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電網首次實現10千伏農配網合環調電

2020-11-26 中國創新網

  近日,國網西寧供電公司打破以往停電倒負荷模式,首次在西寧湟源地區開展10千伏農村配電網合環調電試驗,實現了1077戶高低壓用戶在線路故障情況的持續正常用電,此舉標誌著該公司在提升農網供電可靠性方面邁出堅實一步。

  「此次合環調電之選取湟源縣10千伏華六路、華二路作為試驗對象,因為華六路12號杆突然出現放電故障,需要緊急停電搶修。」負責實施本次試驗的工作負責人馬國榮介紹道。但考慮到華六路和塔三路屬同杆架設線路,帶電搶修必須將兩條線路同時停電,將進一步擴大停電影響範圍。出於統籌考慮,最終決定在華六路、華二路兩條線路上採用合環調電方式進行帶電搶修,全力確保用戶正常用電。

  據悉,合環調電是指通過聯絡開關,將一條或幾條線路上的負荷在不停電情況下由另一條線路供電,實現連續供電,有效減少停電時戶數。為保證此次合環調電操作順利進行,該公司提前組織工作人員對相關線路全面巡查,精心編寫操作方案及事故預案,最終確保了試驗的成功。

  該公司運維檢修部副主任史金剛介紹道,此次合環調電成功實現,縮短了用戶停電時間4.7個小時,如果將來此項技術全面推廣應用,農村地區供電可靠性將提升12%,真正實現農村地區「用上電」到「用好電」,進一步助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下一步,國網西寧供電公司總結好此次合環調電成功經驗,排查符合條件的聯絡線路,為今後全面開展10千伏農配網合環調電操作奠定基礎,進一步為農村用戶提供更加穩定、可靠的電力保障。

(責任編輯:韓夢晨)

相關焦點

  • 國網隴南供電公司首次獨立完成110千伏合環潮流計算
    5月9日,國網隴南供電公司在1112宕綠線停電檢修期間,將110千伏宕昌變、宕昌牽引變2座110千伏變電站通過合環的方式倒至110千伏哈達鋪變電站運行,此項工作的正常開展標誌了電力調度控制中心首次獨立成功完成110千伏合環潮流計算。
  • 璧山供電:首次實現跨片區合環換電
    「110千伏凰璧線合換電流值在正常範圍內。」11月3日5時16分,隨著國網重慶璧山供電公司調控員方習的再次確認無誤,標誌著璧山電網首次成功實現變電站跨500千伏供電片區合環換電。此次操作,減少璧山轄區用戶停電時戶數約900小時·戶,保障了操作期間用戶不間斷供電,大大提高電網供電可靠性。
  • 黔西電網35kV系統首次成功合環
    黔西電網35kV系統首次成功合環 發布時間:2016-09-19   來源:本站編輯
  • 新疆750千伏電網首次環網運行
    2014-05-16 14:22:37    華夏經緯網
  • 南方電網公司多層級推進智能電網建設助力能源轉型
    廣西電網公司全面深化配電自動化推廣應用,針對南寧城區用電特點和用電需求,先後實現全電纜主站集中自愈、架空饋線分布式就地自愈應用,積極推進配網主站集中及自適應自愈功能應用,開展「網格化+主幹配+智能分布式+智能運維」模式智能開關房研究及應用,特別是「智能分布(主幹線)+電壓時間(支線)+集中控制(主站)」自適應技術,更是將廣西配網故障隔離時間帶入了毫秒時代。
  • 國家電網舟曲電網將實現雙電源環網供電
    8月2日,在舟曲電網災後重建現場了解到,甘肅省發改委批覆舟曲災後重建電網工程總投資1.755億元,甘肅省電力公司高度重視舟曲電網災後重建,對舟曲電網災後重建項目進行了周密安排。重建後的舟曲電網將實現雙電源手拉手環網供電,供電可靠性大大增強。
  • 韓豐:新形勢下配網將如何發展
    為建立電網規劃設計支撐體系,公司構建了「國網經研院、省經研院、地市經研所」三級技術支撐機構,實現了配電網規劃設計隊伍從無到有,有力支撐了國家電網公司配電網發展。國網北京經濟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韓豐的文章深度分析了配網建設的現狀和任務,總結了未來的發展方向,本刊將其作為本次活動的開篇之作予以刊發,以飧讀者。
  • 青海完成世界首次±800千伏特高壓空氣間隙放電試驗
    中新網8月21日消息,中國國家電網青海電力科學研究院21日披露,世界首次±800千伏特高壓直流閥側套管高海拔空氣間隙放電試驗在位於青海西寧的中國高海拔高電壓實驗室高壓試驗大廳完成。 圖為中國高海拔高電壓實驗室高壓試驗大廳內進行的世界首次±800千伏特高壓直流閥側套管高海拔空氣間隙放電試驗。
  • 山東電科院完成全國首次帶等電位地網用戶10千伏系統碰殼試驗
    山東電科院完成全國首次帶等電位地網用戶10千伏系統碰殼試驗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時間:2020-08-06 10:19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通訊員 楊超 張勁 報導
  • 創新應用配網「三維設計」,促進精準設計、精細投資
    7月28日,國網桐鄉市供電公司設計人員將無人機航測數據導入10千伏亭橋線三維設計模型,順利完成全省首個配網線路三維設計建模工作。三維設計中清晰的立體地形、精準的交跨距離,為新建通道路徑選擇、設備選型提供了更準確的數據支撐。
  • 國內首條10千伏三相同軸高溫交流超導電纜型式試驗成功
    央廣網深圳1月12日消息(記者黃倩 通訊員王哲 朱婷婷)記者12日從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獲悉,國內首條10千伏三相同軸高溫交流超導電纜型式已於近日試驗成功,標誌著深圳即將建成全球首個應用於高負荷密度供電區域的超導電纜示範工程。據悉,該工程是南方電網公司重大科技專項,預計今年內建成投產。
  • 中國實現800千伏電網特高壓換流站無人機全自動巡檢
    南方電網昆北換流站 供圖據介紹,南方電網超高壓公司建設的昆柳龍直流工程是中國《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及《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的跨省區輸電重點工程。該工程將實現多項電網技術的創新,並創造多項世界第一。其中,±800千伏的昆北換流站作為該工程的送端站點,每年可送電320億度,社會經濟意義重大。圖為無人機在巡檢中。
  • 國內首次實現750千伏輸電線路直升機帶電作業
    中新網蘭州9月18日電 (尹嵐 易明星)17日,在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永靖縣境內,國網甘肅檢修公司協同國網通航公司採用直升機吊索法圓滿完成甘肅電網首次直升機帶電作業不僅打破甘肅境內無直升機帶電作業的歷史,還是國內首次利用直升機在750千伏電壓等級輸電線路上進行帶電作業,標誌著中國帶電作業技術和實踐再次取得突破。
  • 無人機「飛粵」之旅 帶你見證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改革發展
    機巡作業已成為當前電網運維的重要手段之一,可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廣東電網在國內率先實現全省110千伏及以上線路巡視全覆蓋,無人機年巡視規模已達到8萬公裡,實現「白天+夜間」全時段巡視,由傳統人巡的4千米/人日,提升到至14.51千米/人日,效率提升了2.6倍。目前已對新建輸電線路實施無人機驗收,工作效率提高了6倍。
  • 高原特高壓上的「電網鐵軍」:為電網建設加速度
    中新網西寧10月9日電 題:高原特高壓上的「電網鐵軍」:為電網建設加速度作者 李江寧 郝瑾陽 孫禹晨夜色籠罩著青豫特高壓海南±800千伏換流站項目部內,電氣C包項目經理吳建平伏案而坐,翻閱著手中厚厚的資料,再次核對檢查明日抗爆板的安裝準備工作。
  • 繼智能電錶後,配網市場成為HPLC另一個增長點
    寬帶電力線載波通信網絡則是以電力線作為通信媒介,實現低壓電力用戶用電信息匯聚、傳輸、交互的通信網絡。寬帶電力線載波主要採用了正交頻分復用技術,頻段使用2MHz-12MHz。與傳統的低速窄帶電力線載波技術而言,HPLC技術具有帶寬大、傳輸速率高,可以滿足低壓電力線載波通信更高的需求。2019年國家電網提出了"三型兩網","兩網"即堅強智能電網和泛在電力物聯網。
  • 杭州開展全省首次220千伏輸電線路直流通電融冰「實戰演練」
    為保障今年冬季杭城供電可靠,保證嚴寒天氣下用電負荷高峰時期的安全可靠供電,11月29日,國網杭州供電公司選定臨安220千伏柯家變,開展全省首次220千伏線路直流融冰「實戰演練」。早上10:00,融冰總指揮一聲令下,融冰實戰演練正式打響。
  • 繼智能電錶後 配網市場成為HPLC另一個增長點
    寬帶電力線載波通信網絡則是以電力線作為通信媒介,實現低壓電力用戶用電信息匯聚、傳輸、交互的通信網絡。寬帶電力線載波主要採用了正交頻分復用技術,頻段使用2MHz-12MHz。與傳統的低速窄帶電力線載波技術而言,HPLC技術具有帶寬大、傳輸速率高,可以滿足低壓電力線載波通信更高的需求。2019年國家電網提出了"三型兩網","兩網"即堅強智能電網和泛在電力物聯網。
  • 淺談德興配網集中化管理之調度篇
    規範性引用文件  《江西電網調度管理規程》  《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安全工作規定》(線路部分)  《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安全工作規程》(變電部分)  《江西省配網集中化管理》2151文件  《電網調度實用技術問答》第二版  《江西省電力公司電氣兩票管理規定》贛電安[2010]57號  一、調控員做工作票許可人不符合安規和不能履行許可人安全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