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周刊丨猴年說猴——看「金猴」如何「七十二變」

2020-12-08 新京報網


中國郵政發行的猴年郵票。


中國郵政發行的猴年郵票。

  ——看「金猴」如何「七十二變」

  送走未羊,迎來申猴。按陰陽五行之說,申屬金,自古以來,猴常常被譽為「金猴」。在中國,猴子可以引起無限的聯想,從聰明到愚蠢,從褒揚到貶抑,從民俗到藝術,從詩歌到小說,幾乎各種形象皆備,孫悟空這樣的文學形象更是婦孺皆知。中國現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創作過一首詩《變個孫悟空》——「變吧!變吧!變個孫悟空,漂洋過海訪師宗」、「學得本領何處用?揭起革命旗兒鬧天宮」,頗能代表中國人對這隻「孫猴子」的喜愛。

  其實,猴在中國文化中的內涵極為豐富——它是滑稽驚險的猴戲表演的主角;受它的行為動作啟發, 猴拳與猴戲等類的體育項目由此產生;在一些民間信仰觀念中,猴既是保佑人們生生不息、平安幸福的始祖或一般神靈,又是具有驅邪攘災、避瘟逐疫等神奇力量的靈物;它常常與其他傳統的民族吉祥物一起,構成人們表達增福益壽、富貴封侯願望的祥瑞象徵……中國人對猴子的喜愛,反映在藝術生活的方方面面。

  文學

  猴詩

  浩瀚詩海中,有不少詠猴的詩句。

  在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裡,就有涉及猴的詩句:「毋教猱升木,如塗塗附。君子有徽猷,小人與屬。」(《小雅·角弓》)這四句詩,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不要教猴子爬樹,像用泥來塗附。君子有美德,小人要來依附。」儘管這不是專門詠猴的,但它是我們今天所能見到的最早涉及猴的詩句,而且由此派生出成語「教猱升木」。

  魏武帝曹操有「沐猴而冠帶,知小而謀強」(《薤露行》)的詩,前一句系直接引用成語「沐猴而冠」。魏文帝曹丕有「野雉群雊,猴猿相追」(《善哉行》「上山採薇」篇)之句,後一句描寫猴猿相互追逐戲耍的情景,雖僅有四字,卻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

  「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有「流波激清響,猴猿臨岸吟」(《七哀詩三首》其二)的詩句,寫「猴猿臨岸吟」,以水聲加以襯託,隱含一個「哀」字,令人如聞其聲。西晉詩人劉琨的詩句「麋鹿遊我前,猨猴戲我側」(《扶風歌》),後一句寫猿猴之行為——「戲我側」,讓人如見其態,也突出了猿猴與「我」的親近融洽。

  唐詩中詠猴的詩句、篇章為數眾多。大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與著名詩人韓愈、杜牧、李商隱等均有詠猴的詩篇或詩句。其中,杜甫的《猿》,杜牧的《猿》、《傷猿》,周樸的《詠猿》等都是名副其實的詠猴詩作。

  相比較杜甫和李白,周樸其人其詩並不為人所知,但其《詠猿》通篇可謂詠猴佳作。此詩是一首七言絕句:「生在巫山更向西,不知何事到巴溪。中宵為憶秋雲伴,遙隔朱門向月啼。」詩中交代了猿的出生之地、遷徙之處,寫半夜時分,猿因憶念「秋雲伴」而「遙隔朱門向月啼」的情景,既寫其行,又狀其聲,還傳其情。

  宋代及以後,頗具特色的「猴詩」有:南宋著名詩人楊萬裡的「療飢摘山果,擊磬煩嶺猿」(《清遠峽四首》其四),「入山無路出無門,鳥語猿聲更斷魂」(《過五裡逕三首》其三),「嶽麓猿聲裡,湘流雁影邊」(《送丁子章將漕湖南三首》其一);金代著名詩人元好問的「摩圍可望不可到,青壁無梯猿叫絕」(《下黃榆嶺》);元代詩人陳孚的「野猿忽躍去,滴下露千點」(《飛來峰》);明代詩人安磬的「峭壁斷崖無鳥過,古藤昏樹有猨哀」(《峽中》),皇甫涍的「猨鳴鶴以怨,歲暮何遠為?」(《秋夜憶山中》);清代詩人曹申吉的「偶向瀟湘聽斷猿,斑斑千載泣龍孫」(《楚南》),王汝驤的「哀猿數聲叫,客子雙袖血」(《黃牛峽》)等等。

  ■ 連結

  古典詩歌中的「猿聲」

  大自然中的猿與猴原本是有區別的,猿屬長臂猿類,猴則歸獼猴類,但兩者均被列入靈長目。「猿」字文體性強,有詩意,故文人稱猴為「猿」,而「猴」的稱謂是白話,屬俗語。在中國的民俗觀念中,猿即猴,猴即猿。

  追溯文學史上「猿聲」之起源,當推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自三峽七百裡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東晉《宜都山川記》中,也曾提到「巴東三峽,猿鳴甚悲,淚沾衣」。自古以來,長江三峽兩岸,多為野猿棲息之地。夜間泛舟往返於江中的文人遊子,常聞猿的悽厲叫聲,觸景生情,寫出了不少與猿嘯有關的詩句。

  唐詩中,有《早發白帝城》(李白):「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重送裴郎中貶吉州》(劉長卿):「猿啼客散暮江頭,人自傷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遠,青山萬裡一孤舟。」《夜發袁江寄李潁川劉侍御》(戴叔倫):「半夜回舟入楚鄉,月明山水共蒼蒼。孤猿更叫秋風裡,不是愁人亦斷腸。」《猿》(杜牧):「月白煙青水暗流,孤猿銜恨叫中秋。三聲欲斷疑腸斷,饒是少年須白頭。」此外,李白的《秋浦歌》、杜甫的《從人覓小胡孫許寄》、梁沈約的《石塘瀨聽猿》、陳蕭的《賦得夜猿啼》等詩篇,均由猿聲的悲鳴,產生出詩人的百感交集,聯想到仕途的坎坷失意和世態炎涼。

  猴的小說

  在中國古典小說的世界裡,猴子以其拙樸的面孔和蘊含的豐富古代社會人文信息而頗受矚目。

  在志怪小說開始繁盛的兩漢,古人對猿猴已有明確的區分和文字描述。如東漢《白虎通》書中云:「猴,侯也。見人設食伏機,則憑高四望,善侯者也。猴好拭面如沐,故謂之沐(猴)。狀如人,眼如愁胡而頰陷有賺。腹無脾,以行消食,尻無毛而尾短,手足如人亦能豎行,聲嗝嗝若咳,孕五月生,生子多浴於澗,其性噪:動害物。」

  對於猿,東漢雜史小說《吳越春秋》裡已有「猿化人」的故事記載。故事中善劍的越女,「道逢老人,自稱袁公」,為觀越女劍術而出手相試,結果袁公鬥敗,「飛上樹,化為白猿」。

  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講述了一則「斷腸猿」的故事:當年,桓公(即東晉大將軍桓溫)率兵進入蜀地,至長江三峽,部隊中有人在江岸上逮到「猿子」(小猿),那隻母猿則沿著江岸追逐,一路哀號,「行百餘裡不去」,最終跳入船上,氣絕而亡。人們剖開母猿的腹部,只見其腸已因過度悲痛而斷成一寸一寸的。「桓公聞之,怒」,當即下令將那個逮到「猿子」的手下黜免了。在劉義慶的筆下,母猿成為愛子如命的慈母,其悲慘遭遇令人唏噓。

  在唐代,猴小說替它拉開傳奇創作的序幕。初唐為數不多的傳奇代表作有《白猿傳》、《古鏡記》等,在這兩篇小說裡,猴皆因興妖作怪而被人降服。全篇寫猴的《白猿傳》,其故事梗概為:梁時,歐陽紇率軍略地至南方長樂,當深入溪洞之際,他的美妾被白猿精劫持而去。紇四處尋訪,後在一裝飾擺設豪華的洞內發現白猿精,遂與洞內數十個被劫持的美婦設計將猿殺死,但其妾回家後卻受孕而生一子,狀酷肖猿精。這個走進傳奇時代裡的猴子, 妖氣十足。

  作為生肖的猴為何與十二地支的「申」相對應?唐人李公佐所著傳奇《謝小娥傳》中的一些細節,生動地表現了「猴」與「申」的關係。該傳奇說的是謝小娥的公公與丈夫外出經商時被人殺害,公公和丈夫都託夢給小娥,以謎語形式說出殺害自己的兇手姓名,公公說的是:「殺我者,車中猴,門東草。」小娥不解其意,四處打聽,後遇李公佐,他解開了這個謎:「車中猴者,申也;門東草者,蘭也……殺汝父者,申蘭……」

  從唐傳奇往後,猿猴的地位經歷了一次歷史性的文化提升。晚唐著名的《裴硎傳奇》集,開卷第一篇題為「孫恪遇猿」。故事寫孫恪科場失意,遊於洛陽,偶遇美貌的袁氏,後兩人共同生活餘年,養育一雙兒女,十分美滿,卻不料在一次舉家遷移的途中,袁氏「故地」重遊,觸景生情,化猿身而歸跡於山林。另一篇見載於《宣室志》,也是敘說一位由猿變化的美婦一段不得已的人世因緣。兩篇小說都以猿的「歸家」作為故事中心,而「歸家」的感懷究竟是猿,還是處於頹世的文人自己呢?世道動亂,猿便是唐小說中表達家園眷戀之情的最佳寄託物。

  唐以後,古代小說中的猴主要活躍在屬於市民文化的通俗小說世界。宋平話《大唐三藏取經詩話》裡,猴尚化身為「白衣秀士」,與白猿之「白衣曳杖,擁婦人出」的裝扮遙遙呼應。到了明代,吳承恩的《西遊記》塑造了神猴孫悟空的形象。孫悟空由石化成神猴拜師後神通廣大,會七十二般變化。他大鬧天宮,被如來佛祖壓在五行山下,後來與豬八戒、沙和尚一道護送唐僧去西天取經,一路斬妖除魔,歷經八十一難,終成正果。如今,神猴孫悟空的形象在中國早已家喻戶曉。

《戲猿圖》,紙本設色,明代朱瞻基繪,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高密剪紙中的猴。

  藝術

  猴戲

  在戲劇舞臺上,「猴戲」素為人們津津樂道。猴戲多取材於神話小說《西遊記》,在中國各地的地方戲曲中屢見不鮮。據說早在唐代就有「白猿獻壽」(又稱「白猿救母」)之類的猴戲,故事源於晉人葛洪的《抱樸子》和唐人的《續江氏傳》。劇情大意是:雲蒙山白猿之母病重不起,白猿往孫臏桃園偷桃,被孫臏捉住。白猿跪地泣告母病思桃,孫臏憐動物尚知孝母,乃贈桃放白猿歸山,猿母食桃後竟病癒,白猿為報救母之恩,乃將洞中所藏兵書獻給孫臏,後孫臏終成齊國一代名將。

  元明以後,尤其是清代,猴戲大量出現,如京劇《花果山》,劇情寫美猴王在花果山起義,自封「齊天大聖」,玉帝大怒,先遣託塔李天王前往平叛,卻被孫悟空打得落花流水,復派二郎神將孫猴子捉拿回宮。《鬧龍宮》又名《水簾洞》,劇情寫孫猴子在花果山稱王,因手中缺少得力兵器,便潛入東海找東海龍王索取,大鬧龍宮,最終奪得「定海神針」(金箍棒),《鬧龍宮》在川劇中又稱《五行柱》。還有一出猴戲叫《鬧地府》,劇情寫孫悟空天不怕、地不怕,竟鬧到了陰曹地府的閻王殿,將「生死簿」全部勾毀,再次闖下大禍。

  元明雜劇中還保留有《二郎神鎖齊天大聖》的劇目,其內容與《花果山》雷同。《唐三藏西天取經》為連本戲,也是久演不衰的保留劇目。清代以後,除繼續保留元、明時期的傳統猴戲外,又新增《盤絲洞》、《混元盒》、《金刀陣》、《借扇》等折子戲,情節曲折生動,更加吸引觀眾。

  除京劇外,猴戲在豫劇、徽劇、秦腔、晉劇、河北梆子、清平戲、越調、川劇、呂劇等各地方劇中均佔據重要位置。今天,通過電視媒體及各種形式的中外文化交流,猴戲已經走向世界,「美猴王」的形象已經深入到世界各個角落。

  猴舞

  早在戰國及漢代時,就出現了一種「沐猴舞」,其動作模擬獼猴,以前進後退時曲腰為特點,男女共同表演。漢代民間還出現一種名曰「沐猴狗鬥舞」的滑稽舞踏,動作上模仿猴與狗鬥的形態,《漢書·蓋寬饒傳》:「酒酣樂作,長信少府檀長卿起舞,為沐猴與狗鬥,坐皆大笑」。檀長卿因此被劾奏,罪名曰:以列卿(身份)而沐猴舞,乃失禮不敬。在等級森嚴的禮教時代,檀長卿以官僚身份去模仿民間的「沐猴舞」,是被認為有失身份而「失禮不敬」的。

  吐蕃族盛大的「跳神」祭祀活動中,有一種戴猴面具的舞蹈,主題是歌頌、讚美佛經中的猴王,舞風古樸,節奏明快。無獨有偶,居住在湘西地區的苗族,至今仍保留一種民族舞蹈,稱「猴兒鼓舞」。舞蹈系群舞形式,人數不拘,舞者雙腿微屈,雙手腕垂在胸前(模擬猴子動作),團團圍在巨型鼓前,由領舞者擊鼓,群起跳躍,抓耳撓腮、相互嬉戲。舞姿有象徵猴子倒上樹、摘桃子、滾繡球、猴拳技巧等,舞者即興發揮,舞風詼諧幽默,風格類似雜技。

  ■ 連結

  「猿樂」

  日本有一種「猿樂」,又稱「申樂」,是日本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表演。據專家考證,該樂種是在中國8世紀前期,由唐代散樂(雜技)傳入日本國後,逐漸演變發展而成為一種以滑稽為特色的祭神舞。猿樂被認為是日本戲劇的源頭,後來分別發展為能樂和狂言。

  生活

  猴拳

  與猴有關的體育項目,最突出的就是「猴拳」,三國時的名醫華佗首創「五禽戲」,第四個「戲」(運動)就是「猴」,人學猴之動作鍛鍊,以達到強身健體之目的,後人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猴拳」。

  在民間武術中,猴拳是一種模仿猴子動作、形態的武術,為百姓所喜聞樂見。猴拳起源很早,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西漢初帛畫《導引圖》有「沐猴」圖像,或是古代猴拳。近代猴拳多為套路。打猴拳者,有時四肢著地,有時抓頭撓腮,活脫脫一副猴樣。

  明代,由仿生學原理而創建的「形意拳」中,又派生出「猴拳」拳術。「猴拳」的突出特點是緊中有慢,剛柔相濟,以柔克剛,靈活多變,出奇制勝。

  「猴」的民俗

  炕頭上的「護娃猴」

  我國山西、陝西和內蒙古等地區,農家的炕頭上,都有一個用青石雕刻的小石猴,是專門用來拴六七個月剛學會爬行的嬰兒的。母親用一根紅繩子穿過石猴腿部的圓孔,再把紅繩的另一頭攔腰拴住娃娃。據當地人說:猴能保佑娃娃平安,長大以後精明能幹。

  碼頭上的「護航猴」

  20世紀70年代以前,三門峽、陝縣一帶古老的渡口碼頭上,在木船靠攏碼頭時繫繩用的木樁上都雕有一隻神採奕奕的猴子,煞有介事地端坐在木樁的頂端,似在東張西望。老艄公解釋說:孫猴子水性好,能潛入東海大鬧龍宮。敬它,可保駕護航,人船平安。

  拴馬樁上的「避瘟猴」

  我國西北地區的陝西、甘肅(包括山西)一帶,特別是陝西的渭南地區,村村都有拴馬石樁,許多拴馬樁的頂端都雕有石猴,稱「避馬瘟」(弼馬溫的諧音)。究其原因,恐怕與《西遊記》中,美猴王大鬧天宮,玉皇大帝為安撫孫猴子,封其為「弼馬溫」一職有關,說白了就是養護天馬的小頭目。「弼馬溫」是御封的「官兒」,是老天爺正式任命的,所以儘管孫悟空死不願意,且自動離職,但老百姓總是把齊天大聖與馬聯繫在一起,走進農村,拴馬樁、槽頭邊、農民居室,你都可以找到「公侯之神——避馬瘟」的位置。

  賀壽之神「抱桃猴」

  猴子與「桃」似有天生不解之緣。自然界的獼猴天性喜食桃子,神話小說《西遊記》中,就有孫猴子偷吃王母蟠桃的故事。傳說蟠桃產自天宮,乃王母娘娘親手栽植,每三百年結果一次,數量甚微,食之皆可長生不老,故名「仙桃」。至今,民間為老人賀壽時,仍以桃子作為祝壽象徵。

  祈求功名的「馬上猴」

  「馬上猴」的諧音和吉祥口採是「馬上封侯」。與民間玩具中的「背背猴」(輩輩封侯)都是一個意思。猴與侯諧音。侯者,官也。除此之外,猴子神通廣大的功能遠不止於此,還有「祈雨」、「求子」等多種功能。

  關於猴的俗語

  被中國人視為吉祥之化身的猴子,雖然在神話和民間傳說中機靈聰明,但漢語中也不乏很多戲弄和諷刺猴子的諺語和歇後語。諺語如「打虎要力,捉猴要智」、「猴子不鑽圈,多篩幾遍鑼」、「猴子手裡掉不出幹棗」、「長了毛比猴子還鬼」、「猴子手下走不掉蝨子」、「孫猴兒跳不出如來佛的手心」、「莫叫猴子去看果,莫叫水獺去守魚」等,雖言語樸實,讀來卻頗有韻味。

  與猴有關的歇後語,往往把猴子視為缺乏耐性、聰明反被聰明誤的代表,如「猴吃辣椒——抓耳撓腮」、「猴子照鏡子——沒個人模樣」、「猴子吃大象——虧他張得開嘴」、「猴子扛大梁——受不了」、「火燒猴屁股——團團轉」、「獨木橋上唱猴戲——玩命」、「猴子捅馬蜂窩——倒挨一臉」、猴兒背著手走——裝人相;猴子學走路——假惺惺(猩猩);猴子戴禮帽——假充文明人;猴子偷桃——毛手毛腳;猴子看書——假斯文;猴子唱戲——想起一出是一出;猴子戴鬍子——要哪出沒哪出;猴子偷瓜——連滾帶爬等。這些歇後語詼諧風趣,令人過目難忘。

  撰文/新京報記者 柏琳

相關焦點

  • 我被這隻猴萌到了 | 猴年說猴
    原標題:我被這隻猴萌到了 | 猴年說猴 猴年說猴 2016 中國人的習俗就是一到過年的時候就把來年的生肖動物刨個底兒朝天還是把候選猴們都看一遍再說吧。秦叔叔,狐猴不算真正的猴子吧。」 秦叔叔點點頭:「嗯,狐猴、懶猴什麼的雖然都是靈長目動物,但是它們是原猴家族的,和通常說的猴子不是一回事。不過,這種大眾選秀活動沒必要這麼嚴格啦。」 小傑有點暈:「靈長目是什麼?猿…….應該是大猩猩什麼的吧?」 小沁有點得意:「靈長目最聰明了,因為我們人類就屬於靈長目!」
  • 四大南美萌猴加盟長隆野生動物世界金猴王國
    除了長得美,松鼠猴還是猴中的「歌唱家」,它們的叫聲多達26 種,且相當多變化,用「猴美歌甜」來形容它們一點也不過分。此度亮相金猴王國的9隻白額捲尾猴中,除了有三公三母6隻成年猴,還有3隻超萌幼崽。        據工作人員介紹,因為這四種猴幾乎都生活於南美的熱帶雨林,性格也相比其他地區的猴子更活潑熱情,一如南美人的豪放。
  • 貴州茅臺猴年生肖酒丨金猴獻桃,用心逐夢,一款極具收藏的生肖酒
    今天,管家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一款茅臺生肖紀念酒——猴年生肖茅臺酒。貴州茅臺酒的生肖紀念酒從14年便開始發行,可以說是這類生肖紀念酒的「開創者」也不為過。丙申猴年茅臺酒是茅臺酒的第三款生肖紀念酒,丙申猴年貴州茅臺酒酒盒上有著名書法大家雷珍民的書法作品,內容包括生肖猴的介紹和「猴年喝猴酒,福祿連年有」的祝福主題。
  • 猴年猴日猴時是什麼時候?2016春節三猴賀新春
    猴年猴日猴時:約在2016年2月8日15時至17時出現  農曆丙申年即將到來,丙申年有一個罕見的曆法現象就是三猴賀新春(2月8日)。三猴就是猴年、猴日、猴時。  從某一意義上說,申就是猴、猴就是申。我國農曆天幹與地支的組合,凡是有地支「申」字的就是「猴」。農曆丙申年就是猴年。農曆丙申年春節(農曆正月初一)庚申日就是猴日。申時就是猴時,猴時在每天的15時至17時。因此,農曆丙申年春節就是三猴迎新春。  古人云:「申,神也」(《說文》)。因此,申猴是神猴。從五行看,猴屬金,因此也叫金猴。「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裡埃」。
  • 1980年申猴人40歲後運勢如何:富貴全在中年!家裡有屬猴的速看
    1980年出生的屬猴人,五行是金,金猴的主人聰明憐俐,口才出眾,但性急又固執。金猴的主人處事自是得心應手,在天時,地利,人和的配合下,大可脫穎而出,吐氣揚眉。但他的人緣欠佳,必須各級改善人際關係,特別是對同事及下屬不可採取''以免因犯眾怒而位高勢危。
  • 十猴九不全,揭秘1980年「申猴」的終身壽命,40歲後什麼命?
    1980屬猴人是什麼命?庚申猴年,五行屬金猴,生肖納音為石榴木命,所以1980年屬猴人是木命,五行屬金猴。「三生有幸」云:庚申生辰人其年命納音為「石榴木」,庚申為自絕之木,忌再見金木,水見天河雨露相滋,海太泛濫,長流也水旺,若多見則水旺木漂。
  • 猴年說猴:峨眉山有藏酋猴瀘山有獼猴 下次見別都喊猴子(組圖)
    (原標題:猴年說猴:峨眉山有藏酋猴瀘山有獼猴 下次見別都喊猴子(組圖))
  • 猴年喝猴酒,福祿連年有
    )生產年份:2016年容量規格:500ML、1.5L、2.5L酒精度數:53%vol首發價格:899元(500ML款)丙申猴年貴州茅臺酒酒盒上有書法大家雷珍民的書法作品,內容包括生肖猴的介紹和「猴年喝猴酒
  • 如何寫書評?
    書評參考模板部分 一份完整書評應當包含標題、引言、概要、評估、結語五個部分;概要和評估,又當屬這篇書評最重要的兩個部分。 背景如何推動或影響這本書的情節? 主題 這本書的主題? 用一個詞或一句話來概括。
  • 那些獻身太空探索的猴子們 猴年說猴
    V2火箭發射的瞬間猴死不能復生,探索還要繼續。改進後,V2火箭又進行了4次試驗。從這些數據上看,太空猴們在發射的過程中情緒都比較穩定,呼吸、心跳沒有大的波動。研究者們推斷,火箭升空和返回時的超重過程,並沒有給猴子們造成明顯的生理創傷,對於人來說,應該也是可以承受的。同時,飛行過程中短時的失重也沒有造成猴子們生理數據的異常。遺憾的是,儘管不斷改進,但這幾次飛行中降落傘依然未能正常工作,太空猴們全部犧牲,也就無法進行更深入的分析了。
  • 屬猴人過了40歲後有誰陪?特別強調1980年的,一定要好好看看!
    猴子,福氣多,福氣大,佛祖賜福,這輩子誰都惹不起,生肖猴是天生的福氣,尤其是2020下半年,財氣旺盛,財源滾滾,好運連連,沒有人比得上它們,所以不要輕易得罪生肖猴,誰都惹不起,2020下半年,財氣旺盛,好運連連,沒有人比得上它們。
  • 屬猴人的宿命:尤其是68,80,92年的,誰最好命?
    土猴(戊申年——1968年出生)1968年的屬猴人常常依託自己的判別去做事情,與其他人不會進行暢所欲言地溝通。從賦性上講,屬猴人猜疑比較大,但與屬虎人不一樣,屬猴人把猜疑躲藏在心中,把自己的隱秘也躲藏在心中。
  • 鄭戈:機器算法時代,如何定義「人的尊嚴」?丨燕京書評
    在商業的邏輯下,既然機器學習可以形成一整套如何去操縱人類行為的知識,那麼個體出於對於自身權利的保護,該如何抵抗機器算法、商業世界的侵蝕?還是說,人類只能接受被大數據操控的事實?在工具理性取代價值理性的現代社會中,「個體的尊嚴」又如何定義? 就此,《燕京書評》採訪了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教授鄭戈。
  • 西西,臨流招魂的候鳥|書評
    撰文丨廖偉棠《候鳥》作者:西西版本:青馬文化|四川文藝出版社 2020年5月1玫瑰即使換了一個名字,它依舊芬芳——莎士比亞如是說。香港在《候鳥》裡也不叫香港,就叫做南方。3當中國當代史驟然轉折之時,童言無忌的素素,代替了最溫柔敦厚的西西作出了最委婉的抗議,她不再在乎物質生活的劇變,只是隱忍地說了一句:「我們讀的書大概也是一座座房子,是這些房子給炸塌了,而這種房子,是看不見的。」「他們原來在跳舞。
  • 四大南美萌猴家族首次廣州亮相
    白額捲尾猴家庭(央廣網發 曹春 攝)  央廣網廣州4月27日消息(記者陳菲 實習生曹春近期,4種來自南美亞馬遜流域的珍稀靈長目動物——松鼠猴、黑從長尾猴、黑吼猴、白額捲尾猴正式加盟長隆野生動物世界金猴王國,並於4月26日進行了首展。  據了解,此次4個種類的萌猴共27隻。數量最多的松鼠猴有12隻,由1隻猴王率領11隻母松鼠猴組成的龐大「後宮團」,一亮相就以俊美的外形吸引力了不少遊客。松鼠猴四肢呈金黃色,體型較小,素有「南美金絲猴」的美譽。
  • 屬猴人的「後半輩子」,特別68年,80年,92年的!你家有嗎
    生肖猴的人富於正義感,講道理,男性外剛而內柔,女性則外柔而內剛,具有組織才能,富於發明,革命性的開拓精神,熱心公益,就女性而言,是個不讓鬚眉型。對最親最愛的人容易暴走脾氣,特別不好。1968年屬猴人的命運1968年出生的屬猴人,五行是土,為人性急,作事常有反覆,一生多勞碌。少年運勢辛苦,宜專習一門技能才可出人頭地。
  • 孫悟空七十二變是變啥?揭秘七十二變真正含義
    孫悟空七十二變是變啥?揭秘七十二變真正含義時間:2015-06-27 14:24   來源:華東在線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題:孫悟空的七十二變究竟是指什麼?來源:網易-趣歷史 導讀:【孫悟空七十二變是變啥?
  • 春節獎勵猴賽雷
    小年已過,猴年春節籌備的號角已然吹響。《新倩女幽魂》的猴年春節大作戰也即將拉開序幕,聽說豐富多樣的獎勵都「猴賽雷」,就一起來搶先瞧一瞧吧!  人手一朵筋鬥雲 五猴來福鬧新春  提起猴子,大概有很多人的心裡便想起了那個身如玄鐵,火眼金睛,通曉七十二變,一個筋鬥就是十萬八千裡的齊天大聖孫悟空吧?
  • 成都動物園猴年說猴:再見到它們 不要都叫它們猴子
    今天,讓我們走近這些被叫做「猴」的生物,聽聽成都市動物園動管部飼養技術主管王利勤講述這些靈長類生物各自的特徵和故事。今後,您再遇到它們的時候,就不會都叫它們「猴子」了。獼猴:最常見的林間精靈需要說明的是,這裡的獼猴屬於獼猴種。在獼猴屬中,還有其他種類的猴。西昌瀘山景區裡的「山大王」,就是獼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