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生活常用小常識,帶你了解更多有關的生活小常識以及家居裝修系列,如果想持續受到本欄目,請記得關注我喲!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為什麼馬桶要叫「馬桶」而不是「牛桶」?原因你可能還不知道
為什麼馬桶要叫「馬桶」而不是「牛桶」?原因你可能還不知道
馬桶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我們每天都要使用它,特別是手機一族,每天腳不蹲麻是不會出來的,馬桶的發明被稱為是一項偉大的發明,很多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東西,甚至日用而不知的語言,你要是仔細思考它的起源,演變過程,很多人完全不知道,但恰恰就是這些東西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我覺得,我們應該注重文化生活史,因為這些才與我們普通人有關。
歷史上有很多跟馬相關的詞彙,有些到今天我們仍在使用,比如馬路,古時候的大路都是騎馬、馬車走的,叫馬路;馬靴,騎馬的人穿的;馬刀,騎兵的武器;馬燈,晚上餵馬時掌的燈;再就是馬桶,因為如廁的方式像騎馬的姿勢,所以叫馬桶。
既然最早的馬桶叫「虎子」,為何最後竟然變名為「馬桶」呢?這要從唐朝說起了,唐高祖李淵的祖父名叫李虎,為了唐朝皇室的名諱,官員就將「虎子」更名為「獸子」或「馬子」了。後來,「虎子」的形狀也由虎形變成了馬形。因為百姓家裡直接用一個木桶來使用,人們習慣叫它為「馬桶」,這就是其稱呼的由來,並且一直沿用至今。
清朝時,皇帝太后妃嬪等人用的馬桶叫「官房」。每次用的時候,需要喊人「傳官房」。慈禧的馬桶製作特別精美,整體是一個大壁虎造型,四隻爪子是馬桶的支撐腿。兩隻眼睛鑲的是紅寶石,嘴巴微微張開,可以銜著手紙。裡面墊著蓬鬆的香木細末,方便清理。而宮內一般人用的是沙子或者草木灰。
至於為什麼叫馬桶不叫牛桶、羊桶,個人認為,這應該是唐朝官方給出的稱呼。既然是避帝諱,官方不讓用虎,總要有個說法呀,已有的虎字到底怎麼改?張三叫虎子為張子,李四叫虎子為李子,到最後誰知道這是個什麼東西?唯一可以統一稱呼的只有官方,不是嗎?當然,這個似乎沒有明確的文字記載,但大概其應該是這樣一個情況。
想了解更多有家居裝修和生活小常識的文章請記得關注我,您的每一次點讚、收藏、關注,都是對作者最大的支持,小編每天打字這麼辛苦,路過的朋友請留下你的「贊」吧,小編將會非常感激你的。如果有什麼疑問,歡迎大家在留言區留言,我會盡力幫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