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大力發展先進核能海上風電 加快培育氫能儲能智慧能源
金羊網 2020-10-01
到2025年,全省非化石能源消費約佔全省能源消費總量的30%,形成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新能源產業集群。
廣東省培育新能源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公布
羊城晚報訊 記者戚耀琪報導:9月30日,廣東省發改委公布了廣東省培育新能源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按照計劃目標,廣東將會大力發展先進核能、海上風電、太陽能等優勢產業,加快培育氫能、儲能、智慧能源等新興產業,到2025年,全省非化石能源消費約佔全省能源消費總量的30%,形成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新能源產業集群。
能源產業方面存在問題
本行動計劃所指的新能源產業主要包括核能、風能、天然氣及其水合物、太陽能、氫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智能電網、儲能等領域。
當前廣東省在能源產業方面存在許多問題,一是資源利用不夠充分。風能、太陽能發電裝機規模明顯低於蘇浙魯等省份,天然氣開發利用水平還有待提高。二是能源基礎設施建設仍需加快。電網建設不能滿足大規模新能源發電發展需求,粵東、粵西、粵北部分地市及縣區天然氣管網不完善。三是自主創新能力有待提高。
按照工作目標,廣東將大力發展先進核能、海上風電、太陽能等優勢產業,加快培育氫能、儲能、智慧能源等新興產業,建設沿海新能源產業帶和省內差異布局的產業集聚區,助推能源清潔低碳化轉型,到2025年,全省非化石能源消費約佔全省能源消費總量的30%,形成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新能源產業集群。
要發展分散式陸上風電
在重點任務方面,廣東將會有序推動新能源開發應用。安全高效發展核電,規模化開發海上風電,因地制宜發展分散式陸上風電,提高天然氣利用水平,大力推進太陽能發電和集熱;推進丙烷脫氫等工業副產氫、谷電制氫及清潔能源制氫等氫源建設,擴大氫能利用規模;穩步推進生物天然氣開發;推廣地熱能與集中供熱、製冷、燃機發電等方面的應用,示範開發海洋能。推進可再生能源、氫能在5G基站、特高壓、充電樁、大數據中心等領域的應用。
其次,利用好能源領域廣東省實驗室建設的契機,以企業為主體,對準系統集成、硬核技術、關鍵材料、精密工藝等方面的應用短板實施攻關。推動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支持珠海市大萬山島兆瓦級波浪能試驗、河源黃村地熱能綜合利用示範,加快前沿技術產業化進程。
此外,廣東還要加快建設產業創新平臺。充分整合省內外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等創新資源,建設國家級和省級創新平臺,鼓勵地方科創研發平臺申報創建省級新型研發機構。發揮龍頭骨幹企業帶動作用,重點扶持根植於廣東在核電、海上風電、太陽能、氫能、智能電網、儲能等領域具有優勢和潛力的龍頭企業,支持龍頭企業實行EPC總承包模式,引進上下遊供應鏈企業,促進形成以大企業為核心、相關配套企業聚集發展的新能源產業集群。
建設陸豐和廉江核電
在重點工程方面,包括了——
海上風電領跑工程。充分利用海上風能資源豐富的優勢,加快海上風電規模化開發。
先進核能推進工程。堅持有序開發核電,推動惠州太平嶺在建核電工程建成投產,開工建設汕尾陸豐、湛江廉江等地核電項目約1200萬千瓦等。
天然氣發展利用提升工程。積極落實國家油氣體制改革,促進廣東形成上遊資源多渠道供應、中間管網統一高效集輸、下遊銷售市場充分競爭的全省天然氣市場體系。
天然氣水合物商業化開採加速工程。大力推進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採先導試驗區建設,基本查清先導試驗區等南海北部重點海域資源儲量,完善開採理論,攻克深水未固結儲層多井型開採的鑽完井關鍵技術與裝備。
太陽能產業壯大工程。推進千萬千瓦級光伏發電平價上網項目建設,拓展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大力推廣太陽能建築一體化應用。
氫能產業鏈培育工程。聚焦氫能核心技術研發和先進設備製造,加快培育從氫氣制儲、加運、燃料電池電堆、關鍵零部件和動力系統集成的全產業鏈。
編輯: 寶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