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
氣象衛星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首席高級技術顧問
孟執中病逝。
這是今年去世的第31位兩院院士。
據光明日報消息,我國氣象衛星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首席高級技術顧問孟執中,12月14日因病於上海去世,享年84歲。
孟執中,1934年12月出生於浙江諸暨。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和多項省部級科技獎。2003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據中國新聞網報導,孟執中於1979年起主持我國第一顆「風雲一號」氣象衛星的研製。1988年9月,中國第一顆風雲氣象衛星發射,標誌著中國成為當時世界第三個擁有極軌氣象衛星的國家。
然而,在成績的背後,是航天型號研製的曲折。風雲一號A星發射後僅39天,衛星姿態失控;此後發射的B星在軌運行165天,未達到設計壽命。「我當時站在塔架上,那份難堪和窘迫,真想從塔架上跳下去。」孟執中對那一刻曾這樣回憶。
但他沒有退縮。「一定要在退休回家前,搞出一個圓滿的結果,給黨和國家及關心支持我們幹航天事業的人們一個完美的交代!」這是孟執中當年在風雲一號C星初樣研製動員會上許下的諾言。
而後風雲一號C星成功發射,成為中國首顆穩定運行的業務應用氣象衛星。這顆衛星在2000年被世界氣象組織列入世界業務氣象衛星序列,為全世界提供氣象服務。2002年5月,風雲一號D星也成功發射。由此,在茫茫太空之中,中國的極軌氣象衛星也有一席之地。
2002年孟執中(右)在「風雲一號」D星發射現場
風雲一號研製成功後,我國開始進行第二代極軌氣象衛星風雲三號的研製任務,孟執中繼續擔任風雲三號衛星技術總負責人,2000年起任總設計師。2008年5月27日,風雲三號衛星精確入軌,掀開了我國氣象衛星史上的新篇章,標誌著我國極軌氣象衛星成功實現了技術升級換代,實現了新的跨越發展。
恰逢12月14日,雙子座流星雨達到年度極大的消息在網絡刷屏。得知巨星隕落,有網友說:這漫天流星雨,是為您而落下的。
就在12月6日,著名病理生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癌症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研究所研究員陸士新,因病在京逝世,享年90歲。
12月4日17時10分,「中國功率器件領路人」、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星弼在四川成都逝世,享年89歲。
作為國家分別在科學技術和工程技術方面設立的最高學術稱號,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均為終身榮譽,並稱「兩院院士」。
2019即將過去,讓我們一起緬懷這些「國之脊梁」!
就像@人民日報 微評所說:「他們是華夏之英,是國家棟梁,是永遠閃亮的星!」
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幹。
很遺憾以這種方式認識這些巨星,
感謝各位院士為人民造福,
向您們致敬,一路走好!
來源:中國青年報、新華社、光明日報、中國新聞網
編輯:杜璐寧
責編:王亞偉
監製:陳澤惠
更多熱文
緊急通知!2019還剩19天!剛曝光的這個「內幕」,年前一定要知道,事關千萬家庭
重要通知:下個月放假13天!石家莊人看完真的要笑了,2天後還有好消息!
緊急預報!中到大雪今晚殺到!來這暖和!成人票12.8元,兒童免費!百種動物零距離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