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一則圓明園百年古蓮復活開花的新聞躥紅網絡,網友紛紛調侃道:「古蓮一覺醒來,發現自己穿越了!」其實,圓明園中除了古蓮子能「穿越百年」復活開花,通過百度地圖的AR黑科技,大水法的宏大景象也能在原址再現,給遊客們帶來一場「穿越式」的沉浸遊覽體驗。
(百度地圖大水法遺址實景識別界面圖)
日前,2019年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百度AR發布VPAS(視覺定位與增強服務),首個落地應用案例便是「再現圓明園大水法」。當用戶跟隨百度地圖導航走進圓明園西洋樓景區,VPAS將識別出準確的位置信息,在大水法遺址上重新建立起100多年前雕欄玉砌、獵狗逐鹿的恢弘奇景。用戶通過檢索框相機頁面點擊AR識別入口,或點擊智能旅遊上方圖片入口,以及在北京範圍內搜索「大水法」後點擊相關推薦結果,都可以開啟一場「穿越式」的遊覽體驗。進入功能,用手機攝像頭朝向大水法遺址進行掃描,系統可自動識別出遺址「身份」,並在手機屏幕上建造同等比例的3D動畫模型,模型與遺址融為一體,再現大水法昔日的輝煌景象。
待模型生成後,用戶可以隨意走動,通過轉動手機參觀屏幕中「大水法」,還可以通過行走靠近、離遠的方式對建築細節或全局進行觀察,一解遊覽中的疑惑。同時百度地圖還配有音樂和語音講解,通過視聽多感官的方式讓用戶身臨其境,獲得全方面的遊覽信息和沉浸式的愉快體驗。
(AR模型生成圖)
作為新一代人工智慧地圖,百度地圖此前已積累起非常豐富且完善的AR功能。「步行AR導航」、「AR周邊探索」及「AR導遊」等不僅增強了地圖使用的便利性,也提升著用戶對於地圖提供信息的感知度。此次基於百度AR最新發布的VPAS「再現圓明園大水法」,將虛擬信息與真實地理位置準確重合,實現了大場景物理世界的AR交互。在傳統導覽功能的基礎上,讓遊客有機會進一步深入了解景區,「觸摸」遺蹟背後的歷史文化,成為智能旅遊解決方案中極具特色和差異化體驗的一環。
繼承著中國3000多年優秀造園傳統,同時融合宮廷建築、江南園林與歐式園林風格的圓明園,被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譽為「理想與藝術的典範」。百度地圖通過視覺定位與AR技術的突破性結合,在顛覆走馬觀花式遊覽的同時,也讓用戶更有深度地領略民族瑰寶與藝術的魅力,更加了解「真實」的古蹟。面向歷史古蹟打造深度遊覽沉浸體驗,是AI賦能百度地圖智能旅遊的又一裡程碑。作為新一代人工智慧地圖,百度地圖將繼續拓展創新邊界,為用戶提供更智能、更高效的出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