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鷯哥漂洋過海來看你

2020-12-08 手機鳳凰網

□籠養鳥是自然保護者極力反對的做法之一

晨報記者 殷立勤 現場圖片

□晨報記者 鬱文豔

2個月大的鷯哥、1個月大的鸚鵡、出生20天的麻雀……目前正值鳥兒繁殖高峰,花鳥市場因此多了許多小鳥。記者昨天在花鳥市場看到,很多嗷嗷待哺的小鳥,唧唧喳喳叫個不停。一名店主邊給鷯哥餵食邊說:「瞧這鷯哥,可是從越南坐飛機來的呢,養得好將來很會說話。」一名從事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多年的人士告訴記者:「上海周邊的鳥兒越抓越少,如今越南的小鳥也來湊熱鬧。」根據經驗推算,1隻小鳥能活著來到花鳥市場,就有9隻小鳥在抓捕、運輸途中殉葬。

嗷嗷待哺鷯哥來自越南

記者昨天來到西藏南路上的一家花鳥市場,剛走到門口,就傳來唧唧喳喳的鳥叫聲。走進一看發現,很多都是才一兩個月大的小鳥,且都來自外地。「繡眼要嗎?30元一隻,50元兩隻,叫聲很好聽的。」一名店主立刻招呼記者:「這繡眼南京來的,絕對好。」再走幾步,另一家店主又招呼記者:「南京、黃山來的繡眼都勿靈的,容易翻跟頭,我這繡眼從浙江臨安抓來,叫聲好聽,也不會翻跟頭。」再往前走,一店主正拿著雞蛋大小的鳥食往一窩嗷嗷待哺的鷯哥嘴裡塞:「這些鷯哥是從越南坐飛機來的,要口伐? 800元一隻。」

記者打聽了10家鳥店,畫眉、繡眼、八哥、鷯哥、紅點頦、藍點頦等小鳥幾乎都來自外地。一名長期從事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人士告訴記者,當年他剛工作時,花鳥市場的畫眉來自附近的安徽黃山,後來變成江西畫眉,再後來是四川畫眉、貴州畫眉,「如今出現越南鷯哥,也不足為奇,周圍的鳥越抓越少,只好到國外去抓了。」

金剛鸚鵡等保護鳥類現身

在這家花鳥市場,記者還發現了美麗的鸚鵡。店主說,這是牡丹鸚鵡,自己繁殖的。前不久,有市民反映,在某花鳥市場的鸚鵡專賣店,看到了金剛鸚鵡的身影,而金剛鸚鵡是《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保護物種。此外,有市民曾在花鳥市場發現過紅隼、貓頭鷹等其他受保護鳥類。

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根據國家林業局發布的可商業經營利用野生動物名單,目前有54種野生動物可買賣、食用,其中鳥綱的動物包括雞尾鸚鵡、費氏牡丹鸚鵡、白腰文鳥等,金剛鸚鵡並不在列,而牡丹鸚鵡按照規定是子二代才可以買賣,但野生和人工繁殖的牡丹鸚鵡很難區別,這就給不法商販以可趁之機。

有愛心市民為救鳥而買鳥

昨天不是雙休日,但花鳥市場並不冷清,買鳥者多是喜歡養鳥的老人或孩子的家長。

然而,籠養鳥是自然保護者極力反對的做法之一。「根據推算,1隻鳥能活著來到花鳥市場,至少有10隻鳥在野外被抓,其餘9隻在被抓或運輸途中死亡,成為殉葬品。」上海野鳥會一名志願者告訴記者,「1:9」的比例還算少的,因此,他們倡導的是觀賞野生鳥。

眼下正是鳥類繁殖季節,有的捕鳥者竟連鳥窩一起端到市場,一些有愛心的市民將鳥買下,回家後卻發現,不知如何處置。於是在網上發帖求助。鳥類專家則表示,這確實較難處理。普通市民雖愛鳥,但養鳥的水平可能不如鳥商,小鳥買回去說不定死得更快,「最根本的還是要杜絕販賣野生鳥類的現象。」

相關焦點

  • 《漂洋過海來看你》劇情狗血套路多也比《因為遇見你》強一百倍!
    文/追劇者們終於為這首歌配了一部電視劇,《漂洋過海來看你》很不錯的一首有故事的歌,很好聽,挺喜歡的,我最喜歡周深和李宗盛演唱的版本,他們唱出了「不能自已」。我因為喜歡這首歌就去看了《漂洋過海來看你》這部劇,起初是因為劇名好奇,後來是因為被朱亞文和王麗坤吸引。有多少是因為《漂洋過海來看你》這首歌和朱亞文王麗坤,才去看這部劇的。
  • 未來一個月 成都禁售賣畫眉、八哥、鷯哥等三種鳥
    昨日,成都晚報記者從市林業和園林管理局獲悉,今日起至未來一個月,我市將禁止售賣畫眉、八哥、鷯哥等三種鳥類。9月1日後,鳥市商家引進和銷售畫眉、八哥和鷯哥,需確保能溯源人工繁殖種群,才可申請經營許可批准。
  • 八哥鳥和鷯哥有什麼區別,八哥鳥好養還是鷯哥鳥,看看怎麼養八哥
    八哥和鷯哥是兩種比較常見的寵物鳥,有很多朋友購買。那麼,八哥和鷯哥哪個好呢?八哥和鷯哥有什麼區別?八哥和鷯哥哪個好各有所長:鷯哥能說、八哥能玩。鷯哥每年在國內3月底上市,這批鷯哥的價格一般都在800以上,這也是頭窩,具體是越鷯還是海鷯,這個就不知道了,教它說話越鷯和海鷯都一樣,只是第一批上市的鷯哥教育時間要長過第二批的,因為教鷯哥、八哥說話能教到第二年小鳥上市,也就是說你提前買它的教語期會長兩個月,這樣就能多學兩個月。而第二窩的鳥學語時間就沒有那麼長了,所以說建議買第一窩,雖然多了幾百塊錢。
  • 天王級的學舌鳥類,鷯哥
    但是這種能力雖然很令人驚奇,卻只是一種條件反射,機械性的模仿,這在科學上稱之為效鳴。 鳥類和人不同沒有發達的大腦皮層,不能自行思考,沒有自己的意識,不懂得人類語言的含義。 所以鷯哥在聽到某種聲音後,大腦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就會起一定聲音的反射,並且與它們所模仿的聲音條件、地點、時間及不同的個體有關。
  • 鷯哥鳥的馴養技巧
    鷯哥又稱秦吉鳥,俗稱海南八哥、了哥。分類屬於鳥綱雀形目、椋鳥科。產於我國雲南、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南部和海南省等。鷯哥是歷史悠久、馳名中外的籠養觀賞鳥。鷯哥是著名的觀賞鳥。人們飼養歷史悠久。鷯哥善鳴叫、發聲清脆流暢,吐音清楚,富有優美的旋律,時高時低、歌聲婉轉動聽,亦會仿效喜鵲、杜鵑等鳥鳴叫和貓叫。籠養甚易調教和效仿簡單的語言,很能引起賞玩者的情趣。人工養殖鷯哥,不僅可供觀賞,而且能增加經濟收入。鷯哥體長約28釐米,嘴厚而彎曲,嘴短於頭,喙和足趾呈橙紅色。自眼後至頭後側面有兩片金黃色肉質垂片。
  • 名貴籠鳥——鷯哥
    會說話的鳥——鷯哥鷯哥是馳名中外的名貴籠鳥。它通身羽毛黝黑,而閃耀著紫色和深藍色的金屬光彩,頭後披有兩片獨特的黃色肉垂,兩翅具斜形白斑,暗褐色的雙眼,橙紅色的嘴,鮮黃色的腳,十分别致。鷯哥的鳴聲嘹亮,婉轉悅耳。
  • 援非日記:待到山花爛漫時,我會漂洋過海來看你
    我們即將啟程回國,津巴和赤幾的抗疫徵程還遠沒結束,但不管千山萬水、遠隔重洋,這份關切是不會變的,待到來年山花爛漫時,我會漂洋過海來看你。
  • 神奇鷯哥學布穀鳥叫 會用東北話與人打招呼(圖)
    鷯哥會說東北話   這隻鷯哥會學布穀鳥叫 鄭州昌盛社區的這隻鷯哥不僅會說東北話,還能學其他鳥叫  商報訊(記者張皓瑞王文凱實習生劉勝傑通訊員徐婷婷李軍)會說話的鷯哥大家可能都見過,但能說方言
  • 《漂洋過海來看你》鄭楚勇敢表白蘇芒 王麗坤坦言跟朱亞文是費洛蒙...
    姚瑤透露,劇中還有情感關係、社會關係等一系列話題,相信看過《漂洋過海來看你》的觀眾或多或少都會產生帶有個人色彩的共鳴。以至於聽到同名主題曲《漂洋過海來看你》,都能帶來畫面感:「回憶起我和朱亞文在劇中嬉笑怒罵的場面,快樂的東西比較多。」  朱亞文飾演的鄭楚風趣幽默,在王麗坤看來,這種類型的男生很討女生喜歡,「特別暖特別細心,會讓你覺得生活很幸福。」
  • 鳥的小知識:模仿多種有旋律音調的鷯哥,大家想了解一下嗎?
    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寵物是鳥類,鳥類有很多我們今天要說的是鷯哥。鷯哥的學名:Gracula religiosa。鷯哥一共有7種亞種。它們體形較大,身長23至30釐米,體重在165-258克。全身羽毛顏色基本是黑色具有一點紫藍色和銅綠色金屬光澤。雌鷯哥和雄鷯哥很相似,雄的鷯哥嘴鬚髮達,額頭至頭頂是灰黑色,頭側被以絨黑色短羽。
  • 女神「蒙娜麗莎」漂洋過海來看你 文藝復興三傑真跡明年4月和你...
    屆時,由義大利貝利尼家族21代人歷經600年收藏傳承的161件文藝復興藝術珍品將亮相重慶美術館,出自達·文西、米開朗基羅與拉斐爾文藝復興三傑的作品將同期同館展出,屆時被稱為文藝復興的時代肖像《蒙娜麗莎的微笑》將為此次展覽揭開神秘面紗,帶你開啟一場令人終身難忘的文藝復興之旅。
  • 會用不同嗓音學男女聲說話 一居民養只巧嘴鷯哥
    近日,記者來到石大娘家,正巧看到其一家人在逗籠裡的鷯哥說話。只見這隻鷯哥體長約10釐米左右,身披黑白相間的「外衣」,橙紅色的長嘴巴,脖子上還有大半圈金黃色的「帽帶」,黃色的「腳」不停地蹦上蹦下。據了解?燻鷯哥學名叫鷦鷯,是一種以食昆蟲為主的鳥,人們通常叫它鷯哥。
  • 你隨手一扔的塑料蓋,最終漂洋過海來看你,海洋汙染觸目驚心一面
    這樣的報導其實在今天來看並不是少數了。國外一名攝影師也碰上了這種經歷,在他為了拍攝潛入海底的時候,看到的竟讓不是各種海洋生物,而是各種一眼可以辨識的人類丟棄的垃圾。這說的也是兩邊引起質變的過程,然而對於我們的海洋汙染,很多人卻不知道,這些汙染並非是我們拍拍屁股丟完就不關事了,其實大錯特錯,看過上面的照片,你可以發現,垃圾已經嚴重影響到海洋生物的生存生活了。
  • 越南12大事實,告訴你一個真實的越南!
    人生至少要有兩次衝動,一為奮不顧身的愛情,一為說走就走的旅行文章類型|旅行見聞文章字數|1008字,閱讀約3分鐘越南十二大事實,告訴你一個真實的越南!在21世紀的今天,隨著網絡的繁榮和交通的發展,我們了解一個國家的途徑有很多。
  • 「捅鳥窩」捉21隻鷯哥、畫眉、繡眼鳥,男子獲刑又賠錢
    每年4、5月份,正是茂名荔枝、龍眼防蟲、治蟲,提高座果率、保果保梢的關鍵時節,也是畫眉、鷯哥、繡眼鳥等野生益鳥的繁殖季節,期間它們會大量捕食昆蟲。 在荔枝、龍眼樹林中,經常會見到它們築的巢窩和忙碌的身影,聽到它們清脆響亮、悠揚婉轉的叫鳴聲,好像在告訴人們豐收的喜訊。
  • 八哥鷯哥進京二級保護動物名錄 明年買賣受重罰
    本市野生保護動物名錄新增57種———  本報記者報導 野豬遭「降級」,而外來的八哥、鷯哥首次進入北京二級保護動物名錄。昨天,市園林綠化局宣布,在經過專家論證和向市民徵求意見後,北京最新「野生動物保護名錄」確定並正式發布,於2008年1月1日起實施。
  • 漂洋過海五千公裡,只為看你一眼和你一起
    在南美洲有一隻企鵝,每年都穿越5000公裡的海洋,上演著動物版「漂洋過海來看你」。這隻企鵝叫丁丁,在2011年5月的時候,因為全身被石油覆蓋,生命岌岌可危的時候被一個叫若昂的退休泥瓦匠救了。若昂居住在巴西裡約熱內盧的郊區的小島嶼上,有一天他出門散步,在海灘上發現了一隻被石油覆蓋的麥哲倫企鵝。
  • 百靈會叫「十三套」 鷯哥竟然是「話癆」 胡同養鳥人的樂趣
    有意思的是我對屋鄰居老黃,他養了一隻鷯哥,是從雛到成鳥過來的。這隻鷯哥特別愛說話,近乎於「話癆」。清晨,它先來一通「洗漱」,叫出放自來水聲和「咕嚕、咕嚕、噗!」的漱口聲,若非親眼所見,真以為是人弄出來的聲。一會兒,鷯哥唱了兩首歌后又接著叫主人早:「小玉,該起床了,快洗臉去,上班別遲到。」這聲音跟老黃是一般無二。人們飼養的鳥種類大致有「鳴鳥」「技鳥」之分。
  • 黃喉鵐鷯哥大山雀 西倉鳥市仍有攤販非法販賣野生鳥類
    記者看到,籠中的鳥類除了合法的籠養鳥類外,還有黃喉鵐 [wú]、大山雀、鷯哥等野生保護鳥類。看記者饒有興致的駐足觀看,攤販拿起手機向記者展示自己家養的一隻黃喉鵐(俗稱「虎頭鳳」),「你看我手機視頻錄的這隻,叫的特別好聽,你花9000元我都不賣。」攤販告訴記者,如果想要他可以連籠子出售,價格在數百元不等,養得好這類鳥的叫聲很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