隼鳥2號返回艙獲準在澳大利亞著陸

2021-01-09 天文在線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日本宇航局表示,現正式獲悉,其隼鳥2號(Hayabusa2)太空艙已獲準在澳大利亞著陸。該太空艙載有從近地小行星"龍宮"表面捕獲的珍貴塵埃。

來自日本宇航局(JAXA)的藝術概念圖:隼鳥2號的採樣返回艙攜帶著"龍宮"表層塵埃飛經地球(圖片來自JAXA)

2019年2月22日,日本宇航局(JAXA)的隼鳥2號太空飛行器短暫降落於近地小行星162173 "龍宮",並向小行星表面發射了一顆子彈,並收集了此過程中濺出的塵埃樣本。隼鳥2號將其珍貴的小行星塵埃樣本裝入倉內的膠囊後,正在返回地球。太空飛船將飛經地球上空,其太空艙將於2020年12月6日通過降落傘著陸。JAXA在2020年8月19日的公告中表示,現正式獲悉太空艙已獲準在澳大利亞著陸。 JAXA說:

隼鳥2號再入太空艙將於2020年12月6日(日本時間和澳大利亞時間)從南澳大利亞上空返回地球。其著陸點是伍默拉禁區。 《有關授權歸還海外發射的空間物體》的發布為膠囊回收工作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隼鳥2號於2018年6月26日拍攝的"龍宮"。圖片來自日本宇航局(JAXA)/東京大學/高知大學/立教大學/名古屋大學/千葉工業大學/明治大學/會津大學/日本工業技術院(AIST)

2019年2月,日本的隼鳥2號在降落"龍宮"後的上升階段拍攝了這張照片。你可以看見隼鳥2號的影子以及"龍宮"表面的某個區域由於太空飛行器著陸而明顯變色。圖片來自JAXA

隼鳥2號樣品返回艙的複製品,直徑約為16英寸(40釐米)。太空艙計劃於2020年12月6日通過降落傘在澳大利亞烏梅拉禁區著陸。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隼鳥2號於2014年12月3日從地球發射升空。2018年6月27日,該探測器抵達小行星「龍宮」。此前,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曾發射過一架「隼鳥」探測器(這個名字的意思是指遊隼),它於2010年從小行星25143(又名「糸川」)返回了樣本,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以小行星為目標開展取樣返回任務,也是除隼鳥2號外,迄今為止唯一將小行星樣本帶回地球的航天任務。

隼鳥2號對小行星「龍宮」進行了一年半的探索。2019年11月,它把珍貴的樣本安全地放在了自己的太空艙裡。

2020年下半年隼鳥2號飛過地球、投送其裝有樣品的太空艙後,預計它將保留30公斤(66磅)的氙推進劑,這些推進劑可用於其延長服役期、飛過新的目標進行探索。截至2020年8月,科學家正在考慮兩個選項作為隼鳥2號的延展任務。一個選擇是,於2024年飛過金星,這會使得探測器在2029年11月與一顆快速旋轉的小型近地小行星2001AV43相遇。在飛越過程中,隼鳥2號還可以對金星進行紅外觀測。另一種選擇是,飛船可以在2031年7月與另一顆近地小行星,還有一個快速旋轉的天體1998 KY26會合。

在網絡直播中可以看到,2019年2月22日,科學家們緊張地監控著隼鳥2號在遙遠的小行星「龍宮」上著陸。

內容提要: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本周稱,已得到正式通知,其隼鳥2號探測器(Hayabusa2)太空艙獲準在澳大利亞著陸,該太空艙攜帶著來自近地小行星「龍宮」(Ryugu)表面的珍貴塵埃樣本。如能按照計劃在2020年12月6日安全返回,該小行星塵埃將是有史以來第二個返回地球的小行星樣本。

相關知識

隼鳥2號(Hayabusa2,日語:はやぶさ2,意為「遊隼2號「)是由日本宇航部門JAXA(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運行的一個小行星探測和樣本返回任務。這是繼2010年「隼鳥」號探測器之後的又一次小行星樣本返回任務。隼鳥2號探測器於2014年12月3日發射,並與近地小行星162013「龍宮」會合;於2018年6月27日。它對小行星進行了一年半的勘測並採集了樣本,於2019年11月離開小行星,預計2020年12月6日返回地球。

隼鳥2號攜帶多種科學有效載荷進行遙感、取樣,還有四架小型探測器對小行星表面進行探索,以了解所收集樣本的環境和地質背景。

162173號小行星「龍宮」(原名1999 JU3)是一顆原始的含碳近地小行星。科學家預期碳質小行星會保存太陽系中最原始的物質,即礦物、冰和相互作用的有機化合物的混合物。研究碳質小行星有望提供有關太陽系內行星起源和演化的更多知識,特別是地球上水和有機化合物的起源,這些都與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有關。

最初,隼鳥2號的發射計劃定於2014年11月30日,後推遲到2014年12月3日,在協調世界時04:22(2014年12月3日,當地時間13:22:04)用H-IIA運載火箭發射。隼鳥2號與「南河三」(PROCYON)小行星飛越空間探測器一起發射。PROCYON的任務失敗了。隼鳥2號於2018年6月27日抵達「龍宮」,在那裡對這顆小行星進行了一年半的勘測,並收集了樣本。它於2019年11月離開小行星,在2020年底將樣本返回地球。

與之前的隼鳥號相比,隼鳥2號具有改進的離子發動機、制導和導航技術、天線和姿態控制系統。它將一枚動能穿甲彈射入小行星,暴露出原始的樣本材料,隨後取樣返回地球。

作者:Deborah Byrd

FY:Astronomical volunteer team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隼鳥2號返回艙獲準在澳大利亞著陸
    日本宇航局表示,現正式獲悉,其隼鳥2號(Hayabusa2)太空艙已獲準在澳大利亞著陸。隼鳥2號將其珍貴的小行星塵埃樣本裝入倉內的膠囊後,正在返回地球。太空飛船將飛經地球上空,其太空艙將於2020年12月6日通過降落傘著陸。JAXA在2020年8月19日的公告中表示,現正式獲悉太空艙已獲準在澳大利亞著陸。
  • 「隼鳥2號」回收艙返回地球:所攜樣本有助探究生命起源
    「隼鳥2號」回收艙返回地球 02:14 「隼鳥2號」回收艙返回地球02:15來自新華社客戶端據共同社澳大利亞庫伯佩迪12月6日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稱,已於6日在澳大利亞沙漠回收了脫離「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返回地球的一個微型太空艙,希望它已安全地從
  • 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返回地球
    新華社東京12月6日電(記者華義)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6日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當天在澳大利亞南部著陸。該機構將對回收艙可能攜帶的微量小行星樣本進行研究,隼鳥2號探測器在釋放出回收艙後繼續其小行星探測之旅。經過約6年的太空飛行,隼鳥2號探測器於5日在地球附近和回收艙分離。回收艙於東京時間6日3時(北京時間2時)左右降落在澳大利亞南部沙漠地帶。
  • (科技)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返回地球
    新華社東京12月6日電(記者華義)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6日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當天在澳大利亞南部著陸。該機構將對回收艙可能攜帶的微量小行星樣本進行研究,隼鳥2號探測器在釋放出回收艙後繼續其小行星探測之旅。經過約6年的太空飛行,隼鳥2號探測器於5日在地球附近和回收艙分離。
  • 「隼鳥2號」回收艙返回地球:所攜樣本有助探究生命起源
    新華社北京12月7日新媒體專電 據共同社澳大利亞庫伯佩迪12月6日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稱,已於6日在澳大利亞沙漠回收了脫離「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返回地球的一個微型太空艙,希望它已安全地從「龍宮」小行星運回有助於解釋生命起源的樣本。
  • 隼鳥2號樣品艙著陸點確定了,交付結束後,將飛往這兩顆小行星
    還記得那艘多次對小行星龍宮進行野蠻採礦的日本飛船隼鳥2號嗎?總行程達到50億公裡,與太陽相對速度每秒25.82公裡,無線電波往返時間需362秒,從時間上來看,隼鳥2號只需3個月就能回到繞地軌道,時間大概在2020年11月底,現在日本JAXA確定了隼鳥2號樣品返回艙著陸地點,計劃12月6日著陸澳大利亞沙漠。
  • 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密封艙分離
    (觀察者網訊)共同社12月5日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稱,探測器「隼鳥2號」於日本時間5日下午2點半左右(北京時間5日下午1點半)分離,並向地球釋放了裝有樣本的密封艙。這段歷時6年、飛行距離約52億公裡的探測之旅進入最終階段。
  • 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密封艙分離!將在澳沙漠著陸
    中新網12月5日電 綜合報導,12月5日,日本的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向地面釋放可能裝有小行星「龍宮」碎石的密封艙,該密封艙或於日本時間6日凌晨2時50分被投放到澳大利亞南部的沙漠地帶。據報導,可能被帶回的碎石樣本,或有助探索太陽系起源。
  • 「隼鳥2號」12月將「路過」地球,釋放「龍宮」樣本後繼續遠航
    (觀察者網訊)共同社9月4日報導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2日宣布,探測器「隼鳥2號」(Hayabusa2)返回地球時將在22萬公裡的高度釋放密封艙,後者裝有在小行星「龍宮」採集的巖石樣本。
  • 「隼鳥2號」12月將「路過」地球,釋放「龍宮」樣本後繼續遠航
    (觀察者網訊)共同社9月4日報導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2日宣布,探測器「隼鳥2號」(Hayabusa2)返回地球時將在22萬公裡的高度釋放密封艙,後者裝有在小行星「龍宮」採集的巖石樣本。具體釋放時間為日本時間12月5日下午,密封艙將於6日凌晨落入澳大利亞南部沙漠。
  • 日本成功回收「隼鳥2號」樣本艙 內裝小行星碎石
    中新網12月6日電 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當地時間12月6日2時30分前,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樣本艙在澳大利亞上空被觀測到,並被確認回歸地球。據稱,樣本艙在澳南部沙漠地帶著陸,奔赴當地的日方小組對其進行了回收。據此前報導,「隼鳥2號」探測器於2014年12月發射升空,在「龍宮」小行星製造了隕石坑,兩度成功著陸。2019年11月,它結束了約1年半的停留,開始返回地球之旅。當地時間2020年12月5日下午,「隼鳥2號」向地面釋放裝有小行星「龍宮」碎石的密封樣本艙。當地時間6日凌晨,樣本艙進入地球大氣層。
  • 日本隼鳥2號返回艙樣本室打開:大量小行星巖石、塵埃顆粒
    12月15日,日本「隼鳥2號」小行星採樣任務返回艙的第一個樣本室被打開,可以看到收集到了大量漆黑的巖石、塵埃顆粒。本次任務預期採集0.1克左右的小行星樣品,但實際帶回的要多得多。
  • 返回地球前,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都做了哪些事?
    北京時間12月6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於東京時間6日3時(北京時間2時)左右在澳大利亞南部沙漠地帶著陸。該回收艙攜帶有在小行星「龍宮」採集的微量塵埃和巖石樣本,JAXA將對其展開後續研究。小行星常被用於專指太陽系內非彗星的小天體,一般被認為是由太陽系形成時期的微行星演變而來,是至今發現數量最多的太陽系天體。
  • 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踏上歸家旅途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11月12日宣布,「隼鳥2號」探測器13日從小行星「龍宮」出發飛往地球。預計將在2020年底返回地球,帶回裝有小行星砂石樣本的回收艙。 在約1年半的觀測期間,隼鳥2號2度著陸距離地球約3億公裡、巖石密布的小行星,彰顯了日本的技術實力。
  • 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年底返回,投放樣本後繼續探測下顆小行星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近日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在返回地球時,將在距離地球22萬公裡的高度釋放裝有在小行星「龍宮」採集的巖石樣本的密封艙。釋放時間為日本時間12月5日下午,密封艙將於6日凌晨落入澳大利亞南部沙漠。
  • 日本「隼鳥2號」成功將小行星樣品帶回地球
    「隼鳥2號」情況簡介「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是日本發射的「隼鳥」的後繼探測器,於2014年12月由H-2A運載火箭搭載從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其任務是探測小行星「龍宮」。2018年6月,「隼鳥2號」抵達「龍宮」預定軌道。2019年2月,首次在「龍宮」著陸,收集地表樣本並發現了水合礦物質。
  • 隼鳥2號幕後開拓者的故事
    「門外漢」成為優勢          NEC還有一位技術人員期待著隼鳥2號的返回。他就是益田哲也(33歲)。益田2011年進入NEC,參與隼鳥2號的系統設計和運用工作。圍繞隼鳥2號的發射和在小行星上的著陸任務,他與JAXA配合,準備了嚴密的流程規範等。
  • 「隼鳥2號」:首獲來自「龍宮」氣體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12月16日電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5日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證實,從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返回艙內的樣本容器中收集的氣體是來自小行星「龍宮」的氣體樣本,這是科學家首次獲得來自深空的氣體樣本,有助進一步揭示生命的起源
  • 日本科學家進入隼鳥2號小行星返回艙,小行星的土壤被帶回地球
    02 來源: 每日互聯圈 舉報   周一,科學家們在打開一個由日本太空探測器帶到地球的太空艙,
  • 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送回小行星樣本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經過6年的長途太空旅行後,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釋放的返回艙於12月6日在澳大利亞南部著陸。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透露,這是人類首次獲得小行星地下物質樣本。「隼鳥2號」於2014年12月從日本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2018年6月飛抵距離地球約3億公裡的目標小行星「龍宮」附近,並首次通過在小行星上製造人造撞擊坑的方式,採集小行星地表和地下巖石樣本。據稱,小行星「龍宮」直徑約1公裡,它被認為含有水和有機物,與約46億年前地球誕生時的狀態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