氦-3是一種清潔核聚變原料,為什麼地球上這麼少,月球上這麼多?

2020-11-25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儘管氦-3是那種傳說中的核聚材料,但地球上卻極為稀少,甚至翻遍整個地球也只能提純半噸,這要比世上絕大部分物質都稀有!但月球卻相對比較豐富,當然並非只有月球上有,在水星上也有!只要是沒有大氣層的天體都會有,但距離太陽越近其沉澱濃度將更高一些!

在太陽系的巖石質天體中,也只有和月球差不多的水星沉澱有大量的氦三!這完全得益於它們幾近於無的大氣層,甚至可以用高度真空來形容!這使得太陽風可以長驅直入......對了,月球和水星的氦三都來自於太陽!

在太陽1/4半徑的核心區域,核聚變就在此處發生,當然包括氕核與氘核聚變,兩者結合為氦-3!並且氦-3會繼續聚變成更穩定的氦-4,但會有部分氦-3會隨著對流逐漸向太陽表面上升,最終隨著劇烈的太陽活動的太陽風被灑向宇宙空間,太陽對於各大行星並沒有厚此薄彼,但行星的磁場和大氣層阻擋了氦-3落向行星表面!

您也許會認為僅僅依靠這太陽風送出來的氦三而且還均勻分布在環太陽這個天球上的每一寸空間,月球分配到的也太少了吧......其實也不多,月球的氦三可開採量也就七十萬噸左右,只不過足夠地球用上數千年而已!

那麼地球上的氦三是哪裡來的?不是被大氣層和磁場給阻擋了嗎?地球上的氦三基本都是由氚核(超重氫)通過β衰變得到,但地球上的氚本來就很少,你可以想像一下氦三是有多珍貴!但您不要以為從月球上搬來氦三就可以了……還早呢,我們人類的核聚變路線圖,還處在八字才剛開始寫撇的時候!

我們正在第一代門外徘徊,不知道何時才能走到第三代!氦三是個天大的餅,但只是畫在天上,我們看得到卻吃不到……

相關焦點

  • 氦3是未來的清潔能源,為什麼地球上很少,而月球上很多? - 艾伯史密斯
    主要是由於地球大氣層和磁場,阻礙了太陽輻射中的氦-3原子到達地球。氦-3是最理想的核聚變清潔能源,不僅釋放能量很高,而且聚變過程沒有中子放出(3He+3He→4He+2(1H),ΔE=12.860MeV),一旦人類商用可控核聚變實現,那麼氦-3將是人類最重要的能源之一。
  • 月球上有大量核聚變燃料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提到月球礦藏,氦-3是一個不能不說的東西。 科學家在月壤中發現了氦等放射性物質。經進一步分析鑑定,他們發現月球上存在大量的氦-3。氦-3是一種可長期使用、清潔、安全和高效的核聚變燃料。 地球上的氦-3可謂奇缺。但是,月球卻保存著大約5億噸氦-3,按照目前地球的能源消耗規模,月球上的氦-3用於核聚變發電後能夠滿足人類約1萬年的能源需求。 為什麼月球會有這麼多氦-3呢?
  • 開採月球上的氦3,對實現可控核聚變有何意義?
    與此同時,隨著地球上資源、能源消耗量的不斷增加,將目光放到其它星體上進行能源資源開採越來越成為一種趨勢,而月球作為距離地球最近的星體,勢必會「近水樓臺先得月」,對月球資源的開發,估計在不久的將來將會成為一種熱潮。
  • 未來誰有權利開採月球?為啥可控核聚變一定要用月球上的氦-3?
    為太空探索提供資源是一回事,而我們在地球上每時每刻都需要大量的能量,因此我們更需要為地球上的生產、生活找到一種更加長期清潔有效的能源,逐漸擺脫目前有限、並且汙染嚴重的資源(如各種化石燃料)。有幸得是,月球已經為我們提供了一種解決方案,其涉及到氦元素,一種有很多用途的元素,當然比平時充氣球或讓聲音變細更有用。
  • 月球上氦-3發電夠全人類用上萬年,為什麼沒有人運回地球?
    現代的航天發射成本有多高,大家都是知道的,這一來一回,不知道要花多少錢呢?氦3目前是屬於用不到的能源,也無需提前做好準備把它們拉回來,什麼時候用什麼時候去取,在月球那裡,沒人可以搶的到。可控核聚變是人類的能源夢想,現代的核電站都是採用核裂變原理,但核聚變釋放的能量遠遠高於核裂變。目前世界上主要大國都在進行著可控核聚變方面的實驗。2017年7月3日,位於我國安徽合肥的全超導託卡馬克裝置約束等離子體運行的時長超過了100秒,達到了101.2秒,打破了世界紀錄。
  • 科學家發現月球上存在大量的氦-3 能滿足人類1萬年的能源需求
    提到月球礦藏,氦-3是一個不能不說的東西。科學家在月壤中發現了氦等放射性物質。經進一步分析鑑定,他們發現月球上存在大量的氦-3。氦-3是... 提到月球礦藏,氦-3是一個不能不說的東西。科學家在月壤中發現了氦等放射性物質。經進一步分析鑑定,他們發現月球上存在大量的氦-3。
  • 月球上氦-3發電能夠供人類用幾萬年,可為什麼沒有人去採集呢?
    關於氦-3這種東西,很了解它的人並不多,實際上它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氦氣同位素氣體,被公認為一種未來將被廣泛應用的核聚變能源燃料,因為氦-3可以和氫的同位素發生核聚變反應,但是與一般的核聚變反應不同,氦-3在聚變過程中不產生中子,所以放射性小,而且聚變反應過程易於控制,既環保又安全,所以有這種原材料做基礎的話
  • 為什麼氦-3大量存在於月球?
    【每日科技網】 氦-3大量存在於月球是不爭的事實,那麼氦-3是如何形成的?為什麼能夠在月球表面保存,其實這個問題並不難。氦-3,其實就是氦氣的同位素氣體,氦元素在宇宙中比比皆是,由於月球表面接近宇宙真空環境,加上太陽風的吹啊吹,吹了幾十億年,恆星產生的氦-3更灰塵一樣在月球表面積累著。
  • 人類未來有望從月球土壤中獲取清潔新能源氦-3
    北京時間8月1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由於世界石油價格的持續飛漲,越來越多的國家和組織開始把目光轉向了月球,因為在月球的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氦-3。而氦-3這種在地球上很難得到的物質是清潔、安全和高效的核聚變發電燃料,可以提供無毒而且無放射性的能源,因此也被科學家們稱為「完美能源」。當前,核能利用主要是基於核裂變技術。
  • 你根本就不了解月球:這種能源秒殺地球-月球,地球,能源,氦-3...
    149年前的今天,即1868年8月18日,天文學家發現了「氦」元素。氦-3是氦的同位素之一。這種清潔、安全和高效率的未來新能源,為什麼大量存在於月球呢?氦-3是一種無色、無味、無臭、性質穩定的氦同位素。
  • 月球上的土,為什麼這麼珍貴?
    在月球表面,嫦娥五號進行科學探測和鑽取、採樣、樣品轉移和封裝等工作。然後上升器以著陸器為平臺,攜帶月球樣品起飛,與軌返組合體進行交匯對接,並把樣品轉移至返回器內部。嫦娥五號開始返回地球,返回器與軌道器分離,進入地球大氣層,並著陸於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光看這個大致的過程,就知道整個工程有多麼困難和複雜。
  • 月球上有氦-3,以後真能做到用電自由,不再怕拉閘限電嗎?
    「終極能源」江湖上有一種傳聞,說是月球上有一種東西叫「氦-3」,它是人類未來的終極能源,有了它,我們將有用不完的電,並且電費便宜到不可想像的地步。說起氦-3,你會很自然地想起核聚變,它是一種核聚變燃料。我們知道在太陽的中心時刻都在發生核聚變,因此大家習慣地將正在研製中的核聚變裝置稱為「人造太陽」,意思是它能為我們帶來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
  • 將來會成為人類重要能源的月球資源「氦3」
    據科學家測算,按目前發展的速度,有可能在100年的時光就會耗盡地球上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等燃料資源。目前,世界各國都已把節約使用目前的傳統能源和開發利用新型能源作為戰略步驟,如我們比較熟悉的近期重點發展的新能源有: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核能、地熱能、氫能、海洋能等。在這裡為大家介紹一種在遠期可能成為地球重要能源的物資,那就是氦-3。
  • 如果說月球是地球的一部分,月球有大量的氦3,地球為什麼沒有?
    月球撞擊說認為月球曾是地球的一部分,是地球被一顆火星大小的行星衝擊產生的碎片形成,不過此假說還沒最終確定。月球和地球氦-3含量的差別,是磁場和大氣的差別。說起這個問題要先說一下太陽,太陽核心進行著劇烈的核聚變,形成新物質的(氦)的同時不斷向外噴發能量,因此導致部分帶電粒子脫離太陽,能夠吹拂太陽周圍100多天文單位的範圍。太陽由於核聚變活動,氫聚變變成氦,其中一部分氦就是氦的同位素氦-3。
  • 完美能源氦-3,地球只有半噸可用,月球卻有百萬噸
    關於氦-3這種東西,很了解它的人並不多,實際上它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氦氣同位素氣體,被公認為一種未來將被廣泛應用的核聚變能源燃料,因為氦-3可以和氫的同位素發生核聚變反應,但是與一般的核聚變反應不同,氦-3在聚變過程中不產生中子
  • 中國將率先探測月球氦-3資源量
    只需要10噸即可滿足全國一年能源的需求  探測月壤厚度從而獲得氦-3分布特徵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近日在貴陽舉行的一次學術報告會上透露,我國將在世界上首次通過探測月表微波特性並估算全月球月壤厚度,從而可較為準確地獲得將為地球提供可持續發展能源氦-3的資源量和分布特徵。
  • 完美能源氦-3,地球只有半噸可用,月球卻有百萬噸,我國已在行動
    關於氦-3這種東西,很了解它的人並不多,實際上它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氦氣同位素氣體,被公認為一種未來將被廣泛應用的核聚變能源燃料,因為氦-3可以和氫的同位素發生核聚變反應,但是與一般的核聚變反應不同,氦-3在聚變過程中不產生中子,所以放射性小,而且聚變反應過程易於控制,既環保又安全,所以有這種原材料做基礎的話
  • 氦三是終極核聚變燃料,假如用氦三,會更容易實現可控核聚變嗎?
    可控核聚變是人類夢寐以求的能源,但即使到現在為止仍然依然在核聚變的門檻外徘徊,似乎有一隻腳已經跳到門檻裡,但距離真正的核聚變永遠都還有五十年!都說月球上氦三資源豐富,是核聚變理想的燃料,那麼將現在正在搗鼓的氘氚核聚變換成氦三,會更容易實現嗎?
  • 氦-3被稱為完美能源,為何月球有100萬噸以上,地球卻只有0.5噸?
    因此我們迫切地需要更加高效、清潔以及持久的能源,放眼未來,可控核聚變無疑是我們未來的理想能源。受限於科技水平,目前的相關研究工作只能從最初級的核聚變開始,根據科學家的設想,未來的可控核聚變主要有三種類型,即:氘和氚的核聚變、氘和氦3的核聚變以及氦-3和氦-3的核聚變。
  • 轉載:氦三是終極核聚變燃料,假如用氦三,會更容易實現可控核聚變嗎?
    都說月球上氦三資源豐富,是核聚變理想的燃料,那麼將現在正在搗鼓的氘氚核聚變換成氦三,會更容易實現嗎?因為中子會被其他材料的原子核捕獲而發生嬗變,一種正兒八經的材料經過一段時間的中子輻射後就成了放射性材料,這讓人情何以堪呢?二、有沒有多餘中子釋放的核聚變嗎?當然有,傳說中的氦三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