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磁軌道炮開始量產?媒體稱或裝備055大驅

2020-12-08 環球軍事

【環球網軍事6月19日報導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章節 環球時報記者 劉 揚】近日,大陸一家研究機構的一則消息引發外界關於國產電磁炮即將量產的猜測。臺灣媒體的文章認為,大陸解決了艦艇對新式主炮的供電問題,電磁炮研製進展迅速,很可能會安裝在055驅逐艦改良型上,射程達到200公裡。不過大陸軍事專家表示,僅憑目前有限的信息很難得出國產電磁炮即將量產的結論,具體性能也很難評估。從國際上看,目前電磁炮的發展面臨儲能裝置小型化、發射導軌壽命、制導系統環境適應性等諸多工程技術難題,電磁炮的武器化和實用化可能還需要一定時間。

中國電磁炮進展再引關注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7日報導,大陸一家軍工集團所屬研究院的微信公眾號最近發文稱,該院旗下一研究所喜獲「最新電磁武器系統」的關鍵電機項目,成為最新電磁武器子系統設備唯一供貨方。文中還點明,這款最新電磁武器對「耐強磁場環境和強衝擊環境」有特殊要求。而就在5月底,搭載電磁炮的大陸海軍936號坦克登陸艦再次出現在負責改裝艦艇的造船廠碼頭。因此有分析認為,所謂的「電磁武器」,很可能是在進行新一輪艦上實測的大陸自製電磁炮。

報導稱,該研究所負責供貨的「直流有刷電機」具備啟動響應速度快、運行平穩、控制精度高等特點。而這些對電磁炮來說,顯然有相當大的幫助,因為研製電磁炮的難題之一,就是怎樣保證連續發射。報導稱,這篇公號文章關於相關研究所動態的消息間接透露出大陸電磁炮已有較大產量。相關信息還顯示,大陸研製的電磁炮歷經至少兩輪艦上出海測試後,進度應該比較快,而且電磁炮實際發射應該比較頻繁,因此像電機這樣的耗件更換得也比較多,對電機的需求量也相對較大。

將裝備第二批次055大驅?

中時電子報稱,大陸電磁炮的首批裝艦對象,應該是055型萬噸級飛彈驅逐艦的改進型,可能是055型驅逐艦的第二批次產品。分析指出,從大陸自製電磁炮快速研製和生產的進度來看,055改進型的開建,可能不會太遠。目前江南和大連造船廠建造055艦的速度似乎在加快,其中大連造船廠更因為055的加快建造,而在一定程度上放緩了052D驅逐艦的建造進度。

分析認為,從首批055艦的建造進度來看,應該在2020年左右可以全部服役。或許就在首批055等待交付大陸海軍時,055改進型就可能開建了。而作為主炮的電磁炮屆時成批上艦,應該不成問題。

臺媒稱,預料未來電磁炮將承擔起055改良型驅逐艦至少200公裡以內的精確打擊任務,而打擊對象包括水面艦艇,以及陸地堅固目標等。分析指出,055改進型有了電磁炮,還有「鷹擊-18」巡航飛彈這兩款射程不一,但對陸打擊能力都很強大的艦載武器,由海向陸的威懾能力將大幅提升,轉而成為大陸海軍的戰略級水面戰艦。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大陸軍事專家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目前常規艦炮的炮口動能約10兆焦以內,發射榴彈的速度在800米/秒到900米/秒左右,而國外開展試驗的電磁炮炮口動能超過30兆焦,彈丸速度2000米/秒以上。當然,現在的坦克炮也能將彈丸速度加速到1800米/秒左右,但這種彈丸只是長杆穿甲彈,簡單來說只是一根重金屬杆,主要用途是反裝甲,用於遠程對陸對海打擊的效果有限。而電磁炮的彈丸更接近常規艦炮的彈丸,威力更大。

研製電磁炮難度很高

大陸專家表示,僅從相關報導中「需求量較大」幾字就判斷國產電磁炮即將投入量產,可能有些武斷。

專家表示,目前的化學能火炮,也就是依靠發射藥發射彈丸的常規火炮潛能在逐漸被挖掘殆盡。火藥驅動的火炮,由於受到火藥氣體膨脹音速的限制,目前技術水平下初速已經接近理論極限,彈丸的炮口初速最多1800米/秒左右。而且這還是長杆穿甲彈,榴彈的初速通常只有800米/秒到900米/秒之間。而電磁炮理論初速不受制約。這就意味著更大的炮口動能、更遠的射程。美國海軍曾計劃為DDG1000研製的電磁炮可以把20公斤的彈丸加速到2500米/秒,炮口動能為63兆焦,最大射程360公裡。另一個主要優勢是單位發射成本低。電磁炮目前除了系統製造成本較高外,其所使用的動力燃料遠低於常規彈藥。此外,電磁炮還具有隱蔽發射、可改變輸入電能靈活控制初速和射程、彈丸過載相對較小、理論射速高等優點。

如果是相同炮口動能條件下,電磁炮的主要優勢在於單次發射成本低。用這種電磁炮替代傳統火炮的意義有限,必須讓電磁炮的炮口動能達到目前火炮的2-3倍以上,其射程優勢才會凸顯。但高初速的電磁炮也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從國際上看,電磁炮的電源問題一直是阻礙電磁炮實用化的主要因素。而火炮的連續發射需要的儲能裝置、電磁炮的壽命,能夠在超高載荷下正常工作的彈丸引信、制導系統等技術難題也都需要時間來解決。

相關焦點

  • 電磁軌道炮將配055大驅,射程達200公裡全球首例,美軍尚未部署
    據日本媒體13號發表的文章稱,我們國家正在抓緊電磁軌道炮的研製工作,而不久前在權威媒體上公布的大型艦炮的實物畫面也佐證了日本媒體的這個說法,由我們國家的海軍工程大學技術團隊研發的電磁軌道炮即將在國產大型水面艦船上列裝。
  • 055大驅戰鬥力如何再提升?主炮威力可升級,電磁炮為大勢所趨
    軍艦艦炮除常規火炮之外,現在還有電熱化學炮及電磁軌道炮等多樣化的武器。目前我國055萬噸大驅所裝備的艦炮為130毫米主炮,這在國際軍艦艦炮隊伍裡算得上是一款中上級口徑主炮,大部分國家海軍戰艦艦炮口徑都在其之下,或與之平齊,比其口徑大的卻比較少,我們比較熟悉的是美國的DDG-1000,其配備的是155毫米口徑的主艦炮。
  • 印度發展「055大驅」,1.3萬噸還要配電磁炮和雷射炮
    看到中國的055萬噸大驅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印度再一次開始眼紅。最近印度公布了自己的萬噸級驅逐艦計劃,各方面的數據都超過中國055型驅逐艦,似乎是要體現印度的「野心」。在紙面上P18驅逐艦的戰鬥力完全超過了我國055型的萬噸大驅,並超過了美國最先進的朱姆沃爾特級隱身驅逐艦。但許多了解軍事的朋友都知道,這一指標是無稽之談,印度根本無法做到。據印度發布的一份 PPT內容顯示,P18飛彈驅逐艦將有超過13000噸的排水量,為追求國際潮流,全艦採用高隱身設計。
  • 美軍電磁軌道炮終於上艦測試,然而,中國電磁軌道炮卻神秘失蹤了
    美國海軍從上世紀末就開始了電磁軌道炮的研發,目前所知的有兩家國防供應商在美國海軍服務,一家是BAE系統(BAE Systems),另外一家是通用原子公司(General Atomics)製造。BAE系統研發製造的電磁軌道炮動能為20兆焦耳,可以提供80公裡射程。
  • 中國的電磁炮有多厲害?主力艦艇都要裝備,可以反導和反衛星
    國產電磁炮自從已經上艦測試的消息曝光以來,不少網友關心這款武器的研製進度。最近有官媒暗示,我國新型電磁炮即將量產,其進度已經超過美國。中國已經解決了艦艇對新式主炮的供電問題,電磁炮研製進展迅速,很可能會安裝在055驅逐艦改良型上,射程達到200公裡。
  • 獨家|國產電磁炮配套設備獲重大進展 但並非配給055
    今年5月中國電磁炮再次現身後,很多網友就開始設想將這款國產大殺器與055型驅逐艦進行強強聯合。畢竟在《變形金剛》中,美國的電磁炮都已經痛宰最大霸天虎了,中國的電磁炮實在沒有理由再在登陸艦上浪費光陰。但從網上出現的055型驅逐艦裝備國產電磁炮的圖片來看,它們都忽視了一件最基本的事,按照它們的做法,很可能令利劍變雞肋。
  • 印大驅,排水量1.3萬噸超過055,還要配電磁炮和雷射炮
    【隨著建造列裝萬噸大驅的國家越來越多,印度也開始研發印度版萬噸大驅】在全世界建造萬噸級大型驅逐艦國家越來越多的背景下,雄心萬丈的印度也開始謀劃自己的萬噸大驅,印度海軍在近日宣布,正式決定研發製造排水量達到1.3萬噸的大型驅逐艦,代號P18。
  • 055總師與中國電磁彈射之父合作,能否幫中國海軍實現反超美國?
    055大驅總設計師不久前,中船集團首席技術專家徐青當選工程院院士的新聞在軍迷圈中刷屏,而軍迷們則更熟悉他另一個稱號:「055萬噸大驅總設計師」。徐青曾是我國多款軍艦的設計師,而其中最著名的無疑就是055型驅逐艦了。
  • 比中國055先進?印度新一代驅逐艦將上雷射炮、電磁炮、電彈系統
    中國055型萬噸飛彈驅逐艦問世之後,不少專家將其評定為亞太水域最強飛彈驅逐艦。一時之間這艘戰艦風光無兩,不僅大大提升了海軍軍力,且還順帶收穫了一大波粉絲。這讓一旁的印度看得有點著急了。畢竟早前印度海軍力量遠在中國海軍之上,可近年來中國海軍在裝備上各種虛化式「下餃子」,一時之間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力。
  • 中國電磁炮技術有多強?一發2萬美元,威力不亞於飛彈
    但是冷戰結束後,電磁炮的研究隨即暫停,直到2005年的時候,美國才重新啟動了電磁炮的研究,到了2010年製造出了Blitzer防空型電磁軌道炮的樣炮,並進行了初步的射擊實驗。同樣是在2010年,美國還將這一電磁炮系統在海軍基地進行了測試。測試結果讓美國海軍非常滿意,電磁炮發射的速度高達5馬赫,同時最大射程達到200公裡,是普通艦炮射程的10倍。
  • 中國電磁炮有多強悍?一發2萬美元造價低廉,威力不輸巡航飛彈
    而電磁炮同樣是將炮彈投擲出去,只不過電磁炮的的動力一開始是電能。我們都知道,帶電線圈可以產生磁力。電磁炮用電能產生磁力,然後使用磁力將炮彈投出。而電磁炮的能量轉化率遠遠高於傳統炮彈,具有更高的炮口初速、穿甲動能,所以電磁炮必然成為未來戰場上的主力軍。事實上在電磁感應原理發現之初,就有學者產生了使用電磁推進拋出金屬或炮彈,以此作為武器的設想。
  • 我國率先研製出電磁軌道炮 讓美方也開始感到不淡定了
    最近美國似乎盯上中國了,前不久鼓吹中國將會造出世界最大的洲際飛彈,沒想到近日又開始大規模收集分析我國在電磁軌道炮方面的研究情況。要知道我國早在2017年年底的時候就進行了初步測試,相比之下美國這次就落後了不少,到目前為止美國仍然還未將他們的電磁炮安裝到海上試驗平臺上。
  • 俄羅斯電磁軌道炮的炮彈速度接近第一宇宙速度
    一方面,電磁軌道炮的體積和重量必須小到可以安裝在艦艇或坦克上進行部署;另一方面,電磁軌道炮充電時間往往過長,對射速和射擊精度也提出了較高要求。隨著電容存儲密度和電磁控制能力的不斷提升,駕馭一臺可實現遠距離目標精確打擊的電磁軌道炮成為可能。到2014年,美國海軍已經完成電磁軌道炮的地面測試工作,並選定BAE系統公司的電磁軌道炮項目進行重點開發,加緊推動上艦部署的步伐。
  • ...世界的先進武器裝備系列科普展覽——領先就領先美國的電磁炮!
    要說起咱們中國的電磁類武器裝備,肯定就要說說中國領先世界的電磁炮(電磁軌道炮)。電磁軌道炮(英語:railgun)是一種與單極馬達原理相似的電磁炮發射裝置。
  • 中國電磁炮打穿12層靶板!還需解決4個問題 但進度已超美國
    因此美國率先完成電磁軌道炮原型樣機的測試時,全球都驚嘆這種炮彈理論最高速度超過每秒7000米的新概念武器是「劃時代的突破」。但即便是如此先進的武器,也存在技術瓶頸,這就是電磁炮要發射射程達到超過50公裡或更遠距離的炮彈,如果沒有制導技術,就只有極低的命中率,因為偏差實在太大了。現在,已經率先進入裝艦試驗狀態的中國,正在認真考慮解決這個問題。
  • 電磁軌道炮
    其實,安培力的應用非常廣泛,電磁軌道炮就是其在軍事領域一種非常先進的應用。關於電磁炮的原理,早在上世紀80年代由 程守洙 編寫的《普通物理學》中就有介紹,是在一道課後題裡面出現,只不過當時人們對其真正的應用並沒有很大的信心,甚至包括筆者在內認為其充其量是為了編寫一道題目而已。也可能囿於材料、技術的限制,電磁軌道炮一直沒有顯現其巨大的威力。
  • 電磁軌道炮,難怪中美俄都大力研發
    電磁軌道炮,是炮彈的一種衍生品。我們都知道,炮彈的射程一般都比較近,只有幾十公裡左右,跟飛彈的遠距離攻擊比起來,炮彈只能攻打一些近距的目標。而且炮彈不具有精確的定位功能,所以它的精準度較飛彈低了許多,但為什麼還要研發炮彈呢?
  • 鑄21世紀戰場利劍 美海軍研究新型電磁軌道炮
    1978年,美國國防部先後成立了電磁炮發展研究顧問委員會和技術工作組,開始評估電磁炮技術現狀及應用潛力,並建議集中和協調國家的資金來發展電磁炮。20世紀80年代美國國防委員會得出「未來高性能武器必然以電能為基礎」的結論。1991年,美國防部成立了「電磁炮聯合委員會」,協調軍隊、能源部、國防原子能局及戰略防禦倡議機構分散進行的電炮研究工作。
  • DIY手持式電磁軌道炮 威力驚人
    電磁軌道炮(Rail Gun),即利用電磁發射技術製成的一種先進的動能殺傷武器。與傳統的大炮通過火藥燃氣壓力作用於彈丸不同,軌道炮是利用電磁系統中電磁場的作用力,其作用的時間要長得多,可大大提高彈丸的速度和射程。因而引起了世界各國軍事家們的關注。
  • 「科幻」武器不再科幻,解放軍「電磁槍」驚豔亮相
    在很多科幻戰爭片裡,「電磁槍或電磁炮」一直是以一種未來戰爭中的科幻武器姿態存在。現在這種「科幻」武器已經不再科幻,而是實打實的存在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前一段時間,中國軍視網發布了一則有關解放軍研製出電磁槍的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