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大力發展先進核能海上風電 加快培育氫能儲能智慧能源

2020-12-05 金羊網

廣東大力發展先進核能海上風電 加快培育氫能儲能智慧能源

金羊網  作者:戚耀琪  2020-10-01

到2025年,全省非化石能源消費約佔全省能源消費總量的30%,形成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新能源產業集群。

廣東省培育新能源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公布

羊城晚報訊 記者戚耀琪報導:9月30日,廣東省發改委公布了廣東省培育新能源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按照計劃目標,廣東將會大力發展先進核能、海上風電、太陽能等優勢產業,加快培育氫能、儲能、智慧能源等新興產業,到2025年,全省非化石能源消費約佔全省能源消費總量的30%,形成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新能源產業集群。

能源產業方面存在問題

本行動計劃所指的新能源產業主要包括核能、風能、天然氣及其水合物、太陽能、氫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智能電網、儲能等領域。

當前廣東省在能源產業方面存在許多問題,一是資源利用不夠充分。風能、太陽能發電裝機規模明顯低於蘇浙魯等省份,天然氣開發利用水平還有待提高。二是能源基礎設施建設仍需加快。電網建設不能滿足大規模新能源發電發展需求,粵東、粵西、粵北部分地市及縣區天然氣管網不完善。三是自主創新能力有待提高。

按照工作目標,廣東將大力發展先進核能、海上風電、太陽能等優勢產業,加快培育氫能、儲能、智慧能源等新興產業,建設沿海新能源產業帶和省內差異布局的產業集聚區,助推能源清潔低碳化轉型,到2025年,全省非化石能源消費約佔全省能源消費總量的30%,形成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新能源產業集群。

要發展分散式陸上風電

在重點任務方面,廣東將會有序推動新能源開發應用。安全高效發展核電,規模化開發海上風電,因地制宜發展分散式陸上風電,提高天然氣利用水平,大力推進太陽能發電和集熱;推進丙烷脫氫等工業副產氫、谷電制氫及清潔能源制氫等氫源建設,擴大氫能利用規模;穩步推進生物天然氣開發;推廣地熱能與集中供熱、製冷、燃機發電等方面的應用,示範開發海洋能。推進可再生能源、氫能在5G基站、特高壓、充電樁、大數據中心等領域的應用。

其次,利用好能源領域廣東省實驗室建設的契機,以企業為主體,對準系統集成、硬核技術、關鍵材料、精密工藝等方面的應用短板實施攻關。推動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支持珠海市大萬山島兆瓦級波浪能試驗、河源黃村地熱能綜合利用示範,加快前沿技術產業化進程。

此外,廣東還要加快建設產業創新平臺。充分整合省內外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等創新資源,建設國家級和省級創新平臺,鼓勵地方科創研發平臺申報創建省級新型研發機構。發揮龍頭骨幹企業帶動作用,重點扶持根植於廣東在核電、海上風電、太陽能、氫能、智能電網、儲能等領域具有優勢和潛力的龍頭企業,支持龍頭企業實行EPC總承包模式,引進上下遊供應鏈企業,促進形成以大企業為核心、相關配套企業聚集發展的新能源產業集群。

建設陸豐和廉江核電

在重點工程方面,包括了——

海上風電領跑工程。充分利用海上風能資源豐富的優勢,加快海上風電規模化開發。

先進核能推進工程。堅持有序開發核電,推動惠州太平嶺在建核電工程建成投產,開工建設汕尾陸豐、湛江廉江等地核電項目約1200萬千瓦等。

天然氣發展利用提升工程。積極落實國家油氣體制改革,促進廣東形成上遊資源多渠道供應、中間管網統一高效集輸、下遊銷售市場充分競爭的全省天然氣市場體系。

天然氣水合物商業化開採加速工程。大力推進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採先導試驗區建設,基本查清先導試驗區等南海北部重點海域資源儲量,完善開採理論,攻克深水未固結儲層多井型開採的鑽完井關鍵技術與裝備。

太陽能產業壯大工程。推進千萬千瓦級光伏發電平價上網項目建設,拓展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大力推廣太陽能建築一體化應用。

氫能產業鏈培育工程。聚焦氫能核心技術研發和先進設備製造,加快培育從氫氣制儲、加運、燃料電池電堆、關鍵零部件和動力系統集成的全產業鏈。

編輯: 寶厷

相關焦點

  • 廣東:未來五年重點發展海上風電、先進核能、氫能等八大工程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廣東:未來五年重點發展海上風電、先進核能、氫能等八大工程廣東省發改委、能源局、科技廳等六部門近日下發《廣東省培育新能源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年)》(下稱《行動計劃》),首次全面系統地對該省新能源產業集群進行布局,並提出各領域的發展目標和任務
  • 廣東發布新能源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行動計劃 大力發展核能等優勢產業
    《計劃》提出,大力發展先進核能、海上風電、太陽能等優勢產業,加快培育氫能、儲能、智慧能源等新興產業,建設沿海新能源產業帶和省內差異布局的產業集聚區,助推能源清潔低碳化轉型,到2025年,全省非化石能源消費約佔全省能源消費總量的30%,形成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新能源產業集群。
  • 廣東發布新能源發展5年行動計劃!(一圖+原文)
    《行動計劃》目標:  1、大力發展先進核能、海上風電、太陽能等優勢產業,加快培育氫能、儲能、智慧能源等新興產業,建設沿海新能源產業帶和省內差異布局的產業集聚區,助推能源清潔低碳化轉型,到2025年,全省非化石能源消費約佔全省能源消費總量的30%,形成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新能源產業集群。
  • 推動海上風電產業發展!關於加快福建省海洋強省的對策建議已出
    引進國內外頂尖的海上風電裝備製造企業入駐三峽海上風電國際產業園,開展大功率海上風電機組的研發製造,建設國家級海上風電研發、檢測及認證中心,將產業園打造成世界級先進的海上風電裝備研發、生產、出口、檢測、運維和人才培養基地。
  • 廣東將扶持海上風電發展
    本報訊 廣東省昨日印發廣東省培育新能源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年),計劃提到,爭取國家支持建設專屬經濟區近海深水區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出臺省扶持海上風電發展的相關政策,爭取2025年前海上風電項目實現平價上網,到2025年底累計投產海上風電約1500萬千瓦
  • 產業升級六部走,以「濠江模式」打造海上風電「汕頭樣本」
    今年7月初廣東省發改委發布的《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中,就指出要有序開發風能資源,加快海上風電場建設以及大力發展海洋經濟。 汕頭有著豐富港口資源、海洋資源、風力資源,海上風電產業潛力巨大。
  • 2020年中國智慧新能源產業鏈圖譜及市場投資前景深度分析(附圖表
    (2)風電 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新增風電併網裝機容量25.74GW,其中陸上新增併網裝機容量23.76GW,海上新增併網裝機容量1.98GW。截至2019年底,我國風電裝機容量達209.94GW,自2008年以來一直保持世界第一,佔全球累計風電裝機量的32.24%。
  • 十四五建言:利用雲南風光資源大力發展光熱發電等綠色能源
    來源:光伏能源圈日前,雲南省人民政府開設的「我為2021年雲南省政府工作及「十四五」規劃建言獻策」專欄內,有民眾建議「利用雲南風光資源 大力發展光熱發電等綠色新型能源」。詳情如下:建言人:李崧在全球各國都在積極布局新能源的風口,要積極利用好雲南豐富的風、光、水資源,大力發展光伏、光熱、風電、氫能等新型綠色清潔能源,將電力能源輸送配電,變為雲南省的新增長動力,積極參與東協各國的電力基建項目建設。要實現我國能源發展戰略目標,「十四五」期間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裝機比重必將進一步提升。
  • 國電電力:將大力發展海上風電項目 加大陸上風電項目開發力度
    發布易6月19日 - 國電電力(600795)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將以更加積極的態度主動進入新能源平價上網和競爭性配置的新階段,大力發展海上風電項目,加大陸上風電項目開發力度。2020年,公司將堅持「規模化開發、低造價建設、低成本運營」,積極開展外送電基地項目、平價項目、競價項目開發,推進「鄂爾多斯千萬千瓦級新型綜合能源基地」前期工作,加快河北樂亭、浙江象山一期海上風電建設,做好象山二期海上風電開工準備,加快推進廣西北海、廣東汕頭海上風電前期工作,力爭北海一期80萬千瓦、汕頭一期300萬千瓦項目核准。
  • 華銳風電布局海上風電後運維市場 全力打造利潤增長點
    來源:時刻頭條風力發電是目前可再生能源領域中最為成熟、最具規模開發條件和商業化發展前景的發電方式之一,在全球電力生產結構中的佔比正在逐年上升,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其中,以海上風電為代表的全球可再生能源產業高速發展。
  • 廣東:加快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
    方案提出,加快整合省內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資源,重點突破氫燃料電池關鍵核心技術和產業化,建立自主可控、技術先進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著力培育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支持氫燃料電池技術研發創新,開展氫燃料電池汽車規模化推廣應用,具體如下:為貫徹落實《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發展的意見》(粵府〔2018〕46號),加快培育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持續增強新能源汽車產業核心競爭力,制定本實施方案。
  • 與儲能、氫能等產業融合發展!「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徵意見
    與儲能、氫能等產業融合發展! 公開徵求對「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規劃研究編制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內容主題包含可再生能源高比例發展、可再生能源低成本發展、可再生能源融合發展等,其中融合發展包含促進可再生能源與農業、建築、生態等行業融合發展,與儲能、氫能等產業融合發展。
  • 山東大力推動核能產業發展 全力培育產業集群
    【電纜網訊】從山東省能源局獲悉,未來10年到15年,山東省將積極推進先進三代及以上核電技術應用,重點推進沿海核電項目建設,核電裝機規模將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
  • 海陽市民用上核能供熱 是全國首個核能商業供熱項目
    為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打造膠東半島核能清潔能源基地,在國家電投與山東省能源局籤署的膠東半島核能清潔供熱項目合作框架協議下,2019年5月,海陽市政府與山東核電有限公司籤署了全國首個核能商業供熱項目———海陽核電廠核能清潔供熱項目協議。    「核能供暖是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一頭牽著百姓溫暖過冬,一頭連著藍天白雲。
  • 日本將大力支持海上風電發展 - 中國能源報-人民網
    本報訊 據能源信息網站「國際智慧能源」報導,為了促進日本海上風電產業的發展,日本風力發電協會(JWPA)近日宣布,將和全球風能理事會(GWEC)聯合成立日本海上風電工作組,推動日本海上風電技術進步,並為相關產業扶持政策的制定獻計獻策。
  • 2020年全國兩會能源輿情報告
    、儲能、能源技術裝備創新以及智慧能源等相關報導。加快推動能源領域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推進電力設施與交通、通信設施融合協同發展,推進大電網、微電網智能化升級,提升油氣重大管道、儲備調峰設施等規劃建設水平,提升電力、油氣等市政基礎設施發展水平,大力培育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為促進經濟發展提供新動能。
  • 再生能源制氫、氫能存儲和發電……在能源領域氫能可以這麼用
    截至5月底,全省光伏發電裝機容量1685.5萬千瓦,居全國首位;風電裝機容量1379.6萬千瓦,居全國第四位。在可再生能源制氫方面,山東省已具備先行先試的良好條件和發展潛力。王福棟說,「在前期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我們將重點在具有規模化鹽鹼灘涂地光伏發電的東營等地,選擇具有一定規模和發展基礎的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開展可再生能源制氫試點示範,積極探索可借鑑、可複製、可推廣的可再生能源制氫現實路徑,為規模化、市場化應用積累經驗、探索路子。」另一方面,探索推進在儲能領域的示範應用。
  • 光伏新增9GW,風電11GW,江蘇省可再生能源「十四五」規劃徵求意見
    根據文件投資估算,到2025年,江蘇省風電新增約1100萬千瓦.新增投資約1200億元,其中海上風電新增約800萬千瓦,新增投資約1000億元;光伏發電新增約900萬千瓦,新增投資約300億元。「十四五"期間,江蘇省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約2200萬千瓦,新增投資約1630億元。這意味著,「十四五"期間,光伏、風電每年分別將有2GW與2.2GW的裝機空間。
  • 吉電股份將投建吉林100MW風電儲能平價發電...
    國家能源集團加碼新能源投資  全球最大的煤炭企業國家能源集團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轉向新能源開發。近日,國家能源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中國神華發布公告稱,將投資40億元參與出資成立國能新能源產業投資基金,主要投向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項目以及氫能、儲能等相關新技術項目。
  • 未來十年我國將大力發展風電、太陽能發電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記者高敬、成欣)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15日表示,在「十四五」「十五五」期間,我國將進一步大力發展風電、太陽能發電。近日,中國在氣候雄心峰會上提出,到203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等4項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