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海參作為一種營養含量極高的進補食材漸漸家喻戶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購買海參,並把每天一根海參作為了早晚的飲食習慣。
可是你知道嗎?就目前全球所知的海參有1000多種!其中在我國分布的也高達140多種,但是經過驗證可以食用的且營養價值較高的只有十幾種。
我國主要的食用海參為刺參,尤其以遼刺參聞名,另外中國南海還有梅花參、花刺參等。但是你知道海參分公母嗎?
我們生活中見過的基本所有動植物都有公母之分,對於經常吃螃蟹的人都知道,喜歡吃蟹黃的的會選擇母蟹,喜歡吃蟹肉的吃公蟹,那麼海參作為一種進補食材,不論是習慣買淡幹海參,還是買即食海參,我們都發現其實所有的海參都長的一模一樣,而且口感上也沒吃出什麼區別。
所以,海參是否分公母,又是如何區分的呢?關於這個問題,大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專業的副教授左然濤給出了答案,他說,「海參當然分公母,更準確的說法是分雌雄,海參屬於無脊椎動物、棘皮動物門、海參綱。多數海參是雌雄異體,但從外形上難以分辨雌雄。從受精卵成長為稚參,海參要經過一個很複雜的變態過程。不過雖是雌雄異體,但海參是體外受精,過程和青蛙的繁殖類似。」
既然海參分公母,那麼如何區分海參的公母呢?它們在口感和外表、以及營養價值上有區別嗎?
左然濤回答到:「雌雄海參從外觀上很難分辨,基本是完全一樣的,第二性徵並不明顯,如果非要從兩者的外表上找出區別點,就必須在海參的繁殖期從海參身體內的性腺顏色來看,公海參的性腺為乳白色,母海參的性腺為橘黃色,從這個方面來看,海參區分雌雄的方式和扇貝類似。
大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專業的副教授左然濤還說:「從營養上來說,海參的營養價值與海參的公母沒有關係,但是卻跟季節有微妙的聯繫,一般來說,春秋兩個季節的海參營養價值最高,因此我們也能夠發現,大部分的海參商家都是選擇春秋2個季節作為捕撈季。因為這2個季節的海參肉質肥厚更肥厚。」
在春秋這2個季節中呢,秋季更好,因為在炎熱的夏天,海參有休眠的習慣,經過一個夏天的休眠期,可以讓海參的肉質更加肥厚。所以海參的營養價值跟公母無關,反而與季節相關。
那麼我們的終極問題來了:到底是公海參好吃,還是母海參好吃? 左然濤表示:由於中國人傳統使用海參的習慣,性腺是拋棄不用的,所以雌雄海參的口感差別幾乎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