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兩個孩子,他們一心嚮往著海上的那個神秘而異彩紛呈的小島。可是終於有一天,他們真的踏上這個小島之後,才發現,這只不過是一片不成樣子的荒野。他們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這就是曾日夜嚮往的小島。他們回家之後一直很難過,也從此不再看這個小島了。」無意間又看到 《成長的歲月》,其中這一篇是少時讀過,不再想我年少時是如何去理解,只知道從對夢的痴心幻想到逐漸認識冰冷的現實,這才是我成長的一個重要的內容。
似乎每一個人的童年時代,都是夢的季節。小時侯,我們閱讀的,是美妙的童話,畫的,是無拘無束的想像畫,聽的,是歡快的兒歌,做的,是無奇不有一心嚮往的夢。但,伴隨著年齡的增長,時間的飛逝,我們長高了,長大了,看到的東西多了,也懂得了不少。那時的我們其實有很多夢想,然而真當我們涉足期間,卻突然大失所望,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是我們的想像那麼美好。我們總會慢慢發現,不是每個人都是笑著的,不是每個故事都有圓滿的結局,天空,畢竟還是藍的,老虎,還是會吃人……
人跟生活是沒法計較的,世界不會隨一個人的意志而改變,因為其他人的意志永遠比你強。或許對於目前的我來說,最大的經歷就是高考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唯看誰能笑到最後。當時在度過高三的我,可以找各種理由向停滯不前的成績低頭,期間確實曾想過放棄,甚至一度頹廢,因為不論怎樣努力結果都是一樣的,現實就是我考不上更好的大學。但放棄了,甘心嗎?不,所以後來我就常常對自己說:為什麼不再拼一下呢,看看到底會怎樣。」
為此之後憑著心底的最後意志,看著成績緩緩的提升,以為是「守得雲開見月明」,可成果為我又上了一課。高考時,在考文綜時看錯時間導致空了一科的大題。之後可能是被打擊慣了,依然挺著身的考到最後。後來的結果,不論怎樣都要接受,所以即使是現在我也不後悔,至少我努力過,對得起自己。
長大了,總要為自己想要的負責。但青春從來不會憐恤任何人,它任由你跌跌撞撞的一路張揚叫囂。其成長的後果就是:自始至終都是希望與失望,辜負與被辜負輪番上演的事。而那些明亮與懵懂、稚氣與勇敢的日子,最終都會醞釀成酒,醇厚濃鬱,日漸沉香。
一直都堅信「越努力,越幸運」,在我們努力的路上,是青春,夢想和堅持的交織,也是淚水,痛苦和煎熬的雜糅。有些故事還沒開始,誰說沒結果,哪怕被束敷了枷鎖,被冷眼嘲笑,也要堅持最初的夢,因為誰都想笑著看天空,最後笑著對自己說:「看吧,努力總會有幸運的時刻。」
青春需要夢想,而夢想則擁有努力。有些事「明知不可違而為之」不正是需要無畏的勇氣與意志可夢想是一個說出來就顯矯情的東西,它是在陸地裡的一顆種子,只有破土而出,拔節而長,終有一日開出花來,才能光明正大讓所有人知道。正如周總理的宏圖夢想,年少時許下「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凌雲壯志,在他真正為此而奮鬥一生的時候,才被眾人所曉,為青少年所學習。
聚沙成塔,成在努力;集腋成裘,貴在堅持。人生路上,難免有狂風暴雨,它嚇倒的只是那些懦弱而膽怯的人,而作為新世紀的獨生子女們,我們將來面對的困難會更多。一個人只要有夢想,為之努力,總會有幸運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