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發射飛彈遭幹擾,果斷採取變軌措施,6發飛彈全部命中

2020-10-18 老老樹皮

進入21世紀以來,快速反應部隊幾乎成為一個國家戰鬥力的代名詞。快速反應部隊越來越受到各個大國重視,輕型合成旅正好完美契合快速反應部隊的作戰思想並由此應運而生。

解放軍創新的新型合成旅,主要採用高機動、輕裝甲、信息化載具,反應時間很短,可以成建制快速投入到千裡之外。不過'快'也會有弊端,相比重裝合成部隊,輕型合成旅火力不足,很難正面對抗重裝甲部隊的進攻。雖然這不是輕裝旅的首要任務,但'加強火力'始終是陸軍追求的目標之一。

10月13日,《解放軍報》發表了一篇文章,講述的是關於78集團軍某旅,首次使用新型車載反坦克飛彈進行綜合演練。文章中並沒有講述是什麼具體的型號,但是對發射過程做了一段特別的描述。

實彈射擊當天恰逢細雨連綿的雨霧天氣,飛彈升空後受到了影響無法找到目標;但是經過一系列果斷操作,飛彈擺脫雨霧天氣影響,重新找到目標,回傳視頻發現,6發全部精準命中!

這則報導看上去平平無奇,但內容卻是比較令人吃驚!現如今主流反坦克飛彈多為雷射集束與紅外製導,在雨霧的氣候環境下,潮溼灰濛的霧氣會遮蔽目標的紅外特徵;沒有了紅外信號特徵,雷射也無法穿透霧層,反坦克飛彈根本無法完成打擊任務。

此前知名軍事專家張召忠也介紹過相關知識,並被廣大青年編成順口溜'霧霾防飛彈',也是類似的道理。那麼,很好奇解放軍戰士是如何做到讓飛彈突破霧霾,一擊命中的呢?

10月13日晚間,第78集團軍官方公眾號發布,飛彈型號為紅箭10反坦克飛彈。謎題解開了,如果是紅箭10反坦克飛彈,便有可能在雨霧天發現目標。紅箭10與其他反坦克飛彈不同,使用的是光纖制導方式,飛彈通過尾部的光纖導線實時傳輸回控制車,實現人在迴路控制。如遇到特殊情況,便可以控制飛彈更改飛行路線。

此次解放軍能在雨霧天完成任務,大概率是靠人在迴路控制實現的。根據文章描述,採取對應措施後,'飛彈衝出霧團,重新搜索瞄準目標'。也就是說,飛彈在人為操縱下,拉升至霧區的上空,居高臨下搜索,變相減小了視線方向霧區的厚度,從而更容易捕捉目標的紅外信號。

可能有人會疑惑,光纖導線在尾部不會被飛彈發動機噴出的火焰燒蝕麼?這點完全不用擔心,因為紅箭10的火箭發動機在機身兩側,而光纖導線則在尾部,飛彈的設計很精妙。除此以外紅箭-10飛彈也因為各個優異性能,成為了中國的'網紅'明星武器之一。

另外一點要注意的是底盤不是裝甲底盤,而是配套給輕型合成旅使用的輪式底盤。新型輪式底盤為國產一汽研發的解放MV-3第三代戰術卡車底盤。該底盤重量輕,越野性能強,不光可以搭載紅箭10還可以搭載PCL-161卡車榴彈炮(PCL-181的122mm版)。

使用MV-3型底盤的紅箭10'簡配版'相比於使用ZBD-04底盤的'頂配版',為了便於快速機動做出了很多犧牲。首先就是車載型閹割掉了紅箭10標誌性的光電探測系統,在如何發現目標的問題上,輪式紅箭-10可能更要依賴於前沿作戰單位的目標指示與火力引導。

其次承重能力稍有下降,MV-3型底盤無法像ZBD-04底盤一樣搭載8枚飛彈聯裝發射箱。據官方公布的圖片來看,常規情況下只帶2發枚紅箭10飛彈。但是根據網絡流傳圖片顯示,MV-3型底盤在極限承載狀態下可以搭載5枚甚至6枚。

編輯:衍白

相關焦點

  • 日研究用幹擾電波攔截飛彈 可令飛彈自爆或抑制其發射
    參考消息網2月13日報導日媒稱,日本防衛省將研發一種通過幹擾飛彈與地面之間的電波通信讓地面無法捕捉飛彈信號,從而達到讓飛彈自爆或抑制飛彈發射的效果的電子戰設備。據日本《產經新聞》2月12日報導,日本防衛省正著手引進可以利用電波對彈道飛彈進行幹擾的裝備。防衛省目標是,通過幹擾飛彈與地面之間的電波通信讓地面無法捕捉飛彈信號,從而達到讓飛彈自爆或抑制飛彈發射的效果。防衛省自本年度啟動研究,目標是5年內將裝備部署於自衛隊,實現在飛彈發射後不久的上升階段對飛彈進行電子幹擾。
  • 空襲時有電子幹擾,敘軍發射大量薩姆6飛彈,未爆落入黎巴嫩境內
    根據俄羅斯國防部消息,以色列對敘利亞的報復性空襲,出動了28架F-15和F-16戰鬥機,發射了約60枚飛彈,敘軍防空系統攔截了過半飛彈,但未擊落任何以色列戰機;以色列國防部則稱其空襲取得巨大成功,除了攻擊敘軍目標外,還摧毀了敘境內幾乎所有伊朗基地,如果以色列的說法屬實的話,那其出動的戰機和發射的飛彈要比俄羅斯公布的數字多不少
  • 彈片切碎跳傘飛行員,世界首次地空飛彈實戰記錄
    「扇歌」(Fan Song)制導雷達發現目標距離70千米以上,自動跟蹤距離55千米,採用機械雙天線雙波束掃描方式,能夠同時跟蹤6批目標和制導3發飛彈攻擊一個目標。 SA-2雷達系統與現代化歐美雷達相比,操作過程複雜,進入戰位與接敵反應速度慢,抗幹擾性能差。
  • 美國GPS系統能干擾我軍飛彈嗎?謠言!
    近日,在網絡上看到有「專家」稱:1996年3月,在我對臺軍事威懾行動中,美國使用GPS系統幹擾我飛彈,致使我兩枚飛彈發射失敗。此種言論,純系謠言。我從兩個方面予以澄清。首先,美國GPS定位系統是幹什麼的?
  • 解放軍警告聽不見?臺軍飛彈還沒升空,解放軍軍艦霸氣亮劍臺海
    然而無論民進黨當局怎樣採取鬧劇破壞兩岸關係發展,都改變不了他們悲慘的命運。01民進黨當局的"軍演"據臺媒對外宣稱,臺灣"中科院"設想在24日至31日在東部海域進行火炮的操練行動。從火炮發射的炮彈能夠分析出這很可能是他們的天弓系列飛彈。
  • 「海鷹」的秘密-世界無敵的「中國冥河」飛彈(圖)
    雷達轉由788廠試製後,788廠也採取在已有型號上進行漸改的方案。最後飛航飛彈專家推斷是彈上末導雷達處於時好時壞的臨界狀態造成的。發射時的振動是最大的懷疑對象。通過計算改善了彈架協調關係,將發射架導軌長度截短了1.2米,並且將導向梁末段底板向下彎曲20°,同時加大了天線回調角,增加了減震措施。1967年飛彈試驗取得初步成功。隨後加強了彈體強度,並進行了局部修改。從1966年首射到1970年定型,「海鷹一號」飛彈總共試射了25發彈。1970年9月,飛彈定型。
  • 臺媒叫囂天劍2飛彈專打殲20 遭諷:威力堪比大陸鞭炮
    臺媒稱,臺灣「中科院」所研發的「天劍2」飛彈,將在2020到2028年換裝在康定級拉法葉艦上。另外,IDF「經國號」戰機「天劍2」飛彈數量,也將從2枚增加為4枚。臺綠媒叫囂,這將成為解放軍殲-20隱形戰機和SU-35戰機的殺手武器之一。
  • 敏感時刻,島內將再射「無限高」飛彈,專家:與解放軍差距無限大
    可就在這個關鍵時刻,臺灣卻突然高調舉行"無限高"飛彈的試射,這引起了海內外媒體和專家學者的高度關注和猜測。據環球網援引新加坡《聯合早報》1月3日報導,近日,臺灣"漁業署"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最新安全通告,明確表示臺灣"中山科學研究院"將於1月7日至8日上午9時至10時30分試射"無限高"飛彈,計劃中的飛彈飛行範圍將從屏東九鵬一直到達宜蘭地區,兩地相距達到300公裡。
  • 美首度公開解放軍新DF-21C飛彈陣地坐標
    新東風-21C飛彈發射場  商業衛星圖片分析顯示,東風-21C陸基移動式中程彈道飛彈的發射場位於距中國西部地區德令哈以西數百公裡處。GeoEye-1衛星拍攝於2010年6月的一張圖片顯示,兩個東風-21C飛彈發射場出現在德令哈以西230公裡處,位於國道G215線旁。
  • 防止東風飛彈技術再次洩密,果斷逮捕1名間諜1名漢奸,直接死刑
    防止東風飛彈技術再次洩密, 果斷逮捕1名間諜和1名漢奸, 直接死刑東風系列飛彈,包括一系列近程、中遠程和洲際彈道飛彈,是守護我國國土安全的大國重器。「東風快遞,使命必達」,這句被網友們廣為傳頌的佳句,飽含著驕傲,彰顯著我們大國的自信。
  • 中國遠程反艦飛彈鷹擊62的威力有多大
    實事求是地講,雖然我們的北鬥取得長足的進步,但在實時性與準確性上還有進步的空間,不能驕傲自滿;地形匹配技術並不複雜,但對使用範圍的數據建設要求高,這是美國的專長,他們平時在世界各地打戰、偵察,建立了完整的資料庫,保證這種技術的運用,其他國家不好做到;衛星技術對飛彈的制導有著非常大的好處,幾個大的國家都有能力,但目前美國還是有先發優勢的,主要表現在完整的體系化保證、響應的自動化實現上和修正的準確性達成上
  • 解放軍10倍音速飛彈曝光 可垂直洞穿航母(圖)
    美聯社5日稱,中國正在研製「東風-21D」中程彈道飛彈,這種史無前例的飛彈可從陸地發射,命中精度足以在1500公裡以外的地方突破最先進航母的防禦系統。據稱這種飛彈末端突防速度高達10倍音速,它以近乎垂直的角度衝向航母寬大的飛行甲板,美國海軍現有的反導系統對它無能為力。報導稱,這種飛彈「將顛覆美國長期在太平洋地區的強大軍事統治」。
  • 二戰時期德國飛彈黑科技不僅有防空飛彈還有反艦飛彈等
    而根據太平洋的海戰數據是平均兩顆250公斤航彈就能對敵軍一艘軍艦造成致命打擊,一場戰役起平均150顆航彈準確命中,就能徹底殲滅一個日本聯合艦隊,但美軍在二戰消耗航彈卻達到兩萬枚以上,打了整整四年才徹底把日本聯合艦隊的軍艦摧毀殆盡,這就是德軍弗裡茨-X的優勢之處,德軍的無線制導炸彈問世已經足夠影響一個世紀先進武器發展,乃至改變一場戰爭進程,但卻最終因為東線戰場和西線戰場的全部潰敗而無法得到大規模的運用
  • 殲20的飛彈命中率很低,陣風戰機勝算更大
    這份論文以AIM-120空對空飛彈為例,統計了這款飛彈在實戰中的表現,AIM-120在超視距空戰中擊落了6個目標,但是為了擊落這6個目標,卻消耗了12枚AIM-120,這意味著目前最先進的超視距空對空飛彈,單發命中(毀傷)概率只有50%。
  • 國產M20飛彈可多次垂向機動變軌 突防力極強
    從航展現場的宣傳視頻中可以看到,M20飛彈從頂部垂直貫穿一棟建築物(指揮所或通信站等重要目標),進入建築物後爆炸。【點擊進入「第10屆珠海航展專題」, 觀看更多精彩內容】【環球軍事/航空報導】11月11日,第十屆中國航展在珠海隆重開幕,M20近程戰役戰術飛彈第三次參展,與前兩次相比,M20似乎要低調一些,沒有實物參展,僅有模型和展板。但通過對這些資料的分析,還是可以發現一些的新信息。
  • 洲際飛彈發射井有多強?造價比飛彈還貴,一個井蓋重達100噸以上
    眾所周知,戰略彈道飛彈作為大國殺手鐧,十分重視生存能力,而所謂生存能力,是指處於配置、部署中的飛彈武器系統遭襲擊後還具有的作戰能力,在冷戰期間,為了獲得這種生存能力,美蘇兩國都投入了巨資用於建造洲際飛彈發射井。
  • 飛彈勁旅攜「天劍」而來
    每到冬季,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就開始了一年一度的常規冬訓。從2015年12月31日正式成立以來,火箭軍這支新軍種一直受到廣泛關注。他們現在的演習演練與以前有何不同?  數分鐘後,靶場傳來「精確命中目標」的喜訊。這標誌著某型號飛彈流程優化取得了突破性發展,由此確立了全新的飛彈發射新流程,為快速打擊目標縮短了作戰有效時間。
  • 和平精英M3E1-A飛彈厲害嗎 M3E1-A飛彈評測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帶來的是和平精英M3E1-A飛彈評測,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 飛彈的起源,二戰德軍超越時代的「復仇武器」:V1飛彈和V2火箭
    但是由於過氧化氫和高錳酸鉀都具備很強的腐蝕性,所以這些助推劑必須在發射前灌注,同時發射人員要務必小心,稍有不慎就有被灼傷的危險。二戰時期德國全部的V-1飛彈都在德國東部的諾德豪森附近,由寶馬公司負責生產,在生產完畢後再打包裝運到位於法國加萊海岸的發射陣地,並由此發射打擊英國首都倫敦以及周邊地域。
  • DF41命中精度憑啥第一?雷射陀螺冰山一角,太空水漂冠絕全球
    ,而是發射筒內部的壓縮氣體將飛彈彈射出筒,飛彈在半空中點火,火箭尾焰無需導流,同時對路面承載力要求也較小。 DF-41助推段主要由三級固體火箭接力加速完成,這一飛行段對飛彈命中精度的影響權重至少有40%,該飛行段主要由官方披露的「先進慣性導航系統」發揮制導作用。 慣性導航系統是通過測量飛彈在坐標系中的加速度,並對時間進行積分,進而將其引入導航坐標系中獲得速度、偏航角和位置等信息,從而解算飛彈飛行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