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氣象部門全力服務高空無人機颱風綜合探測試驗

2020-12-04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記者袁迎蕾 符曉虹 通訊員楊梅 胡玉蓉 蔣賢玲 匡昌武

  8月2日下午,隨著一組組颱風外圍雲系的溫度、溼度、氣壓、風向、風速、水凝物等垂直廓線觀測數據實時傳回地面指揮系統,我國首次高空無人機颱風綜合探測試驗取得成功。海南省氣象局自2019年起開展相關氣象服務,組建氣象預報、技術支持和氣象宣傳等保障團隊,全力以赴助力無人機高空探測試驗。

  「預計8月2日14時至20時,『森拉克』登陸越南消亡,飛行區域局部有淺對流……」根據海南省氣象臺預報,8月2日有觀測「森拉克」外圍雲系的條件,氣象保障組將2日下午確定為高空無人機觀測時間段。與實況基本吻合的降水區、降水時段、地面大風區、地面大風時段、各層風力、風向、雲量等氣象要素的精細化預報,讓高空無人機觀測試驗勝券在握,這是繼今年6月25日瓊海博鰲機場無人機首次試飛成功後又一次喜悅。

  自2019年起,海南省氣象局多次協同推進無人機科學試驗的前期調研工作,先後調研海口美蘭機場、甲子鎮通用機場、瓊海博鰲機場等。2020年4月,海南省氣象局組織召開高空無人機颱風氣象觀測試驗論證會,6月,組織相關單位就試驗飛行航管保障情況進行協商討論,明確飛行計劃申請、實施許可、動態通報、飛行調配等業務流程和職責分工。

  無人機航空氣象保障具有「要求嚴,精度高,需求細」等特點,自2020年6月15日起,海南省氣象臺抽調精兵強將,開展機場起降期間空域天氣實時監控及現場飛行期間航路空域天氣實時監控,按需提供以多航點和航線規劃為背景,圖文並茂、簡明扼要、翔實高效的預報服務產品,報送滿足飛行安全需要的氣象服務材料140份,為觀測飛行提供有力保障。

  省氣象探測中心組織人員開展現場保障服務,協助做好博鰲機場駐場工作,協調解決三亞和西沙雷達的數據共享,8月1日在瓊海博鰲機場通過手持式測風設備(智能型熱式風速風量儀)開展現場觀測,並安裝部署可攜式溫溼風壓氣象全要素觀測設備持續進行現場觀測,為次日的試驗成功提供現場氣象觀測保障;省氣象服務中心組建團隊關注「無人機探測宣傳群」微信群動態,配合調整工作安排,記錄寶貴試驗素材。

  通過試驗,海南省氣象局和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聯合探索了複雜天氣條件下無人機氣象目標觀測氣象保障服務體系,為後續氣象無人機作業體系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責任編輯:張宏偉)

相關焦點

  • 我國首次高空無人機颱風綜合探測試驗成功,意味著什麼?
    前情提要8月2日下午,一架高空氣象探測無人機從海南博鰲機場騰空而起。伴隨著一組組颱風外圍雲系的溫度、溼度、氣壓、風向、風速等海洋上空和海面觀測數據實時傳送回地面指揮系統。意味著我國首次高空大型無人機海洋、颱風綜合觀測試驗取得圓滿成功。填補了我國基於高空大型無人機海洋綜合觀測的空白。
  • 翼龍-10完成我國首次高空大型無人機颱風綜合探測試驗任務
    央視新聞聯播播發消息:我國首次高空大型無人機颱風綜合觀測試驗成功。8月2日,中國氣象局聯合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海南省氣象局等12家單位,利用航空工業自主研製的翼龍-10無人機進行了我國首次高空大型無人機颱風綜合觀測試驗,並取得圓滿成功。
  • 翼龍-10成功執行我國首次高空大型無人機颱風綜合探測試驗任務
    8月2日下午,搭載著觀測設備的高空氣象探測無人機翼龍-10從海南博鰲機場騰空而起,升至1萬米高空後,成功下投30枚探空儀,與毫米波雷達一起,完成了對今年第3號颱風「森拉克」外圍雲系的CT式「掃描」。隨著觀測數據實時傳送回地面指揮系統,標誌著我國首次高空大型無人機海洋、颱風綜合觀測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 有了衛星和雷達,為何還要用高空無人機探測颱風?
    前情提要8月2日下午,一架高空氣象探測無人機從海南博鰲機場騰空而起。伴隨著一組組颱風外圍雲系的溫度、溼度、氣壓、風向、風速等海洋上空和海面觀測數據實時傳送回地面指揮系統。意味著我國首次高空大型無人機海洋、颱風綜合觀測試驗取得圓滿成功。填補了我國基於高空大型無人機海洋綜合觀測的空白。△高空無人機探測颱風背後的故事。
  • 中國大型無人機颱風探測試驗成功 填補海洋觀測資料空白
    填補海洋觀測資料空白 提升颱風監測預報水平中國大型無人機颱風探測試驗成功本報北京8月3日電 (記者劉毅、趙貝佳)8月2日下午,在今年第3號颱風「森拉克」影響海南期間,一架由中國自主研發的高空大型氣象探測無人機從海南博鰲機場起飛
  • 有了衛星和雷達,為何還要用高空無人機探測颱風
    由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以下簡稱探測中心)聯合航空工業集團、國家氣象中心、海南省氣象局、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等12個單位和企業開展大型觀測試驗。在飛機選型上,探測中心對國內各大型無人機生產企業進行了廣泛調研,最終與實力雄厚的成飛公司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選用翼龍-10無人機。
  • 我國首次高空大型無人機颱風探測試驗成功
    2020年8月2日,一架由中國自主研發的高空大型氣象探測無人機從海南博鰲機場起飛,飛向今年第3號颱風「森拉克」方向。歷時4個小時,完成了對颱風「森拉克」外圍雲系的綜合氣象觀測,這標誌著我國在颱風探測與預警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具有重大意義。
  • 極簡科學課|翼龍-10無人機如何在颱風探測試驗中大顯神威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王小寧8月2日下午,一架高空大型氣象探測無人機從海南起飛,圓滿完成對「森拉克」颱風外圍雲系的綜合氣象觀測任務。李子碩 攝8月2日14時58分,搭載著高空氣象探測設備的翼龍-10無人機從海南博鰲機場起飛,開始執行颱風「森拉克」外圍氣象探測任務。無人機到達任務高度後,先後在9.5千米、10千米等高度投放總計超過30枚探空儀,實時探測並下傳大氣氣壓、溫度、溼度等參數至氣象探測中心,探測中心獲取實時信息後進行了數據深度分析。
  • 大有可為|無人機氣象領域開啟天眼
    12時許,雙尾蠍無人機接到指令從海南博鰲機場起飛,跑道風速達到6級12m/s。起飛後無人機直奔颱風「浪卡」,對颱風路徑前側的內部環流開展風場結構以及洋面風浪高解析度觀測。  4、颱風每年給我國造成的經濟損失約295億元。中國氣象局於2018年啟動「海燕計劃」,選用「翼龍-10」大型無人機開展試驗。
  • 在海南!首次實驗成功
    8月2日,中國氣象局聯合12個單位進行了我國首次高空大型無人機颱風綜合觀測試驗,並取得圓滿成功。高空氣象探測無人機。羅聖茗 攝8月2日下午,搭載著觀測設備的高空氣象探測無人機從海南博鰲機場騰空而起,升至1萬米高空後,成功下投30枚探空儀,與毫米波雷達一起完成了對今年第3號颱風「森拉克」外圍雲系的CT式掃描,觀測數據實時傳送回地面指揮系統。此次無人機與風雲氣象衛星、無人船等多種探測手段形成了立體觀測,為颱風「森拉克」中心位置確定提供了重要參考依據。
  • 翼龍無人機勇闖颱風,萬米高空「CT式掃描」:有美軍偵察機功勞?
    在中國第一次高空大型無人機颱風綜合觀測試驗中,該機搭載著觀測設備,從機場起飛後,逐漸飛升至10000米的高空,並投放了30個北鬥探空儀,在毫米波雷達的輔助下,對最近肆虐的3號颱風「森拉克」的外圍雲系,進行了CT式「掃描」。即使有著氣流以及天氣等諸多影響因素,一組組相關觀測數據,仍然順利實時傳輸到了地面指揮系統。
  • 北鬥探空探水測風浪 北鬥+氣象應用廣效益顯
    中國氣象局新型北鬥導航探空系統在今年7月「海燕觀測試驗計劃」中得到應用,效益顯著。同時,在今年第3號颱風「森拉克」影響海南期間,我國的高空大型無人機海洋綜合氣象觀測試驗也取得重大突破,無人機歷經4小時圓滿完成對颱風「森拉克」外圍雲系的綜合氣象觀測任務。
  • 前瞻無人機產業全球周報第82期:萬米高空測颱風!國產翼龍-10無人機...
    國產翼龍-10無人機實現「零的突破」近日,一架高空氣象探測無人機「翼龍-10」從海南博鰲機場起飛,超常規完成既定飛行計劃,升至1萬米高空後,成功下投30枚探空儀,與毫米波雷達一起,對今年三號颱風「森拉克」外圍雲系進行CT式「掃描」,一組組颱風外圍雲系的溫度、溼度、氣壓、風向、風速等海洋上空和海面觀測數據實時傳送回地面指揮系統。
  • 回看「十三五」期間氣象科技發展
    回眸「十三五」,喜看新氣象系列報導之④短短五年內,從新一代風雲氣象衛星到大型無人機再到地面氣象觀測全面自動化,從「天擎」「天鏡」「天衡」「天衍」到不斷升級的數值預報體系再到氣候系統模式,「十三五」時期氣象部門在「厚積」的基礎上發力,鍛造出諸多「利器」,為推動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撐。
  • 氣象+北鬥=?
    1北鬥探空自2008年以來,我國開展了多次探空比對試驗,積累了大量探空新技術儲備,並對系統持續改進完善。在今年7月「海燕觀測試驗計劃」中,中國氣象局新型北鬥導航探空系統得到應用,效益顯著。8月2日,一架高空大型氣象探測無人機從海南起飛,圓滿完成對森拉克颱風外圍雲系的綜合氣象觀測任務我國最新北鬥探空系統在溫度、溼度和測風等方面的觀測準確性(動態)分別達到0.4℃、5%和0.3米/秒,幾乎可以對標國際最先進的探空系統。
  • 北鬥探空探水測風浪北鬥+氣象應用廣效益顯
    發布會上提及到了關於北鬥系統在氣象探測方面的應用。事實上,氣象領域是最早應用北鬥系統的重要領域之一,已形成北鬥全面應用新局面。其中,我國北鬥探空系統技術達到國際主流技術水平,北鬥水汽探測已經準業務化運行。在北鬥探空方面,自2008年以來,我國開展了多次探空比對試驗,儲備了大量探空新技術,與此同時,對系統也進行了持續改進。
  • 海南氣象護航海上絲綢之路
    這是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在海南全省氣象防災減災會議上對海南氣象工作提出的要求和期望,「建成覆蓋南海海域的大氣海洋綜合監測網,構建完善的災害預警防範體系,提高大氣海洋環境預測預報水平,擴大預警信息在南海區域的覆蓋面,提高其傳播能力,為南海經濟發展、海洋權益維護等提供優質氣象服務。」
  • 氣象部門全力以赴迎戰今年首個登陸我國颱風
    其帶來的風雨影響有效緩解廣東、廣西和海南部分地區的高溫和乾旱,而局地強降雨可能引發的城鄉內澇、山洪和地質災害的防範任務不可輕視。  中國氣象局密切關注颱風「鸚鵡」動向,6月13日17時啟動重大氣象災害(颱風)四級應急響應。
  • 航天科工探空系統成功完成颱風森拉克「CT式掃描」
    8月2日,我國首次高空大型無人機颱風綜合觀測試驗在中國氣象局的組織與指導下取得圓滿成功。一架高空無人機從海南博鰲機場起飛,將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3所航天新氣象公司研製的機載下投式探空系統帶入目標空域的指定高度,在一萬米高空完成
  • 我國首次大型無人機颱風綜合觀測成功
    8月2日,我國首次高空大型無人機颱風綜合觀測試驗成功,填補了我國高空大型無人機海洋綜合觀測的空白,具有裡程碑式意義。編輯:趙懷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