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包容,立足於內心的本原與根本,讓心胸永遠寬和博大

2020-12-05 禪說國學

《道德經》十六章有云: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歿身不殆。

這是老子對「歸根」、「復命」觀點的明確闡釋,意思是:返回它的本就叫做清靜,清淨就叫做復歸本原。復歸本原就叫「常」,理解了「常」就叫「明」。沒有理解「常」,恣意妄為就會招來大的禍患。

了解「常」的人就能包容,能夠包容就能學會大公無私,學會了大公無私就能無不周遍,無不周遍就能符合天地自然,能夠符合天地自然就能與道融合,與道融合就能長久地存在,終身沒有危險。

老子從「歸根命」思想中進一步推論出包容的意義,即在回歸根本和本原,並明白了這其中變化的「常」之後,才能依託清靜無為的狀態,包容地看世界萬。於我們而營,這是一種超然的修養,唯有堅持才能成功。

戰國時期,梁國大夫宋就到梁、楚交界的邊境小縣任縣令。由於是兩國交界地,因此兩國都在這裡設立了邊亭。閒來無事,兩國邊亭的工作人員各自開闢出了一塊瓜田。

梁人勤奮,將自家瓜田打理得很好;楚人不愛幹活,瓜田一片荒蕪。楚人嫉妒梁人,一天晚上趁著夜色將梁人的瓜田踐踏得亂七八糟。

第二天,梁人見自家瓜田一片狼藉,便向宋就申訴,請求以牙還牙,將楚人的瓜田剷平。宋就搖搖頭道:「怎麼能這麼幹呢?這樣鬧來鬧去,就沒完沒了了。我告訴你們一個妙法,你們今夜就去楚人的瓜田澆水吧。」

次日,楚人發現自家瓜田竟然變齊整了,得知是梁人所為後大為震驚,隨後報告了楚王。楚王很慚愧,當即派人攜重禮趕往邊境,向梁人鄭重致歉。由此,兩國建立了良好的關係。

宋就對楚人的惡意挑釁,採取了包容忍讓的態度,他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將這次事件平息下來,也趁此機會促進兩國關係的進一步發展。如此一來,宋就的包容就帶有非常明顯的主觀色彩,這與道家所講的清靜無為的包容不盡相同。

更重要的是,刻意的包容與其說是修養,不如說是一種約束,它的動力不是源於內在的根本與本原,而是外在的強制性社會法則。那麼,真正稱得上修養的包容是一種怎樣的狀態呢?

西漢時期,浙江紹興有一個寬厚的老實人,名叫陳囂。有一天,陳囂剛剛打魚歸來,他正拎著一罐魚往家走,中途遇到了鄰居紀伯。紀伯趁陳囂不注意,想偷魚,不料暴露了,遂慌不擇路地逃跑了。陳囂特意追上去,將魚送予對方。

幾天後的晚上,紀伯偷偷將分隔兩家的籬笆圍牆向陳囂家移動了幾米,這樣自家的院子就寬敞了。到了白天,陳囂看出了問題,不過他毫不介意,再到晚上,他乾脆自己動手,將籬牆向自家院子的方向又移動了幾米,讓紀伯的院子更寬敞了。紀伯發現後,非常慚愧,遂將籬牆移回了原位,兩人自此也成了好鄰居。

在這個故事中,陳囂就是人們常說的憨厚的老好人,他的心智單純樸素,做人自然,包容之心絲毫不被外在的功利所驅使。

對他而言,做人包容,當然可以客觀上促進鄰裡關係,但他更在意的,是他本人內心的寧靜,這才是道家所主張的包容,沒有刻意強調,只有天性使然。

道家的包容對今天的我們而言,是一種意義重大的啟示。社會中的每一個人多多少少都具有包容心,都能夠一定程度地展現包容。

但沒有多少人能做到長久地包容下去,這是因為大多數人都是為了功利性,強行約束自己遵守社會法則、體現包容,而這種違背天性的做法最終將難以為繼。

相反,只有回歸根本與本原,包容才能從內獲得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而這種博大的修養才能長久地堅持下去。

相關焦點

  • 做人,要大氣
    他們有著如大海一樣寬廣的心胸,如蘭一樣清幽的品質,如青松一樣的傲骨,如高山一樣偉岸的脊梁,說話做事大氣,讓人敬重,令人佩服。人生一世皆為過客,一個擁有大氣象的人,不會因為蠅頭小利而起貪念,不會被生活的煩惱而糾結迷茫.
  • 做人,要像一杯水(深刻)
    做人,要像一杯水(深刻)做人,不必烈如驕陽,不必高聳入雲;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明月懸空,終將凋零。做人要像一杯水:靈動、包容、清澈。水,簡單的一個字,卻隱藏著人生的智慧。水穿山巖是堅持,逆水行舟是勇氣,而高山流水是詩意。01做人如水,海納百川,寬以待人。
  • 做人一定要學會大氣
    對他人要豁達和慷慨、要有寬廣的胸懷,這是一個具有良好素質的人的外在表現。古人說:「紳士必須承擔其他普通男人不能忍受的地方。」  晚安第三,對自己來說,要心胸開闊。  ,你的內心如此狹隘,你怎麼能成為一個大人物?
  • 哲思|做人如水,做事如山
    01做人如水,海納百川,寬以待人。老子曾言:「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做人應如水,滋養包容萬物,卻處處不爭。也正因這種虛懷若谷的胸襟,才能將身邊的能量匯聚成洋。水,看似無色無味,實則卻有更大的格局。
  • 上遊夜雨丨雷學剛:感悟大氣做人
    感悟大氣做人雷學剛所謂大氣,就是一個人的思想宏大、格局博大、胸懷寬大、志向遠大、氣場強大、情懷浩大。大氣的人,不僅有蓬勃朝氣,昂揚銳氣、浩然正氣,而且有敏銳的思維,堅定的信念,高遠的目標,果斷的作風,精準的執行力。
  • 做人,要大氣!(經典)
    做人,要大氣!大氣之人,不自卑,不倨傲,溫柔敦厚,不失純真。大氣,是一種忍讓,是一種從容,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精神人格的淬鍊。大氣之人,受人歡迎,無論走到哪裡,都能聚得好人緣,以後的路,會越走越寬,福運也會延綿不斷。人生路上,我們都要努力修煉,成為一個大氣之人。那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大氣之人?我認為,做到以下這三點,就可以了。
  • 菜根譚:量寬福厚,器小祿薄,做人要大氣
    01仁人心地寬舒,便福厚而慶長,事事成個寬舒氣象;鄙夫念頭迫促,便祿薄而澤短,事事得個迫促規模。這是人生智典菜根譚上的一段話:意思是仁慈博愛的人心胸寬闊,所以能夠福祿豐厚而且悠長,對任何事都表現出寬宏大度的氣魄;淺薄無知的心胸狹窄,所以福祿微薄而且短淺,對任何事都表現出短視近利的樣子。俗話說"量大福大"也是這個道理。
  • 做人,要有良心,寧可人負我,切莫我負人
    做人,要有良心,要懂得感恩。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活著就是一種幸福。人生的道路並不平坦,感謝上天,賦予我們生命,來這世上走了一回;感謝生活,讓我們嘗盡了人世間的酸甜苦辣;感謝苦難,使我變得更加堅強。 做人,要有良心。人活世上,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
  • 為人處世,勿忘心安;懂得心安,天地自寬
    如果你總是被麻煩包圍,你不僅會感到非常沉重和沮喪,而且對你的身心健康也不好。如果你長時間抑鬱,你的內心會煩躁不安,你會跌入痛苦的深淵。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最重要的是要學會心安。從前,有一個國王獨自到後花園裡散步,令他出乎意外的是,花園裡所有的花草樹木都枯萎了。後來,國王得知橡樹覺得不如松樹高大筆直,所以它死於輕生厭世。
  • 改掉「有色眼光」,學會包容、忍讓,與人相處才會和諧共處
    我們都要有一個基本的認知和常識,當你在看不慣別人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在看不起自己。為人處世之中,不管對人對事,都要有一個平等、尊重的角度去看待。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就是如此,自恃有錢,生活過得好,有時還故意去嘲諷別人一下,這樣做的目的何在?難道只是單純的為了顯擺嗎,這不值得啊,贏不到任何人的尊重。
  • 做人最高的格局,就兩個字:大氣!
    文/飛魚《菜根譚》裡說:「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做人,贏在和氣,成在大氣。大氣,才是做人最高的格局。所以,大氣做人,主要有這三個特徵。從古到今,做人都是要講究度量,不拘小節,對事不較真,才能成大事業,是自己成為不平凡的人。宋代的範仲淹不僅是一個才華的詩人,還是一個遠見的領導。因為範仲淹認為,人無完人,所以他在選拔人才的時候,不在乎別人有什麼過去,也不在乎別人有什麼缺點,更不會計較人的細微不足。
  • 做人,永遠不要高估了自己
    人生在世,與人相處,一定要有自知之明。不管身在何時何地,永遠都不要高估了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個人,誰也不是誰的誰,誰也離開不了誰。離開了你,日子照樣度過;離開了你,地球照樣轉動。《增廣賢文》有言:人各有心,心各有見。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誰也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別人。我們做人做事,一定不要高估了自己。
  • 做人,一定要大氣(深度好文)
    做人,一定要大氣:小氣之人,難成大器;大氣之人,必有大福!先給大家分享一個笑話故事:說是在古時候,有個人的父親剛剛去世,他便想找個和尚超度父親的亡魂。和尚開價10兩銀子,這個人費盡口舌,還價到8兩銀子。
  • 《天道》給我們做人的啟示和感悟是什麼?
    階層躍遷是關鍵並不是資本的原始積累,以及自己祖上積德,抑或是幾代人共同的努力,這些因素可以影響,但不至於致命;你是否要城為一個強者,這是你內心的選擇,也是歷史和時代賦予你的使命和重任。哲學對於生活和人生不僅是借鑑意義,還有指導意義,認知到踐行的閉環都是從生存智慧和生存哲學開始的,沒有對的生存狀態,也沒有絕對的生存空間,只有適應,正是因為適應,我們度過了5000個光輝歲月。做人應該有點追求,因為我們不想活得沒精氣神,無論是丁元英,芮小丹、肖亞文、歐陽雪,他們都有自己追求和信仰,都有自己做人的原則和方式。
  • 永遠無法被定義的星座,你看懂他的表象,卻根本沒理解他的內心
    這個抽象又具體,凜冽又密切的星座,在外人面前活蹦亂跳,活躍氣氛,有說有笑,其實在自己一個人的時候覺得世界上根本無人理解他,孤獨的要死。但是雙子座卻沒辦法控制自己的內心,又偏偏,雙子座是一個風象星座,特別的追求感覺,忠於自己的內心。所以雙子座沒辦法欺騙自己,這個時候辜負就成了在所難免。怕辜負的心,流浪又真摯。所以很多人都罵雙子渣,但是雙子基本都不反駁,因為雖然控制不了自己的內心和情緒,但是雙子座卻是有是非觀的人。
  • 心胸,是被痛苦和委屈撐大的!(深度好文)
    科學家研究發現, 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極少,根本不足以致野馬死去,野馬的死因就是暴怒和狂奔。啟示:不如意事常八九。我們遇到不如意的事時,不妨多想想蚌和野馬。我們何不像蚌那樣,設法適應,利用自己無法改變的環境,以「蚌」的肚量去包容一切不如意的境遇,使之為我所用。不要像野馬那樣一不如意就暴跳如雷。這樣只能自食苦果。
  • 做人大氣,必有福氣!
    文/飛魚 做人大氣,必有福氣, 大氣,是指一個人的人品, 大氣的人,做事有格局, 大氣的人,做事不斤斤計較, 大氣的人,與人方便,就是與己方便, 懂得謙讓,懂得給別人留餘地, 心胸寬廣,為人大方,處理事情成熟穩重,
  • 三分做生意七分靠做人
    第四章 真情付出,才有回報 1.有付出才有回報 2.尊重自己的員工 3.將心比心,多付出一點關愛 4.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5.對弱小者給予關懷和愛護
  • 做人要有水的特徵
    決不暴露你的缺陷;做人如水,你動,我便隨行, 決不撇下你的孤單;做人如水,你靜,我便長守, 決不打擾你的安寧;做人如水,你熱,我便沸騰, 決不妨礙你的熱情; 做人如水,你冷,我便凝固, 決不漠視你的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