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破殼的小雞,像一個個鵝黃色的小毛球,幾乎看不出來差別,也很難分辨出是公雞還是母雞。無論是家庭散養還是大規模養殖,學會快速分辨雛雞公母都非常必要。畢竟母雞可以下蛋,能獲得更多的收益。所以養殖戶都會選擇養更多的母雞。
通常養雞經驗豐富的人,只是通過看小雞的外形就知道是公雞還是母雞了。但有時僅僅通過觀察外形無法確定,還可以通過觀察小雞的羽毛、骨架等來進行判斷。常用的分辨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觀察行為。這種方法主要是觀察小雞走路的方式和是如何排便的。母雞的反應比較遲鈍,走路的時候是兩隻腳交叉行走的,排便的時候會略微蹲下。公雞走路的時候比較平穩,走起來呈現一條直線,排便的時候不會往後蹲。
第二,看體貌特徵。體型比較大身體比較重,眼睛圓圓的喙又長又尖,並且腳幹更粗的是公雞。在小雞破殼十四天後再對比,如果身形比較高比較重,腿更長且腳趾長短不一樣的是公雞。而身體既圓又輕,腿比較短腳趾長短一樣的是母雞。
第三,倒提方法。把小雞的雙腳提起來讓小雞頭朝下倒立,然後觀察小雞頭是怎麼翻轉的。如果小雞的頭部往下垂雙翅的拍打比較無力的就是母雞;如果小雞的頭往上回勾,使勁拍打翅膀向上掙扎的大多是公雞。
第四,觀察羽毛。等小雞成長一段時間開始換毛的時候才能用看羽毛的方法。通常母雞比公雞更早換毛,在破殼的第四天母雞的肩尖和胸部就會長出新毛,公雞則不會長出新毛。破殼半個月後,母雞的翅膀部分以及尾部的羽毛生長會更快,翅膀羽毛呈現出圓形;而公雞在這個時候尾部羽毛完全沒有,翅膀羽毛也很短,呈現出尖形。
第五,翻肛法。用這個方法來分辨公母只能在小雞剛出殼後的數小時內,不能超過一天,因此比較局限。在小雞破殼後能自己站起來的時候,把小雞握在手裡固定住,用手指輕輕地按壓小雞的肛門讓肛門輕輕翻開,然後用強光照射。如果可以看到很小的米粒形狀的突起就是公雞,沒有突起的就是母雞。
以上就是幾個常用的分辨方法,如果不能確定公母,可以將幾個方法綜合使用,準確率更高。掌握了這幾個方法就可以自己識別公母控制養小雞的雌雄比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