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關注隨時更新
《令人心動的offer》第二季已經更新到第3集了,依舊是律師行業,依舊是學霸和高薪的工作機會。
高材生們齊聚一堂,展現著職場真實又扎心的一幕幕PK。
這一次,面試官陣容依然強大,律師來自君合,不僅連續8年被評為年度最佳中國律師事務所,還是員工工資起薪2w的「兩萬塊俱樂部成員」。
順利通過面試的有8名實習生,每個都很優秀。
來自史丹福大學的王曉,一段「凡爾賽式」簡單的自我介紹,讓面試官們驚嘆:「這就是我們要的人!」
喬治城大學的李晉曄和詹秋怡、南加州大學的瞿澤林,都自帶世界名校光環。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的王穎飛、中國政法大學的劉煜成、華東政法大學口齒伶俐的朱一暄,各有千秋。
然而,與其他實習生相比,丁輝卻稍微有點「普通」:
本科是普二本,第一學歷沒有優勢;
跨專業讀研,基礎不夠紮實;
有律所工作經驗,但裸辭,背水一戰來君合實習;
已經29歲了,年齡偏大……
因丁輝的第一學歷不是法學專業,面試時就已經被面試官刁難。
君合律所的面試官直言:「這個簡歷,如果是平常篩選,一定會被人事直接pass,不會到我這裡來。」
實習的第一天,他所寫的案情回復,雖然內容正確,可用的內容是所有實習生中最多的,但因出現署名錯誤,最終被評定為第8名。
到了第二天,模擬辯論中,他鎮定沉穩地逐一反駁對方觀點,頗有「大將風範」。
君合律所的前輩又覺得,丁輝是幾人中最有律師風範、表現最好的,卻依舊沒有將最佳辯手發給他。
有人質疑節目組是為了節目效果,針對丁輝,但其實現實的職場就是這麼殘酷。
歸根到底,低學歷,還是拖了丁輝的後腿。
這讓人不得不感慨:所謂的學歷無用論,真的都是騙人的。
職場中,真正的歧視雖然看不見,卻在最終結果上展露無遺。
⒈
別把學歷當廢紙,它是你的底氣
在職場中,學歷歧視的現象,數不勝數。
拿《令人心動的offer》來說,非法本的丁輝就一直不被律師們看好。
帶教律師們帶著偏見、質疑與更高標準去考核他,無論是法律文書的寫作、模擬法庭的辯論,他們都會考慮更多因素,怕他不穩定、更否定他的法律基礎。
然而,本科畢業於國際關係學院法律系、最終學歷是史丹福大學的王驍卻備受青睞,就連他在辯論中帶著斯坦福的掛飾都要誇一下有震懾作用。
學歷從來都不是一張廢紙,很多時候,你能否進入一個行業,學歷是你的另一張臉,沒有這一張臉,你踮起腳尖,都未必能看到山的高處。
現在,許多的企業都在校招,那些世界五百強的企業往往只會去985、211等名校,而不是去三本、專科院校。
就算是社招,也會在要求中註明:本崗位要求985、211學校學生。
君合是中國律師界數一數二的律師事務所,在君合的律師簡歷篩選中,只有五院四系畢業的學生求職簡歷才會被看得見。
其他一般學校的簡歷,往往連人事那一關都過不去,更別提到更大的律師眼中。
很多人總說,後天努力可以抵禦一切,學歷不代表什麼。
但在沒有時間了解你的實力,卻要求產出效率的今天,任何一個行業都需要一個既定的標準,學歷標準是毋庸置疑的。
在與一位在牙科行業從業了20多年的口腔醫院院長的聊天中,他告訴我:
雖然牙醫行業看上去好像標準很低、門檻很低,很多口腔醫院的牙醫中專畢業就開始從事牙醫事業。
但是,如果第一學歷只是中專,那他最高也就升到副高職稱,想要有更高的成就,那就做不到了,更別提自己開一家像樣的口腔醫院,因為資歷上就過不去了。
他告訴我,以前公立醫院或許還會要普通醫科院校的大學本科生,但是近兩年已經開始更多的招收研究生,而像湖南湘雅醫院這樣的全國有名的醫院只是定點招收重點院校的研究生了。
在醫院裡,畢業於哪所大學往往是你能否一眼被看到的前提基礎。
因為很多有名望的醫生是重點大學的客座教授、甚至是直接導師,他們對自己的門生會傾囊相授,因為有更多的接觸時間,所以在做手術、探討病情、答疑解惑中這些學生們能提前獲得更多專業性的知識,不至於在進入職場崗位時一臉懵。
好大學裡的醫學生起點就比普通院校的學生們要來得高,他們會在規培、執醫的每一步都與普通的醫學畢業生形成差異,一點點的領先,最終以更高的姿態迎接職場人生。
越老越吃香的行業,備受尊重與敬仰的行業,都存在著學歷的歧視,你怎麼能說學歷是不重要的,學歷是一張廢紙呢?
學歷,它從來都不是廢紙,它是人生的底氣,是你曾努力奮鬥、曾為了掙脫命運的束縛獲得的更多能量的見證,更是你實力的一個保底。
⒉
書都讀不好,未來有多可期?
這個世界很殘酷,職場歧視也好、生活艱難也罷,都有它的道理。
你今天踩的每一個坑,其實都是自己過去挖的洞。
讀書,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也許會吃很多苦,也許會有很多虧,可是,如果書都讀不好,你還能指望有一個多可期的未來嗎?
華為天才少年計劃在2019年6月出臺,年薪百萬的高薪羨煞眾人。
人們在看到了花團錦簇,更看到的是華為這個國際大企業對於天才少年的高要求。
在華為總裁辦電子郵件公示裡,這些年薪百萬的天才少年,無一例外都是來自頂尖科技大學的碩士、博士生。
你畢業於哪個學校,你的書讀得有多好,往往決定了你接下來的命運和未來人生的方向。
2020年,在華為「天才少年」裡的最高一檔的年薪,全球只有4人拿到,其中拿到156萬元年薪唯一的女孩姚婷備受關注,無數人刷屏,稱她是「集美麗與智慧於一體」的天才少女。
姚婷是普通家庭的孩子,高中時也並非上的名校,步入大學是改變她命運的起點。
她通過3年的努力,讓自己能在華中科技大學這樣的名校中學習,潛心鑽研所學專業,不斷提升自己。
大學期間,她參加辯論隊,報名中英文演講,擔任外聯部副部長、輔修第二專業英語對外翻譯;
在讀博士期間,她更是勇於挑戰自己,研究課題、論文寫作、參加學術會議、出國學習交流……
博士畢業,她沒有刻意尋找工作,卻已經有多家企業給她遞來橄欖枝,獲得了得大部分人奮鬥10年、甚至20年的薪資收入。
這一份份沉甸甸的offer,都是她用努力讀書換來的。
當記者問她,拿到了那麼高的年薪,她第一件事想要做什麼時,她說想要先給自己的家庭改善條件。
當那些輟學在家,不知道該以怎樣的身份進入社會,想著去靠體力搬磚維持生計的人還在一籌莫展時,這個努力讀書考入名校,紮實認真進行科研實驗,不斷提升自我的人已經擁有了無數人羨豔的年薪收入,有了憑一己之力改變整個家庭命運的能力。
能好好讀書的人,時代不會辜負你,生活不會辜負你。
讀書,真的是能讓普通人跨越階層、不斷躍遷的最佳方式了。不讀書的人,未來留給他們的或許只有又髒又苦又累工資低的工作了。
拼命讀書,哪怕不能大富大貴,至少能超越原來的生活圈層,不用暗無天日地在底層拼命,而自己的後輩也能借著自己的肩膀,實現跳躍,飛向更寬廣的天空。
⒊
最怕你相信讀書無用論,不肯努力學習
很長一段時間裡,不少人鼓吹讀書無用論,揚言某某明星初中沒畢業,照樣過得風生水起;舉例一些老闆輟學創業同樣家財萬貫。
總有人在說,比爾蓋茨輟學了,可人家還是成為了世界首富,但是少有人看到他是從哈佛大學退學的,入學考試接近滿分。
最怕你相信讀書無用論,不肯努力學習,還自命不凡。
殊不知,如今的行業壁壘已經更高了,上海交大招聘一名管理崗的保安,都需要是碩士學位。
不讀書,你拿什麼與別人比拼?
有數據表明2019年財富500強企業家,前十名的CEO是在頂尖的大學就讀,且有7位是碩士及以上學位:
蘋果公司的CEO蒂姆·庫克,是杜克大學的企業管理碩士;
股神巴菲特,是哥倫比亞大學的經濟學碩士;
亞馬遜的CEO貝佐斯,是普林斯頓大學電氣工程與計算機科學學士……
而我國的商界大佬中,也有這樣的一張學歷名單:
美團王興,畢業於清華大學;
聯想楊元慶,畢業於上海交大;
小米雷軍,畢業於武漢大學……
你若執意相信讀書無用論,不肯努力去學習、去提升,不讀大學、不去更高的學府見一見世面,那麼你很可能就只剩下眼前的一點風光,得不到更好的人生。
就像奉信「讀書無用論」故意在高考卷上亂畫,最終考0分的徐孟南,兜兜轉轉十幾年過去,記者再去回訪他時,他的生活很不如意。
這些年裡,他輾轉打工,做過流水線工人,替親戚打理過廣告牌匾製作生意、也幹過包裝衛浴產品等工作,結了婚,又離婚。
被生活無情的打擊過後,他幡然醒悟:
不要相信讀書無用論,不要學我,還是要好好讀書學習。
人生從來都沒有後悔藥,你總要對你的選擇負責,你若上學時不努力,不吃上學的苦,就會要吃生活的苦。
你是初中畢業生、高中畢業生,還是讀了大學、成為了研究生,你所面對的人群是不一樣的,你要走的路也是完全不同的。
人生的路,會因讀書而翻盤,請你無論何時都去相信讀書改變命運,並非只是雞湯,它會是赤裸裸現實中的奮鬥底氣。
不小瞧學歷的意義,不相信讀書無用論,讀書很苦,可不讀書生活會更苦。
只有讀書,才能成就你看向未來、面向世界的路。
願你能早日明白讀書的意義、學習的價值,擁有絕地反擊的底氣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