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家大公司的面試場上,獲得英國碩士學位張先生被招聘官禮貌地拒絕了。招聘官直接對張先生說:我們這裡是不認英國碩士的,如果你有國內985的本科學歷,我們是認可的。
面對這樣的招聘,張先生也是很無奈,其實這樣的場景他已經不是第一次面對了,他的英國碩士是不是很水?為什麼很多大企業寧願招國內985本科也不願意要留英碩士呢?
一、英國碩士是不是很水?
要知道這個英國的碩士到底怎樣,就要先了解一下英國的學制。英國大學與國內大學不同,英國本科一般是三年。英國碩士分兩種,一種是授課型碩士(Taught postgraduate(PGT) courses)學制是一年,不包括期末論文,授予的學位一般是MA,Msc,LLM, MEng等,但中國教育部不予進行學歷認證。一種是研究型碩士(Postgraduate research(PGR) programs),一般是兩年,授予的學位一般為MPhil或者MRes,可以獲得我們國家教育部的認證。
通過這些大家應該可以看出英國碩士與中國碩士的不同之處,在英國,不論是PGT還是PGR,學習時間都相對比較短,授課型碩士更像是大學本科的延續,而研究型碩士則可以認為是博士的過渡。
在我們國內不被認可的基本上是一年制授課型碩士PGT,其真實的學習時間是9個月。這類碩士目前是被很多留學中介非常推崇的,他們往往用「一年輕鬆獲得英國碩士」作為宣傳口號,對那些需要鍍金的學生來說,確實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想想看,在英國一年的生活學習費用至少30-50萬,如果學習兩三年都要上百萬了,不是一般家庭能夠負擔得起的,而如果一年就能拿到學位豈不是太划算了?而且這類大學入學條件往往又比較寬鬆,只要英語能過關就能入學,所以這幾年有大批的中國學生前往英國就讀這種一年制碩士。
而英國的大學都是做成產業化的,他們招留學生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是一場買賣,這點和我們國家完全相反,中國大學招收留學生往往是為了「攢積分」,所以會倒貼大量金錢招收非洲和其它一些貧困國家的學生來留學。而英國學校很單純,你需要學位,我需要金錢,學生和學校是一場雙贏的買賣。
所以我們會看到,英國一些大學的一些班級,全班幾十人都是中國人,甚至連教師都是中國人或者會說中國話的華裔,因為整班的留學生基本上不太會說英語。
全班都是中國人
在國內某電視招聘綜藝節目中,有一位留學回國的碩士被招聘的老闆用英語提問時,竟然結結巴巴不怎麼會說英語,可想而知這個留英碩士有多水。
很多花巨資留學的一年制碩士,回到國內才知道他們的學位不能被中國教育部認證,他們其實感覺更冤。
這種碩士其實在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等都有類似的,美國也有,所以,招聘單位往往對來自這些國家的碩士會特別慎重。
二、英國碩士其實也有很好的
留英碩士其實也不全是水貨,除了學制問題外,還要看你留學的學校,如果你是英國G5大學(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帝國理工學院、倫敦大學學院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並稱)的一年制碩士,在國內招聘場合一樣會得到重視,如果你是排名500以後的大學,哪怕你拿的是博士,也一樣很水。
劍橋大學
三、國內大企業招聘的學歷歧視鏈
有一家著名的大型高科技企業的一份招聘簡章中我們看到,他們對學歷的要求是大學本科要求是國內排名前十的985大學,如果沒有達到這個條件,必須是世界排名前50的大學博士。
當然了,這家名企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但是他們這個崗位提供的薪資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對其它一些大型企業來說,本科985是最基本的要求,留學博士世界排名前100名,有一些寬鬆些的大企業,本科至少也是211大學,留學博士要求世界排名前200名。
國內企業的招聘鄙視鏈是非常明確的。國內學生主要是看本科學校,國內碩博也不太吃香,當然了,清華、北大等名校還是可以驕傲的。其它的一般就看本科學歷,排名前十的985名校›普通985大學›211大學。很多著名大型企業的門檻就是211大學。甚至一些富裕地區的街道辦普通工作人員都是985作為門檻。
對留學博士來說,是按照學校的世界排名決定的,而留學碩士則只看世界前50的名校。
至於五眼國家(美、英、加、澳、新)的一年制碩士或其它一些國家的短期碩士,大多不被名企認可。
四、花費巨資去國外學碩士是否划算
是否划算不是別人能衡量的,主要看學習者自己的目標是否達到。能夠去外國讀這類學位的,大多家庭是比較富裕的,雖然大幾十萬是一筆不小的開銷,但對他們來說可能並未傷筋動骨,主要看這錢花出去是否達到自己的目的。
首先,有些人出去學這一年,也不是衝著能學到點什麼,主要是為了出去看看不同的世界,去開開眼界,那麼,他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就是划算的。
其次,有些人事先就知道了,這個學歷在中國並不被官方認可,他們只是要鍍鍍金而已,他們可能有自己的家族事業要繼承或者只是為了更好地學學英語。
還有一些人是為了職稱晉級或者職位提升必須要一個國外學歷,這樣他們也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所以,在決定自己要花幾十萬留學前,一定要詳細了解清楚留學學校和所學學歷的相關情況,以及自己留學的目的是什麼,才不會過後懊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