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鳴金網
來源:瞭望智庫(ID:zhczyj)作者:庫叔,本文已獲授權轉載
10月13日上午11時許,無錫市錫山區鵝湖鎮新楊路一小吃店發生燃氣爆炸。至13日17時,救援工作結束。經搜救清理,事故共造成9人死亡,10人受傷,目前傷員傷勢穩定。
事發地屬於聯排商鋪,上下共有三層。周邊店鋪受到爆炸波及,牆體、玻璃、窗框以及空調外機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壞。
據知情人士介紹,店裡做飯使用煤氣,一個較大的煤氣罐就放在儲藏室,煤氣通過管道運輸至一層後廚的灶臺。
做飯用的煤氣罐為何突然變成威脅人身安全的「炸彈」?燃氣爆炸有多可怕?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
1
燃氣爆炸簡直太可怕了
這起事件發生後,網友的普遍反應就是:燃氣爆炸簡直太可怕了!
燃氣的種類有很多,比如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煤制氣等。但我們看到的關於燃氣爆炸的報導,大部分都是指液化石油氣,俗稱「煤氣罐」。
從10月13日的這起爆炸視頻畫面來看,爆炸衝擊波直接橫跨了寬闊的街道,將街對面的店鋪也一併摧殘;發生爆炸的這側街面房,則被炸得支離破碎,甚至還有滿身血汙的傷者茫然出現在鏡頭中。
一名附近商戶說,爆炸衝擊波使附近約7家店鋪受損,有3、4輛停在馬路邊的車也被砸壞。
一名受傷的年輕女士回憶,她當時正在發生爆炸的小吃店隔壁的理髮店,突然聽到巨大的爆炸聲音,然後就失去了意識。等清醒過來時,自己已經連人帶椅子掉進爆炸形成的地坑裡。「我的胸口朝下趴在碎石堆上,周圍的灰塵非常大,全部東西都看不見。」後來,她感到有人把她拉了上來。
(圖為爆炸地點附近的受損居民家)
小吃店正對面的水果店老闆張濤當時正和女兒還有一名顧客在水果店內,突然聽到一聲巨響,以為發生了地震,「巨大的衝擊力把大塊的石頭都衝飛了起來,直接向我們這邊砸過來。」張濤說,事發時,他的女兒正好站在門口的玻璃門下,被石頭擊碎的玻璃劃傷了穿著短袖的胳膊,「太嚇人了,當時趕來的醫護人員都來不及包紮我女兒的傷口,現場受重傷的人都救不過來。」
(圖為馬路對面商鋪的玻璃已經被震碎)
近幾年,因煤氣罐爆炸造成的類似慘劇也並不鮮見:
2016年5月21日,大連市長興島經濟開發區位於一家商店二樓的補習班因煤氣罐爆炸著火,造成3死20傷。事發時有20幾名學生上課,除3名死者,其餘學生有不同程度輕傷,有學生耳朵被燒傷。
2016年12月26日,北京通州區新華西街145號院一平房發生爆炸並引發火災,造成3人死亡,現場消防員稱系煤氣罐爆炸所致。事發平房周邊一些房屋也因此事故停電,另有部分居民無法回家需要安置。
2017年6月20日,遼寧省錦州市凌河夜市附近某門市因業主誤操作造成煤氣洩漏,遇明火閃爆。爆炸現場有多人受傷,周圍多間房屋玻璃被震碎、桌椅被震飛。
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全國燃氣爆炸新聞有814起,其中室內燃氣爆炸新聞540起,室外燃氣洩漏及爆炸新聞274起,共造成80人死亡、928人受傷。
2
1個煤氣罐爆炸的威力相當於3000顆手雷!
為什麼煤氣罐爆炸能造成這麼大的傷亡呢?
因為它會帶來兩次破壞!
首先是罐體破裂發生物理爆炸,罐內液態石油氣瞬間膨脹250-300倍變成氣態,產生衝擊波,猶如地雷爆炸。
接著,氣態石油氣迅速與空氣混合,當它在空氣中的濃度降至3%-11%時,如遇明火,將產生化學爆炸帶來爆炸燃燒,產生巨大衝擊波。人若吸入這種
爆炸性氣體,呼吸道和肺臟組織會被燒傷。
為了模擬煤氣罐爆炸的過程,消防人員曾經做過一個這樣的實驗,看看燃氣「轟燃」有多厲害。
首先,消防人員在空地中央臨時搭建了一座小木屋。這間木屋並不大,佔地約4平方米,高度1.7米,三面都有窗,一面開了一扇門。
在木屋內,除了室內的三個監控設備以外,另外的線頭是一套電子點火設備,主要用來人為製造一個火源,產生燃氣「轟燃」的必要條件。
(圖為木屋內景)
消防人員準備在木屋內先人為造成燃氣洩漏,再通過不同的時間點進行人為點火,最終形成「轟燃」。
實驗開始。消防人員將已被破壞的皮管連接在灶具上,並打開室外液化氣瓶,這樣就模擬了家庭中皮管老化洩漏情況。
一切就緒後,工作人員退到20米的安全距離以外,等待燃氣洩漏到一定量後,進行點火。
在等待10分鐘後,工作人員第一次按下了木屋內的電子點火裝置,但現場並沒有任何反應。工作人員通過屋內的監控發現,點火裝置在接收到電子信號後冒出了青煙,表明點火裝置沒有問題。
到木屋附近查看情況後發現,屋內已經有明顯的「臭味」,也就是燃氣洩漏出來的味道,燃氣洩漏時間尚短,所以這時候並沒有引發爆炸。家裡的燃氣一般洩漏到這個程度,人就會昏昏欲睡,精神狀態也會越來越萎靡。
工作人員繼續等待。在實驗開始後25分鐘,工作人員再次按下了電子點火裝置。
一瞬間,整個屋內突然躥起了明火,火焰升騰的瞬間,一股巨大的衝擊力將木屋頂起半米多高,並將木屋的玻璃全部震碎,一扇窗戶被震落,一面牆體也被震裂,大約6秒後才恢復平靜。
屋子裡放置的一些物品都被燒了個精光。
(視頻監控錄下木屋內爆炸時的一幕)
消防員將燃燒的液化氣瓶拎了出來,並用溼毛巾捂住,關上了閥門。
煤氣罐根據容量分幾種型號,家用煤氣罐一般是10升裝(約15公斤),它爆炸時相當於150公斤TNT炸藥的威力,足以炸毀兩層樓房。
如果用手雷威力來對比:一顆手雷含有TNT炸藥約50克,照此推算,1個家用煤氣罐(滿罐)爆炸的威力相當於3000顆手雷!
看看下面這個視頻,我們能更加直觀地感受其威力——煤氣罐爆炸後,火焰飆到了5米高。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所以在敘利亞內戰中,敘利亞反對派用全手工打造的煤氣罐大炮,能夠3炮炸塌一棟樓也就不難理解。
(敘反對派煤氣罐大炮威力巨大)
3
為什麼煤氣罐頻頻發生爆炸?
煤氣罐主要在燃氣管道建設滯後的農村地區以及城鎮小吃店、飯館等有較為廣泛的應用。
煤氣罐爆炸事件不斷發生,最直接的因素就是用戶使用不當。
煤氣罐的氣瓶在設計製造時,對其耐壓、使用溫度範圍、液化石油氣灌容量等做了嚴格的規定和要求,保證在設計條件內使用不發生意外。按照《氣瓶安全監察規定》,氣瓶出廠後12年內每4年要檢驗一次,此後3年檢驗一次,使用15年的氣瓶必須作廢。
一般情況下,氣瓶內液化石油氣是氣、液兩相共存,處於相對平衡狀態。
但實際使用中,以下一些操作方法會使氣瓶超過使用條件,極易發生爆炸。
一是氣瓶超量充灌。
這是氣瓶發生爆炸最主要的原因,氣瓶的罐裝量絕對不可超過容積的85%。
二是氣瓶倒臥燃燒。
氣瓶體是圓柱體,裝有減壓閥會產生偏重,如倒臥會使減壓閥出氣口朝向地面燃燒,燃燒的溫度從地面輻射到瓶體上,超過四分鐘,就有爆炸的可能。
三是氣瓶缺乏維護。
氣瓶是壓力容器,如果長期使用,缺乏檢查、保養和維修,就會出現鏽蝕穿孔、裂紋,以致喪失耐壓強度,稍遇高溫,擠壓或碰撞就容易發生爆炸。
四是熱水燙、火烤瓶底。
在冬天,為了使液化氣充分燃燒,有的用戶採用熱水澆燙,火烤氣瓶等方法促使液化氣火燒旺起來,這樣很危險!尤其是用火燒氣瓶,會使氣瓶失去應有的強度,很容易導致其爆炸。
除此之外,隱藏在背後的監管難題也使得煤氣罐發生爆炸的機率大增。
在煤氣罐得到廣泛應用的農村,往往會看到氣站人員騎著電動三輪車,載著幾個1米多高的氣瓶採用「嘴對嘴」的形式為村民上門充氣。
有些不法煤氣充罐商向煤氣中摻雜大量二甲醚,二甲醚的價格只有煤氣的1/2左右,其熱值與煤氣相比低不少,因此消費者是買起來便宜用起來貴;更為嚴重的是,二甲醚對煤氣罐的橡膠密封圈及膠管有一定的腐蝕作用,容易引起氣體洩漏,從而釀成慘劇。
部分當地幹部雖然知道「黑煤氣」不安全,但因其能方便村民生活,所以監管並不嚴格。
儘管各地正在大力推行智能液化氣瓶,但由於價格比普通氣瓶高且充氣過程較為繁瑣,部分地區村民不太願意接受。一些居民家的煤氣瓶隨意擺放,有的因家裡面積較小就放在公路旁做飯,有的旁邊堆積木柴,成為家中的「固定危險源」。
(圖為部分農村家用液化氣氣瓶老化,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
而在城鎮小吃店、餐館,由於很多門面房不設天然氣管道,若使用天然氣需要從主管道接到門店室內,挖溝、接線、回填等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而且餐館鋪面是租用的,管道燃氣不能像液化氣罐一樣帶走,投資很不划算。所以一般經營者大多會選擇開支較小的煤氣罐,如果當地對其監管不嚴,再加上經營者使用不當,就極易在人流密集的商區埋下隱患。
為了對煤氣罐使用加以規範,很多地區也出臺了相關措施。
比如,在規範農村煤氣罐使用方面,「貴州省氣瓶安全追溯管理公共服務平臺」已於今年7月上線,初步實現全省氣瓶使用環節的可追溯,為燃氣氣瓶安全管理上了緊箍咒。同時,各地在推行新氣瓶時應更多考慮到村民的接受能力,給予適度財政補貼,幫助村民儘可能完成液化氣瓶的轉型升級。
而在規範城鎮煤氣罐使用方面,浙江省下發了《瓶裝燃氣銷售管控工作方案》。要求全省全面實行瓶裝燃氣實名制銷售,做到「戶戶實名登記,鋼瓶去向精準」。具體地說,如果是單位購買瓶裝燃氣,需要憑單位營業執照和購買人身份證,按規定做好銷售實名登記;如果是居民個人購買瓶裝燃氣,要實名登記身份證、駕駛證等有效證件。對無營業執照、無身份證的企業和個人,今後是不予銷售瓶裝燃氣的。
在實名制銷售信息系統上,還要實現實時查詢和追溯。通過採用二維碼、電子標籤等信息化手段和物聯網技術,對瓶裝燃氣充裝活動和銷售流向實行全監控。
4
面對煤氣罐著火到底該怎麼做?
無錫燃氣爆炸事件發生後,一個關於煤氣罐著火如何處置的視頻在各大社交平臺瘋傳。視頻中,身穿白色制服者聲稱煤氣罐著火,應當先滅火再關閥。
10月13日,@中國消防 在線喊話:請不要被其誤導!
10月14日,@中國消防再次闢謠:「凡是打著消防員名義推銷產品的都是騙子。"
各地消防官博也立即聯名闢謠↓↓
液化氣鋼瓶一旦著火怎麼辦?@中國消防提醒,可以根據現場情況,採取不同的處置措施。
第一種,在液化氣氣瓶閥門完好的情況下,首選是關閥,閥門關了火就滅了。網上流傳的「先滅火、後關閥,否則會回火導致爆炸」的情況,在液化氣氣瓶著火時是不會發生的。只有在燃氣管道著火時,如果快速關閥,會導致管道裡壓力快速下降,管道外面的壓力比裡面的壓力大,才會把火壓到管道裡去造成回火。消防員在處置燃氣管道著火時,首先會慢慢把管道閥門關到最小狀態,把火焰降到最小後,再關閥滅火,這樣是為了防止回火。液化氣氣瓶瓶體和瓶口較小,相對來說壓力較小,不會產生壓力差,而且液化氣氣瓶裡面的壓力比外界大。
第二種,如果著火的液化氣氣瓶的閥門損壞,可以不滅火,先把液化氣氣瓶拎到空曠地帶站立放置,再用水冷卻瓶身,等待液化氣燃燒完畢即可;燒著的液化氣氣瓶如果在居民家中無法轉移,通風良好且周邊無燃燒物,可以先滅火,再用溼抹布等物品堵住瓶口,並送至專業的液化氣站進行處置。
第三種,如果液化氣鋼瓶橫向倒地燃燒,鋼瓶容易被火焰加熱,到達一定溫度後,瓶內的液化氣受熱膨脹,瓶體容易發生物理爆炸。再次提醒,在無法預判和無處置能力的情況下,要第一時間撥打119報警電話,等待消防員到場處置,不要讓燃燒的瓶體倒地。
最後,總結一下安全使用燃氣的要點,注意防洩漏、防中毒、防火災。
一要自查燃氣氣具是否合規。灶具、熱水器、壁掛爐安全使用年限從出售日起為8年,超期使用會導致燃燒工況差,易損耗燃氣,燃燒不充分會產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氣體,使用灶具一定要使用帶熄火保護裝置的灶具。
二要檢查連接燃氣氣具的軟管是否合規。使用專用燃氣軟管,目前普遍在用的軟管有膠管、金屬波紋管、鋁塑管。膠管因其使用年限短、易老化,建議更換為其他軟管。專用金屬波紋管及鋁塑管可與灶具同壽命,且可防鼠咬,推薦使用。燃氣軟管安裝應注意:膠管不要超過2米;燃氣軟管不要靠近灶面;燃氣軟管不要穿牆體、門窗,不要壓、折燃氣軟管;燃氣軟管與灶具、管道連接處,要使用卡箍固定。
三要養成良好的用氣習慣。使用燃氣時,要注意開窗通風;要有人照看;使用完灶具後,應將燃氣和燃具開關關閉,長期外出應關閉燃氣閥門;廚房保持整潔衛生,特別是灶具周圍,不要堆放易燃物品;養成日常查漏習慣,重點檢查膠管與灶具及燃氣管道連接處、燃氣表與燃氣管道連接處、各閥門部門,常用方法是塗抹肥皂水,嚴禁使用明火檢查;當需要改動燃氣設施時,一定要找有資質的燃氣供應單位實施拆、改、遷、裝作業;有燃氣設施的房間內,嚴禁住人。
四是當聞到有類似臭雞蛋、油漆等刺鼻氣味,懷疑發生燃氣洩漏時,一定不要驚慌。要迅速關閉燃氣閥門;打開門窗,讓洩漏的氣體散發到室外;迅速撤離至戶外安全地方撥打燃氣搶修電話,通知供氣單位派專業人員處理。在此過程中,嚴禁開關任何電器,嚴禁一切火源,嚴禁穿脫衣物。如發現鄰居家燃氣洩漏,勿使用門鈴,應敲門通知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