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成功登陸「龍宮」:開始探測任務

2020-11-23 驅動之家

近日,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成功發生2枚著陸器到小行星「龍宮」的表面,並順利傳回了照片。

隼鳥2號發射於2014年,為世界首枚採集小行星樣本並返回地球的「隼鳥號」後續機型,發射目標是抵達小行星「1999JU3」外號「龍宮」,該小行星上可能有含有機物質和水的巖石。

兩枚著陸器也是探測器,兩者將會以跳躍方式在小行星上進行移動,後續將會執行拍照、測量等工作。

相較於隼鳥2號的順利到達,隼鳥1號的經歷堪稱是九九八十一難,2003年發射的隼鳥1號經歷了離子發動機故障、遭太陽風暴襲擊、姿態控制儀故障、硬著陸無法開啟測量儀器、燃料洩露等諸多問題,甚至因為天線問題直接失聯了2個月。

不過堪稱奇蹟的是隼鳥1號最終克服了這些困難攜帶了一些小行星的塵埃返回地球。

相關焦點

  • 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終入「龍宮」
    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終入「龍宮」新華社記者華義這是隼鳥2號探測器降落在小行星「龍宮」的模擬圖。新華社發(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供圖)在經歷1542天的漫漫太空之旅後,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終於在22日首次短暫登陸距離地球約3.4億公裡的小行星「龍宮」,完成預定任務。人們期待它能在2020年年底將小行星樣本帶回地球,幫助解答太陽系形成和生命起源等謎題。
  • 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終入「龍宮」
    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終入「龍宮」新華社東京2月23日電 綜述:1542天!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終入「龍宮」新華社記者華義在經歷1542天的漫漫太空之旅後,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終於在22日首次短暫登陸距離地球約3.4億公裡的小行星「龍宮」,完成預定任務。
  • 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即將登陸小行星:創造歷史
    近日,據新華社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21日宣布,隼鳥2號探測器將於22日登陸小行星「龍宮」並採集樣本。隼鳥2號發射於2014年,為世界首枚採集小行星樣本並返回地球的「隼鳥號」後續機型,發射目標是抵達小行星「1999JU3」外號「龍宮」,該小行星上可能有含有機物質和水的巖石。
  • 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4年飛32億公裡,將登陸「龍宮」小行星取樣
    據6月27 日的日本媒體報導,日本在2014年發射了由宇航研究開發機構開發的「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在經過了大約4年的時間,這個探測器已經靠近了距離地球2億8000萬公裡的名叫「龍宮」的小行星,目前這個探測器距離「龍宮」的表面大約20公裡。
  • 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返回地球
    新華社東京12月6日電(記者華義)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6日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當天在澳大利亞南部著陸。該機構將對回收艙可能攜帶的微量小行星樣本進行研究,隼鳥2號探測器在釋放出回收艙後繼續其小行星探測之旅。經過約6年的太空飛行,隼鳥2號探測器於5日在地球附近和回收艙分離。回收艙於東京時間6日3時(北京時間2時)左右降落在澳大利亞南部沙漠地帶。
  • 返回地球前,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都做了哪些事?
    北京時間12月6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於東京時間6日3時(北京時間2時)左右在澳大利亞南部沙漠地帶著陸。該回收艙攜帶有在小行星「龍宮」採集的微量塵埃和巖石樣本,JAXA將對其展開後續研究。小行星常被用於專指太陽系內非彗星的小天體,一般被認為是由太陽系形成時期的微行星演變而來,是至今發現數量最多的太陽系天體。
  • 日本「隼鳥2號」成功將小行星樣品帶回地球
    「隼鳥2號」情況簡介「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是日本發射的「隼鳥」的後繼探測器,於2014年12月由H-2A運載火箭搭載從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其任務是探測小行星「龍宮」。2018年6月,「隼鳥2號」抵達「龍宮」預定軌道。2019年2月,首次在「龍宮」著陸,收集地表樣本並發現了水合礦物質。
  • 日本隼鳥2號成功向龍宮小行星部署一對目標標記物
    日本隼鳥2號成功向龍宮小行星部署一對目標標記物  Connor Feng • 2019-09-20 14:00:54
  • (科技)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返回地球
    新華社東京12月6日電(記者華義)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6日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當天在澳大利亞南部著陸。該機構將對回收艙可能攜帶的微量小行星樣本進行研究,隼鳥2號探測器在釋放出回收艙後繼續其小行星探測之旅。經過約6年的太空飛行,隼鳥2號探測器於5日在地球附近和回收艙分離。
  • 日本「隼鳥2號」著陸「龍宮」,這項技術中美都不及
    日本宇宙航空研發機構JAXA科學家演示太空探測器「隼鳥2號」實時登陸小行星「龍宮」照片。探測器從小行星表面發回清晰的照片。「隼鳥1號」實現了世界上首例從太空小行星取樣返回地球的壯舉,「隼鳥2號」是升級版,本次採樣的小行星大約跟太陽與地球的距離差不多遠。日本在中美兩大國之間的太空科技發展之外,獨闢蹊徑,對小行星的研究非常深入。據悉,「隼鳥2號」利用炮彈擊開「龍宮」表面,取得小行星地下物質,「隼鳥2號」擬於2019年底或2020年返回地球。
  • 日本隼鳥2號發回最新消息:「龍宮」缺水!
    近日,有媒體曝光稱,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向地球發回了關於近地小行星「龍宮」的最新數據,日本科學家研究表示,這一巖石天體所含有的水分遠少於科學家的預期
  • 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著陸太陽系原始小行星,技術難度堪比嫦娥登月
    近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發布消息稱,認為探測器隼鳥2號成功著陸距離地球約3億公裡的小行星「龍宮」。「龍宮」直徑只有1公裡,屬於一種特別原始的小行星,是早期太陽系留下的遺存。科學家認為原始地球上的水可能並非來自彗星,而是小行星。
  • 日探測器「隼鳥2號」完成小行星探索 加速返航
    據共同社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無人探測器「隼鳥2號」,已圓滿完成小行星探索之旅,任務正式告一段落。共同社3日稱,「隼鳥2號」已開始為返回地球加速,若返航順利,將在2020年11至12月到達地球附近。
  • 隼鳥2號探測器再次著陸小行星「龍宮」,它會帶給人類哪些驚喜?
    科學家研究發現,最有可能存在太陽系早期物質的只有一些小行星,彗星等。這類小行星個頭小,沒有大氣層直接暴露在太空中,所以它們無法形成自己的生態環境,即使過去了幾十億年,它們仍然可能還保存著太陽早期的物質構成。太陽系的小行星非常多,日本科學家將目光放在了一顆名叫「龍宮」的小行星上,這顆小行星距地球約3億公裡,它上面仍然保存著太陽系早期的物質構成。為了探索龍宮小行星。
  • 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通過轟炸的方式測定小行星「龍宮」的年齡
    日本的「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圍繞小行星「龍宮」(1999JU3)進行科學探測已經有一年多了。期間它使用一種「衝擊裝置」,通過爆炸將速度達每秒2公裡的高速彈丸衝入小行星表層,以便從未受日照、射線等影響的小行星內部採集原始樣本。
  • 「隼鳥2號」傳回了「龍宮」較清晰圖,此前還經歷了一場驚魂之旅
    新聞背景今年6月30日,全世界迎來了第一個由聯合國確定的「國際小行星日」。而正在太空中飛行的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為這個紀念日送出了一份特殊的賀禮。經過三年半時間的飛行,它終於接近了科學家們為它設定的探測目標——「龍宮」小行星。
  • 隼鳥2號展示了日本不可小覷的航天實力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李會超】2月22日,由日本研製發射的隼鳥2號探測器在龍宮小行星表面成功完成了首次著陸,並按照計劃在著陸後飛離了小行星表面。3月5日,日本宇宙航空開發機構(JAXA)在youtube上發布了這次著陸過程的視頻畫面。
  • 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年底返回,投放樣本後繼續探測下顆小行星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近日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在返回地球時,將在距離地球22萬公裡的高度釋放裝有在小行星「龍宮」採集的巖石樣本的密封艙。釋放時間為日本時間12月5日下午,密封艙將於6日凌晨落入澳大利亞南部沙漠。
  • 隼鳥2號探測器即將抵達目標,而它的前輩有著傳奇般的探測歷程
    2007年4月,「隼鳥」脫離「絲川」小行星軌道,開始回歸地球之旅。同年10月,它關閉了用於長途航行的離子引擎,改為依靠慣性飛行。   2009年2月,「隼鳥」離子引擎重新點火成功,邁出返航地球的關鍵一步。   2010年6月3日,「隼鳥」離子引擎持續噴射,以修正軌道。
  • 日本隼鳥2號成功在小行星「龍宮」表面撞出坑,採樣後將返回
    日本隼鳥2號成功在小行星「龍宮」表面撞出坑,採樣後將返回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2019-04-05 20:39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