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處世,勿忘心安;懂得心安,天地自寬

2021-01-14 漁樵耕讀看生活

生活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如果你總是被麻煩包圍,你不僅會感到非常沉重和沮喪,而且對你的身心健康也不好。如果你長時間抑鬱,你的內心會煩躁不安,你會跌入痛苦的深淵。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最重要的是要學會心安。

從前,有一個國王獨自到後花園裡散步,令他出乎意外的是,花園裡所有的花草樹木都枯萎了。

後來,國王得知橡樹覺得不如松樹高大筆直,所以它死於輕生厭世。松樹則死於嫉妒,因為它不能結很多像葡萄一樣的果實。葡萄哀嘆它們整天在架子上爬行,不能直立,不能像桃樹一樣開出美麗的花朵,也枯萎了……其餘的植物,都因為它們的普通本性而沮喪和無精打採。只有小小的心安草長得異常茂盛。

國王看著非常普通的心安草問道:「其他的植物都枯萎了,為什麼你如此勇敢樂觀地生長,毫無沮喪? "

小草回答說:「國王,那是因為我一點也不失望,也不雄心勃勃,我只想做一顆心安草。 "

這個故事向我們傳達了最簡單明了的真理:心安,就是幸福;心安,可以帶來健康的成長;心安,可以讓自己少一些嫉妒、嘆息不受世俗的幹擾。否則,即使你擁有更多,如果你不能感到心安,你也永遠不會滿足和感恩。

古人云:「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亨下等福;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向寬處行。」簡單意思是說,只有把自己內心放寬,才能有更寬廣的人生道路。

 做人懂得了心安,就學會了寬容。對他人多一點寬容會給我們的生活多一點空間。有朋友的人生路上,就會有關愛和幫扶,不會有孤獨和寂寞。有朋友的生活將少點風和雨,多點溫暖和陽光。

做人懂得了心安,就學會了不計較。每個人都會犯錯誤,如果一直堅持過去的錯誤,就會形成思想包袱,不信任、怨恨和放不開,即限制自己的思維,也限制了彼此的發展。

做人懂得了心安,就學會了瀟灑。說話說:「處處綠楊堪系馬,家家有路到長安。」凡事斤斤計較,患得患失,生活也累。人生在世,及時享樂,最重要的是瀟灑。

做人懂得了心安,就學會了包容,不勉強別人與自己意見一致。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任何想法都有它的起源,任何動機都有它的原因。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觀和經歷,一個人可以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提出的想法可以更符合對方的心理並被接受。我們應該尊重他人的知識和經驗,積極吸收精華,摒棄無用。

做人懂得了心安,就學會了忍耐。同行批評、朋友誤解、過多爭論和「反擊」實不足取,只有冷靜、耐心和理解才是最重要的。有句話說:「寬容是長在荊棘中的穀粒。「能退—步,天地自然寬。

生活中,為人處世,勿忘心安;懂得心安,天地自寬。

相關焦點

  • 我們都一樣,在一念之間愛上對方,從此勿忘心安
    下面小編來盤點一下張杰部分歌曲的含義,不喜勿噴 張杰《我們的歌》,這首歌是為了紀念我型我秀中經歷的青澀時光,與朋友們之間的友誼,誰都有過青澀的時光,青澀的時光終究會過去,你我也都會想念,願你我都會記得自己的青蔥歲月,永遠留在歌聲裡 歌曲《勿忘心安》,這首歌做為電影《竊聽風雲》的片尾曲,刻畫了一種 在綽手可得的欲望和理想面前我門到底該選擇哪一個
  • 陪伴,最心安。懂你的人,最溫暖!
    陪伴,最心安。懂你的人,最溫暖! 陪伴,是兩情相悅的一種習慣; 懂得,是兩心互通的一種眷戀。 累了,有一個擁抱可以依靠; 痛了,有一句懂得可以舒緩。 即使兩兩相望,也是一份無言的喜歡; 即使默默思念,也是一份踏實的心安。
  • 是什麼使你在光陰流逝中感到心安?
    因為在往後的時光中,我們會因為懂得珍惜這些留下來的東西而感到心安。也是在四年前的日記裡,記下了一段博爾赫斯的話:「我寫作,不是為了名聲,也不是為了特定的讀者,我寫作是為了在光陰流逝裡使我心安。」說真的,要不是回頭翻看,我早就忘了這段話。就在今天,我看到的時候還是心頭為之一顫。
  • 【風雨花】傾聽是一種處世的智慧|鄒相
    傾聽是一種處世的智慧 ◎鄒相 「片善可嘉,朝聞甘於夕死」,這是唐代著名詩人駱賓王的處世哲學,即是要認真聽取別人的善言,從中有所思、有所悟。常言道:「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 詩詞專輯|平海燕:得失隨風去,心安自坦然
    「緣何不自食,瓜分可飽腹?」「小國有萬民,小國有城築。未雨當綢繆,同穴當親睦。」聞言不知解,回身相嬉復。冬日感遇其一蕭蕭桐陌風,烈寒交三九。鵲語疏枝頭,梅香入北牖。置蔬蒼顏媼,扶藜鶴髮叟。憩歇長椅間,插袖聚暖手。話憶年少時,滔滔不絕口。苦寒固少餐,祈願樂常有。東鄰濟秋苕,西坊送春韭。荒年同造田, 豐年制果酒。淡然已古稀,等閒歲月守。濡沫五十載,未語情薄厚。其二麥青田堰深,微雨冬寒薄。
  • 有一種心安叫看到軍人
    對此,央視主播李梓萌有感而發:「『硬骨頭六連』真的『硬』,平安有他們守護,心安!」真的是,有一種心安叫看到軍人。「堅毅」「剛強」「執著」「硬氣」……這一串更加閃亮的符號,讓我們看到軍人就好感滿滿,就踏實滿滿,沒錯,平安有他們守護,我們完全心安。
  • 可吸收冠脈藥物洗脫支架研發商百心安完成數千萬元B+輪融資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11月,百心安宣布完成近6000萬元B輪融資,由辰德資本領投,張江科投和前海母基金跟投。融資將主要用於推進百心安旗下的核心產品Bio-heart生物可吸收冠脈支架的三期臨床試驗以及產品的註冊上市。公司也將根據實際業務開展情況以及新產品研發情況,決定是否啟動新一輪融資。
  • 如何才能做到始終把心安在阿彌陀佛佛號上
    二、懂得念阿彌陀佛佛號的殊勝利益一句阿彌陀佛佛號,有無量意。阿彌陀聖號,具無量義、無量壽、無量光、無量清淨、無量菩提,無量莊嚴、無量智慧、乃至無量之無量.功德不可思議。阿彌陀佛能表。一切經、一咒。阿彌陀佛就是一切佛,阿彌陀佛就是一切法。
  • 蘇軾最有哲理宋詞,「此心安處是吾鄉」,這裡的「心安」是啥意思
    對於這一句宋詞的翻譯,大多數都認為是「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鄉」,但是卻並沒有搞清楚蘇軾所說的「心安」究竟是什麼?首先,「心安」指的是濁世之中的獨善其身。蘇軾的一生非常喜歡陶淵明,在很多的詩詞當中也在不斷地寫自己要歸隱,但是從沒有真正下定決心。一方面是因為自己不甘心,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自己「長恨此身非我有」,他的自由是受到限制的。
  • 老子闡述為人處世之道: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 01公元前571年,老子曾告誡世人說:「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那老子這話,究竟何意呢?很明了,他老人家在闡述為人處世之道,懂者已步入雲層,不懂者尚欠浮遊於地面。老子這番話的意思是說:自逞得見的人,他往往得不到彰明,而自以為是的人,它往往得不到顯昭。同樣,自我誇耀的人很多,但他們最後都沒能建立起功勳,自高自大者是不能做眾人之長的。
  • 胸懷乾坤的人,能夠容得下天地,懂得虛懷若谷,天生的領導命
    曹操說:「英雄胸懷大志,能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也。」但凡胸懷乾坤的人,必定眼界寬廣,視野遼闊,富有領導風範。性格決定命運,有的人能夠海納百川,心胸裝得下天地,容納世間萬物;而有的人齜牙必報,困惑於人情世故。一個人的胸懷,決定了他的人生觀,也決定成就的高低。
  • 為人處世,真正的聰明人,反而會有八種「不聰明」的表現,真奇怪
    為人處世,真正的聰明人,反而會有以下八種「不聰明」的表現,或者說往往有以下八種做人「心計」,早晚能混出頭,真奇怪。具體有三個技巧:一是在細枝末節、無關重要的事情上要懂得「隨眾」,不要什麼都追求與眾不同;二是不要讓人感覺你比他更聰明;三是多做少說,不要把聰明表現在你的嘴巴上。「心計」三、有些事情心知肚明即可,不要「胡言亂語」做人有「心計」的人,不該聰明時絕不聰明,因為這個時候的聰明是需要隱藏的。
  • 《周易》中的成語:行之有效的為人處世策略
    據有人統計,在漢語中有兩百多條成語源出《周易》,這些成語有著極其豐富的文化蘊涵,深刻影響了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容、民族思維的基本方式,在幫助人們洞悉宇宙和人生本質規律的同時,也為中華民族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為人處世策略。「厚德載物」 的和諧理念坤卦代表大地,代表母儀天下的形象。
  • 《周易》30個成語,30種為人處世智慧
    這些成語蘊涵著極其豐富的精神內涵,也為人們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為人處世策略。今日與大家分享《周易》裡的30個成語,我們一起領略古老的處世智慧。 1 否極泰來 出處:《周易·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
  • 鬼谷子為人處世記住3句話,少走彎路不吃虧
    如鬼谷子就告訴我們,為人處世明白記住3句話,會少走很多彎路不吃,人生也就不會有那麼多的不如意。 1、 相益則親,相損則疏。 真正的智者,懂得如何傾聽,懂得去表達欣賞。而那些滔滔不絕的人,大多數只是在吸引人們的眼球。反而話說得越多,自己的性格特點也會慢慢暴露出來,反而對自己不是一件有利的事。
  • 《周易》30個成語,30種為人處世之道
    這些成語蘊涵著極其豐富的精神內涵,也為人們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為人處世策略。今日與大家分享《周易》裡的30個成語,我們一起領略古老的處世智慧。 1 否極泰來 出處:《周易·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
  • 鬼谷子:學會這四點,提升自身潛力,為人處世變得遊刃有餘
    如果你缺乏為人處世的能力,不善於待人接物與人相處,往往難以在社會中取得更大的成就。鬼谷子是我國戰國時期的謀略奇才,他精通百家學問,更是教誨了無數優秀的學生,其中不乏一些名人大家。能夠在那樣一個戰亂的年代,佔有這樣的一席之位,就可以料想到,他是一個善於處事的奇人。鬼谷子在他所著《鬼谷》一書中,就曾經告訴了大家很多處事的技巧與辦法。
  • 五十歲才明白,前半生跟心動的人談戀愛,後半生跟心安的人過一生
    現在太多的人僅憑一眼,就輕易的斷定這就是自己命中之人,但往往是到後來才知道,好像前半生的那個人,並不是你最心動的那個人,而後半生那個令你心安的人也沒找到。在找尋愛人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有耐心,耐心的等待,等待一個過完一生的人,不要前半生,也不要這後半生。心動也是心安。
  • 《道德經》:真正有智慧的人,不是智商有多高,而是懂得這個道理
    說起為人處事的經典之作,很多人第一時間都會想到那本書——《道德經》,而《道德經》作為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包羅萬象。這當中,除了最基本的為人處世,它還論述了治國、用兵、養生之道,一方面引導統治者和普通民眾修聖人之德,同時又強調要實行王道,堪稱古人智慧的一大結晶。除了豐富的內涵,《道德經》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也是無可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