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氣象服務中心黨支部:為自貿港建設匯入氣象力量

2020-12-04 中國氣象局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數十年如一日,牽掛著海南3萬多平方公裡陸地和約200萬平方公裡廣袤海域上生產生活的人們。他們對標「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要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扛起海南自貿港建設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的責任!

  他們,是來自海南省氣象服務中心的黨員同志。

  人民群眾的需求在哪,氣象服務的「雷達」就轉向哪!

  來自海南瓊海潭門的瓊瓊海漁05176號船長李奮有發言權。

  2018年中心黨支部曾將主題黨日活動設在瓊海潭門港,李奮說:「2014年超強颱風『威馬遜』印象最深刻,從沒遇到那麼強的颱風,好在提前收到預警消息,漁船及時回港躲過了危險。」李奮口中的預警消息就是通過「北鬥船載終端」接收的。

  海南省氣象服務中心自2012年起率先在國內開啟基於北鬥衛星開展的氣象服務,數年來服務方式不斷升級。那次調研發現,70個字節短報文氣象預報產品不直觀,有些專業術語難理解,氣象服務還要再精進。

  中心黨支部調研後開展專題研討,精準解題、突破瓶頸,組織以黨員為骨幹的科研力量,於2019年12月20日建設完成精細化北鬥船載終端可視化氣象預警系統,將颱風、雷雨大風、海上大霧等災害性天氣預警區疊加在海圖上,從此颱風位置可以看、影響範圍可以量、避險路線可以規劃,漁民防禦風險的指針更清晰了。

  今年8月16日,李奮通過船載終端躲過了17日即將進入南海的熱帶低壓影響。這一次,讓他受益的是新研發的北鬥「可視化」氣象預警服務,這也是中心黨支部依託「黨建+標準化」打造出的黨建工作品牌。

  近年來,海南省氣象服務中心圍繞國家「一帶一路」建設需求和海洋強國、海洋強省發展戰略,以黨建為引領,聚發展合力,創新發展「黨建+標準化」模式,破解深度融入業務抓黨建難題,為海上安全、防災減災、海洋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中心黨支部創新制定《中共海南省氣象服務中心支部委員會工作規則(暫行)》,夯實管黨治黨的政治責任,與之配套銜接多項規章制度,創新黨建加制度建設,組織架構「立」了起來;新建成黨員活動室,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實現黨建加學習交流,思想認識「高」了起來;將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破解業務難題的能力,增速推進山洪等重點項目,推行黨建加重點項目,項目建設「快」了起來;集中黨員骨幹成立智慧氣象創新團隊,積極推動氣象信息與公益App的共享,推動黨建加智慧氣象,氣象服務更精更細。

  「黨建+標準化」模式,促黨建業務同頻共振,業務質量顯著提升。重大氣象服務先進集體、先進基層黨組織、省直機關文明單位、海南省模範職工小家稱號、省「三八紅旗手」、全國氣象科普講解大賽二等獎、全省氣象部門績效考核優秀單位、省氣象科普工作先進集體/個人……一份份沉甸甸的榮譽,都歸於海南省氣象服務中心黨支部黨建業務深度融合。

  一切過往,皆為序章;使命在肩,乘風破浪!海南省氣象服務中心黨支部將繼續圍繞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新任務,奮力作答新時代考卷!

  (來源:《中國氣象報》2020年11月24日三版 作者:袁迎蕾 符曉虹 責任編輯:蘇傑西)

相關焦點

  • 氣象服務覆蓋南海邁向全球 海南省局創新手段機制發展海洋氣象業務
    海南省氣象局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依託科學技術,著力完善針對南海的廣播、電視、網站、北鬥衛星導航船載終端等氣象服務手段,擴大服務領域,豐富服務內容,創新合作機制,氣象服務惠及南海海域航線和周邊國家,為「一帶一路」建設和各領域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 傳承責任 爭做奉獻——記國家衛星氣象中心遙感應用室黨支部
    在國家衛星氣象中心,有這樣一支由22名黨員組成的隊伍,承擔著發掘衛星遙感應用信息的重任,不斷在業務、科研和工程建設工作中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這支隊伍就是剛剛獲得「中央國家機關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的國家衛星氣象中心遙感應用室黨支部。
  • ...可視化 氣象預警服務系統優化 大幅提升海南省局海洋氣象服務能力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胡玉蓉 記者符曉虹報導日前,記者從海南省氣象局獲悉,北鬥船載終端可視化氣象預警服務系統在海南氣象部門的不斷優化下,目前可向全省6000多艘漁船持續提供公益性海洋氣象預報預警信息,極大解決了海上通信手段匱乏、信息接收困難等問題,成為出海漁民特別是遠洋漁船獲取天氣信息的重要途徑之一
  •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遙感應用室黨支部:對接國家需求雙輪驅動促發展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遙感應用室承擔著風雲氣象衛星數據和遙感應用技術推廣與服務任務。遙感應用室黨支部(以下簡稱黨支部) 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立足部門業務實際,把優質服務國家綜合防災減災救災和應對氣候變化,對接生態文明建設、「一帶一路」倡議、鄉村振興等國家重大戰略保障需求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發揮遙感監測服務的支撐點、排頭兵、頂梁柱作用,以黨建與業務雙輪驅動,推進風雲衛星遙感應用事業高質量發展。
  • 為建設氣候韌性社會貢獻「氣象」力量——專訪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
    新華社北京1月7日電 題:為建設氣候韌性社會貢獻「氣象」力量——專訪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塵  新華社記者高敬  「氣候變化造成的影響比我們預期的更為強烈和迅速。」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塵近日表示,當前全球已把氣候變化問題作為人類社會面對的重大挑戰,提高社會的氣候韌性是最現實和最緊迫的任務。
  • 讓黨旗光芒在每個預報服務崗位上閃亮——國家氣象中心(中央氣象臺...
    國家氣象中心迅速制定印發《國家氣象中心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汛救災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工作方案》並細化責任臺帳,通過黨委帶動黨支部,黨支部帶領黨小組,同步學習貫徹落實中央領導指示精神和中國氣象局黨組工作部署,激發全體幹部職工愛崗敬業的責任擔當,營造奮勇爭先、攻堅克難的濃厚氛圍,在氣象預報服務中築牢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
  • 海南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側記:科技工作者勇擔使命 為自貿港建設奉獻智慧和力量
    ,為海南自貿港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提供科學技術的解決方案。我們要將榮譽轉化為奮進的動力,自覺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專心致志、不慕虛名、腳踏實地、勇於攀登,以『一天當三天用』的幹勁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徵程中發揮聰明才智,作出應有貢獻。」「海南自貿港建設為科研人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們將繼續開拓創新、不辱使命,積極推進科技創新發展,為海南經濟社會騰飛貢獻力量。」
  • 海南省將加強西沙海洋氣象綜合觀測基地建設
    新華社海口1月14日電(夏冠男、馬超)記者從海南省氣象局獲悉,2011年海南天氣綜合觀測系統建設紮實推進。其中,西沙天氣雷達完成業務驗收測試,西沙海洋氣象綜合觀測基地建設將逐步進行。    據海南省氣象局局長王春乙介紹,建設西沙天氣雷達的主要目的在於對南海中部天氣的監測。
  • 海南省氣象局與海南省大數據管理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多...
    11月19日,海南省氣象局與海南省大數據管理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合作協議,雙方按照資源優勢互補、數據信息共享、穩妥推進、共同發展的原則,建立常態化的氣象監測、預報預警產品、專業氣象服務產品信息共享機制,在海南「碼上辦事」、數據產品超市等平臺為政府、企業和個人等提供多樣化的專業氣象服務,為生產、生活提質增效和趨氣象之利、避氣象之害提供科學決策,共同服務於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
  • 國家氣象中心加強航空氣象技術服務
    2月2日,中國氣象局與中國民用航空局籤署了合作協議;而從國家級氣象業務單位到地方氣象部門,與空管氣象部門一直保持著密切的合作。  記者近日從國家氣象中心獲悉,2016年,該中心將進一步強化航空氣象服務技術能力,列為開創氣象現代化建設新局面、拓展專業氣象服務領域的重點任務之一,加強服務產品的研發與發布,並落實與商飛集團的合作事項。
  • 北鬥船載終端可視化 氣象預警服務系統優化 大幅提升海南省局海洋...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胡玉蓉 記者符曉虹報導日前,記者從海南省氣象局獲悉,北鬥船載終端可視化氣象預警服務系統在海南氣象部門的不斷優化下,目前可向全省6000多艘漁船持續提供公益性海洋氣象預報預警信息,極大解決了海上通信手段匱乏、信息接收困難等問題,成為出海漁民特別是遠洋漁船獲取天氣信息的重要途徑之一
  • 矯梅燕要求海南發展海洋氣象服務 打好"海洋牌"
    9月3日至5日,中國氣象局副局長矯梅燕赴海南檢查指導工作,深入有關業務單位和基層氣象臺站進行指導,要求海南大力發展海洋氣象服務,打好「海洋牌」。    9月3日,矯梅燕檢查了海南氣象預報預警中心各業務單位的氣象業務平臺和業務系統開發建設情況,聽取了海南省氣象局局長吳巖峻關於海南氣象基本情況、近年海南氣象事業的發展和各業務單位的基本情況匯報,仔細詢問了海南省氣象部門引進人才、臺站建設、科技服務發展、十一五建設計劃執行進展和海洋預報產品等有關情況。
  • 科技創新助力自貿港建設_今日海南_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近年來,我省瞄準最有可能突破、最迫切需要發展的南繁育種、深海科技、航天科技等領域,面向海洋資源開發利用、深海探測、熱帶作物、空天信息等布局建設省級重點實驗室,建立與自貿港相適應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產學研體系,爭取在「海陸空」領域打造成為科技創新高地,壯大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技術研發力量,助力傳統產業改造升級。
  • 海南氣象部門全力服務高空無人機颱風綜合探測試驗
    海南省氣象局自2019年起開展相關氣象服務,組建氣象預報、技術支持和氣象宣傳等保障團隊,全力以赴助力無人機高空探測試驗。  「預計8月2日14時至20時,『森拉克』登陸越南消亡,飛行區域局部有淺對流……」根據海南省氣象臺預報,8月2日有觀測「森拉克」外圍雲系的條件,氣象保障組將2日下午確定為高空無人機觀測時間段。
  • 民航氣象中心增設國際航路氣象服務崗位
    為應對火山活動及其火山灰雲對我國航空的影響,使相關單位能夠及時掌握和全面了解火山噴發和火山灰的情況,民航氣象中心積極開展工作,用各種渠道收集全球火山活動的信息,開發火山灰諮詢信息預警軟體,及時發布關於火山灰的服務專報。
  • 躍上潮頭氣象新
    原題:《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公布近半年,海南抓緊落實早期安排,自貿港建設順利開局——    躍上潮頭氣象新    南海之濱,暖風陣陣。舉目遠眺,浩瀚的大海連接天際,傳來發展的訊息。海南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快構建海南自由貿易港法治體系,為高質量高標準建設自貿港提供堅強法治保障。
  • 中國氣象局被世界氣象組織認定為世界氣象中心
    在今年5月召開的世界氣象組織(WMO)執行理事會第69次屆會上,中國氣象局被正式認定為世界氣象中心(WMC)。
  • 海南氣象護航海上絲綢之路
    推進南海氣象預警工程項目建設 構建完善的海洋氣象監測體系「加強沿岸、島礁及海區災害性天氣監測預報預警服務,特別是南海海洋氣象監測系統、預警工程的建設,打好『海洋牌』。」這是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在海南全省氣象防災減災會議上對海南氣象工作提出的要求和期望,「建成覆蓋南海海域的大氣海洋綜合監測網,構建完善的災害預警防範體系,提高大氣海洋環境預測預報水平,擴大預警信息在南海區域的覆蓋面,提高其傳播能力,為南海經濟發展、海洋權益維護等提供優質氣象服務。」
  • 大數據賦能 海南開啟「網際網路+智慧氣象」服務新模式
    11月19日上午,海南省氣象局與海南省大數據管理局在海口籤署戰略合作協議。記者 任桐 攝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1月19日消息(記者 任桐 通訊員 符丹丹)11月19日上午,海南省氣象局與海南省大數據管理局在海口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 世界氣象中心(北京):履職盡責 為全球提供精準預報服務
    對此,世界氣象中心(北京)(WMC-BJ)通過業務網站,為世界氣象組織(WMO)提供針對莫三比克等受此次風暴影響的非洲東南部國家的最新颱風監測和預報產品。事實上,這樣的服務自2017年中國氣象局被正式認定為世界氣象中心的那一刻起,就已在不斷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