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智能電錶後 配網市場成為HPLC另一個增長點

2021-01-15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輸配電網訊:HPLC是高速電力線載波,也稱為寬帶電力線載波,是在低壓電力線上進行數據傳輸的寬帶電力線載波技術。寬帶電力線載波通信網絡則是以電力線作為通信媒介,實現低壓電力用戶用電信息匯聚、傳輸、交互的通信網絡。寬帶電力線載波主要採用了正交頻分復用技術,頻段使用2MHz-12MHz。與傳統的低速窄帶電力線載波技術而言,HPLC技術具有帶寬大、傳輸速率高,可以滿足低壓電力線載波通信更高的需求。

2019年國家電網提出了"三型兩網","兩網"即堅強智能電網和泛在電力物聯網。利用移動互聯、人工智慧等現代信息技術和先進通信技術,實現電力系統各個環節的萬物互聯、人機互動,打造狀態全面感知、信息高效處理、應用便捷靈活的泛在電力物聯網。泛在電力物聯網承載的是數據流,與承載電力流的堅強智能電網共同構成能源流、業務流、數據流"三流合一"的能源網際網路。數據流的實現離不開現在的有線和無線物聯網技術,如光纖、電力無線專網、NB-IoT、藍牙、5G、HPLC等等。

HPLC在感知連接通信上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可以實現高頻次數據採集、遠程監測、用能管理、用電分析、故障搶修等各種應用,HPLC通信單元是泛在電力物聯網在感知層重要的通信設備。另,HPLC與無線技術的融合為泛在電力物聯網提供了更多的接入可能。

目前,HPLC最大的市場應用還是國家電網招標的電能表及用電信息採集設備。2018年第四季度,國家電網對HPLC模塊開始統一招標,採購量4269萬隻,採購金額為24.6億元,均價約57.7元。

根據國家電網2019年招標的情況,HPLC相關產品主要應用於集中器I型上,相關HPLC設備數量總計為1,208,864隻。其中,僅具備HPLC的僅2500隻,4G與HPLC技術融合的相關設備數量為1,197,364隻。2019年交付數量為223,635隻,2020年交付數量為985,229隻。

從2019年第一次招標情況來看,HPLC作為本地通信技術還融合了遠程通信(4G)應用在集中器I型上。有線技術融合無線技術是HPLC應用的一個特點。除了4G公網之外,還可以融合無線微功率、NB-IoT、專網等無線技術,可以大大拓展HPLC更多的應用發展空間。尤其是在建築樓宇內,無線總有所不及,會有信號盲區,藉助HPLC技術可以更好地實現通信連接。隨著HPLC在國家電網推動下,將來會帶動起更多的市場應用。

2017年中國電力線載波通信晶片行業產量達到12350萬顆,市場規模達到30億元,較2016年同期增長21.71%;2019年電力線載波通信模塊產值達到60億元,到2025年中國電力線載波通信晶片及模塊將帶動電網載波通信、物聯網、智能家居行業相關市場總規模達到3000億元。

有望成為泛在電力物聯網最重要終端的智能電錶繼續拉動HPLC需求

智能電錶是智能電網,特別是智能配電網數據採集的基本設備之一,承擔著原始電能數據採集、計量和傳輸的任務,是實現信息集成、分析優化和信息展現的基礎。對於廣大用戶來說,智能電錶取代機械錶和電子式電能表,可以讓用戶足不出戶就可以完成用電繳費,實時查看用電情況,了解電量剩餘狀況,極大的方便了群眾的生活。

電網智能化已成為當今一種不可逆轉的社會潮流。按照國家"十三五"規劃,2020年我國將全面進入"電網2.0"時代,實現智能電錶100%覆蓋。

目前,中國智能電錶的安裝主要採用招投標方式,智能電錶招標首先由各省電力公司上報需求,再由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統一招標。其中,自2009年國家電網開展智能電錶推廣,對智能電錶開始招標以來,每年招標次數呈下降的變化趨勢,2011年招標次數達到5次,隨後逐年下降,2016年開始,逐漸穩定到每年兩次招標,2019年,國家電網智能電錶招標總量7721萬隻,同比增長46%;比智能電錶初裝期即2010年至2017年年平均招標總量6800萬隻還高出13.5%。可見國家電網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的推進,加快2009版的標準智能電錶更換進度。

HPLC市場總體容量4.5億隻,來源於國內總體的智能電錶市場。目前已經招標了約2億隻,剩下2.3-2.5億隻的空間預計在2021年2022年兩年之內招完,這是純智能電錶的市場。

隨著智慧城市,物聯網的發展,智能電錶有望成為泛在電力物聯網最重要的終端,未來也將有更多企業入局智能電錶行業。

配網市場成為下一個增長點

未來還有一塊更大市場,就是配網市場。配網市場是指未來所有需要在配電網絡10千伏到30千伏區間內工作的設備,都需要接入一個融合終端裡面,即代表所有的設備都要具備HPLC通訊或者HPLC加雙模的通訊方式,由他們把數據採集上來之後匯報給融合終端,再由融合終端進行綜合處理之後匯報到雲端進行處理。未來有望是智慧家庭、光伏發電、電力汽車充電等應用的主要通信手段。

保守估計配網市場是電能表市場的三至五倍,約15-20億區間。推測這個模塊的價格120-130元,甚至可能更高,總量15億左右空間,2023年開始每年可能都有200-300億的市場規模。

市場格局

行內主要企業包括北京智芯微、青島東軟載波、海思、深圳力合微電子、上海雲間半導體、南瑞微電子等等。北京智芯微國家電網信通產業集團的下屬企業,受政策優惠支持,市場優勢一直在。排名其次是海思、青島東軟和深圳力合微。其中深圳力合微於2019年,成功完成了高速電力線通信線路驅動晶片的自主研發,並向市場正式推出,目前已取得規模預售訂單。該晶片通過了專業機構的相關檢測,達到了可完全替代國外同類產品的水平。

原標題:繼智能電錶後,配網市場成為HPLC另一個增長點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電力新聞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繼智能電錶後,配網市場成為HPLC另一個增長點
    有望成為泛在電力物聯網最重要終端的智能電錶繼續拉動HPLC需求智能電錶是智能電網,特別是智能配電網數據採集的基本設備之一,承擔著原始電能數據採集、計量和傳輸的任務,是實現信息集成、分析優化和信息展現的基礎。對於廣大用戶來說,智能電錶取代機械錶和電子式電能表,可以讓用戶足不出戶就可以完成用電繳費,實時查看用電情況,了解電量剩餘狀況,極大的方便了群眾的生活。
  • 南網的智能電錶和國網的智能電錶有什麼功能區別呢?
    今天介紹一下南網的智能電錶和國網的智能電錶的功能區別和差異,先上圖 透明的為南網電錶不透明的為國網電錶,那兩塊表之間有什麼差異呢?
  • 智能電錶內部構造深度拆解:電錶如何智能?
    與智慧型手機等便攜終端相比,人們幾乎沒有機會了解智能儀表的內部構造。因此,為了弄清楚這些內部情況,拆解組決定購買美國的「智能電錶」產品,並進行內部分析。此次是在從事過多款產品拆解調查的Fomalhaut Technology Solutions公司的協助下進行拆解分析的。下面首先以具備有線通信功能的智能儀表為主,分析一下使用部件的廠商名稱及部材成本等。
  • 智能電網AMI中的智能電錶系統設計
    智能電網建設對電力設備提出更高層次的要求,智能電錶和數位化變電站面臨較高景氣度,掌握該核心技術優勢和市場優勢的企業將從中受益。因此,加大智能電錶的研發力度將對我國智能電網的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2)通信網絡採取固定的雙向通信網絡,能夠把採集的數據信息(包括故障報警和裝置幹擾報警)實時地從智能電錶傳到數據中心,是全部高級應用的基礎。(3)計量數據管理系統MDMS這是一個帶有分析工具的資料庫,通過與AMI自動數據收集系統的配合使用,處理和儲存電錶的計量值。
  • 智能電錶走字快?
    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今年,北京將為120萬戶居民更換智能電錶。近日,記者與北京市電力公司、北京市電能表計量檢定中心,對居民關心的問題進行了實驗檢測,結果顯示,智能電錶不會因靈敏度高而比普通電錶走得快,其產生的輻射也比較低。 今年至2015年,北京將完成全市範圍內的智能電錶換裝。
  • 晉州市邁入HPLC智能電錶新時代,2021年將覆蓋全市
    「以前繳了電費,還需要登著梯子插上卡才能用電,自從換上了新式遠程智能電錶,直接從網上繳費就可以了。」6月30日,晉州市朝陽小區張女士指著自己家剛更換的智能電錶高興地說道。從2011年開始,晉州地區作為試點大批量更換使用插卡式智能電錶,首批插卡式智能電錶的使用已經超過10年,許多功能已經不能滿足百姓的需求。截至目前,晉州地區在運智能電錶20餘萬隻,其中09版插卡式智能電錶佔比超過45%。
  • 智能電錶的的設計突破及面臨哪些挑戰
    電錶的核心任務是電能計量,但是電能計量已不再是智能電錶的唯一功能,智能電錶需要提供更多的電力使用狀況參數,並將這些信息進行收集、分析和交互管理後產生有用的信息,電力系統再以此實時地做出更好的用電決策和電力系統配置優化。
  • 國家電網智能電錶「非常招標」爭議(1)
    本周,國家電網公司2009年智能電錶第一批項目的招標結果預計將揭曉,總價值近9億元的294萬隻電錶訂單將花落數十家企業。這次招標原計劃7月份進行,但直到11月中旬才啟動,已經將近半年「無表可用」的國家電網公司,試圖通過此次招標快速選定急需的首批智能電錶。
  • 智能電錶優缺點
    智能電錶優點   一、自愈功能   在使用智能電錶如出現智能電網故障並且在沒有或是少量人工的幹預下,服務一流的智能電錶具有的自愈功能不僅能夠快速啟動應急決策實現故障分離、自我恢復以及避免或減少用戶停電的範圍
  • 智能電錶被「加速」?!真相是 ……
    最近一段時間朋友圈瘋傳「智能電錶跑得快」「換上智能電錶後電費翻倍」(網上瘋傳的相關文字)引發了不少人轉發生活中電錶真的如此嗎?有部分市民表示平時不會關注電錶但是的確感覺電費在增加「 一年比一年肯定多」!在朋友圈轉發的帖子中,有人傳言說,智能電錶相對以往機械電錶,會跑得快,換上它要交兩倍電費,甚至表示電錶是被供電公司和廠家做了手腳。
  • 一文帶你了解2020年智能電錶行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2級單相為...
    《中國智能電網計劃》發布後,我國電網自動化需求爆發,作為智能電網「基石」的智能電錶大規模招標啟動,以國網為例,2014年招標量達到9166萬隻,招標量達到高點;2019年國家電網電錶招標總量為7391萬隻,同比增速為34.5%。
  • 智能電錶工作原理_智能電錶怎麼看?
    新式的智能電錶與老式電錶相比,智能電錶具有計量精度高、智能扣費、電價實時查詢、電量記憶、抄表時間凍結、餘額報警、信息遠程傳送等功能特性,
  • 智能電錶工作原理和結構
    智能電錶通過用戶交費對智能IC卡充值並輸入電錶中,電錶才能供電,表中電量用完後自動拉閘斷電,從而有效地解決上門抄表和收電費難的問題。  另一類機電結合的電度表則是採用電子式計量電路在獲得數字式脈衝信號後,通過微型電機驅動字碼轉輪得到電能計數 值,這種結構是最簡潔可行的電子式電度表的方案,但遺憾的是其對計量電路的要求較高,即要求所有的表都按一個固定的比例將電能值轉換為對應數量的數字脈衝,才能按正確的速度驅動微電機以轉動字輪。
  • 智能電錶被加速? 國網青島公司:真相在這裡
    信網11月16日訊 自從智能電錶普及以來,關於智能電錶的謠言滿天飛:智能電錶走字快?供電公司故意使用5A的小電錶? 智能電錶有問題都要自己花錢更換…為了破除謠言,信網將大家的問題進行了整理,詢問了國網青島公司的相關人員,關於智能電錶,真相在這裡。智能電錶走字準確智能電錶比機械錶要靈敏很多,精確度更高。
  • 國網江蘇電力實現智能電錶全覆蓋的意義是什麼?
    報載:今年以來,國網江蘇電力落實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工作部署,針對前期遺留的部分更換難度較大的非智能電能表,統籌部署、協同聯動、逐只銷號,最近全面完成全省非智能電能表清零,在國家電網系統內率先實現智能電能表全覆蓋,為配網運維管理、客戶服務改善等提供了更強大的數據支撐。
  • 智能電錶製造數據採集系統的原理及設計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項國家發明授權專利——智能電錶製造數據採集系統。 內容說明 本發明涉及電錶生產管理領域技術,尤其是指一種智能電錶製造數據採集系統。 在智能電錶製造生產的過程也是如此,因此,創建一個能夠有效地管理智能電錶製造的平臺,使零配件從設計、安裝調試、出入庫、銷售到維修等階段的相關信息都能夠進行跟蹤和追溯,較好地滿足企業對工業製造的運營和管理。通過發明和建立這樣一個平臺,對於企業的提升和整個裝備製造業的穩定發展都將有著異常積極的意義。
  • 國內智能電錶計量晶片,這個公司市場率位居第一
    歷時7個月上海貝嶺以5.9億元收購銳能微已經得到證監會審批通過,銳能微目前在國內智能電錶計量晶片的市場佔有率位居第一,上海貝嶺將藉機成為國內智能電錶計量晶片最大的供應商。 中報披露,上半年經過多次產品迭代,銳能微在國內智能電錶計量晶片的市場佔有率位居第一,同時在設計能力、成本控制、客戶基礎等方面形成了競爭優勢,憑藉智能電錶計量晶片,在市場上佔據了重要的地位,位於行業領先地位。 目前銳能微已經成為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的電能表計量晶片主要供應商之一,今年上半年銳能微智能電錶計量晶片的市場份額已經繼續位居行業第一。
  • 智能電錶防竊電技術原理
    什麼是智能電錶   電錶大家可能都知道,智能電錶是什麼呢?智能電錶是用戶繳費對智能IC卡充值,並輸入電錶中,電錶才能供電,表中電量用完後自動斷電。   智能電錶防竊電技術原理   智能防竊電能表按功能原理分大體有以下兩種:一種是用戶通過電能表後採用幾種方式竊電時,電能表仍能計量或計量更快,目前市售防竊電能表多為這種類型。
  • 2018年國家電網智能電錶將迎來替換周期
    在國家電網存量替換、南方電網新增招標和海外市場不斷拓展的驅動下,公司智能電錶業務2018年將實現穩定增長。 2016年國網智能電錶招標中標數量份額 隨著採集覆蓋率的不斷提高,國家電網智能電錶招標數量放緩。自2009年國家電網發布智能電網規劃以來,國家電網智能電錶招標數量大幅增加,智能電錶覆蓋率不斷提高。
  • 智能電錶是如何工作的
    智能電錶作為智能電網的重要環節,它的發展對於智能電網的壯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謂智能電錶,就是應用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等,形成以智能晶片(如CPU)為核心,具有電功率計量計時、記費、與上位機通訊、用電管理等功能的電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