上,日本的技術難度要更高一些, 但我國也能做到;而日本的探測器靠近小行星,技術操作的難度並不大,因為其靠近的「龍宮」小行星質量很小,所以其引力也很小,對探測器的引力甚至都很難改變其運行狀態,但是月球就不一樣了,引力相當於地球的1/6,所以落月才是真正有技術考驗的難題
  • 「隼鳥2號」投遞「龍宮」樣本
    「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經過地球附近的模擬圖。圖片來源:Akihiro Ikeshita/JAXA據《新科學家》報導,12月6日,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釋放的返回艙在澳大利亞南部地區著陸,在歷經了6年的太空旅行後,它攜帶著小行星表面巖石和灰塵的兩個樣本回歸地球懷抱。
  • 都是12月攜樣本回地球,嫦娥五號、隼鳥2號誰的技術難度更高?
    作者:文/虞子期 自從嫦娥五號發射之後,不少人都在關於太空的新聞,所以無論任何國家的探測器進入到太空之中,總會想一些誰的探測器更加厲害,技術要求更高。 而在我國嫦娥五號被大家所關注的時候,日本的探測器消息又來了,那就是日本的——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
  • 「隼鳥2號」12月將「路過」地球,釋放「龍宮」樣本後繼續遠航
    (觀察者網訊)共同社9月4日報導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2日宣布,探測器「隼鳥2號」(Hayabusa2)返回地球時將在22萬公裡的高度釋放密封艙,後者裝有在小行星「龍宮」採集的巖石樣本。
  • 「隼鳥2號」12月將「路過」地球,釋放「龍宮」樣本後繼續遠航
    (觀察者網訊)共同社9月4日報導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2日宣布,探測器「隼鳥2號」(Hayabusa2)返回地球時將在22萬公裡的高度釋放密封艙,後者裝有在小行星「龍宮」採集的巖石樣本。具體釋放時間為日本時間12月5日下午,密封艙將於6日凌晨落入澳大利亞南部沙漠。
  • 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將小行星「龍宮」上採集到的巖屑送回地球 樣本宛如黑色木炭
    「隼鳥2號」將小行星「龍宮」上採集到的巖屑送回地球 樣本宛如黑色木炭(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ETtoday(羅翊宬):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Hayabusa2)將小行星「龍宮」(Ryugu)上採集到的巖屑裝上密封艙後送回地球,發現在某個艙室內採集到的石頭長達5毫米至1公分,且質地比預期堅硬,當地媒體形容這些樣本宛如黑色木炭。
  • 隼鳥2號小行星樣本盒被打開 首次觀察到「龍宮」的碎片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開啟了最近返回的「隼鳥2號」樣本艙,發現裡面確實有來自深空的寶藏在等待。周一,該機構披露了從近地小行星 「龍宮」上收集到的首批材料圖像。「隼鳥2號」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的小行星追逐太空飛行器,它在2018年至2019年期間圍繞龍宮度過了16個月。
  • 日本隼鳥2號樣本疑有「人造物」!有光澤現象,尚無法確認來源
    「隼鳥2號」探測器歷經6年的時間,針對地外小行星「龍宮」先後進行探索,樣本採集,最終在年末之前返回了地球,並且帶回了至少5.4克的樣本,這比之前設計時候,所預期的0.1克樣本足足高出了幾十倍,當然這也是說明了日本在小行星方面探索技術的能力,確實是不可小覷的。
  • 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通過轟炸的方式測定小行星「龍宮」的年齡
    日本的「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圍繞小行星「龍宮」(1999JU3)進行科學探測已經有一年多了。期間它使用一種「衝擊裝置」,通過爆炸將速度達每秒2公裡的高速彈丸衝入小行星表層,以便從未受日照、射線等影響的小行星內部採集原始樣本。
  • 日本研究機構透露 隼鳥2號探測到的氣體確實來自龍宮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開啟了最近返回的隼鳥2號樣本艙,發現裡面確實有來自深空的寶藏在等待。周一,該機構披露了從近地小行星 ...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開啟了最近返回的「隼鳥2號」樣本艙,發現裡面確實有來自深空的寶藏在等待。
  • 日本「隼鳥2號」成功將小行星樣品帶回地球
    「隼鳥2號」情況簡介「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是日本發射的「隼鳥」的後繼探測器,於2014年12月由H-2A運載火箭搭載從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其任務是探測小行星「龍宮」。2018年6月,「隼鳥2號」抵達「龍宮」預定軌道。2019年2月,首次在「龍宮」著陸,收集地表樣本並發現了水合礦物質。
  • 日本「隼鳥 2 號」採集的小行星巖石樣本亮相
    IT之家12月27日消息 今年除了嫦娥五號成功採集月球表面樣本之外,另一重要成就便是日本 「隼鳥 2 號」採集樣本的成功返回。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 JAXA 近日公布了一組照片,展現了 「隼鳥 2 號」從小行星 「龍宮」收集的兩份樣品。
  • 嫦娥5號成功登月「隼鳥2號」也將完成壯舉,中日航天孰優孰劣?
    ,它是中國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戰, 也是中國航天迄今為止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其將要採回的約2000g月亮礦石樣本,將會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 。並且,嫦娥5號也是世界上首次無人採樣返回所採回月亮礦石樣本最多飛行器。
  • 嫦娥5號成功登月「隼鳥2號」也將完成壯舉,中日航天孰優孰劣?
    嫦娥5號,毋庸諱言,是世界上40年來首次將要實現無人月面取樣返回的人類月球探測器,它是中國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戰,也是中國航天迄今為止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其將要採回的月2000g月亮礦石樣本,將會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並且,嫦娥5號也是世界上首次無人採樣返回所採回月亮礦石樣本最多飛行器。
  • 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4年飛32億公裡,將登陸「龍宮」小行星取樣
    據6月27 日的日本媒體報導,日本在2014年發射了由宇航研究開發機構開發的「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在經過了大約4年的時間,這個探測器已經靠近了距離地球2億8000萬公裡的名叫「龍宮」的小行星,目前這個探測器距離「龍宮」的表面大約20公裡。
  • 日本隼鳥 2 號探測器已成功完成小行星 「龍宮」首次地下樣本採集
    IT之家7月11日消息 日本航天局(JAXA)日前宣稱,其已成功收集了小行星「龍宮」首次採集的地下樣本。這則消息是在晚上8點前通過日本共同社新聞發布的,距離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的「隼鳥2號」衛星第二次降落在距離地球約2億英裡的「龍宮」小行星上僅僅90分鐘。
  • 日本「隼鳥2號」著陸「龍宮」,這項技術中美都不及
    日本宇宙航空研發機構JAXA科學家演示太空探測器「隼鳥2號」實時登陸小行星「龍宮」照片。探測器從小行星表面發回清晰的照片。「隼鳥1號」實現了世界上首例從太空小行星取樣返回地球的壯舉,「隼鳥2號」是升級版,本次採樣的小行星大約跟太陽與地球的距離差不多遠。日本在中美兩大國之間的太空科技發展之外,獨闢蹊徑,對小行星的研究非常深入。據悉,「隼鳥2號」利用炮彈擊開「龍宮」表面,取得小行星地下物質,「隼鳥2號」擬於2019年底或2020年返回地球。
  • 「隼鳥2號」密封艙內發現黑色沙粒,或為0.1克「龍宮」巖石碎片
    (觀察者網訊)共同社12月15日報導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14日公開了位於「隼鳥2號」密封艙內的樣本容器內部圖像。 圖像顯示,樣本容器內有黑色沙粒。JAXA對此表示,這可能是在小行星「龍宮」採集的巖石碎片,將展開進一步的分析。
  • 日本「隼鳥2號」第二次著陸採集石塊圖像公開
    中新網12月25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24日公開了,據分析是探測器「隼鳥2號」2019年7月在小行星「龍宮」第二次著陸時採集到的石塊和沙粒圖像。報導稱,此前公布的第一次著陸時採集到的樣本多為數毫米大的沙粒,而第二次的樣本特點在於顆粒較為粗大,其中還包括近1釐米的小石塊。JAXA介紹稱,新確認的樣本可能是地下物質,估計因為硬質巖石被擊碎,所以尺寸較大。雖然混入了與「隼鳥2號」機體使用的鋁箔相似的銀色物質,但JAXA稱「對樣本分析沒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