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數十年如一日,牽掛著海南3萬多平方公裡陸地和約200萬平方公裡廣袤海域上生產生活的人們。他們對標「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要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扛起海南自貿港建設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的責任!
他們,是來自海南省氣象服務中心的黨員同志。
人民群眾的需求在哪,氣象服務的「雷達」就轉向哪!
來自海南瓊海潭門的瓊瓊海漁05176號船長李奮有發言權。
2018年中心黨支部曾將主題黨日活動設在瓊海潭門港,李奮說:「2014年超強颱風『威馬遜』印象最深刻,從沒遇到那麼強的颱風,好在提前收到預警消息,漁船及時回港躲過了危險。」李奮口中的預警消息就是通過「北鬥船載終端」接收的。
海南省氣象服務中心自2012年起率先在國內開啟基於北鬥衛星開展的氣象服務,數年來服務方式不斷升級。那次調研發現,70個字節短報文氣象預報產品不直觀,有些專業術語難理解,氣象服務還要再精進。
中心黨支部調研後開展專題研討,精準解題、突破瓶頸,組織以黨員為骨幹的科研力量,於2019年12月20日建設完成精細化北鬥船載終端可視化氣象預警系統,將颱風、雷雨大風、海上大霧等災害性天氣預警區疊加在海圖上,從此颱風位置可以看、影響範圍可以量、避險路線可以規劃,漁民防禦風險的指針更清晰了。
今年8月16日,李奮通過船載終端躲過了17日即將進入南海的熱帶低壓影響。這一次,讓他受益的是新研發的北鬥「可視化」氣象預警服務,這也是中心黨支部依託「黨建+標準化」打造出的黨建工作品牌。
近年來,海南省氣象服務中心圍繞國家「一帶一路」建設需求和海洋強國、海洋強省發展戰略,以黨建為引領,聚發展合力,創新發展「黨建+標準化」模式,破解深度融入業務抓黨建難題,為海上安全、防災減災、海洋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中心黨支部創新制定《中共海南省氣象服務中心支部委員會工作規則(暫行)》,夯實管黨治黨的政治責任,與之配套銜接多項規章制度,創新黨建加制度建設,組織架構「立」了起來;新建成黨員活動室,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實現黨建加學習交流,思想認識「高」了起來;將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破解業務難題的能力,增速推進山洪等重點項目,推行黨建加重點項目,項目建設「快」了起來;集中黨員骨幹成立智慧氣象創新團隊,積極推動氣象信息與公益App的共享,推動黨建加智慧氣象,氣象服務更精更細。
「黨建+標準化」模式,促黨建業務同頻共振,業務質量顯著提升。重大氣象服務先進集體、先進基層黨組織、省直機關文明單位、海南省模範職工小家稱號、省「三八紅旗手」、全國氣象科普講解大賽二等獎、全省氣象部門績效考核優秀單位、省氣象科普工作先進集體/個人……一份份沉甸甸的榮譽,都歸於海南省氣象服務中心黨支部黨建業務深度融合。
一切過往,皆為序章;使命在肩,乘風破浪!海南省氣象服務中心黨支部將繼續圍繞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新任務,奮力作答新時代考卷!
(來源:《中國氣象報》2020年11月24日三版 作者:袁迎蕾 符曉虹 責任編輯:蘇傑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