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如果你總是被麻煩包圍,你不僅會感到非常沉重和沮喪,而且對你的身心健康也不好。如果你長時間抑鬱,你的內心會煩躁不安,你會跌入痛苦的深淵。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最重要的是要學會心安。
從前,有一個國王獨自到後花園裡散步,令他出乎意外的是,花園裡所有的花草樹木都枯萎了。
後來,國王得知橡樹覺得不如松樹高大筆直,所以它死於輕生厭世。松樹則死於嫉妒,因為它不能結很多像葡萄一樣的果實。葡萄哀嘆它們整天在架子上爬行,不能直立,不能像桃樹一樣開出美麗的花朵,也枯萎了……其餘的植物,都因為它們的普通本性而沮喪和無精打採。只有小小的心安草長得異常茂盛。
國王看著非常普通的心安草問道:「其他的植物都枯萎了,為什麼你如此勇敢樂觀地生長,毫無沮喪? "
小草回答說:「國王,那是因為我一點也不失望,也不雄心勃勃,我只想做一顆心安草。 "
這個故事向我們傳達了最簡單明了的真理:心安,就是幸福;心安,可以帶來健康的成長;心安,可以讓自己少一些嫉妒、嘆息不受世俗的幹擾。否則,即使你擁有更多,如果你不能感到心安,你也永遠不會滿足和感恩。
古人云:「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亨下等福;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向寬處行。」簡單意思是說,只有把自己內心放寬,才能有更寬廣的人生道路。
做人懂得了心安,就學會了寬容。對他人多一點寬容會給我們的生活多一點空間。有朋友的人生路上,就會有關愛和幫扶,不會有孤獨和寂寞。有朋友的生活將少點風和雨,多點溫暖和陽光。
做人懂得了心安,就學會了不計較。每個人都會犯錯誤,如果一直堅持過去的錯誤,就會形成思想包袱,不信任、怨恨和放不開,即限制自己的思維,也限制了彼此的發展。
做人懂得了心安,就學會了瀟灑。說話說:「處處綠楊堪系馬,家家有路到長安。」凡事斤斤計較,患得患失,生活也累。人生在世,及時享樂,最重要的是瀟灑。
做人懂得了心安,就學會了包容,不勉強別人與自己意見一致。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任何想法都有它的起源,任何動機都有它的原因。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觀和經歷,一個人可以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提出的想法可以更符合對方的心理並被接受。我們應該尊重他人的知識和經驗,積極吸收精華,摒棄無用。
做人懂得了心安,就學會了忍耐。同行批評、朋友誤解、過多爭論和「反擊」實不足取,只有冷靜、耐心和理解才是最重要的。有句話說:「寬容是長在荊棘中的穀粒。「能退—步,天地自然寬。
生活中,為人處世,勿忘心安;懂得心安,天地自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