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都說:「親情的力量是最偉大的,愛的力量是無限的」。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2019年4月10日的那天晚上嗎?那晚,全世界人民見證了什麼是「黑洞」。而且是世界上誕生的第一張黑洞照片,該黑洞位於仙女座一個巨橢圓星系M87的中心,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質量是太陽的65億倍。
它的核心區域存在一個陰影,周圍環繞一個新月狀光環。這一天也是世界科幻史上的盛世,因為這說明在之前我們對黑洞的所有想像都終將得到證實。
其實,我們都知道,在這張照片出世之前,不論是教科書,還是影視劇,都早已經有了「黑洞」一詞的概念。
尤其是科幻電影,對黑洞的描述更是深入人心。比如《星際穿越》、《黑洞》、《銀河怪物》、《空間》、《黑洞表面》等,還有就是《黑洞頻率》這部電影。
在科幻電影中,經常會出現一些未來文明、外星文明、時空穿越、平行空間、黑洞等元素。但這些在現實當中是不可想像的,但人類對未知的事物總是充滿了好奇和探索欲,於是,很多導演就利用了這方面的奇思妙想,創作除了很多吸引人的電影。
有人說,平行空間的設計雖然不難,但要把兩個空間所發生的事情對應上,使其不出現任何漏洞,這就需要非常高的技術了,一不小心就會讓兩個空間所發生的事情對不上。
因此,這就不得不說一下電影《黑洞頻率》的導演格裡高利·霍布裡特。他就通過這部電影,把兩個平行空間很好地展現了出來,而且這部電影的結局也很美好,雖然驚險,但非常符合觀眾的心理。
電影《黑洞頻率》是由美國新線電影公司出品的科幻片,導演格裡高利·霍布裡特,主演丹尼斯·奎德、詹姆斯·卡維澤、伊莉莎白·米切爾,上映時間是2000年4月28日。
導演格裡高利·霍布裡特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常常劍走偏鋒創造出了不少佳作。比如《一級恐懼》、《哈特之戰》、《黑洞頻率》等都是他的作品。尤其是在他的作品中,我們能發掘出很多不同的元素完美協調:科幻、犯罪、戰爭、家庭、驚悚、災難等。
如果一個元素能成為一部電影的關鍵詞那不足為奇,但若是數個元素同時搶佔了同一部電影的情節走向,在失調與協調之間,成就了獨特的敘事美學,這才是一個完美的作品,而導演霍布裡特就是這樣一個不同類型的跨界者。
有人說這是一部科幻片,也有人說這是一部災難片,還有人說這是一部災難片,更有人說這是一部懸疑片,甚至還有人說這是一部家庭親情片。同一部電影能帶給觀眾不同的感受,這也許就是本片的魅力所在吧。
因為本片主要講述,1969年10月12日,約翰的消防員父親弗蘭克在火災救援中意外去世,而那時候約翰僅有6歲,他曾幾次夢見自己想要去阻止那場悲劇。而父親的死對於小小的約翰來說,在他的心靈深處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傷痕,哪怕他長大成為了一名警察,仍對這件事難以忘懷。
也正是因為父親的早逝,約翰在無線通訊中得知父親活在另外時空中時,內心是開心的,也是彷徨的。他從沒想過自己會有再見到自己父親的一天,也不曾想過六十歲的父親是什麼樣子的。但現在他就這麼站在了約翰的面前,他在30年前的時間線中殺死了兇手,再次改變了歷史。於是這兩條時間線在這一刻重合,組成了本片的主線故事:「穿越三十年時間來救你」。
這樣的完美銜接,真的是太美妙了,沒有想像中的生離死別,也沒有悲傷和不舍。這只是一對父子齊心協力為了自己而努力迎來的一個美好結局。
最後,鏡頭回到了1999年的這個時空裡,弗蘭克已經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還是喜歡大棒球。而約翰因為有了父親的陪伴,生活更加美好,還和劇情一開始的女友結婚生子;而她的母親也活得好好的,似乎中間所發生的一切就像一場虛幻的夢一樣。
給整個劇情形成了一種首尾呼應的感覺,同時也呈現了一個大眾心理所希望的美好結局。不得不說導演實在是用心良苦。
結語:
電影《黑洞頻率》通過摻雜的各種元素環環相扣、不露痕跡。在經歷了「科幻片」的時空感和未來風;經受了「災難片」的千鈞一髮和扣人心弦;
經過了「犯罪片」的層層懸疑和深深恐懼之後,影片終於通過宣洩家庭情感,尤其是父子親情,達到了數個類型元素錦瑟和鳴的巔峰。
因此,《黑洞頻率》能獲得觀眾的喜愛和一致好評,不是沒有道理的,很值得一看。
聲明:內容文字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