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沒有永動機

2021-01-13 證券時報

自2020年以來,資本市場上出現了一個機構投資者抱團的現象,並且形成了一種正向循環。這種正向循環平時不太容易見到,分析起來也非常有意思。這裡,就讓我們仔細看一看。

抱團的正向循環

簡單來說,這個正向循環的路徑是這樣的:一些機構投資者集中買入一些優質公司的股票,這些公司的股票因為大量的買入而大幅上漲,估值則達到六七十倍PE(市盈率),甚至幾百倍PE的水平。由於這種買入導致股票價格上漲,機構投資者的業績也就因此大幅跑贏市場。而隨著業績的上升,新發行的基金等產品也受到市場熱捧。因此,有更多的新資金流入市場,這些資金再次被投向同一批優質公司的股票,導致這些公司的股票價格繼續上揚。同時,由於市場上的流通盤已經慢慢被之前的持倉鎖定,因此每一次新的上漲所需要的資金,變得越來越少。

由是,資本市場形成了一個完美的正向循環:抱團的機構投資者不停地賺錢、跑贏市場上其他絕大多數沒有被抱團持有的股票,買入這些基金的投資者賺了很多錢,上市公司也樂見其成地看著股價上漲。

其實,正如物理世界沒有永動機一樣,資本市場上的盈利模式,除了通過創造真正實體經濟的價值實現,也不會永遠保持利潤的增長。而如果一種形成了正向循環的盈利模式,看起來可以一直持續下去,那麼一定是因為我們還不了解這個循環周期的全部。

要知道,在人類社會的歷史上,任何一個不以創造價值為根基的正向循環過程,最終一定會被一個逆向循環過程所取代。

比如說,歷史上的工業革命,就是一個以創造真正價值為基礎的正向循環過程。工業革命增加了人類的資本,改善了科技,讓人們從此過上了和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不相同的、無比富足的生活。由於這個變化是以真實的價值創造為依託的,因此從工業革命開始至今,幾百年的時間過去,我們也絲毫沒有看到這個循環周期結束的跡象。相反,全世界的人均GDP仍然在年復一年地提高。

但是,在另一個歷史案例中,不創造價值的正向循環,雖然看似完美,卻最終走到了盡頭。

在蒙古騎兵橫掃歐亞大陸時,驍勇善戰的蒙古勇士們,就曾經創造了一個完美的正循環。蒙古軍隊通過武力徵服的地方越多,獲得的戰爭物資和戰利品就越多;戰爭物資和戰利品越多,蒙古軍隊的戰鬥力就越強大、鬥志就越高昂;戰鬥力越強大、鬥志越高昂,成吉思汗的領土就越廣大。

但是,這個以武力徵服為主要體現形式的正循環,終究沒有給統治區的人民帶來太多的價值。據《中國歷代戰爭史》記載,蒙古滅金國以後,金國原統治區的人口下降了大約90%。在滅南宋以後,蒙古貴族甚至提出殺光百姓、把農田拿來放牧的荒唐打算。

即使沒有產生價值,這個由蒙古騎兵以武力創造的正循環,在當時看來仍然完美無缺。正循環從公元1206年鐵木真稱成吉思汗開始,持續了幾十年的時間,直到公元1260年由於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爭位,才終於開始走向衰弱。而直到162年以後的公元1368年,蒙古帝國的政權之一元朝,才被朱元璋逐出漢地,逃往漠北,史稱「北元」,並終於亡於公元1402年,也就是鐵木真成為成吉思汗以後近200年。

市場沒有永動機

在資本市場,一個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循環周期的時間要比歷史事件短得多,讓觀察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人類社會所發生的循環過程。

在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循環周期,往往長達幾十年,甚至幾百年之久。而資本市場的循環周期,往往只有幾年、最多一二十年的時間。它讓我們能夠在相對短的時間裡,看到在歷史上可能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循環過程。

在前述的機構投資者抱團的正循環中,儘管這個正循環看似完美無缺,但是它並不會像永動機一樣持續下去。一個當前看起來完美的正向循環過程,可能會因為許多因素被打破:有可能是上市公司的利潤增長達不到投資者的預期,導致人們不再買入;有可能是上市公司大股東覺得股價太貴,因此減持套現,或者增發,導致股票供應量大增,超出資金購買能力;有可能是一些機構投資者覺得股價實在太貴,於是開始先於同行減持,最後導致牢固的抱團持股格局崩塌;有可能是一些負面市場新聞導致市場短暫下跌,盈利豐厚的投資者開始爭先恐後地出逃;也可能是監管層擔心市場出問題,提醒投資者注意風險,等等。

在以上種種可能裡,我們很難預測其中會是哪一種因素,最後導致一個讓賺錢看似很輕鬆、機構投資者跑贏市場看似很輕鬆的格局,回歸於正常的市場規律。但是,我們可以確定的是,資本市場無法從社會生產的實際價值之外,像永動機一樣,創造出源源不斷的財富來。當財富脫離了價值,似乎像永動機一般噴湧而出時,投資者更應該看到的,是正向循環逆轉以後可能產生的風險。

其實,在資本市場的歷史上,永動機式的財富故事,早已發生過許多次。比如說,在2008年破裂的美國房地產和衍生品泡沫中,一個看似永動機的財富故事,就曾經上演過。

在2008年金融危機以前許多年的時間裡,美國的房地產和衍生品市場,產生了一個完美的正向循環過程:購房者向金融機構貸款買入房子,個人貸款被打包成衍生品出售,金融機構賣掉貸款包以後,有更多的錢貸款給購房者,購房者繼續買入房子,持續地買入行為導致房價上漲、導致購房者受益,從而產生更多的購房行為,而衍生品持續的膨脹和複雜化,也讓金融機構也能一直在帳面獲益,從而有更多的動力和資金貸款給購房者。

在這樣一個巨大的正向循環裡,財富像永動機一樣被創造出來。購房者在累積了巨大債務的同時,帳面上賺的越來越多,而金融機構也在累積了巨大衍生品槓桿的同時,在帳面上獲得了巨額的收益。在2007年,花旗銀行時任CEO Chuck Prince,說了一句也許可以流傳百年的經典名句:音樂只要不停,你就得一直跳下去。

永動機看似毫無破綻,但是最終,美國房地產的貸款償還需求,超過了貸款者的還款能力。永動機裡終於開始出現了故障,而當房價由於美聯儲加息周期開始下滑、貸款違約率上升時,超級複雜的衍生品們那看似完美的信用評級,就開始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崩塌。最後,2008年金融危機橫掃全球,成為人類金融史上深刻的教訓。

正如真實的物理世界裡沒有永動機一樣,資本市場上也不存在超出實體經濟價值創造以外的、真正的永動機。那些看似永動機的市場現象,最後往往被證明只不過是周期循環的一個階段而已。但是,投資者們的心裡,卻常常對「永動機式」的資本市場故事如此嚮往,最終常常迷失在虛假的永動機中無法自拔。

如此說來,這些看似可以永遠盈利的「永動機」,到底是由資本市場創造出來,還是由投資者的內心所憧憬出來的呢?

(作者系九圜青泉科技首席投資官)

相關焦點

  • 資本市場沒有永動機 陳嘉禾:好資產可以溢價但不能是天價
    來源:券商中國A股漲勢如虹的「大而美」行情,與多數「跌跌不休」的中小盤股票形成強烈對比,市場關於抱團現象的討論甚囂塵上。日前,證券時報社刊載《資本市場沒有永動機》一文,聚焦A股抱團現象,引起廣泛關注。其中,文章作者陳嘉禾(九圜青泉科技首席投資官)引用了花旗銀行前CEO Chuck Prince的一句經典名言:音樂只要不停,你就得一直跳下去。
  • 永動機被敲打了
    另外,證券時報也發了一篇文章《資本市場沒有永動機》,說的就是基金經理拿著基民的錢無限抱團的故事。這個證券時報,是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的全國性財經證券類日報,某種意義上,是國內資本市場的主流發聲渠道。不知道諸位看下來是什麼感受,反正我覺得是跟去年7月的主動降溫並無二致,就又是一次人工降雨,原因也很樸素,就是上漲沒問題,但漲速過快就要幹預。
  • 世上本沒有永動機,而地球為什麼是永動機?
    所謂永動機有兩種含義:第一,無需消耗能量就能做功的裝置,這違背了熱力學第一定律(能量守恆定律)第二,能使熱完全轉化為機械功,或者能使內能百分百轉化為機械能的裝置,這違背了熱力學第二定律。不是「總是動的」就是永動機!
  • 世界上沒有永動機,也沒有永遠上漲的股市
    永動機是一個美好的願望。從印度到歐洲,很多發明家都曾經嘗試通過槓桿和力矩的原理,讓一個輪子永遠轉動下去。達·文西也曾經設計了一臺永動機,設計的構想是右邊的重球比左邊的重球離輪心更遠些,在兩邊不均衡的作用下會使輪子沿箭頭方向轉動不息,但實驗結果卻是失敗的。
  • 都說世界上沒有永動機,地球卻一直在自轉,難道不是永動機嗎?
    永動機的理解在現代人的思想中,永動機一般都被理解為沒有外界能量注入的情況下,物體依然能夠持續的轉動下去,但真實的情況並不是這樣,永動機的準確定義是,永動機是一種不需要外界輸入能量或者只需要一個初始能量就可以永遠做功的機器
  • 世上真的就沒有什麼東西是永動機?天底下沒有白來的能量!
    世上真的就沒有什麼東西是永動機?天底下沒有白來的能量!地球不是永動機,大家不要把永動機簡單的理解成永遠能動的機器。地球也不能永遠轉動,地球自誕生之初就一直轉動只是因為角動量守恆,事實上地球的自傳速度一直在變慢的過程中,總有一天地球也會停止轉動的。
  • 有沒有可能,宇宙本身就是一臺永動機?
    但宇宙那麼大,難道真的就沒有一個地方容得下永動機存在嗎?理論上在更久的未來,地球是可能停止轉動的,即使沒有月球帶走地球角動量,那麼也會恆星潮汐引力帶走角動量,同樣這個結果猶如地月系月球遠離地球,日地系統也類似,只不過地球距離比較遠,這個潮汐鎖定效果沒有地月系那麼明顯而已!
  • 既然沒有永動機,為何地球、分子一直在動?
    有人還經常拿地球的自轉、公轉為例,試圖說明存在一直在運動的物體,也就是認為宇宙中存在永動機。永動機的英文名為Perpetualmotionmachine,從字面意義上看是永遠在動的機器。最開始命名的時候人類尚未認識到能量守恆定律(熱力學第一定律),也未認識到熱力學第二定律,那時候人們的設想就是製造一臺永遠在運動的機械來為人類做各種工作。
  • 世界上沒有永動機,地球卻自轉不停息,這是為什麼?
    我們首先必須要搞清楚永動機的概念是什麼。永動機絕不僅是字面上的意思,並不是永遠運動的機器就是永動機。通常是所說的永動機有兩類,第一類永動機是指不需要外界輸入能量,就能夠對外做功的機器,這違反了熱力學第一定律,也就是能量守恆定律。一個物體要對外做功,就必須要對外輸出能量,而只有向外輸出能量,而沒有向內輸入的能量來源,這顯然不符合能量守恆。
  • 專訪納斯達克:資本市場沒有偏見|in Focus
    在當時的圓桌對談裡,作為納斯達克全球資本市場主管兼亞太區主席的麥柯奕,和身旁的港交所同仁為「誰才是中國新經濟公司的首選交易所」展開了一場激辯。麥柯奕全程手持瑞幸「小藍杯」,為瑞幸、拼多多、愛奇藝和嗶哩嗶哩等公司在納斯達克掛牌感到驕傲。
  • 市場「永動機」?瑞銀證券:政策收緊、更好板塊取代龍頭 抱團自然瓦解
    A股的龍頭個股可能會是最佳選擇,股價有望持續跑贏其他市場。她認為A股龍頭主要集中於大消費、電信及消費電子板塊。此外,瑞銀證券預估2021年有2000億元和6450億-8400億元外資分別淨流入A股和在岸債券市場。2021年伊始,萬億成交量支撐起A股走勢長虹,一時間機構抱團股行情引爆市場話題。機構抱團分歧大,有評論認為「資本市場沒有永動機」。
  • 什麼是永動機?為什麼永動機禁止發明
    古往今來有不少人十分痴迷永動機是如何發明的,也鬧出了多起關於永動機的騙局,國家一致宣布禁止發明永動機。那麼究竟什麼是永動機呢?接下來就由探秘志小編為大家揭秘為什麼永動機禁止發明,大家一起往下看!永動機永動機是一類所謂不需外界輸入能源、能量或在僅有一個熱源的條件下便能夠不斷運動並且對外做功的機械。
  • 憑欄:臨危救場之債務永動機
    文:憑欄欲言最近的信用市場波動加大,信用被動收縮跡象似已浮現。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地方專向債救場來了!按照《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永續債計入銀行其他一級資本,不能有固定期限。央媽為了救兒子們,通過將永續債到期日設為銀行存續期,規避了法律障礙。2019年1月,永續債開始發行。
  • 永動機——難道就沒有跳出能量周期律的能源存在嗎?
    摘要:所謂顛覆永動機密碼,是指我們在現有客觀存在中的科學突破發現,並且是無意針對永動機夢想,但又繞不開永動機夢想科學發現,並且遠遠超出永動機夢想,則稱為顛覆永動機密碼,本文描述了密碼十二突破發現內容和結論。關鍵詞:密碼十二;雙阻反向力本源;質能轉換多樣性守恆密碼。
  • 世界上到底有沒有「永動機」?難道地球自轉不是嗎?
    世界上到底有沒有「永動機」?難道地球自轉不是嗎?進入20世紀,人類從沒有停止過尋找有動機,那麼永動機到底是什麼呢?其實它是一種不需要外力幫助,單純只靠自己的能量,能夠保持運動的機器,但由於物質不變的原理,人類直到現在也沒有找到有動機。
  • 東方雨虹李衛國:熾熱的理想無異於熊熊不滅的永動機
    原標題:東方雨虹李衛國:熾熱的理想無異於熊熊不滅的永動機   中新網7月9日電 7月8日,
  • 都說世界沒有永動機,地球為什麼不停地轉動?
    永動機和永動物體是兩個概念。並且,地球不是一直不停地均速轉下去。永動機的概念在13世紀時,有一個法國人提出了這麼一個概念:世界上可能有一臺機器只需要初始能源就可以持續不斷的工作。用稍微複雜一點的語言來解釋就是永動機是可以不需要外界能源,持續輸出能量。隨著人類對宇宙了解的加深發現永動機是不符合能量守恆定律的,物體狀態的變化需要能量的消耗,即便是在宇宙中有真空的存在,仍然還會有一些突發事件會導致物體間有能量交互。
  • 聊聊永動機
    有那麼一群人,他們就在你的生活裡,甚至就在你的身邊,正投入無限多的精力去研究一種早就證明不可能成功的機器---永動機。就是題圖裡的那種玩意兒,一個人坐在一輛車上,車頭綁了一塊鐵板,然後他用一根杆子吊著一塊磁鐵。因為磁鐵吸引鐵板,於是車子就在沒有任何能源的情況下,一路那麼開下去,一直開到天涯海角,開到時光的盡頭。你可能隱約覺得這玩意兒哪裡不對,但是又說不出來。
  • 金融永動機刷屏!8000輛理想汽車舉起1.8萬億美團+肯德基 泡沫盛宴...
    理想汽車Q3:交了8660輛車,並且因此產生了一個類似永動機的穩贏策略。 新能源車市場成「金融永動機」新段子 大空頭開始做空 馬斯克發出警告 對於這個段子來說,新能源車無疑是支撐它走紅的重要支撐力,畢竟它是今天資本市場上最為火爆的投資風口之一。
  • 為什麼沒有永動機,從焦耳的探索歷程中我們又發現了什麼?
    開始,他並沒有給孩子們講授物理和化學的原理,而是講了許多高深的數學知識。  「講這些枯燥的數學有什麼用?若能講講那些有趣的電學實驗該多好!」焦耳有些不耐煩了。  要科學,不要永動機焦耳在探索科學真理的道路上,也走過彎路。他年輕的時候,正是「永動機熱」席捲歐洲的時代,許多人鑽進了永動機的迷宮,妄想製造出一種不消耗能量、永遠做功的機器。焦耳也是個「永動機迷」,曾經狂熱地追求過永動機,這幾乎消磨了他全部的業餘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