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冬季,數十億隻候鳥由北到南開始生命周期的遷徙活動,每年春節,三十多億次中國人以更加壯觀、更加執著的方式開始了如史詩般的人口移動。它們,還是他們,都有著共同的目標,一個更加溫暖、更加幸福的家。
歷時近40多個小時,17日上午12點30分左右,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到達漠河,一路上,用視頻直播、圖文直播等方式直擊濟南至漠河春運「旅途」上的故事和一路的大好風光。
春運路上就是行走的表情包
從濟南到漠河,需先經哈爾濱才能換乘去往漠河的火車,全程一共約2549.6公裡。正逢春運時節搶票不便,我們選擇的是火車硬座。在濟南西站,來往人流特別多,旅客的出行方式形形色色,厚厚的行李箱、匆匆的腳步、候車室裡一個個翹首以盼的背影,無不透露著對家人和故鄉濃濃的思念。但值得高興的是,我們已經從「有票時代」漸入「無票時代」,可以直接刷自己身份證就可以進站,通行效率大大提升。同時不少象徵著「擁擠與緩慢」的綠皮火車也紛紛退伍,成為文藝青年追尋的「慢生活」情調的標誌。
行進的車廂被喧鬧和熱鬧的氣氛包圍著:無言的嘆息,無盡的期盼,也有家人親友之間的欣慰,也有鄉音方言交談的暢快。過道上,洗刷間,車廂連接處到處都是來往的行人,或倚在門框上,或坐在行李上甚至蜷縮在廁所門旁。一張稚氣未脫的笑臉緊貼著車窗,新奇的大眼打量著旋轉的陌生世界,更多的是一片漠然的目光。
如果我們把人們的反映集中起來就會是春運路上的表情包,我們的城市會有怎樣的表情包呢?這折射的是城市裡的人們面對生活的態度。對列車上的工作者來說,在這樣一個團圓的節日,仍然堅守崗位,為車上乘客出行安全保駕護航,這是一種責任,無須讚美,但如果能在城市表情包裡多一些這樣的微笑,春運旅途也會增加一份人情和溫暖。
通往哈爾濱的K39列車車長荊楊洋在鐵路上工作也有24年了,這些年來大年三十基本上也在列車上度過,在家裡和家人團聚時間不超過5次。同時她的愛人也是一名列車長,如今結婚已經有19年了,兩個人只有在談戀愛的時候有一個月在同一輛車上走班,剩下的時間都是「我到,他走;他到,我走,最多能在家裡碰到兩天」。在相同的地方會車時,知道老公的車快到這個區域了,即使到了睡覺的時間,荊楊洋也會等他的車經過時站在車窗邊目不轉睛地看著對面,雖然看不到人,但只是看看他的車經過也是好的。
還有時候,兩個人約好站在車頭或者車尾的位置,只為在列車擦肩而過的那一瞬間,能看看對方,卻常常只是看到一個影子瞬間而過。因為忙碌的緣故,夫妻倆也有對女兒疏於照顧的時候,這也是荊楊洋車長這些年內心的愧疚,但是她依然把溫情奉獻給列車上的大家庭。
荊楊洋車長說:「雖然我們只是眾多鐵路工作者的一員,但是我們恪守本職工作,堅守崗位,看到旅客能夠平安快樂地回家,就是我們心底最大的幸福。」
這裡,它替我儲存了一份「回憶」
小時候站在中國地圖面前時,我都會習慣先找到自己家鄉坐標,然後注視五角星標註的首都,認為那應該就是北方。我伸手丈量,運用比例尺估算著距離,那時的北方,是遙遠的。等高考填報志願選擇了黑河這座城市,而北方的距離從那一刻起就拉近了。
火車到達漠河的時間是次日中午12點,窗外的漆黑攜帶著疲憊傳來困意。一覺醒來,窗外已是白茫一片,景觀跳躍的強烈感如同經歷了空間穿梭般刺激,車廂內外溫差50多度,冰花鋪滿了整個車窗,按下一個手印,化成的水又結成了冰凌,這才是北國真正的冬天。
很多人說,漠河北極村是中國最北的地方,如果未踏入這片土地,可能依舊會和大部分人一樣。通往漠河的車廂人員稀少,硬座車廂十分寬敞,有兩位姑娘在說笑直播顯得十分熱鬧。我問她們為什麼來這裡,一位姑娘脫口而出:「找北,就是找方向,找自己啊。」人類的本性就是旅途和漂泊,我了解到這兩位姑娘是新兵連戰友,只因為都喜歡旅行,所以經常一起出行,一路從廈門打卡到漠河只為不給自己的人生旅途留下遺憾,在我看來,她們要尋找的不只是方向,更是一種追求極致的情懷。最北,是遠方的遠方、極致的極致,是內心的憧憬和自我的超越。這種感受,大約之於南方人更為強烈,也更有吸引力。
聊天總是打發時間最好的方式,當列車緩緩停靠站臺,走下火車的那一刻,感覺有點恍惚,真的來漠河了?因為黑河是我的第二故鄉,所以看見漠河會顯得格外親切。下火車走到出站口也就幾分鐘的時間,就感覺到整個衣服已經凍透了,每呼吸一次,就能感覺到鼻毛已經凍住,會跟著呼吸頻率來回的擺動,那種感覺真的太酸爽了,看了看手機,溫度顯示零下23度。走在雪地上,踩著嘎吱嘎吱的雪,你會湧起「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的衝動」,那種美,是蒼涼遼闊的美。
漠河縣城是中國最北端的縣城,冬季溫度最低溫度達-40℃,在寒冷的冬日,縣城街頭大雪鋪積,當地人極少外出,新建的縣城建築以俄式建築為主,充滿異域風情。
下了火車隨計程車司機到了縣城住下,巧合的是,我所住的一路向北極地賓館的老闆李先生祖籍是山東濟南人,多年來一直情系山東,有一個回家夢。老哥非常熱情,給我聊了很多關於東北的闖關東故事和有趣的東北方言及漠河的風土人情。他跟我說,漠河北極村和北紅村,一家一戶一院,木籬笆,大門敞著,空地堆著木頭,黑黝黝的木頭上落著白白的雪,吸引遊客來這裡過年的,還有鄉村的味道。
尋北後記
短短三天漠河之行雖然匆忙但也已經圓滿,踏上回程的列車,聽著火車撞擊鐵軌哐當哐當的聲音,望著窗外飛舞的風雪,穿行在這叢林雪漠群山之中,突然有種「穿林海、跨雪原,氣衝霄漢,抒豪情寄壯志面對群山」的豪邁。
目之所及,感覺眼神和心神都是新的,那種乾淨和清爽,那種樸素和壯觀,還有這一路的所聽所見,都是我喜歡的。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高廣超)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