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電科院完成全國首次帶等電位地網用戶10千伏系統碰殼試驗

2020-11-30 中國電力新聞網

山東電科院完成全國首次帶等電位地網用戶10千伏系統碰殼試驗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時間:2020-08-06 10:19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通訊員 楊超 張勁 報導 日前,在國網山東電科院技術人員的帶領下,10千伏系統配電變壓器碰殼接地試驗在臨沂地區110千伏河東變電站順利開展,這是山東配電網故障防禦能力提升工作的第二次大型現場試驗,也是全國首次在小電阻接地系統中帶等電位地網用戶進行的過電壓影響試驗。

  低壓電網配電變壓器高壓側外殼接地(俗稱「碰殼」)是一項發生概率高、危險係數大的事件,可引起用戶側人身觸電、絕緣擊穿、設備損壞、火災等事故,不僅危害配電系統的安全運行,還對用電客戶和運維人員帶來嚴重威脅。因此,該院技術人員通過組織現場試驗,了解和掌握不同影響因素下轉移過電壓及應力過電壓的真實數據,繼而通過實驗數據和理論分析的比對,提出減小低壓系統轉移過電壓的措施,最後再次組織試驗驗證措施的有效性。

  此次試驗,是在第一次試驗數據的基礎上,對仿真分析後提出的抑制低壓系統過電壓的解決方案進行驗證,試驗選取110千伏河東變電站10千伏河東三回線五金環網櫃五金分接箱河東客戶分中心配電變壓器,在選定配電變壓器上模擬高壓側經外殼單相接地故障,通過實測不同配電系統接地方式、不同配電變壓器接地模式、不同配電變壓器接地電阻等場景下低壓系統過電壓數值,掌握各類場景下低壓系統過電壓規律。試驗證明,用戶側地線接等電位接地網,對高壓側碰殼時的轉移過電壓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該院提出的配電變壓器接地改造及低壓系統重複接地的技術要求,對指導10千伏中性點接地方式站內外改造,提升配電網可靠供電和優質服務水平將發揮極大的作用。

  為確保此次試驗順利開展,國網山東電科院利用半年的時間查閱資料,潛心研究,實地考察,積極調研,利用RTDS仿真實驗室優勢,反覆試驗碰殼時,各種影響因素對於用戶側過電壓的影響,聯合調控中心和相關地市公司專門成立試驗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統籌協調各項工作,反覆研究討論方案。面對疫情的考驗和試驗觸電的危險,他們超前謀劃,精細準備。提前組織專家現場勘察、討論制定試驗方案、明確試驗目的、研究試驗原理、確定試驗方法、細化試驗步驟,明確各單位試驗分工、人員到位及物資準備,為試驗順利進行做好充分準備。試驗當天,他們統籌各單位做好現場安全措施、防疫措施、後勤保障等工作,組織相關單位開展線路特巡防護和停電搶修準備,試驗時嚴格執行匯報、確認、籤字手續,確保流程順利、職責明確。為加強管控,確保安全。該院組織專家及試驗人員先後三次到試驗地點進行現場勘查,明確試驗位置、試驗接線,全面掌控現場危險點,嚴格落實「三大措施」,做好事故預案與應急搶修。試驗嚴格執行《電力安全工作規程》和「兩票」制度,相關單位領導到崗到位,確保安全萬無一失。

  從寒冬到酷暑,歷經半年的努力和籌備,國網山東電科院配電網故障防禦能力提升工作取得了階段性過硬的工作成效,他們將繼續以昂揚的精神風貌,以科學家的創新、求實、奉獻、協同精神為引領,展現電科院人奮勇爭先、永創最好的風採。

責任編輯:張媛媛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


相關焦點

  • 突破10千伏電位作業禁區的「帶電超人」李紅新
    4月底,在山東煙臺黃務街道辦事處,一名膠東漢子頭戴黃色安全帽,身穿深色工作服,指揮著兩名工人更換高壓線路箱。李紅新個頭不到1米7,膚色黝紅,深度鏡片後面是一雙含笑的眼睛。儘管其貌不揚,但他卻創造了國內帶電作業多項第一,被同行稱為「帶電超人」。「10千伏是城鄉生產生活用電的主要線路,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
  • 國網甘肅電科院完成光輝變GIS電子式互感器抗擾度試驗
    7月25日,國網甘肅電科院完成了330千伏光輝變電子式互感器及其採集器隔離開關分合容性小電流條件下的抗擾度試驗。  試驗過程中,電科院技術人員與廠家試驗人員通過多次討論溝通,不斷完善試驗接線方式及試驗方案。
  • 寧夏完成世界最高電壓等級直流避雷器首次高空試驗工作
    中新網銀川10月16日電(於晶)16日,記者從國網寧夏檢修公司獲悉,在±1100千伏吉泉直流輸電線路首次綜合檢修之際,寧夏檢修公司成功完成世界最高電壓等級直流避雷器首次高空試驗工作。據了解,±1100千伏吉泉直流輸電線路全長3319.2公裡,是目前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輸電距離最遠的特高壓輸電工程。
  • 江蘇電力成功開展配網多數據來源單相接地故障精準研判試驗
    江蘇電力成功開展配網多數據來源單相接地故障精準研判試驗 作者:黃蕾 王升波    來源:中國電力網  發布時間:2019-05-28    「弧光接地試驗完成,故障線路為10千伏董莊1號線,故障區段為40號杆與沙東村5號支線15號杆之間
  • 西寧電網首次實現10千伏農配網合環調電
    近日,國網西寧供電公司打破以往停電倒負荷模式,首次在西寧湟源地區開展10千伏農村配電網合環調電試驗,實現了1077戶高低壓用戶在線路故障情況的持續正常用電,此舉標誌著該公司在提升農網供電可靠性方面邁出堅實一步。
  • 國網海東供電公司首次實施地電位帶電作業
    青海新聞網訊 12月14日,國網海東供電公司配網帶電作業班首次採用地電位作業法在互助縣臺子鄉10千伏南一路66號杆開展「T」接正平股份有限公司臺子鄉隧道分支引流線任務,避免了停電給客戶帶來生產和生活的不便。該項新項目的成功開展,為該公司配網帶電作業歷史開闢了新的一頁。
  • 蘭州供電公司:完成330千伏線路等電位帶電作業消缺
    日前,蘭州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中心成功消除330千伏炳樹線4號杆塔中相導線大號側T型線夾發熱缺陷,成為機構改革後該公司首次開展的330千伏等電位帶電作業。7月15日,蘭州供電公司帶電作業人員江浩然,帶電處理300千伏炳樹線4號杆塔中相導線大號側T型線夾發熱缺陷。(白軍虎 攝)7月15日,運維人員在進行紅外測溫時,發現330千伏炳樹線4號杆塔中相導線大號側T型線夾溫度為163℃,嚴重超過正常運行溫度,屬於危急缺陷。
  • 青海完成世界首次±800千伏特高壓空氣間隙放電試驗
    中新網8月21日消息,中國國家電網青海電力科學研究院21日披露,世界首次±800千伏特高壓直流閥側套管高海拔空氣間隙放電試驗在位於青海西寧的中國高海拔高電壓實驗室高壓試驗大廳完成。 圖為中國高海拔高電壓實驗室高壓試驗大廳內進行的世界首次±800千伏特高壓直流閥側套管高海拔空氣間隙放電試驗。
  • 廣東電科院:六氟化硫氣體回收再利用新範本
    1986年,廣東電科院就在全國率先開展了六氟化硫氣體質量檢測工作。1990年,該院又啟動了六氟化硫分解組分研究,並首次在國內電力行業建立溼度標準系統。  經過15至20年的運行,21世紀初,我國早期投產的電氣設備陸續進入檢修期,使用多年的六氟化硫氣體也需要更換。
  • 國網甘肅電科院:那些為輸電設備「拍X光片」的共產黨員們
    在甘肅首個特高壓站——±800千伏祁連換流站內,電科院材料檢測專業的技術人員正在緊鑼密鼓的開展750千伏GIS斷路器的帶電X射線檢測工作。  「等一下,先別開,等人到齊了再開射線機」,在現場工作負責人、電科院材料專業專責的謝金鵬的叮囑中,電科院檢測團隊人員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各自手頭的事項。
  • 曲靖局順利完成±500千伏牛從直流地線融冰試驗
    曲靖局順利完成±500千伏牛從直流地線融冰試驗 來源: 2020-12-04
  • 甘肅電網2019年首次等電位帶電作業圓滿完成
    近日,隨著國網甘肅檢修公司成功開展330千伏麥曬線70號杆塔引流子線線夾脫出恢復任務,預示著甘肅電網2019年首次等電位帶電作業圓滿完成,為全年輸電專業安全生產工作開了好頭。
  • 國網山東電科院: 啟動分布式海洋能發電 併網技術研究
    導報訊(記者 劉勇通訊員 李新梅 張勁)日前,國網山東電科院(300215)啟動了國網公司科技項目「分布式海洋可再生能源發電併網控制關鍵技術研究及示範」。該項目可以實現海洋能發電系統多場景供電協同組網,有助於推動海洋能發電與供電系統的協同建設,可以為「海能海用」提供大量的實驗數據,積累豐富的管理經驗,為進一步推動海洋開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技術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 世界首條±660千伏輸電大通道銀東直流在山東這十年 輸送電量超...
    2011年2月28日,±660千伏銀東線由單極試運行變為雙極正式投運,將電能輸送能力由200萬千瓦提高到400萬千瓦,並長期保持滿負荷運行,每天可將近1億度電送至山東用電負荷中心,佔山東「外電入魯」的40%,並連續多年平均利用率80%以上,居全國首位,在迎峰度夏、迎峰度冬期間有效緩解山東地區用電緊張的局面。
  • 世界首個500千伏柔性直流電網工程瞬時人工接地短路試驗成功
    6月10日16時58分,世界首個500千伏柔性直流電網工程——±500千伏張北柔性直流電網試驗示範工程直流線路成功經受瞬時短路電流衝擊,人工接地短路試驗圓滿完成。作為工程投運前的「終極大考」,瞬時人工接地短路試驗主要考核的是直流斷路器、換流閥、換流變等一次設備性能及保護裝置、控制裝置等二次設備性能,考核柔性直流電網在短路電流衝擊下的暫穩態性能,驗證線路故障後的保護動作及重合閘是否正確,對於驗證系統的安全可靠性和發現安全隱患具有重要意義。
  • 山東電工電氣成功研製500千伏直流海底電纜
    【精品能源內容,點擊右上角加&39;】8月30日,±500千伏交聯聚乙烯直流海底電纜順利通過系統型式試驗,突破了國內超高壓直流海底電纜設計製造的瓶頸。該電纜由山東電工電氣集團有限公司所屬重慶泰山電纜有限公司牽頭、西安交通大學和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配合研製。
  • 國網甘肅電科院:以高質量黨建 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
    2020年,國網甘肅電科院開辦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讀書班,研究制定「一月一主題」的主題黨日活動方案,院領導帶頭講黨課,開展「四史」學習,邀請全國政協委員等宣講全國「兩會」精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組織黨支部書記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交流分享,在強化理論武裝中汲取真理力量,拓展了黨的最新創新理論學習的深度和廣度。
  • 帶你去看它的奔放與活力
    從王延偉的介紹中,記者了解到根河老化站選取根河110千伏變電站內東南角的非帶電區域,在有限的範圍內安裝了交流220千伏升壓系統、交流50千伏升壓系統以及直流50千伏升壓系統共3套戶外長期運行電壓系統。同時,安裝了3套與升壓系統匹配使用的試品支架。供電電源採用箱式變電站集成化設計,站內可實現氣象環境、試品洩露電流的實時監測,以及各區域的無死角視頻監控。
  • 國內首條10千伏三相同軸高溫交流超導電纜型式試驗成功
    央廣網深圳1月12日消息(記者黃倩 通訊員王哲 朱婷婷)記者12日從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獲悉,國內首條10千伏三相同軸高溫交流超導電纜型式已於近日試驗成功,標誌著深圳即將建成全球首個應用於高負荷密度供電區域的超導電纜示範工程。據悉,該工程是南方電網公司重大科技專項,預計今年內建成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