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專家:中國造電磁炮面臨難題 炮彈造價貴過飛彈

2020-11-21 網易軍事

(原標題:俄專家:中國造電磁炮面臨難題 炮彈造價貴過飛彈)

【環球網軍事9月1日報導】俄羅斯衛星通訊社8月31日報導稱,媒體日前再度爆出與中國研發電磁軌道炮計劃有關的消息。一名國防科研所工程師向中國《科技日報》透露了研發把磁軌炮和飛彈綜合體結合起來的系統的工作。

飛彈起初將被電磁炮加快轉速,爾後利用自身發動機完成飛行,結果射程增加。俄羅斯軍事專家瓦西裡·卡申向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和廣播電臺分析了中國製造磁軌炮計劃的實施過程。

大約半年前,網際網路上出現了安裝在經過專門改型的登陸艦上的中國磁軌炮的原形照片。如果這個系統進行海上試驗,那麼中國將成為世界上首個使用電磁軌道炮在海上射擊的國家。但目前還沒有關於試驗的任何消息。引人注目的事實還包括:載有這種創新和秘密武器的登陸艦停泊在相當顯眼的地方,距離一座車流密集的橋梁不遠。登陸艦的照片正是從橋梁方向拍下的。

現在世界媒體正在積極探討關於電磁軌道炮和飛彈相結合的新聞。從原則上來說,這種構想沒有什麼令人驚訝的地方--從炮膛中射出的動力火箭彈和飛彈現在就已經應用在普通炮上,雖然應用並不是十分廣泛。據預測,這種炮彈將比擁有同樣射程的飛彈便宜許多。但在實踐中,類似武器系統的推廣是受到限制的。

問題在於,火炮射擊距離的最重要限制因素不是炮彈彈射出這個或那個距離的能力,而是此種射程內的炮彈命中偏差值。如果準確度低到炮彈將落在直徑幾公裡的範圍內,那麼射擊100公裡或300公裡是沒有意義的。由此可見,對類似距離的射擊而言,只有採用擁有自有導航系統的可控彈藥才有意義,而複雜性也由此開始。

首先,採用完全導航系統將使炮彈造價更為昂貴,價格將幾乎可與飛彈價格相比。其次,炮彈導航系統的費用可能比飛彈還貴。炮彈的尺寸比重型齊射火箭炮的飛彈小。在此情況下,炮彈在炮膛中卻經受著極大過載--這一切都使電子設備的研發變得複雜化。俄羅斯、美國和中國的現代火炮相當廣泛採用可控炮彈,但可控炮彈擁有相對簡單的導航系統。這種導航系統或者藉助衛星定位系統運行,或者藉助目標雷射照明來運行。為射程在100公裡及以上的海上武器製造超長射程可控炮彈的嘗試遇到了此類彈藥造價高的問題。

電磁軌道炮的額外問題可能是炮膛中強烈的電磁場對飛彈電子元件的影響。目前我們對中國磁軌炮發展計劃的情況所知甚少,從各方面情況來看,我們確切清楚一點,那就是中國在不斷吸引其他國家對電磁軌道炮的注意力,而這麼做可能只是為了分散對本國其它武器的關注度。可能製造電磁軌道炮只是中國大規模發展飛彈製造領域和飛行器生產領域關鍵軍事技術計劃的一個方向而已。

本文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 責任編輯:姚文廣_NN1682

相關焦點

  • 什麼樣的炮彈性能能超過飛彈?電磁軌道炮,難怪中美俄都大力研發
    電磁軌道炮,是炮彈的一種衍生品。我們都知道,炮彈的射程一般都比較近,只有幾十公裡左右,跟飛彈的遠距離攻擊比起來,炮彈只能攻打一些近距的目標。而且炮彈不具有精確的定位功能,所以它的精準度較飛彈低了許多,但為什麼還要研發炮彈呢?
  • 美吹噓電磁炮威力 遭俄專家啪啪打臉
    (原標題:美吹噓電磁炮威力 遭俄專家啪啪打臉)
  • 中國電磁炮有多強悍?一發2萬美元造價低廉,威力不輸巡航飛彈
    我們都知道傳統的火炮,是利用火藥燃燒瞬間產生的動力將炮彈投擲出去,擊中目標,是將化學能轉化為動能。而電磁炮同樣是將炮彈投擲出去,只不過電磁炮的的動力一開始是電能。我們都知道,帶電線圈可以產生磁力。電磁炮用電能產生磁力,然後使用磁力將炮彈投出。而電磁炮的能量轉化率遠遠高於傳統炮彈,具有更高的炮口初速、穿甲動能,所以電磁炮必然成為未來戰場上的主力軍。
  • 中國造出科幻武器,俄稱用不起,軍迷:我們捐
    根據俄羅斯媒體8月31日報導,中國生產出來一項世界領先的科幻武器——電磁軌道炮
  • 中國電磁炮技術有多強?一發2萬美元,威力不亞於飛彈
    我們知道,電磁炮是一種未來潛力巨大的先進武器,它的原理不是使用火藥將炮彈射出,而是利用電磁場產生的磁力來加速金屬炮彈,使其高速發射打擊目標。由於原理不同,電磁炮能夠大大提高彈丸的速度和射程,同時成本也將大大下降,被譽為未來人類大炮發展的最新方向。在研究電磁炮方面,美國起步最早,但現如今中國的電磁炮技術似乎已經後來居上。
  • 中國電磁炮領先美國20年,卻被批醜出天際?網友:比醜,我們還沒輸過
    所以總會有能量損失炮彈射出去的距離有限但是電磁炮不一樣它是通過電磁感應將炮彈彈射出去因為能量損耗小所以彈射遠力量大殺傷力遠遠超過其他炮彈以後發展起來甚至能對稱霸海上的航母3年之前,美軍就說要想辦法讓電磁炮上艦還說「能讓中國軍艦報廢」結果川普大爺上臺後大筆一揮把用於電磁炮研究的經費給砍掉了
  • 美海軍電磁炮將裝艦海試 可將彈藥成本降到1%
    它能夠將彈丸加速到7倍音速,可以擊落來襲飛彈。電磁炮彈丸的成本遠低於飛彈,即使算上發射的電費,也僅為飛彈的1%。這種「超級武器」面臨一系列技術問題,包括導軌、彈丸燒蝕;儲能設施的電器難題、艦上供能等等……這些技術困難使電磁軌道炮的研製一直拖到現在才進入實際測試階段。觀察者網軍事評論員認為,從原理上說,電磁軌道炮和航母電磁彈射器並無本質區別,已經研製成功電磁彈射器的國家在電磁軌道炮方面取得突破也不會令人感到意外。
  • 俄羅斯電磁軌道炮的炮彈速度接近第一宇宙速度
    前不久,俄羅斯正式對其新型電磁軌道炮進行了測試,速度可達每秒3公裡,而在此前的首次發射中,這一電磁軌道加速器一度可使炮彈達到接近第一宇宙速度。一方面,電磁軌道炮的體積和重量必須小到可以安裝在艦艇或坦克上進行部署;另一方面,電磁軌道炮充電時間往往過長,對射速和射擊精度也提出了較高要求。隨著電容存儲密度和電磁控制能力的不斷提升,駕馭一臺可實現遠距離目標精確打擊的電磁軌道炮成為可能。到2014年,美國海軍已經完成電磁軌道炮的地面測試工作,並選定BAE系統公司的電磁軌道炮項目進行重點開發,加緊推動上艦部署的步伐。
  • 電磁發射飛彈有哪些優點?
    月,美、英一起成功完成了90mm圓口徑電磁軌道炮的海上演示驗證,彈丸速度達到2500m/s,炮口動能約8MJ。  美國桑迪亞國家實驗室(SNL)和洛馬公司共同開發一種新型的飛彈助推裝置——電磁飛彈助推器(EML),並於2004年12月14日利用EML成功地將649kg重的試驗樣機推進到7.3m的高度,最大速度達到12m/s,驗證了利用電磁線圈發射技術彈射飛彈的可行性。  2010年12月10日,美國海軍達爾格倫對地作戰中心成功地進行了兩次電磁炮試射。
  • 中國20兆瓦艦用動力領先歐美一代,電磁炮電磁彈射不再是難題
    據專家介紹,20兆瓦級的艦用發電機組使我國大型艦船發電能力提高了5倍多,美軍DDG-1000級驅逐艦的最大發電功率也就18兆瓦,而我國產品領先歐美同類一代。接下來這項研究成果我國將用於航母、潛艇、驅逐艦等大型艦船上。電磁炮被稱為是21世紀武器,但因為能源問題一直難以實際應用,而我國20兆瓦級艦用汽輪發電機組正好解決了這一難題。試想如果每艘軍艦都能裝電磁炮,這將改寫未來戰爭規則。
  • 電磁炮或改寫未來戰爭:沒有炸藥的「飛彈」
    美國海軍在掌握了世界各大洋的制海權之後,隨著岸防火力和反艦飛彈射程的增加,艦艇面臨著巨大的火力壓力。美國「依荷華」級戰列艦退役後,對陸火力支援不足的問題尤為突出。傳統火炮由於技術原理限制,常規炮彈的射程難以得到提高,這時人們開始尋找新的炮彈發射手段,電磁炮就是其中之一。
  • 史上燒錢武器,一發炮彈1000元,3秒燒掉50萬,為什麼專家還說值
    相比之下艦載近防炮這種武器,屬於常規武器,雖然威力不大但不可或缺。燒起錢來,家底薄的國家還真扛不住。艦載速射近防炮,又被軍事專家稱為:「現代軍艦的最後一道防線」。現代軍艦無論噸位大小,無論定位如何,都會裝備艦載近防炮,而且不止一門。速射近防炮之所以被稱為最後防線,是因為它要負責攔截反艦飛彈的攻擊。如果速射近防炮攔截不了,那就意味著軍艦被擊毀。
  • 別鬧了,中國的才是真「硬核」!
    據業內人士稱,這款電磁炮名為Sahi209Block II的電磁炮系統,口徑為35毫米,炮口動能10兆焦,還能夠投擲2斤重的特製彈丸,打擊射程為50千米,看起來土耳其的電磁炮還是一步一個腳印的發展著。不過,美國都還沒有搞定的黑科技,土耳其人能先做出來了?
  • 用電磁炮發射衛星?別想啦
    電磁炮發射試驗電磁炮真能將衛星送上天嗎?有哪些障礙需要克服?你別說,用電磁炮發射衛星,麻煩還真不少。麻煩一:不可承受的過載一個物體從靜止達到一定的速度,它速度相對於時間的變化率就是加速度。麻煩二:強大的摩擦力電磁炮彈在軌道上運行,它需要與導軌緊密接觸,這樣電流才能順利通過進而形成迴路。當彈丸高速運動時,它與軌道間會形成非常大的摩擦力,摩擦力會產生熱量,熱量會傳遞給電磁軌道和彈丸本身。
  • 架空:大艦巨炮的復興,無限續航的大洋壁壘,59型電磁炮戰列艦
    但是世界是螺旋發展的,隨著防空飛彈以及艦載近防系統愈發成熟,電磁炮雷射炮等新概念武器的高反應速度與高攔截率的加持之下,在衣阿華退役35年之後,戰列艦復甦了。電磁投射時代,射程即為真理傳統的老式戰列艦為什麼會被淘汰?
  • 動能武器歸來:電磁炮 | 老和山下的小學僧
    要玩電磁炮,先在船上建一個發電廠吧!這是第一個難點。        退一步說,發電功率低,時間長了總能攢到足夠的電,但放電就不能磨洋工了,這放電速度一慢,炮彈還沒投石機扔得遠。瞬間釋放大量電能,非「超級電容」莫屬,這是第二個難點。
  • 等離子炮、電磁炮 這些「新概念炮」向未來戰場走來
    電磁炮技術不再利用火藥將炮彈從炮管射出,而是採用電磁來驅動彈丸,使得電磁炮在作戰中比較隱蔽,不易被敵發現。  自19世紀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原理後,1845年查爾斯·惠斯通就通過直流電機帶動類似電磁炮的機構,將金屬棒拋擲到20米以外,這就是電磁炮的雛形。由於電磁炮卓越的性能和較好的戰場應用前景,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一些軍事強國都曾經研究過電磁炮的基本原理和構型。
  • 中國電磁軌道炮開始量產?媒體稱或裝備055大驅
    臺灣媒體的文章認為,大陸解決了艦艇對新式主炮的供電問題,電磁炮研製進展迅速,很可能會安裝在055驅逐艦改良型上,射程達到200公裡。不過大陸軍事專家表示,僅憑目前有限的信息很難得出國產電磁炮即將量產的結論,具體性能也很難評估。從國際上看,目前電磁炮的發展面臨儲能裝置小型化、發射導軌壽命、制導系統環境適應性等諸多工程技術難題,電磁炮的武器化和實用化可能還需要一定時間。
  • 俄航天集團專家提議使用電磁炮彈向太空發射衛星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12月16日消息 俄羅斯《拉沃奇金科研生產聯合體信使》雜誌刊文披露,俄國家航天集團的主要科研機構中央機械製造研究所(TsNIIMash)專家提議使用電磁炮彈載體發射小型衛星。俄航天集團學者稱,「但這在當時還是科幻,現在已經有了150年前所沒有的新技術和新材料,這一理念已經可以實現。『太空大炮』與其他非火箭抵達太空方法不同的有利特點是現代技術水平原則上已經能夠實現。」線性磁軌炮被稱為是這種衛星發射的方案之一,這是一種發射管(帶有滑軌加速裝置和攜帶衛星的炮彈載體),部署在2000至3000米高的山上,還有一個發電量達10兆瓦的電站。
  • 中國電磁炮打穿12層靶板!還需解決4個問題 但進度已超美國
    在國際先進武器的競爭中,電磁炮之所以這麼受追捧是有原因的:首先,它沒有汙染,而且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只需加大或減小能量供應去改變炮彈的大小、威力以及射程等等;其次,整個電磁彈丸生成到發射過程,全部由計算機系統設定控制,排除了人為因素的誤差;再次,被電磁炮擊中的目標,會因為強大的電流而導致電子系統全部癱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