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款可重複使用的無人太空飛行器在經過2天的太空飛行之後,於9月6日中午成功著陸返回。這次獲得圓滿成功的實驗意味著我國成為繼美國和前蘇聯之後第三個掌握「可自主返回太空飛行器」的國家。同時也是繼美國之後第二個掌握可自主返回的「無人駕駛太空飛行器」的國家。
說到可自主返回太空飛行器,很多人會想到太空梭,有史以來只有美國和前蘇聯具備建造有人駕駛的太空梭的能力,不過隨著前蘇聯解體,就只剩下美國擁有太空梭。相比傳統的載人飛船,擁有動力系統的太空梭不僅可以自主降落,還能在太空中相對自由活動,理論上還能藉助藉助機械臂抓衛星。這比用反衛星飛彈靠譜多了,不僅不會產生太空垃圾,還能獲得對方的核心技術。
當然,用太空梭總歸是不合適,太空人也很貴。於是美國研製了空天飛機X37B,一款無人版的太空梭。由於是軍事項目,美國自然不再需要用科研名義來遮遮擋擋,經過多年的試驗,是目前全世界最成熟的空天飛機。由於身處太空,又有動力系統可以靈活機動,目前沒有任何手段可以制衡。按照美國的德行和技術,很難說X37B以後會不具備太空發射飛彈的能力。這對其他國家的衛星造成了嚴重的潛在威脅。
這次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試驗成功,突破了美國在相關領域的技術封鎖,也等於是化解了美國強加在我國衛星尤其是北鬥導航衛星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保證了我國的國防和經濟安全。
不過,中國這次的成功試驗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同樣可以應用在民用方面。首先,這款太空飛行器具備完善的動力系統,可以通過多個微型發動機根據需要靈活變動運行軌道,在同一個位置保持較長時間,向地面提供最新的實時衛星照片甚至是高清視頻,在防災減災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其次就是通過攜帶的太空機械臂捕獲己方受損衛星帶回地面或者己方空間站進行維修,或者抓取報廢衛星,或者清除太空垃圾碎片,在軌加注,用途極大。目前我國在太空機械臂的研究方面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在去年,央視《大國重器》節目就首次披露我國正在測試大型空間站專用的六自由度太空機械臂捕獲大型衛星,當然,必要時也可以對敵人的衛星進行捕捉。
在戰時情況下,我國的這款太空飛行器可以充當升級版的偵察衛星,為己方提供熱點地區的實時衛星圖像和視頻。還能對敵方海上大型機動目標進行實時精確定位,並承擔起我國彈道反艦飛彈的精確制導任務。必要時也可以攜帶特製的動能武器對地面/水面目標進行毀滅性精確打擊,是真正的一專多能。中國首款可重複使用的無人太空飛行器的成功實驗,為我國打造更大型的有人太空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