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Dr小魚
聽到「黑死病」這個詞,就讓人想到遙遠的、黑暗的中世紀,那場最著名的恐怖瘟疫,前後毀滅了上億人的生命,並深刻改變了歐洲的社會結構。
黑死病(Black Death)就是鼠疫。
在我們普羅大眾的心目中,「黑死病」應該早已隨著歷史的變遷,桑海滄田,成為了教科書裡的名詞吧。
所以,當昨天深夜,北京朝陽醫院官宣確診兩例肺鼠疫的時候,小魚的同學群、朋友圈裡,出現最多的一句話是:「現在還有鼠疫?還是肺鼠疫?!!!」
1
現在還有鼠疫?!
其實,鼠疫作為甲類傳染病,在地球上從來沒有消失過。
1、我國近年來鼠疫疫情情況
據《全國鼠疫防治「十二五」規劃(2010-2015年)》,我國人間和動物間鼠疫疫情持續存在,大中城市和人群聚集地周邊地區不斷監測到動物鼠疫疫情,近年來,每年都發生1-2起人間鼠疫疫情,幾十起動物鼠疫疫情。
2009年-2018年,全國法定傳染病按類別統計,甲類傳染病中鼠疫發病、死亡報告數據如下:
數據摘自中國衛健委
2、周邊國家近期鼠疫疫情
(1)今年4月,與我們毗鄰的蒙古國,出現兩起鼠疫死亡病例。
一名 38 歲的俄羅斯遊客,在蒙古最西部的巴彥烏爾吉省捕獵了一隻土撥鼠,並在食用其肉和內臟後當天死亡。他 37 歲懷有身孕的妻子,也在食用土撥鼠三天後死亡。
蒙古衛生官員此後確定,兩人的死因是感染了土撥鼠體內致命的鼠疫桿菌。
蒙古巴彥烏列蓋省有關部門表示,當地可能爆發鼠疫,已「無限期封鎖」全省。同時,與兩名死者有接觸的158人被隔離,還有來自「疫區」的11人也被「無限期隔離」。
蒙古國衛生部門表示,該俄羅斯男子可能是因為獵殺土撥鼠感染了「鼠疫」。
(2)2017年底至2018年初,馬達加斯加島爆發鼠疫,確診1947例,共造成143人死亡,其中78%為肺鼠疫。
為控制疫情,馬達加斯加政府採取了大學停課、禁止公眾集會、暫停探監等措施。
世衛組織向馬達加斯加派發了120萬劑抗生素,並提供了150萬美元的緊急資金。
馬達加斯加疫情主要發生在首都和沿海大城市,帶來了一定的疫情全球擴散風險。當年,WHO提升預警級別為橙色2級,並將南非、肯亞、衣索比亞等9個國家確認為鼠疫暴發的高風險國家。
3、曾經發生過鼠疫疫情的地方
鼠疫在世界歷史上曾有多次大流行,2016 年,世界衛生組織針對發生過鼠疫的信息進行了梳理。
下圖是WHO 2016 年繪製的世界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圖,紅色部分為發生過鼠疫的地方。
可見,「黑死病」從未消失,它是一直存在著。
2
1、鼠疫是什麼?
鼠疫是由鼠疫耶爾森氏菌引起的一種發病急、病程短、傳染性強、病死率高,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烈性傳染病。
可分為腺鼠疫、肺鼠疫、敗血性鼠疫和輕型鼠疫等類型。
2、鼠疫的傳播途徑
01
跳蚤叮咬
通過被感染的跳蚤叮咬傳播。跳蚤(鼠蚤)吸取含病菌的鼠血後,再叮咬人時,可將病菌注入人體內。
02
飛沫傳播
肺鼠疫患者或動物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鼠疫桿菌,可通過呼吸、咳嗽將鼠疫桿菌排入周圍空氣中,形成細菌微粒及氣溶膠,造成肺鼠疫傳播。
03
直接接觸
人類通過捕獵、宰殺、剝皮及食肉等方式直接接觸染疫動物(主要是鼠類等嚙齒類動物)。鼠疫桿菌可以通過手部傷口,包括非常細小的傷口,如手指的倒刺等進入人體,然後經淋巴管或血液引起腺鼠疫或敗血性鼠疫。
3、鼠疫的臨床症狀
01
鼠疫潛伏期
鼠疫的潛伏期一般為1~7天,多為2~3天,個別病例可達8至9天,肺鼠疫潛伏期可短至數小時~3天。
02
臨床症狀
鼠疫患者一般都表現出危重的全身中毒症狀, 發病急劇, 惡寒戰慄,體溫突然升高至39~40℃。頭痛劇烈,有時出現嘔吐、頭暈、呼吸急促,很快陷入極度虛弱狀態。心動過速,血壓下降,血常規檢測白細胞計數增高。
(1)腺鼠疫
腺鼠疫是最多見的臨床類型,除具有鼠疫的全身症狀以外,受侵部位所屬淋巴結腫大為其主要特點。主要特徵表現為淋巴結迅速瀰漫性腫脹,大小不等,質地堅硬,疼痛劇烈。由於疼痛劇烈,患側常呈強迫體位。
(2)肺鼠疫
肺鼠疫是發展最為迅猛的鼠疫類型,潛伏期可短至 24 小時。任何肺鼠疫感染者均可通過飛沫把感染傳播給他人。
肺鼠疫主要表現為發病急劇,寒戰、高熱,體溫達40℃一41℃ ,脈搏細速,呼吸促迫,呼吸頻率25次/分鐘或更快。
重症患者表現為意識模糊,昏睡, 狂躁不安,譫語,顏面潮紅或蒼白, 有重病感和恐怖不安, 眼瞼結膜球結膜充血,即出現所謂的「鼠疫顏貌」。
(3)敗血型鼠疫
敗血型鼠疫的主要表現為惡寒、高熱、劇烈頭痛、譫妄、神志不清、脈搏細速、心律不齊、血壓下降、呼吸促迫,廣泛出血,如皮下及黏膜出血、腔道出血等,若不及時搶救常於1至3天內死亡。
因皮膚廣泛出血、瘀斑、發紺、壞死、故死後屍體呈現紫黑色,俗稱「黑死病」。
得了鼠疫後果會非常嚴重,特別是敗血性鼠疫和肺鼠疫,如果不及時治療,病死率高達30%-100%。
但如及時發現(症狀發作 24 小時內)並對症治療(一般是抗生素及對症治療),則治癒率很高。
4、如何預防?
作為公眾,主要是做好個人防護
(1)儘量不去有病例報告地區以及有動物源性鼠疫活躍地區的旅行;
(2)去了可能的疫區,不參加人群聚集活動,不參加當地人的葬禮;
(3)避免接觸齧齒動物及屍體;
(4)注意個人衛生,可使用驅蟲製劑防止跳蚤叮咬;
(5)突然出現發熱、寒戰、淋巴結疼痛、咳嗽、咳血或出血等症狀時,應當立即就醫。
(6)如果懷疑自己可能感染鼠疫,就醫時要告知醫生旅行史和症狀,戴好口罩,避免傳染他人。
3
鼠疫作為人類歷史上最致命的瘟疫,曾經憑藉一己之力毀滅過古希臘,粉碎過東羅馬帝國復興的夢想,摧毀過整個歐洲的社會結構……
現代醫學的發展,抗生素的發現,公共衛生體系的建立健全,鼠疫已經不再像幾百年前一樣,讓我們生活在「黑死病」的恐懼之下,我們甚至已快將它淡忘……
此次在北京發現兩名肺鼠疫患者著實有點令人震驚,但大家也不用過於擔心,鼠疫作為甲類傳染病,一旦發現,相關部門就會啟動最高應急響應,把危害降到最低,避免發生疫情。
剛剛!中國疾控中心提醒:
就當前來說,北京市民無須採取特殊的個人防護措施,應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如勤洗手,儘量避免去人群擁擠場所,去醫療機構或個人出現發熱、咳嗽等相關症狀時要及時佩戴口罩等。
如果懷疑自己與病例有過接觸,可以進行自我觀察,或向當地疾控部門主動申報,取得專業指導,一旦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時應及時就醫。
參考文獻:
1.世界衛生組織鼠疫問答:https://www.who.int/features/qa/plague/zh/
2.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鼠疫專欄:http://www.chinacdc.cn/jkzt/crb/jl/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