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賢又發病,玉簫寸步不離陪在耶律賢身邊。蕭燕燕聽說耶律賢在服鎮痛的藥丸,自己整日忙於政務,沒想到耶律賢的病這麼嚴重。迪裡姑說明他和韓匡嗣都對耶律賢的病束手無策,現在只能靠鎮痛的藥來暫緩病痛。蕭燕燕前來看望,耶律賢還瞞著納玉簫一事,有意讓玉簫跟宮女站在一旁。
李思聽說蕭燕燕和耶律賢和好,於是派人進宮以自己心口疼的毛病又犯為由,把韓德讓叫回去。韓德讓回府,生氣李思壓根沒犯病,好好地在刺繡。李思承認自己是妒婦,不願韓德讓再進宮,韓德讓現在涉及新政,已經是一腳踏入生死門,不希望韓德讓捲入帝後的是非之中,耶律賢現在情緒多變,喜怒無常,勸韓德讓除了上朝,不要再進宮,韓德讓答應李思會好好考慮。
喜隱送來請帖,說是有要事要與韓德讓商議。喜隱故意透露耶律賢偷偷納了渤海女子為妃,卻瞞著蕭燕燕。韓德讓怒斥喜隱搬弄耶律賢是非,用意何在。喜隱指責耶律賢整日沉迷後宮不理朝政,不配當大遼的主上。韓德讓明白喜隱的目的,勸喜隱還是安分守己,看清形勢謹言慎行,否則就是自取滅亡。
蕭燕燕陪耶律賢宮中四處走走,耶律賢準備封大皇子文殊奴為梁王,因為只有封王才能有屬於自己的斡魯朵。耶律賢考文殊奴和大公主觀音女一些題目,結果觀音女卻說了一些奇怪的話,說是乳母讓她不要和韓德讓說話。蕭燕燕為此怒斥乳母竟敢妄議朝中忠臣,乳母解釋是聽到宮外有些風言風語,說二皇子是蕭燕燕趕赴幽州解圍時懷上的,擔心再生什麼流言,這才讓公主不要跟韓德讓說話。蕭燕燕氣憤不已,這簡直就是無稽之談,耶律賢安排婆兒查清此事。
韓德讓求見耶律賢,原本想問他納渤海女為妾之事,結果卻提到這次流言之事。沒一會烏骨裡求見,韓德讓只得先行告退。與此同時,蕭燕燕的貼身侍女青哥來到燕王府,說是蕭燕燕賞賜韓德讓美酒,韓德讓不在,李思出去回話。青哥稱酒是宮中珍藏,蕭燕燕犒勞韓德讓為國操勞,一定要好好品嘗。
烏骨裡聲稱流言是韓德讓的夫人李思傳出來的,不想讓韓德讓整日出入宮門,所以放出流言,好斷了韓德讓的仕途,早日回幽州。蕭燕燕不相信,剛剛韓德讓還在這裡,說到底都是烏骨裡一個人的猜測,目前沒有任何證據,希望烏骨裡不要再議論此事。
韓德讓和李思在府中用膳,韓德讓正準備飲蕭燕燕賞賜的酒之時,信寧來報蕭燕燕傳話讓韓德讓即刻進宮。韓德讓放下酒杯準備進宮,李思阻止,韓德讓執意不聽。李思害怕韓德讓出事不得安心,心情不好心裡苦的她一杯接一杯地喝了酒。
韓德讓進宮見蕭燕燕,蕭燕燕聽說那個傳言是李思傳出去。韓德讓與李思相處多年,肯定李思不會做出這樣的事。蕭燕燕指出李思造這個謠言,想讓她難堪,讓韓德讓退出朝堂,遠離上京。韓德讓相信不是李思所為,李思纏綿病榻多年,有心也無力,怕是誤會。蕭燕燕讓韓德讓回府問問,倘若真是李思,她也只能不追究此事。這時,府中來人匯報李思喝了毒酒,快要不行。
韓德讓聞訊立馬趕回府中,可還是沒能來得及見到李思最後一面。婢女芸兒說酒是宮裡青哥送來的,看來是蕭燕燕想要加害李思。韓德讓心中愧疚,此生未盡為夫之道,悲痛叩別李思。平復心情的韓德讓仔細回憶事情經過,原本他準備喝酒,卻被叫走,再想起那日李思說的那番話。
蕭燕燕前來弔唁,說明毒酒不是她送的。韓德讓只道當日若不是蕭燕燕執意要他回上京,李思便不會死,如今還是讓李思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