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密世界,沒有員工成本的線上賺錢「永動機」有可能嗎?

2020-11-26 界面新聞

文|區塊律動BlockBeats

編輯|0x0

4月2日,Binance 宣布推出 Binance.KR,這是在幣安雲概念推出一個多月後落地的標誌,在加密行情依舊跌宕的當下,為什麼雲平臺會被 Binance 如此看中?

我們一直在想,有沒有這樣一家「公司」:建立在分布式雲伺服器上,遍及全球,既沒有主體,沒有員工,當然也不存在所謂的 CEO,或者高管,但仍能保持正常運轉,大量的「志願者」自主對整個系統進行維護,而圍繞在這家公司周圍,還有成千上萬家機構或組織,進行著各種產品的開發與推廣。

你可能猜到了,最符合這個描述的是 BTC。如果將比特幣生態看成一家公司,自公司創立以來,即便創始人「中本聰」早已匿跡,但十年過去了,近千名開發者已自願為比特幣代碼庫提交了 2.3 萬餘次,且整個過程還在持續進行。

放眼到整個加密行業,從最初單一的比特幣,到現今數以千計的加密貨幣,整個市場總市值將近兩千億美金,而圍繞在比特幣生態周圍的從業者規模,也與日俱增。至少從目前來看,還沒有人能中止或暫停比特幣區塊鏈,這個沒有員工,但總能源源不斷地創造收益的比特幣,正創造著奇蹟。

在加密世界,我們還能再造一個具備如此特徵的產品或模式嗎?

DEX 曾被寄予厚望

在加密行業細分的交易賽道上,去中心化交易平臺(DEX)曾被寄予厚望。作為比特幣擁躉者,不少人對 DEX 摒棄掉中心化平臺可能存在的跑路、操控風險的做法無比推崇。

去中心化的做法看似美好,但從實際落地情況看,DEX 仍存在著多種無法逾越的障礙。最先值得關注的是使用門檻問題。

如今,用戶使用網際網路產品的門檻,已經簡化到按照要求提交用戶名、密碼即可註冊帳戶,至多加上綁定手機;到了中心化的加密交易平臺,因為涉及資產交易,還需完成 KYC 等步驟,用戶也可以接受;但是在 DEX 的場景下,雖然用戶不再需要進行身份驗證等操作,另一方面,卻是要求用戶更加熟悉加密錢包、秘鑰和轉帳費用等更繁瑣的知識與操作,這無形中拔高了用戶的準入門檻,足以將非幣圈的投資者拒之門外。

此外,DEX 還面臨著團隊是否要介入進行上幣審查的兩難問題。按照 DEX 運作機制,所有上線幣種、交易過程理應不會有中心機構參與。代幣都由智能合約寫成,除去名稱等顯性特徵,每個幣種都有其專屬的「DNA」,但如果沒有審查機制,一旦出現僅同名或相似的幣種,用戶產生混淆,比如 2018 年 Newdex 流入 10 億枚「假 EOS」後,最終導致數萬美元損失。

而一旦引入了審查機制,又變成「偽」去中心化交易平臺。目前來看,大部分名義上為 DEX 的平臺,大多引入了相應的審核機制,無論是上幣或是下架代幣,甚至服務的範圍和地域,均有相應的規定,實際上並非完全的「去中心化」。

即便不考慮上述兩點,DEX 還面臨著交易平臺中的核心問題:流動性低與深度不足。目前,其中一個解決方案是不用對手盤方式,而是採用多個資金池方式,如採用 Kyber Network 框架的 DEX,在用戶發起交易後,由智能合約對多個資金池進行查詢,選擇最優價格後達成交易。此外,也有將訂單簿放在鏈下的方案,由中心化伺服器進行存儲和撮合、只將交易結果批量上鏈的方式,提高訂單提交、撤銷、撮合效率的同時,還能防止訂單衝突、搶先交易等情況發生。

另外,DEX 也並非絕對安全。中心化平臺面臨團隊攜款跑路風險,而 DEX 則可能面臨代碼漏洞可能引發的資金風險。去年 7 月,去中心化交易所協議 0x 因為發現漏洞,導致 0x Exchange v2.0 合約不得不暫時關閉,所幸沒被黑客利用。

純粹的 DEX 只存在於理想環境,也因此,當前 DEX 的體量遠不如中心化交易平臺。

我們能從 BTC 身上借鑑什麼

比特幣最初只在極客圈子中流行,不是沒有原因,因為在比特幣有價格和交易盛行之前,要想獲得一枚比特幣,玩家不僅要熟悉比特幣和代碼,還需要會配置電腦、加密錢包,並通過挖礦方式獲取比特幣。

不過,隨著行業發展,各種門檻準入的問題已經被各種專業化公司一一解決。例如挖礦產業鏈,早已細分成了涵蓋上遊的晶片研發、礦機產裝等,而中遊的礦池,下遊的交易平臺、OTC 也已經相對成熟,即便是對代碼、智能合約等所知甚微的普通投資者,也能通過場外、場內交易的方式方便地購買到比特幣,而中心化機構的信用擔保,也讓用戶不用擔心交易的是假幣。

再比如,隨著加密貨幣和區塊鏈技術的普及,整個行業的認知也越來越高,認可比特幣價值的人越多,加上專業做市商與聚合交易平臺的加入,讓交易平臺的流動性和交易深度已經不再是大難題。

此外,雖然理論上比特幣也存在著 51% 攻擊的可能性,但經過多年的發展,遍及全球的眾多機構和個人參與整個網絡的維護與運行,尤其是產業鏈上遊礦機公司的存在,也進一步確保了整個網絡的安全。現在黑客基本上不能也無法摧毀掉整個比特幣網絡了,專業機構的介入和生態的日趨完善,足以讓比特幣發展成為沒有員工成本的分布式「永動機」。

DEX 是目的,不是手段

在一開始就通過去中心化的方式實現 DEX 的願景是遠遠不夠的,它應該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如果跳出之前的框架,有沒有一種新的方式實現 DEX,或者有沒有可能讓 Binance 這樣的中心化交易平臺整體變成 DEX?

要讓這艘正在中心化航線上穩步前進的「大船」調轉方向,並不容易。至少從 C 端流量來看,在用戶已經對原有產品形成習慣的前提下,這種去中心化的微調更多在後端。

比如接入更多的現貨、合約經紀商,開放越來越多的 C2C 法幣交易通道,將這些業務開放給外部,發揮多方的作用,Binance 在去年 4 月推出的 DEX,又在最近執行內部經紀商 Broker 的去中心化,還相繼開放了現貨、合約經紀商的接入,開放越來越頻繁的 C2C 法幣交易通道,也印證著其尋求開放式平臺的決心。目前來看,雖尚處於起步階段,但未來可期。

而真正能將 C 端流量去中心化,讓用戶不再依靠品牌再做交易平臺的選擇,雲交易所是一個很好的嘗試。

2018 年下半年,雲交易所聯盟計劃曾盛行一時,但最終銷聲匿跡;近期,多家交易平臺又因幣安雲的出現,相繼推出了各種「雲」服務,如 KuCloud、BHEX Cloud 等。這些一站式的解決方案,試圖通過共享技術、深度等交易平臺需要的各種「組件」,收取相應的服務費,從做法來看,確實走得通,瞄準的是增量市場。

一直以來,加密行業最成熟的玩法還是投機,以太坊的出現讓區塊鏈初創團隊有了新的融資選擇,而這也最終引發了 2017 年的加密牛市。因此,作為提供交易場所的平臺,在延展交易場景方面,仍有所作為的空間。比如 Lauchpad 這種以項目融資為核心目的的平臺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交易場景。只可惜 Crypto 行業一級市場投資與二級市場交易界限太過於模糊,很多人無法分辨其區別,但隨著 2018 年後,Crypto 行業投機收益逐年降低,二者區分將越來越明顯。

除了融資之外,支付也是可以擴展的領域,消費時支付 Token 給商家,商家在收款的過程中會經歷 Token 到法幣的轉換,也是一個交易場景的延伸,例如 3 月 27 日推出的 Binance Card 等;被不少人看好的非同質化代幣 NFT,虛擬遊戲道具或藝術品同樣有可能成為另一個新的爆發領域。這些領域所需要的交易流動性和安全性,都可以通過接入雲端主站中實現,為了滿足這些場景所誕生的公司,也將成為整個生態的一部分。

從比特幣自主運行十餘年,目前還在安穩持續來看,代幣在其中的激勵不可或缺。除了最初的理念和追求,比特幣的另一個重要支撐是不斷上漲的價格,吸引著投資者不斷湧入。對交易平臺來說,徹底的去中心化過程中,收益的再分配是否能夠讓整個生態形成正向循環也是至關重要的。

想要想構建一臺沒有員工的線上賺錢永動機,交易平臺的去中心化嘗試蘊藏著可能。

(區塊律動 BlockBeats 提醒,根據銀保監會等五部門於 2018 年 8 月發布《關於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的文件,請廣大公眾理性看待區塊鏈,不要盲目相信天花亂墜的承諾,樹立正確的貨幣觀念和投資理念,切實提高風險意識;對發現的違法犯罪線索,可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反映。)

*區塊律動 BlockBeats 提示各位投資者防範追高風險,本文所提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相關焦點

  • 世界上到底有沒有「永動機」?難道地球自轉不是嗎?
    世界上到底有沒有「永動機」?難道地球自轉不是嗎?進入20世紀,人類從沒有停止過尋找有動機,那麼永動機到底是什麼呢?其實它是一種不需要外力幫助,單純只靠自己的能量,能夠保持運動的機器,但由於物質不變的原理,人類直到現在也沒有找到有動機。
  • 有沒有可能,宇宙本身就是一臺永動機?
    但宇宙那麼大,難道真的就沒有一個地方容得下永動機存在嗎?理論上在更久的未來,地球是可能停止轉動的,即使沒有月球帶走地球角動量,那麼也會恆星潮汐引力帶走角動量,同樣這個結果猶如地月系月球遠離地球,日地系統也類似,只不過地球距離比較遠,這個潮汐鎖定效果沒有地月系那麼明顯而已!
  • 永動機真的存在嗎?你相信世界上有永動機這種東西嗎?
    如果真的有永動機,你希望他用來做什麼呢?Hello,各位小夥伴,歡迎大家來討論一下永動機這個話題我們在上學的時候呢,根據牛頓的牛頓定律,發現世界上是不可能存在永動機這種東西的。但是假如說,真的有一天世界上存在著永動機,你最希望他去幹什麼呢?是農業方面的發展,還是工業上面的發展呢?
  • 資本市場沒有永動機
    因此,有更多的新資金流入市場,這些資金再次被投向同一批優質公司的股票,導致這些公司的股票價格繼續上揚。同時,由於市場上的流通盤已經慢慢被之前的持倉鎖定,因此每一次新的上漲所需要的資金,變得越來越少。由是,資本市場形成了一個完美的正向循環:抱團的機構投資者不停地賺錢、跑贏市場上其他絕大多數沒有被抱團持有的股票,買入這些基金的投資者賺了很多錢,上市公司也樂見其成地看著股價上漲。
  • 都說世界上沒有永動機,地球卻一直在自轉,難道不是永動機嗎?
    永動機的理解在現代人的思想中,永動機一般都被理解為沒有外界能量注入的情況下,物體依然能夠持續的轉動下去,但真實的情況並不是這樣,永動機的準確定義是,永動機是一種不需要外界輸入能量或者只需要一個初始能量就可以永遠做功的機器
  • 世界上沒有永動機,地球卻自轉不停息,這是為什麼?
    永動機可以說是人類科學發展史上的一場悲劇。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永動機浪費了太多發明家和科學家的時間與經歷,很多人窮盡一生致力於永動機的研究,卻最終只證明了永動機不可能存在。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人耗費畢生的經歷去研究永動機呢?
  • 什麼才是人生和事業成功的「永動機」?你來到這世界上就有你的命
    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有自己的使命,什麼才是人生和事業成功的「永動機」?你的「材」就是你的「命」,這個「命」就是你的永動機。世界這麼大,天地之間,每個人都要找到那個屬於自己的位置,在自己的角落裡安身立命。
  • 人類製造出永動機會發生什麼?從科學角度分析,永動機不可能存在
    相信大家都有一個疑問,什麼是永動機?永動機是指不需外界輸入能源、能量或在僅有一個熱源的條件下便能夠不斷運作的機械。永動機成功發明出來會發生什麼?如果有人真的製造出了永動機,必然能名流千古,甚至可以當上世界第一首富,整個世界也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工業,一個新的時代就因永動機開始。現在的汽車發動機都會用到汽油和電,環保一點能源就是氫,如果有了永動機,就可以製造出更環保的部件,只要用一點力,汽車就可以無限行駛,不需要耗費一點油和電。
  • 世界上真的沒有永動機嗎?為什麼地球能一直公轉自轉呢?漲知識!
    世界上真的沒有永動機嗎?為什麼地球能一直公轉自轉呢?漲知識!自從人類認識到運動需要有能源以來,就一直在做著發明永動機的夢想,畢竟,如果能發明永動機,不僅能解決能源問題,基本上,人也就不用工作而享受生活了。
  • 世界上真的有永動機嘛?
    以上都是科學家創造出來的偽永動機,這個世界上目前還不存在永動機,而一些民間科學家設計的所謂永動機,不過是投機取巧的概念而已,且不說投入實踐如何,單就從計算量上就比不過擁有高端科研儀器的科學家們強。80年代國內的民間科學家很熱衷研究一毛錢不花就有無窮無盡的收益的科學,典型的兩類,一個是氣功,閉上眼睛舞幾個動作就有所謂的氣場冒出來,另一個就是永動機,本質還是物質匱乏時期人的無窮欲望與當前資源不匹配以後,妄圖搞出一毛不拔就可以永遠有巨大收益的東西,類似的還有水變油科學,這一類愚昧科學在貧瘠的中原地區很流行。
  • 世界上沒有永動機,也沒有永遠上漲的股市
    永動機是一個美好的願望。從印度到歐洲,很多發明家都曾經嘗試通過槓桿和力矩的原理,讓一個輪子永遠轉動下去。達·文西也曾經設計了一臺永動機,設計的構想是右邊的重球比左邊的重球離輪心更遠些,在兩邊不均衡的作用下會使輪子沿箭頭方向轉動不息,但實驗結果卻是失敗的。
  • 地球是個永動機?自轉46億年沒有停歇,這還不足以說明一切嗎?
    地球是個永動機?自轉46億年沒有停歇,這還不足以說明一切嗎?在人類出現之後,我們從無知一直發展到現在的高速發展的科技時代,自從牛頓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之後,我們才知道引力是無處不在的,就是這一概率的提出,讓很多人有了一個新的猜想,永動機。
  • 都說世界沒有永動機,地球為什麼不停地轉動?
    永動機和永動物體是兩個概念。並且,地球不是一直不停地均速轉下去。永動機的概念在13世紀時,有一個法國人提出了這麼一個概念:世界上可能有一臺機器只需要初始能源就可以持續不斷的工作。用稍微複雜一點的語言來解釋就是永動機是可以不需要外界能源,持續輸出能量。隨著人類對宇宙了解的加深發現永動機是不符合能量守恆定律的,物體狀態的變化需要能量的消耗,即便是在宇宙中有真空的存在,仍然還會有一些突發事件會導致物體間有能量交互。
  • 為什麼「永動機」永遠都不可能造出來?
    人們對製造」 永動機」的痴迷程度勝過了煉製黃金。普希金在其作品《騎士時代的幾個場面〉中描寫了一位幻想家,叫比爾多德,對永動機情有獨鍾。裡面有這樣一段對話:「什麼是永動機?」馬丁問。比爾多德說:「親愛的馬丁, 永動機就是永恆的運動啊!我承認,煉製黃金確實是一個很好的工作,但是你不覺得永動機太有趣了嗎?
  • 永動機——難道就沒有跳出能量周期律的能源存在嗎?
    摘要:所謂顛覆永動機密碼,是指我們在現有客觀存在中的科學突破發現,並且是無意針對永動機夢想,但又繞不開永動機夢想科學發現,並且遠遠超出永動機夢想,則稱為顛覆永動機密碼,本文描述了密碼十二突破發現內容和結論。關鍵詞:密碼十二;雙阻反向力本源;質能轉換多樣性守恆密碼。
  • 永動機:為什麼不可能被製造,但大自然卻存在?
    如果永動機是可以被發明的,相信現在的世界將會和平得多,人類的生活質量也將上升好幾個檔次。也就是因為永動機帶給人的巨大吸引力,在明明知道永動機不可能被製作出來的情況下,仍有人前赴後繼地加入永動機發明的行列。永動機的思想在公元1200年左右起源於印度,被傳到西方後,西方就不斷有人提出永動機的製作方案,直到今天仍然有人在設想製造永動機。
  • 加密世界黑幫,了解一下
    這個名詞最早出現在美國《財富》雜誌的一篇文章裡,其中提到自 2002 年PayPal被 eBay 收購之後,雖然 PayPal 大部分早期重要員工都選擇了離職或自己創業,但彼此之間仍然保持著密切的聯繫,就像是黑手黨組織一樣控制這個美國科技行業。 事實上,每天都有不少入場的優秀人才,他們有潛力成為這一新興領域裡的超級明星,甚至可能構建下一個 Coinbase。
  • 民科發明的各種永動機 為什麼民科喜歡發明永動機?
    相對論和永動機是民科的兩大「瑰寶」,圍繞它們產生的民科理論層出不窮,其中永動機還造就了大量「發明家」。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關於永動機,上過初中的朋友都知道,違反能量守恆定律。那為什麼民科還發明出這麼多「偉大的」永動機?
  • 「永動機」真的存在嗎?科學家:請大家有點物理常識!
    一直以來,總有各種各樣的人嘗試去製作「永動機」,他們製作出了許許多多奇怪的機械,讓人們看起來像是「永動機」一樣,但其實並不是如此。很多人認為地球就是一個巨大的永動機,因為地球已經圍繞著太陽運轉了幾十億年,而且在運轉的過程中還帶著整個地球的人類在做功,而且地球也沒有消耗任何的能量,所以地球就是永動機!
  • 《永動機確定存在,但不歸屬人類世界!》
    尋找到永動機是人類歷史上古老又延續較長想法了,對永動機不存在是以人類建立科學邏輯體系,從能量守恆定律給出的。永動機無法永久獲取自身體系內能而持續對體系外輸出,因為任何一個體系內能是有限的。永動機另一類想法是裝置可不停獲取體系外能,經動機運轉,輸出付合人類需要的方式能量以至永;水力發電就是這樣,只要水的勢能不間斷和機器不損壞,電能可永保輸出。但不會承認水力發電機是永動機,想發明永動機的人也會對水力電機稱為永動機嗤之以鼻;但如果將水力電機看作裝置,將勢能水換成一種神密可持續能量,想發明永動機的人恐怕就高興得鼻孔朝天。永動機存在嗎?存在。世界上有永動機嗎?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