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世界各國的航天成就層出不窮。而其中日本隼鳥2號,在距地球2億公裡外的龍官小行星採樣並成功返回地球,以及中國嫦娥五號登月採樣返回,人類時隔44年再次獲取月球樣品,同樣受到全世界的關注。
如今隼鳥2號和嫦娥五號採集的珍貴樣本,都已經通過各自的返回艙安全送回地球。而仍然留在太空的軌道器,也分別開始執行新的擴展任務。其中嫦娥五號軌道器將飛往150萬公裡之外的日地拉格朗日L1點,進行環繞飛行並開展探測試驗。
而近日,日本隼鳥2號的三臺離子發動機,也再次點火,正式開啟新的探索任務。而這一次,隼鳥2號將跨越上百億公裡,前往一顆直徑約30米,快速自轉的小行星1998KY26(計劃2031年7月抵達)。而在此之前,隼鳥2號還會在2026年7月先飛掠另一顆小行星2001 CC21。
而得益於4個高效的太陽能電離子推進器,以及隼鳥2號在之前的龍宮執行中,飛行姿態控制精準,節省了大量的燃料。因此啟程時攜帶的66公斤氙氣離子推進劑,還剩餘30公斤。隼鳥2號就將利用這剩下的30公斤燃料,跨越100億公裡飛向小行星1998KY26,預計將耗時超過10年。
而隼鳥2號能完成如此時間跨度的探索活動,和其搭載的高效離子發動機是離不開的。隼鳥2號上一共搭載了4臺離子發動機,但是一般只啟動3臺,留一臺備用。當三臺離子發動機同時啟動時,可以產生28毫牛推力。雖然這樣的推力很小,在地球上都無法舉起一顆雞蛋。但是在真空無重力的太空環境中,這樣的推力卻能持續不斷地給飛船加速,在幾個月加速之後,可以將飛船加速到每秒幾十公裡的速度。
而另一個選擇離子發動機最重要的原因,是它的消耗極少比衝極高,可超長時間連續工作,遠超化學發動機。這也是為何隼鳥2號,僅僅消耗了攜帶的66公斤推進劑的一半,就完成了龍宮採樣任務並返回地球。在6年的時間裡,飛行超過50億公裡。同樣剩下的30公斤氙氣離子推進劑,就能讓隼鳥2號完成100億公裡的旅程。
可以說離子發動機是人類未來實現深空探測的重要技術手段。中國當然也不會落後,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510所自主研製的中國首個衛星用200毫米離子電推進系統LIPS-200,其地面壽命及可靠性試驗累計工作時間達到6000小時,開關機3000次,具備確保衛星在軌可靠運行15年的能力。還有502所研製的霍爾電推進系統。已經應用在我國多種衛星上。下一步,中國也將在小行星探測項目驗證離子發動機技術,為將來中國的深空探測計劃做準備。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
【如果喜歡本文,別忘了轉發點讚,並請關注小編,跟蹤最新科技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