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報通訊員袁慧麗
「今日18時,我們村地面積雪30釐米,降雪還在繼續,無災情發生。」2010年12月15日,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縣石樑鎮嶺上村氣象信息員許緒旺,一天內第三次向縣氣象臺反饋氣象實況。
在2010年天台縣那場最大降雪的預報服務過程中,氣象實況信息從各鄉鎮氣象信息員手中及時傳至氣象臺。天台縣氣象局綜合各方面因素,及時召開災害性天氣新聞發布會,製作出氣象內參及重要氣象報告,為政府抗擊雨雪冰凍災害提供了重要的決策依據,得到了全縣人民的好評。這一切,得益於該局氣象信息員隊伍建設所取得的成果。
天台地處浙東丘陵地區,高山和盆地氣候共存,村民居住分散,他們大多靠種植高山蔬菜、茶葉和楊梅等為生。天台氣象人深知,他們手上端著的,是幾十萬天台人民靠天吃飯的那個「飯碗」。為了讓大家端穩「飯碗」,天台氣象人在解決氣象信息傳遞「最後一公裡」問題上進行了大量的嘗試,發展氣象信息員隊伍便是其中一大舉措。
幾年前,在氣象信息員制度建立之初,氣象專業知識培訓工作尚未全面展開。為了對氣象信息員進行專業培訓,氣象部門對各個鄉鎮的部分氣象信息員進行了電話調查,以了解他們對氣象服務的需求。然而,這次調查的結果,卻讓天台氣象人大吃一驚,不僅大部分氣象信息員不能及時獲取氣象信息,他們中的一部分甚至不清楚自己身為氣象信息員所肩負的職責。那次調查,堅定了大家建立起氣象信息員制度的決心。
從2008年開始,天台縣在15個鄉鎮、街道均設立了氣象協理員,並由分管領導負責管理。同時,597個行政村共設立氣象信息員661名,均由熟悉當地情況,便於聯繫百姓的當地村幹部兼職擔任。值得一提的是,天台不僅實現了「村村有氣象信息員」的目標,每年都完成了「開展一次培訓」的任務。
鄉鎮氣象信息員大多為鄉鎮領導兼任,平時業務繁忙,天台氣象人只好「插空」利用鄉鎮領導們的會議間歇等「零碎」時間進行培訓。部分並不了解氣象工作的氣象信息員錯誤地認為,氣象培訓不僅佔用他們寶貴的時間,還增加了他們的工作量。但在這種艱難的情況下,天台氣象人卻並未退卻,他們耐心地與氣象信息員們進行溝通,以執著的精神和不懈的努力打動了對方。
經過三年的建設,如今,各鄉鎮負責人不但認真對待氣象服務工作,主動履行職責,更積極與氣象局聯繫,要求安排時間進行氣象知識培訓。種種努力之下,氣象信息員織就了一張覆蓋全縣的氣象安全防護網。
作為天台氣象防災減災最重要的一環,氣象信息員們不知疲倦地奔走在氣象防災減災的前沿陣地。他們第一時間將氣象預報預警信息傳遞到廣大農民手中, 為他們搶險自救贏得了寶貴的時間;他們及時收集上報災情,為政府決策部門指揮搶險救災提供了第一手資料。天台氣象信息員隊伍的發展過程,就像是一個聚沙成塔的過程。「聚」的是每一個行政村氣象信息員的一粒粒「沙」,「成」的卻是為天台人民提供更好氣象服務的無形之「塔」。
(責任編輯:蘇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