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舌蘭這名字很早就有了,具體什麼年代無從考證,至少在民國時期我們能見到。魯迅在《藤野先生》一文說過:「福建野生著的蘆薈,一到北京就請進溫室,且美其名曰『龍舌蘭』」。
龍舌蘭雖然被稱為「美國蘆薈」,但蘆薈大本營在南部非洲,分類是在黃脂木科蘆薈屬中,親緣相距甚遠,但不開花的蘆薈和龍舌蘭,的確有幾分相似。
龍舌蘭則是在龍舌蘭科龍舌蘭屬中,原產於美洲,分布於墨西哥西部地區。所有的龍舌蘭是美洲「舶來品」。
龍舌蘭被劃分出了2個亞種和2個變種,它們之間區別不是很大,葉片都是青灰色,略顯沉悶。
多虧了園藝家的長期努力,龍舌蘭已被培育出了很多品種,葉片顏色,形狀都不盡相同。
常見的當屬黃邊龍舌蘭,又叫金邊龍舌蘭,葉表兩側有兩抹金黃色條帶,從基部一直到葉尖,也就是傳說中的出錦,日本人管這樣的色帶分布稱為黃覆輪。
如果黃色條帶出現在葉片中間的話,我們就稱之為「龍舌蘭黃中斑」,也就是黃心龍舌蘭。
如果葉片各個角落都出現了黃錦,這樣的植株被稱為「龍舌蘭黃體」,好看是好看,後者缺乏葉綠素,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很快就會死亡。
還有銀邊龍舌蘭,葉表兩側有兩抹白色條帶,從基部一直到葉尖。
龍舌蘭的葉肥厚,葉色灰綠或藍灰,長可達1.7米,寬20釐米,基部排列成蓮座狀。葉緣有刺,最初為棕色,長成後呈灰白色,末梢的刺長可達3釐米。先端有硬刺尖,邊緣有勾刺。
龍舌蘭葉片如此堅挺,是因其中含有大量的植物纖維,強韌有力,徒手難以掰斷。正因如此,龍舌蘭還是絕佳的葉纖維來源,可供造船業使用,製作繩索、船纜、防護網等。
別看龍舌蘭如此威風凜凜,其實它們也有脆弱的一面。只因其一生只有一次生命周期,開花後就母株就慢慢凋亡了,好在生長期長達十幾年甚至上百年,所以龍舌蘭又有「世紀植物「的美名。
正因為如此,龍舌蘭一生只開一次花,被譽為世界上最稀罕的花。龍舌蘭的花語代表著盛開的希望,相信美好就在眼前,代表著離別之情,對親人的依依不捨。代表著為愛付出一切,一生來守護美好的愛情。代表著生命的交換,愛的偉大,愛的義不容辭。
據神話傳說,印第安人用龍舌蘭的汁來釀酒,用它的纖維來織布,用它的枝葉蓋房頂。由於殘暴的梅特莫克發動了多次戰爭,在月神、水神等的勸告下雖然努力改過,但還是被變成了龍舌蘭,永遠被人們使用,才能贖回他的罪過。
龍舌蘭比較適合家庭栽養,因為它在夜間能淨化空氣,過濾空氣中的塵埃和汙染源,給你帶來一片潔淨和清新。同時龍舌蘭在除苯上作用非常明顯,在十平方米的房間中,能夠消滅達70%的苯汙染物質。50%的甲醛和24%的三氯乙烯。
《中國植物志》記載:龍舌蘭屬有些種類含有甾體皂苷元是生產甾體激素藥物的重要原料。在中藥中藥性記載:味甘微辛,平,無毒,具有潤肺,化痰,止咳之功,可用於化痰定喘,治咳嗽吐血、治哮喘等。
龍舌蘭葉片青翠挺拔,花色黃綠相間,盆栽觀賞效果極佳,布置廳堂,能增添許多別樣的景色。
龍舌蘭喜陽,澆水時不宜過多,不耐寒,到冬天后移植到室內才能安全越冬,在室內時向太陽照不到的地方,等次年清明後移植到室外,剛移到室外後少澆水。夏季增加澆水量,以保持葉片綠柔嫩,對具白邊或黃邊的龍舌蘭,遇烈日時,稍加遮陰。
由於龍舌蘭對於環境的適應能力非常強,縱然在相當貧瘠的土壤上生長,也不會影響到植株的發育。不過,介質肥沃仍會使龍舌蘭生長得更為良好。施肥的次數經每年一次為宜,切勿經常噴灑肥料,否則容易引起肥害。
龍舌蘭一般採取分株方法為主,分時,將老株從盆中取出,切取一些根,上帶2-6個芽,壓實後,稍澆水就可以,新株過2-3年後,又可再從新分株,老株則可以年年分株。
龍舌蘭常發生葉斑病、炭疽病和灰黴病,可用達克寧、皮康王軟膏塗抹,療效極佳。有介殼蟲危害,少量時可人工刷除,嚴重時可用200-300倍洗潔精,600-800倍風油精液噴灑。
小提示:因龍舌蘭葉片開展,且先端有尖刺,故室內擺放時不宜放在家庭成員活動頻繁的區域,如走廊,樓梯口等。有小孩的家庭,建議擺放在小孩碰不到的地方,為安全叔見也可將葉先端的尖刺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