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達從事高精度GNSS 軟硬體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提供基於高精度GNSS 系統工程解決方案及相關服務的企業,業務及領域主要有測繪測量、工程施工、GIS數據採集、地質災害監測、精密施工與機械控制、海洋探測、農林業、城市資源管理、國防等。
核心優勢
1.國內高精度GNSS領域的領先企業
公司是國內最早專注於高精度GNSS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的公司之一, 已掌握了衛星絕對定位技術、差分定位技術、長距離RTK算法等數十項核心技術。
形成了高精度測量型產品、GIS數據採集器、海洋水聲探測設備、系統工程等四大領域十幾個系列數十款產品,實現了從毫米級、釐米級、亞米級到米級等不同精度等級的覆蓋,服務於農業、林業、國土、電力、電信、交通等國民經濟40多個基礎領域。
2.主要產品居於國產品牌的領先地位
(1)高精度測量型GNSS產品--連續數年居於國產品牌第一梯隊在高精度測量型GNSS領域,公司已經連續數年居於國產品牌的第一梯隊,
(2)專業級GIS數據採集器-- 國產品牌自主創新產品
2007 年底,公司成功自主開發出專業級 GIS 數據採集器,並於 2008 年開始推向市場。該產品的研發成功對於我國GIS 產業領域的自主創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公司的Q 系列GIS 數據採集器主要定位於專業市場高端用戶,在性能上已完全可替代同類進口產品,但價格不到進口品牌的三分之二。
(3)水聲探測設備-- 國產品牌市場佔有率第一
公司推出第一臺國產全數位化測深儀後,全面替代了傳統機械式測深儀產品,引導國內測深儀進入數位化時代。此後數年,公司一直居於國產水聲探測設備領先地位
(4)GNSS系統工程--產業化的倡導者和推動者
目前,國內高精度GNSS 系統工程產業化進程剛開始起步,國內市場仍然以科研院所為主導。公司正積極參與並推動該市場的產業化進程,已開發出多種海上施工解決方案以及變形監測系統.
3.技術研發及產品創新優勢
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注重技術研發的投入,每年投入的技術研發費用持續增長,報告期內研發投入總額佔營業收入總額的比重高達7.17%。公司董事長廖定海是國內最早從事GNSS研究的資深專家之一,直接創導和推動了GNSS技術國產化、產品化、市場化。同時,公司高度重視研發隊伍的建設,現有研發技術人員140多名,為長期致力於GNSS技術研發、生產、市場服務的行業專家及參與了GNSS國產化發展全過程的頂尖人才。公司還與武漢大學、中南大學等多所國內知名院校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係,有效地提升了公司的研發實力
中海達自主北鬥射頻晶片在RTK設備上實現進口替代
中海達7月初接受了投資者調研,調研期間主要討論了公司自主高精度射頻晶片、無人智能載體業務及公司未來的發展策略的基本情況。
中海達自主北鬥射頻晶片可用於自主北鬥高精度板卡上,目前,北鬥高精度板卡在自產RTK設備上實現了超過30%的進口替代。此外,公司在北鬥高精度射頻晶片的技術跨越也推動了公司向無人駕駛、人工智慧等新興業務領域拓展。
中海達在無人智能載體業務包括無人機、無人船、無人農機、無人物流車等終端產品、功能部件及配套軟體,也包括向相關行業的大型廠商提供車載高精度定位傳感器、多路徑組合導航算法(衛星導航+慣性導航+雷射雷達+視覺識別)、高精度導航地圖眾包採集裝備及數據後處理系統、地下車庫智能導航系統等方產品開發、技術支持與服務。
中海達已開發專用於無人機航測和農業植保市場的BX381板卡、BX245專用高精度板卡,並結合慣導、攝影測量技術,形成一體化解決方案產品,在2017年取得顯著的市場業績。
公司將聚焦北鬥衛星導航產業,以提供北鬥+精準位置應用解決方案為主線條,重點發展測繪地理信息、無人智能載體、科技旅遊、軍品四大業務領域,著力構建時空大數據生態鏈,延伸拓展災害監測、人工智慧、智慧城市、智能施工等領域。
未來三年,公司將加快衛星導航技術、地理信息技術、海洋聲吶技術、UWB超寬帶技術、雷射雷達技術、慣性導航技術、攝影測量技術、AR/VR技術等的融合,以中國北鬥+精準定位技術領跑者為己任,成為持續保持產品技術優勢且「領先不止一步」的北鬥+精準位置應用解決方案的領導者。
溫馨提醒,文章只做邏輯梳理和解析,不做推薦,亦不做為投資依據,請謹慎
今天分享就到這裡,老樂會不定時的在朋友圈分享一些文章,幫助股民朋友們改善選股、操作以及風險控制問題,歡迎大家轉載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查閱方式:添加 老樂唯一 微@信即可
along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