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上的土,為什麼這麼珍貴?

2020-12-05 澎湃新聞

原創 好奇實驗室 好奇實驗室

24日凌晨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圖片來源:中國航天網

這次「嫦五」奔月,也是我國探月工程三期的收官戰。

嫦娥一號實現了環繞月球探測,嫦娥二、三、四號實現了月面軟著陸、月面就位探測和巡視探測,而這次的嫦娥五號,則要實現無人採樣返回。

說的簡單點,就是去月球挖點土帶回來。要是比作外賣,就好比是中國下了個單,內容就是月球上的土,然後嫦娥五號就像快遞員,接了單去月球挖土再帶回來。

雖然說起來很簡單,但是要真正實現,卻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系統工程。

嫦五是我國研製的

最為複雜的太空飛行器系統之一

為了完成「去月球挖土」的任務,嫦娥五號探測器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和上升器4器組成,分為15個分系統,是迄今為止我國研製的最為複雜的太空飛行器系統之一。

嫦娥五號探測器示意圖

首先,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

探測器和火箭分離後,經過飛行、中途修正、近月制動減速後進入環月軌道。

軌返組合體(軌道器和返回器的合體)繼續換月飛行,著陸上升組合體(著陸器和上升器的合體)則降落至月面。

在月球表面,嫦娥五號進行科學探測和鑽取、採樣、樣品轉移和封裝等工作。

然後上升器以著陸器為平臺,攜帶月球樣品起飛,與軌返組合體進行交匯對接,並把樣品轉移至返回器內部。

嫦娥五號開始返回地球,返回器與軌道器分離,進入地球大氣層,並著陸於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

光看這個大致的過程,就知道整個工程有多麼困難和複雜。而地月之間平均單程距離約為38萬公裡,走一個來回將近80萬公裡,月球樣品中究竟有哪些奧秘值得我們如此費力去挖掘?

科學研究&月球資源開發

目前已經知道幾乎整個月球表面都覆蓋著一層細粉狀的風化物質——月壤。月壤是人類用於研究月球的樣本,實際上月壤指的不僅僅是月球上的土壤,還包括臥或埋於粉狀風化物中的直徑數米的巖石。由於長期的小天體撞擊,大塊的基巖僅出露於陡峭的山脈、撞擊坑和火山通道的峭壁等處。

在人類的探月歷史上,有很多航天大國都曾去到月球採樣。

蘇聯月球16號探測器從月球豐饒海取回了一塊101克的小樣本。月球20號探測器和月球24號探測器則分別從阿波羅尼厄斯高地和月球危海採集到了55克與170克樣品。

1969年7月至1972年12月,美國通過阿波羅11號到阿波羅17號載人飛船實施了7次載人登月任務,除了阿波羅13號因發生故障中途返回,其餘6艘飛船皆完成登月,成功將12名航天員送上月球,共帶回月壤和月巖樣品約381.7千克。

月壤是研究月球的樣本,由月球巖石在遭受隕石撞擊、太陽風轟擊和宇宙射線輻射等空間風化作用後形成,其中有大量的月球巖石碎塊、礦物及隕石等物質。科學家通過研究這些月壤物質,既可以了解月球的地質演化歷史,也可以為了解太陽活動等提供必要的信息。

科研人員通過研究發現,月壤中含有大量微小的橘紅色玻璃形式顆粒,這些顆粒一般富含鋁、硫和鋅,它們是在月幔部分融化過程中,於月球表面下約300千米深處形成,因火山活動而噴出到月球表面。通過對樣品的分析與實驗證實,月壤和月巖中氧化鐵的含量很高,從中可以製取水和氧,未來可利用月面物質支持月球基地的運行,並為登月飛行器補充燃料。

更重要的是,科學家還在採集回來的樣品中發現了核聚變的理想原料氦-3。按照目前地球的能源消耗規模,月球上的氦-3用於核聚變發電後能夠滿足人類約1萬年的能源需求。

月球上的土到底有多貴?

由於從月球上挖下來的土,都歸政府所有,一般來說是不會拿來賣的,不過卻有一個例外。

2018年,紐約蘇富比拍賣行拍賣了3粒小型月球巖石,這是1970年由蘇聯月球探測器從月球取回的,最終以85.5萬美元成交。

據蘇富比拍賣行介紹,這3粒月巖尺寸不大,在2 x 2毫米到1 x 1毫米之間,是人類得到的首批月球巖石標本,極為珍罕。據悉,這些月球樣本是蘇聯「月球16號」無人月球探測器於1970年採集的,最初由蘇聯政府贈給其早期火箭和衛星項目負責人謝爾蓋•科羅廖夫(Sergei Pavlovich Korolev)的遺孀尼娜•科羅廖娃(Nina Ivanovna Koroleva)。

由其遺孀在1993年12月首次經蘇富比公開拍賣,因而合法流入收藏家市場。

這3粒巖石的總重量為0.2克,拍出了85.5萬美元,以此計算,每克月球巖石的價格應該為427.5萬美元。以今天的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兌換成人民幣大概為2813.7萬。

當然,對於月壤的研究是不能以值多少錢來衡量的,更重要的是,為後續月球及行星探測等任務奠定人才、技術、科學、工程基礎。

圖片來源:中國航天網、央視新聞

原標題:《月球上的土,為什麼這麼珍貴?》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價值2813.7萬元/克,月球上的土憑啥這麼貴?
    著陸器上的上升器將把保護艙發射迴繞月軌道,裡面有望攜帶2公斤左右的月球物質。最終,為期大約23天的任務結束後,月球軌道飛行器與太空艙會合,並通過月地高速再入返回器將之送回地球,在內蒙古境內著陸。 嫦娥五號將通過兩種方式採集樣本。用鑽頭鑽一個約1.8米深的孔,同時用鏟子收集月球表面的巖石和土壤。這些珍貴的樣本抵達地球後,被放入密閉容器,送往位於北京的國家天文臺「月球樣品實驗室」。
  • 中國人,為什麼一定要不惜一切代價從月球帶回兩公斤土?
    1978年,中美建交前夕,時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的布熱津斯基曾代表卡特總統送給中國兩件意義重大的禮品,一件禮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美國太空人曾經將這面國旗帶入月球表面又帶回了地面,另一件珍貴禮物則是美國太空人從月球帶回來的月巖,僅有一克重卻價值過億,中國依靠這塊月巖的一部分,發表了有關其組成成分
  • 科普|月球上挖回來的「土」可以種菜嗎?
    嫦娥五號帶著月壤順利返回地球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帶著月壤順利返回地球,中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相信有很多人都好奇,為什麼要去月球上挖土?挖土怎麼選址?中國可能會跟哪些國家分享?就今天,滿足你所有的好奇心!
  • 月球「土特產」太珍貴,科學家「一土多吃」榨出最大價值
    此次任務共帶回約1731克月壤樣品,之後,這些珍貴的月壤樣品將進入科研領域,為人類了解月球、探索更遙遠的深空提供重要參考。但是,嫦娥五號千辛萬苦帶回來的月壤樣品為什麼一定要保證「原汁原味」,又是怎樣做到的?對待這些用一點少一點的樣品,科學家們準備採取怎樣的方式進行分析研究呢?為此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 月球上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垃圾呢?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一篇關於月球垃圾的文章,希望朋友們可以喜歡,月球俗稱月亮,直徑大約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而且月球是質量最大的衛星,表面布滿了由小天體撞擊形成的撞擊坑。那為什麼月球上會有那麼多垃圾呢?自古以來,人們對月球都有一種特殊的好感,畢竟有很多詩都是描述月亮的,而且我國還有中秋節,更何況月球也是人類唯一登上的星球。
  • 月球咋「抓土「?嫦娥鑲上金剛鑽!
    12月2日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去月球上「抓把土」有多難?看似簡簡單單的採樣挖土,卻蘊含高科技!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封裝,是嫦娥五號任務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個環節。在這個階段,嫦娥五號將在月面選定區域著陸,並「使出渾身解數」採集月壤,實現我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
  • 氦-3是一種清潔核聚變原料,為什麼地球上這麼少,月球上這麼多?
    儘管氦-3是那種傳說中的核聚材料,但地球上卻極為稀少,甚至翻遍整個地球也只能提純半噸,這要比世上絕大部分物質都稀有!但月球卻相對比較豐富,當然並非只有月球上有,在水星上也有!只要是沒有大氣層的天體都會有,但距離太陽越近其沉澱濃度將更高一些!
  • 從月球「抓把土」 看看她的「芳齡」
    11月晚些時候前往月球「抓把土回來」,這是我國探月工程三期項目之一,也是我國月球探測第一階段「繞」「落」「回」的最後一步。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行星科學家羅曼·塔泰斯說,如果呂姆克山帶回的樣本被證明只有13億年的歷史,那麼它將提出一個問題:一個小行星體內部如何在形成後這麼長時間內保持足夠的熱度而使其不斷發生火山噴發。
  • 中國"嫦娥"上九天攬月,為什麼要不惜代價,帶回2公斤土?
    中國"嫦娥"上九天攬月,為什麼要不惜代價,帶回2公斤土?大家都知道,隨著嫦娥五號的升空,標誌著我國在航天領域,再一次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而最讓人激動的是,嫦娥五號不僅要實現在月球的軟著陸,而且還要從月球上面帶回2到4公斤的月球土壤回來,整體的任務難度是非常大的,可以說是凝聚了我們國家所有航天人的心血,那麼為什麼我們一定要如此不惜一切代價
  • ...所:月球上玩「自拍」 為嫦娥五號月球取土提供「眼睛」和「大腦...
    ,目前正在進行鑽土採樣。中科院西安光機所為嫦娥五號探測器提供的相機以及視覺系統,不僅為實現月球表面取土採樣提供「眼睛」和「大腦」,確保採樣任務完成,還能讓嫦娥在月球表面玩「自拍」。嫦娥五號探測器實現月球正面預選區域軟著陸後,正在按計劃開展月面自動採樣等後續工作,西安光機所研製的兩臺全景相機將承擔採樣區月表形貌和月面國旗成像任務。
  • 千萬人歡呼嫦娥5號登月,只有我想到了用月球土賺錢
    ,我立馬借錢買上一兩克。二來,就算是警察蜀黍沒有逮到你,可你買到的一定是假貨,因為你不可能帶個龐大技術團隊過去,當場驗貨——就算驗了,也難以證明這就是月球土,萬一是對方剛剛從鞋底上摳下來的呢?窮兄弟是沒錢,但看熱鬧,參與月球土出售的盛大國事,這是天賦之權,你敢不允許嗎?
  • 嫦娥五號去月球只為挖一把土?究竟有何用處?引得全世界眼紅
    所謂國際月球科研站,通俗地講就是月球基地,是人類長期在月球進行科研活動的臨時居住地。外星球基地是很久以前就提出來的一個概念,但是這麼多年來,即使美國和當初的蘇聯也沒能做到真正施工進行建設。而此次嫦娥五號所背負的任務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為今後月球基地的建設做好準備。
  • 為什麼月球上的資源非常豐富,卻不能運回地球呢?看完漲知識了
    導語:為什麼月球上的資源非常豐富,卻不能運回地球呢?看完漲知識了不少朋友都非常清楚,現在我們所居住的地球上的資源已經被我們開採了不少,儘管大部分資源仍然存在於接近地球核心的地殼之中,但是將來人們的技術下必然也會將地球的資源給掏空,但這樣下去會造成環境方面的非常大的影響,不僅有著無窮的後患,而且很有可能也會對未來的地球氣候以及生態的穩定性造成一定的打擾,所以很多人都將目光轉向了其他的星球,而人們對月球的探索是相對來說進程比較靠前的人們
  • 中國松茸那麼貴,松茸為什麼這麼珍貴,是因為日本人?
    中國松茸那麼貴,松茸為什麼這麼珍貴,是因為日本人?松茸被譽為菌中之王,乃是一種世界上純天然的珍貴食用菌類及藥用菌類,同樣也是我國的二級瀕危保護物種,主要遍布於四川、西藏以及香格裡拉等地。值得注意的是,它在日本可是被奉為「神菌」的食用料理,這就是松茸為什麼這麼珍貴的原因之一。
  • 嫦娥五號挖的土有多搶手,登月5次的美國也搶著要,給還是不給?
    美國在上個世紀就已經載人登月成功了,進行了7次登月任務,其中6次成功一次失敗,並且在月球上帶回了381.7克巖石和土壤。蘇聯發射了無人探測器在月球表面帶回了330克的土壤。在1978年的時候美國通過訪華贈送了1克月球巖石,就是這麼一丁點中國當時無比的高興我們一分為二,一半用來研究,一半收藏。自從這六次登月成功的美國,在最近的幾十年間他們再也沒有登陸月球了,很多人質疑他們登月是不是個騙局。
  • 嫦娥五號挖的土有多搶手,登月5次的美國也搶著要,給還是不給?
    美國在上個世紀就已經載人登月成功了,進行了7次登月任務,其中6次成功一次失敗,並且在月球上帶回了381.7克巖石和土壤。蘇聯發射了無人探測器在月球表面帶回了330克的土壤。在1978年的時候美國通過訪華贈送了1克月球巖石,就是這麼一丁點中國當時無比的高興我們一分為二,一半用來研究,一半收藏。
  • 40年前美國送給中國1克月球土壤,這次我們親自去月球挖
    中國發射火箭的次數實在太多,這次卻真的不一樣——嫦娥五號是去月球「挖土」,然後再帶著土回來! 這件事,至今只有美國和蘇聯辦到過。月球土壤十分珍貴,並且研究價值巨大! 1969年7月至1972年12月,美國實施了7次載人登月任務,6次成功,12名航天員登上月球,帶回珍貴的月壤和月巖樣品約381.7千克。
  • 空間站為什麼不直接建在月球上?阿波羅登月計劃早已解釋原因
    在阿波羅登月五十年後的今天,人類為什麼不直接把空間站修到月球去,建立月球基地,一直是很多普通人疑惑的問題,乃至懷疑登月的真實性問題。在各國航天機構對阿波羅計劃的認同下,登月毫無疑問是真實的。登月陰謀論提出的懷疑,也一次次被證偽。
  • 40年前美國送給中國1克月球土壤,這次我們親自去月球挖
    「挖土」,然後再帶著土回來!月球土壤十分珍貴,並且研究價值巨大!,12名航天員登上月球,帶回珍貴的月壤和月巖樣品約381.7千克。  1970年代,蘇聯通過「月球16號、20號、24號」三個無人探測器取回共330克珍貴的月壤。  1978年中美即將建交後,美國國家安全事務顧問布熱津斯基訪華時為了示好,向中國贈送了1克月巖——僅僅1克,要用放大鏡才能看清楚。
  • 嫦娥五號飛往月球挖了4斤「土」到底是為哪般?
    就在昨天22時,經過19個小時的月面工作,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的採樣工作,並按照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在貯存裝置中。相比於擁有巨大導航效果的北鬥系統,相比於將中國太空人送上太空的神舟五號,嫦娥五號到底有什麼用,引發了廣泛討論。許多人不禁發問:研製了那麼久,用了那麼多錢?飛了那麼遠?就是為了帶回來2公斤的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