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天文館
沒想到高原小城市德令哈會來上有意義的天文課,這對自己來說是意外的驚喜,也有很大的紀念意義。
它位於德令哈市長江路,總建築面積為3974平方米,是目前國內第二大天文主題科普館。這對西北,甚至高原說都有非凡的意義。人與天文、自然的關係如影隨形。如果從小能培養,長大後對整個宇宙的認識自然會有所不同。
小時候喜歡看星星,很容易識別北鬥七星的位置。巨蟹座這樣的星座後來摸索起來,覺得宇宙有那麼大,總是有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當時自己喜歡天上的星星名字,總覺得和自己息息相關。多年後才知道年輕時的無知和天真。
宇宙星系
在一樓的科普廳,用手觸摸多媒體畫面,立體地展示了從微觀世界到宏觀世界、從最小的物質夸克到各種星系的宇宙空間多樣性。
精心製作的各種行星模型在燈光的映射下發出不同的光,充分展示了各種行星所代表的各種屬性,帥氣專業的解說員逐漸帶領大家開始探索宇宙世界。
但是視覺、聽覺不僅能充分感知宇宙各星系的組成,還能通過其他恆星的特質,通過人們的不斷探索逐漸發現各種行星的秘密,同時還能通過多媒體屏幕操作更直觀地了解宇宙,深刻體驗過另一顆恆星上的體重,原來自己可能那麼重,那麼輕,真是神奇。
探索宇宙之路
自古以來,人類探索宇宙的步伐就沒有停止過。從中國首次超新星爆炸記錄到人類首次登月,經歷了數千年的歷程。
從中國古人對宇宙的探索到西方的「巨安觀天400年」的宇宙探索旅程沒有說明這一旅程的困難,從中國古代的十二星系計時法到古代天文儀器「規表」的應用,中國人在宇宙探索的道路上沒有停止。
同樣,西方也用各種方式和儀器發現宇宙和地球的關係,出現各種學說和對整個宇宙的新認識,人類用智慧和力量不斷充實自己。
探索月球的路
對自己最親近的夥伴的認識也在加深。中國探月工程經過10年醞釀,中國探月工程分為「迂迴」、「秋季」、「回歸」三個階段。
宇宙事業的發展使我們更加客觀地了解了宇宙的一部分,從第一顆衛星東方紅1號到第一艘無人駕駛火箭獨木舟1號,載人火箭獨木舟9號。讓人們非常直觀地理解中國的宇宙成果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巨大的宇宙屏幕前,參觀者可以通過隔板直接捕捉天體,體會和理解屏幕上顯示的相關知識點。天文科普活動不僅能滿足孩子們的探索欲望,還能讓成年人更客觀地認識整個宇宙。約翰甘迺迪。
防禦地震
最後的主題館是關於地震的知識,德令哈高原小城市每年都會發生很多大大小小的地震,人們都知道地震對預防災害有積極的作用。
通過科學性、知識性、參與性一體化的體驗,體驗者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人與自然如何和諧相處,對所有意外的發生都可以防患於未然。
也許這只是一個小村莊,可能只是一個天文館,但也代表著對未知世界不斷探索和追求的力量。《禮記中庸》上寫著:「凡事存放,毫不猶豫地廢除」。馬前定律不悖,事前定律不困,行前定律沒有負罪感,挑戰定律無止境。
我們對未來宇宙的認識不再是臆測,而是相信真相。人與自然的關係將走向更加融洽客觀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