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隼鳥2號」回收艙返回地球 02:14
「隼鳥2號」回收艙返回地球
02:15來自新華社客戶端
據共同社澳大利亞庫伯佩迪12月6日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稱,已於6日在澳大利亞沙漠回收了脫離「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返回地球的一個微型太空艙,希望它已安全地從「龍宮」小行星運回有助於解釋生命起源的樣本。
該回收艙在黎明前返回地球大氣層時,看上去就像一個持續數十秒的明亮火球,因為其保護隔熱罩在達到約3000攝氏度時熠熠發光。
JAXA稱,利用一架直升機確定了著陸位置。
報導稱,如果這次任務成功,這個太空艙將裝有兩個採自「龍宮」小行星的樣本,包括迄今採集的首個小行星地下樣本。科學家認為,大約46億年前太陽系形成時,這個小行星上曾存在有機物和水。
他們希望,據信存在於樣本中的原始物質將有助於進一步研究地球生命的起源和太陽系的進化。
據報導,5日下午從「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上釋出的這個太空艙,在伍默拉軍事禁區附近的沙漠中著陸。
該回收艙將被送往伍默拉軍事禁區內一處設施,以分析這些小行星物質可能釋出的任何氣體。
雖然JAXA的工程師自信他們將樣本密封得很好,但氣體材料很容易丟失,因此檢測將儘快進行,以獲得最精確讀數。
報導稱,「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在「龍宮」小行星著陸兩次,以採集樣本。
在2019年2月首次著陸時,該探測器採集了小行星的表面樣本。同年7月採集的第二個樣本是迄今首個來自小行星的地下樣本。
這兩個樣本將使科學家得以比較小行星地表和地下的物質構成。
儘管據信「龍宮」自最初太陽系形成以來變化極小,但科學家說,該小行星的地下物質不會如地表物質那樣經受侵蝕以及遭到隕石撞擊導致的潛在汙染。
地球形成之初,由於靠近太陽,地球上完全沒有水。科學家認為,在地球變冷後,水和有機物被物質構成與「龍宮」相似的隕石送至地球。
JAXA的回收任務得到了澳大利亞航天局的支持。
記者:郭威
編輯:陳洋、郝瑞
製作:新華FM工作室
新華社音視頻部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