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際飛彈發射井有多強?造價比飛彈還貴,一個井蓋重達100噸以上

2021-01-09 幀察小站

眾所周知,戰略彈道飛彈作為大國殺手鐧,十分重視生存能力,而所謂生存能力,是指處於配置、部署中的飛彈武器系統遭襲擊後還具有的作戰能力,在冷戰期間,為了獲得這種生存能力,美蘇兩國都投入了巨資用於建造洲際飛彈發射井。

美軍民兵2飛彈井

洲際飛彈發射井有多強?美國和蘇聯1000多個洲際飛彈發射井都一再經過抗核加固,不僅能承受較高等級的衝擊波超壓,而且能抗電磁脈衝和地震。如美國1000個「民兵」飛彈井抗力達14兆帕(1兆帕=9.87大氣壓),相當於100萬噸TNT當量核彈頭觸地爆炸後,距爆心366米處的超壓,也就是說只要100萬噸TNT當量核彈頭爆心距發射井超過366米,飛彈井便安然無恙。而蘇聯第四代洲際飛彈SS-17、SS-18、SS-19飛彈井加固到使這一距離不超過300米(數據來源於軍事史林雜誌報導)。

美軍洲際彈道飛彈發射

美國從1971年開始,用了8年時間,花費10多億美元用於1000多個民兵飛彈發射井的加固工作。發射井統統安上了用超級混凝土和鋼材製作的非常沉重而堅固的井蓋,為了避免核爆炸時地面產生的巨大振動摧毀發射井中的飛彈,美軍大費周章地把沉重的洲際飛彈懸掛在發射井中,再為其加上複雜昂貴的減振系統,以提高洲際飛彈的生存力。為了應對核彈產生的電磁脈衝,美軍又在在發射室和控制室之間設置高靈敏度的電磁脈衝檢測器和傳感器,使關鍵電路在電磁脈衝到來之前暫時斷開,而蘇聯飛彈發射井也採用了類似的技術。

美軍飛彈井

經過這一番加固,冷戰年代的飛彈發射井已經發展成一個堅不可摧的堡壘。所以,美蘇兩國建造的高水平的加固發射井造價比戰略飛彈還貴,甚至可以說其成本遠遠高過了了戰略洲際飛彈本身的成本,這就好像槍的費用高過子彈一樣。

飛彈發射井防護系統由井蓋和井壁構成。其主要功能是保護飛彈免遭敵核武器或地震破壞,保證順利實施發射。對它們的要求是抗毀能力強、可靠性高。發射井壁包括5層:飛彈發射筒、特種鋼板層、特種水泥層、釩土層、特種水泥層。根據飛彈型號不同,井壁厚度一般可達到2-5米。

蘇聯飛彈井井蓋

而發射井蓋的可靠性應能保證抗擊百萬噸級以上核彈的非直接命中,並能順利打開實施飛彈發射。蘇聯在洲際彈道飛彈發射井建設初期,一個井蓋重達100噸以上,以橫向牽引方式打開,即在井口兩側各安裝有兩條導軌打開時,通過牽引裝置將井蓋沿導軌向兩側拉開。隨著核武器及常規武器的精度不斷提高,使「定點」打擊成為可能,上述武器直接命中發射井的概率也不斷提高。為防止井蓋無法打開。因此,從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期,蘇聯對井蓋進行了改造,採用垂直方式打開:井蓋一端由鉸鏈固定,井蓋底下兩側安裝兩個液壓千斤頂和兩個固體火藥蓄力器(數據來源於軍事史林雜誌報導)。

彈道飛彈裝填(可見打開的井蓋)

冷戰結束後,很多飛彈發射井都已退役,而今,一些飛彈發射井被改裝成了豪華公寓,比如堪薩斯州郊區的一個建於20世紀60年代的宇宙神F洲際飛彈發射井。還有一些飛彈發射井變成了軍事博物館,但大多數的廢棄發射井都已徹底荒廢,變成了冷戰時代的一個象徵。

相關焦點

  • 朝鮮洲際飛彈研判:剛達到第一代水平 五大國已搞第五代
    這些飛彈主要採用液體燃料,發射前需要很長時間加注準備且不易貯存,最大起飛重量可達122噸。飛彈裝載的單彈頭最大威力相當於500萬噸TNT當量,但精度較低,圓概率誤差近10公裡。第二階段:固體推進增射程就武器裝備發展而言,彌補了上一代的弊病往往就會是下一代的亮點,洲際飛彈也不例外。
  • 140噸洲際飛彈原地爆炸,160名專家屍骨無存,現場慘不忍睹
    美蘇兩國為了獲得威力更強的戰略武器,來爭奪世界霸主的地位,都做出很多努力,其中蘇聯為了在洲際飛彈的研製中爭得頭籌,可謂是不計成本,甚至還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人們可以看到俄羅斯的洲際飛彈性能相當優秀,無論是「撒旦」還是「薩爾馬特」,威力都相當強大,但不為人知的是蘇聯為了研製這些飛彈付出了多大的代價。
  • 大國基石 中國東風31B型洲際飛彈(組圖)
    東風31飛彈是中國第二代戰略武器,在性能上比前輩東風5洲際飛彈有了較大超越。與美俄當前最新的戰略飛彈相比,雖然仍然存在有一定程度的差距,但這種差距在未來是能夠予以彌補,因此東風31洲際彈道飛彈在可見的未來將是解放軍核武庫中的中流砥柱。
  • 中美俄洲際飛彈射程:美國13000公裡,俄16500,猜猜我國是多少?
    大家都知道,洲際飛彈是一個國家戰略核力量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眾多武器裝備中,「門檻」最高的武器之一,目前世界上只有「聯合國五常」才擁有,它也是構成「五常」威懾力的重要基礎之一。雖然還從未有國家使用過它,不過它一直是懸浮在各國頭頂上的「達摩利斯之劍」,沒它的國家害怕,有它的國家更害怕。洲際飛彈跟普通飛彈最明顯的區別自然就是射程了,通常只有射程達到8000公裡以上,才能被看作洲際飛彈,而目前除法國外,「五常」的洲際飛彈射程都在10000公裡以上,而且還在不斷努力提升中。
  • 最強陀螺儀多複雜?有一萬多個零件,可確保洲際飛彈精度達四十米
    一般來說,飛彈打得越遠,精度越低。洲際飛彈都是射程大於8000公裡的超遠程彈道飛彈,主要是用來攻擊大城市等大目標的,誤差在1公裡以內基本上都可以忽略不計。然而,美國卻有款洲際飛彈,精度卻達到了40米,而且還是在冷戰時期,在沒有GPS等外部定位參照的輔助下。它是怎麼做到如此極端精度的呢?
  • 洲際飛彈發射後,橫跨近半個地球,為何沒有國家敢擊落?
    世界上最早出現的洲際飛彈是俄羅斯研製的SS-6洲際飛彈,它具有威力大,射程遠,精度高等特點。資料顯示,第一枚SS-6洲際飛彈可以載重百萬噸級的核彈頭。之後,蘇聯通過在SS-6洲際飛彈基礎上,又研製了SS-7,SS-8等洲際飛彈。
  • 美國新一代洲際飛彈 「雷聲大,雨點小」性能只是湊活
    近日,美國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終於拿到了價值133億美元的美軍訂單,將開始研製新一代洲際飛彈「陸基戰略威脅」(以下稱為GBSD)。此前,有消息稱新的GBSD飛彈將取代美國服役多年的「民兵-3」洲際飛彈,替換計劃預計在2029年完成。
  • 發射一枚東風-41飛彈要花多少錢?俄專家:一般人玩不起
    坦克、戰鬥機等等現代武器裝備陸續被用於戰場,不過至今為止,世界上破壞力和威懾力最強的武器還當屬核武器。儘管發展核武器對一個國家的工業技術和資金投入要求特別高,但是為了保障各自的國家利益,各國還是紛紛投身於核武器的研發中去。在幾十年以前,我國就已經成功研製出了原子彈和氫彈,在一窮二白的經濟條件下創造出了奇蹟。
  • 世界最強核飛彈曝光,最大載荷超過八噸!
    成功的超越了其前輩SS-18洲際飛彈奪走第一寶座!更有網友表示:中國的東風41還需要提高。其實這個對東風41公路機動式洲際飛彈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東風41做為車載洲際飛彈,其最大發射質量肯定不如地下井發射的「薩爾馬特」。所以其性能比不上薩爾馬特很正常。機動式飛彈不可能做的無限大,這樣的話其越野能力形同虛設。只能依靠有限路段轉移的車載飛彈極容易被發現。
  • 分飛彈頭和有速誘餌是什麼時候釋放的?
    其實最早的洲際飛彈都是單彈頭,單彈頭體積比較大,一般自重都在400公斤到2噸之間,當然因為體積大熱核裝藥多,單彈頭的威力自然也是非常的「過癮」。一般至少200萬噸當量起步,最大可以到2500萬噸當量。更大的炸彈沙皇等彈頭因為高達十幾噸,只能用戰略轟炸機空投而無法用彈道飛彈發射。因此歷史上最大當量的單一彈道飛彈彈頭大約在2000萬噸上下。
  • 世界最強核飛彈:俄羅斯最新核武器一枚足以摧毀一個國家
    「薩爾馬特」洲際飛彈主要用於替代俄現役的RS-20V「部隊長官」(北約稱SS-18「撒旦」)液體洲際飛彈,後者於上世紀80年代末服役,到現在已經顯得老舊。從目前的公開信息來看,「薩爾馬特」液體洲際飛彈是一個「巨無霸」,總重超過100噸,長度超過32米,最大載重約10噸,可攜帶10枚重型或15枚中型分導核彈頭。
  • 東風飛彈家族這麼多型號,分別有什麼作用?世界最完整作戰體系
    ▲東風41在兩款中程飛彈飛彈後,東風家族中最大的boss就是用於執行戰略核打擊的東風5B和東風41。在去年的國慶大閱兵中,中國最新的陸基機動戰略飛彈東風41首次亮相。作為一款三級固體燃料洲際飛彈,東風41單枚飛彈重達60噸,採用多輪重型越野底盤機動發射。
  • 俄專家:中國造電磁炮面臨難題 炮彈造價貴過飛彈
    (原標題:俄專家:中國造電磁炮面臨難題 炮彈造價貴過飛彈)
  • 從引頸就戮到隨時反擊,40年中國東風飛彈機動車輛發展史
    DF-5洲際飛彈部署在24個真假加固發射井內,備彈水平儲存在洞庫內,基本上處於引頸就戮的狀態,假設美國使用部署在距離中國約7000公裡的太平洋地區2艘俄亥俄級彈道飛彈核潛艇對中國實施先發制人的打擊,15分鐘內可以發射24枚「三叉戟」2飛彈,共計288枚45.5萬噸當量的W88核彈頭,其中20枚用於攻擊河南的20個間距10公裡的DF-5A洲際飛彈發射井,核爆會產生一個長達1000公裡放射性塵埃帶,1.2
  • 萬兵之王,動了地獄就真的降臨了,五大洲際飛彈排名
    看一看這些威力強大的武器到底和一般的武器有什麼不同之處。閒言少敘接下來就請大家跟著我的腳步一起去看看,十大洲際飛彈的前幾名究竟有哪些,它們又有什麼樣的特性,這裡是老夢陪你聊軍事,下面咱們就講十大洲際飛彈的前五名。
  • 射程超1.7萬公裡,可覆蓋大半個地球,全球最強飛彈終於要服役了
    據悉「薩爾馬特」洲際飛彈長度超過了35米,彈頭重量約10噸,可攜帶10-15枚分導式核彈頭,發射重量超過200噸,最大射程超過17000公裡,可飛躍北極,能夠覆蓋大半個地球,可以說這是截至目前為止威力最大的洲際飛彈,一枚足以摧毀法國面積大小國家,被稱為飛彈家族中的絕對王者。
  • 洲際飛彈當場爆炸,水兵冒死救回颱風級核潛艇,三月後蘇聯解體了
    「颱風」是個創意十足的產物,性能也確實強大,很多人批評它大而無當,但其實它是被飛彈給拖累了,R-39不僅發射成功率較低,還曾在試射中發生爆炸,有一艘「颱風」級潛艇就差點在蘇聯解體前夕長眠北冰洋····R-39發射筒製作的雕塑2018年,67歲的退役俄羅斯海軍上校伊戈爾·格裡什科夫,白海沿岸的北德文斯克去世,在蘇聯時期他曾是一艘
  • 俄新型洲際飛彈有多強?射程超過1萬千米,美防空系統都無法攔截
    在今年年初,俄羅斯更是列裝了新型的洲際飛彈,這款飛彈就是。RS-28「薩爾馬特」飛彈。該飛彈一問世,就連美國對其是非常的重視。據悉,RS28「薩爾馬特」飛彈被稱為全球最大的核飛彈,該飛彈全長35.5米,直徑3米,飛彈起飛重量在208噸左右,目前世界上很多核飛彈都沒有這款飛彈大  RS28「薩爾馬特」飛彈由於採用了液體火箭發動機。其比衝較高,單位推力更大。該飛彈的最大射程18000千米,戰鬥部為分導式核彈頭。該飛彈可搭載10枚重型分導核彈頭。除此之外,其還可搭載15枚輕型核彈頭或是高超音速滑翔彈頭。
  • 洲際飛彈發射失敗,160名科學家瞬間喪生火海,給全世界上了一課
    洲際飛彈是戰略核力量的主要組成部分,它的射程通常都在8000公裡以上,各國的定義不一。和航母一樣,由於建造的技術比較複雜,擁有的國家只是少數。如今,擁有遠程彈道飛彈的國家主要有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和法國。據悉,世界上試射成功的第一枚洲際飛彈是蘇聯的P-7。
  • 洲際飛彈發射失敗,160名頂尖專家瞬間氣化,地面炸出一個大坑
    洲際飛彈具有更長的射程和更快的飛行速度,由於洲際飛彈的研製技術比較精密,所以目前只有五大常任理事國擁有。可是各國在研製洲際飛彈的過程中也不是一帆風順的,比如蘇聯是第一個研製出洲際飛彈的國家,美國也在1959年的時候研製出了第一枚洲際飛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