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錶的的設計突破及面臨哪些挑戰

2020-12-07 電子發燒友

智能電錶的的設計突破及面臨哪些挑戰

苗書立 發表於 2020-02-24 10:32:49

成熟的智能電網建成後,智能電錶具有自動查詢、遠程抄表功能,還可以實現自動拉閘斷電。但目前國內智能電錶主要還是以PLC方式進行聯網傳輸數據,暫未採用RF通信方式。本文探討智能電錶在設計上有哪些突破,在功能上還有哪些待完善的地方。

1 、智能電錶在設計上的突破

圖1:智能電錶及用電信息採集系統。

如圖1所示,在智能電網用電信息採集系統中,智能電錶介於電力用戶和信息採集現場終端之間,主要完成電力用戶用電信息的提供、管理和傳遞,是智能電網的最底層終端設備。

1.1 信息的提供:計量技術的突破

從功能上講,傳統電錶只要求計量有功電能,智能電錶能夠實現更多的計量和測量功能,比如電網電壓、電流、功率、頻率等參數。電錶的核心任務是電能計量,但是電能計量已不再是智能電錶的唯一功能,智能電錶需要提供更多的電力使用狀況參數,並將這些信息進行收集、分析和交互管理後產生有用的信息,電力系統再以此實時地做出更好的用電決策和電力系統配置優化。

從性能上講,傳統電錶精度等級較低,隨著計量技術的發展,智能電錶在計量的精度、動態範圍等指標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啟動潛動上也可以做的更準確,可以實現軟體校表極大提高生產效率。實際上,目前的智能電錶尤其是智能單相表提供的精度等級已遠遠超過國家標準要求。

從可靠性上講,傳統電錶尤其是感應式電錶,其抗幹擾性能、防竊電性能、溫度性能等方面都比較差,一些不法用戶很容易通過簡單的手段幹擾電錶的正常運行,進而達到竊電的目的。智能電錶採用領先的現代集成電路設計技術,可以保證在強幹擾、寬溫度範圍下的精確可靠計量,有效的保障電網公司和合法用戶的權益,實現用電的公平和公正。

1.2 信息的管理:智能管理的突破

傳統電錶沒有MCU或者MCU只承擔很簡單的管理功能,其信息通過字輪來顯示,僅能提供電量數據給用戶,不能對用電採集進行智能管理。

智能電錶的MCU系統擔負用電信息的存儲、用電信息的顯示和用電信息的傳遞等管理功能。通過對存儲模塊、時鐘模塊、加密模塊、計量模塊、通信模塊、預付費卡等的有效管理,智能電錶可以實現預付費、復費率、階梯電價等用電方式的管理,實現自動拉合閘、自動報警等安全措施的管理,實現自動控制、自動抄表等信息傳遞的管理。

使用智能電錶,電力用戶可根據用電信息改變用電習慣、選擇用電方式和時間,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減少能源的浪費,實現電能的合理利用。

使用智能電錶,電網公司可利用智能電錶對用電信息進行監測,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甚至電力故障,為用戶提供用電諮詢;每戶的電力需求可以詳細把握,並根據需求調節發電與配電設備,平衡高峰和低谷需求期的用電量,形成發電、配電與用電的及時互動,減少大面積停電、斷電等影響社會正常生產、生活的事件發生。

1.3 信息的傳遞:通信技術的突破

傳統電錶是電網中一個個孤立的終端,用電信息依靠人工抄表來收集,效率和可靠性都不能得到保障。而智能電網依靠各種通信手段將智能電錶納入統一的網絡中,智能電錶作為智能電網的智能終端節點,可以實現自動抄表、自動控制等功能,大大提高了效率和可靠性。

智能電網常用的通信方式包括電力線載波、485、GPRS、小無線、光纖等,這些通信方式各有優缺點,通信模式將根據最終應用進行選擇,如智能電錶與採集器/集中器之間一般採用載波和485等方式,採集器/集中器與主站之間一般採用GPRS、光纖等方式。

2 、智能電錶在功能上待完善的地方以及面臨的挑戰

圖2:以新型SOC為核心的智能電錶應用。

智能電錶的發展需要更高性能的器件,其中尤以集成了眾多功能的SOC晶片最引人注目。如圖2所示,以高性能SOC為核心的智能電錶,再配上預付費卡、加密晶片、LCD顯示屏、通信模塊等組成了新一代智能電錶的主體。智能電錶的發展對其中的一些關鍵模塊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下文所述。

2.1 信息的提供:計量技術待完善的地方

從計量方案的穩定性上講,智能電錶現場應用條件十分複雜,溫度、溼度、壓力、幹擾等條件千變萬化,智能電錶是最近幾年才研發生產的產品,其在現場安裝和運行的可靠性、使用過程中暴露出來的故障和質量問題等都面臨挑戰。目前智能電錶已經安裝數千萬隻,也積累了很多現場經驗,但是由於電錶廠面臨很大的價格壓力,智能電錶的方案層出不窮,核心晶片不斷更換為價格更低的產品,前期積累的經驗由於方案的更替不能有效的傳承下去。電錶計量方案的可靠性和長期穩定性將會成為將來智能電錶面臨的重大挑戰。

從用電設備和用電環境的新發展來看,越來越多的負載呈現動態畸變負荷特性,如工業用戶中的鋼鐵、冶金、高鐵、機械加工、電動汽車充電站等,民用用戶中的非法節電器等。這些負載加在電網上,造成了大量的諧波量和直流量,而且呈現出快速變化的特點。目前的電錶均為靜止式電錶,從國家標準、計量方法一直到檢定裝置等整個體系均只能保證穩態負荷下的準確計量,如何應對諧波狀況以及動態負荷下的準確計量將成為未來計量技術需要完善的地方。另外,新能源的應用也對計量技術提出了挑戰,分布式發電系統的計量方法以及標準需要在未來不斷完善發展。未來可針對這些特殊應用的場合研發新的計量技術,在最終條件成熟時再全面推廣。

從計量參數的需求上看,目前智能電錶已經具備了電壓有效值、電流有效值、零線電流、有功功率、電壓線頻率、功率因數等參數,未來可能需要提供更多的電力參數用於電能質量監測和用電管理,如諧波含量、閃變等。

2.2 信息的管理:智能管理待完善的地方

隨著智能電網系統推出越來越多的功能,智能電錶的功能越來越複雜,智能電錶需要控制的任務和處理的數據也大幅增加。如需要更高的安全性、篡改保護和檢測性能;需要增加升級次數,保證信息及時更新;需要遠程實時控制,實現遠程開關和遠程流量控制;需要更複雜的加密算法。因此,根據應用的要求和MCU內核的負載,未來智能電錶將遷移到32位內核,而且對程序存儲器(一般為內嵌FLASH)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雖然8位機仍然是目前智能電錶的主流,但是可以肯定的是8位機不能滿足未來智能電錶的需求。電錶業界需要提早在一個更高性能的平臺上迎接不斷增長的需求。

智能電錶的另一挑戰是對其壽命的預期,感應式電錶具備較長的工作壽命,智能電錶如要達到10年甚至15年的工作壽命,電池是其中關鍵之一,電池完成電錶掉電情況下的計時、顯示等的供電,這對低功耗的SOC提出了需求,尤其是掉電情況下的耗電量,需要將MCU待機、自動溫補RTC、LCD顯示等的功耗控制在微安量級,這樣電池才可以維持10年以上的壽命。

2.3 信息的傳遞:通信技術待完善的地方

智能電錶的興起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智能電錶所支持的通信模式的發展。目前智能電錶的主流通信方式是載波和485,如圖1中所示。其他的通信方式,如RF、光纖、GPRS等,鑑於成本的考慮暫未成為主流。但是485方式和載波方式有其固有的缺點,485方式布網複雜成本稍高,載波方式成本最低但是實時性和可靠性最差。

未來的智能電錶需要具備雙向實時通信,需要具備安全的通信功能,需要具備欺詐活動的偵測和預防,需要較高的數據傳輸速度,需要具備較低的布網成本。目前的單一通信模式尚不具備以上所有特徵,因此未來通信技術的發展是智能電網發展的一個關鍵。智能電網需要根據最終應用需求選擇合適的通信方式。

2.4 智能電錶還能做什麼

智能電錶的本質任務是作為電網公司向電力用戶收費的一桿秤,目的是完成電量的準確可靠計量。目前智能電網的發展又賦予了其遠程智能終端的功能,智能電錶未來還能做什麼?消費者如何使用智能電錶與電網進行互動?這些問題都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責任編輯:gt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智能電網AMI中的智能電錶系統設計
    0引言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583.htm隨著全球資源逐漸稀缺、環境壓力不斷增大、電力市場化進程不斷深入及用戶對電能可靠性和質量要求的不斷提升,電力行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
  • 單相智能電錶工作原理及設計
    打開APP 單相智能電錶工作原理及設計 工程師吳畏 發表於 2018-08-22 11:04:00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項國家發明授權專利——單相智能電錶。
  • 智能電錶製造數據採集系統的原理及設計
    打開APP 智能電錶製造數據採集系統的原理及設計 發表於 2018-12-20 11:38:24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項國家發明授權專利——智能電錶製造數據採集系統。
  • 智能電錶設計中的抗幹擾措施
    一、引言智能電錶的設計,由於微控制器的引入,對設計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大多數智能電錶都應保證在幹擾較強的現場運行,因此如何提高智能電錶的抗幹擾能力,保證其在規定條件下正常運行,以及防止儀表內部產生的噪聲對外部的輻射,是智能儀表設計中必須考慮的問題,也是關鍵問題。
  • 基於NB-IoT的智能電錶的原理及設計
    打開APP 基於NB-IoT的智能電錶的原理及設計 發表於 2018-12-25 09:10:08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項國家發明授權專利
  • 智能電錶工作原理和結構
    本文包括智能電錶的結構分類、工作原理和特點等,從中你還可以了解到智能電錶能帶給用戶的哪些好處,其智能關鍵表現在哪些方面?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87229.htm  一、智能電錶的定義  所謂智能電錶,就是應用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等,形成以智能晶片(如CPU)為核心,具有電功率計量計時、記費、與上位機通訊、用電管理等功能的電度表。
  • 智能電錶工作原理_智能電錶怎麼看?
    新式的智能電錶與老式電錶相比,智能電錶具有計量精度高、智能扣費、電價實時查詢、電量記憶、抄表時間凍結、餘額報警、信息遠程傳送等功能特性,
  • 智能電錶內部構造深度拆解:電錶如何智能?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33992.htm  那麼,這種智能儀表由哪些部件構成,並由哪些廠商供應主要部件?與智慧型手機等便攜終端相比,人們幾乎沒有機會了解智能儀表的內部構造。因此,為了弄清楚這些內部情況,拆解組決定購買美國的「智能電錶」產品,並進行內部分析。此次是在從事過多款產品拆解調查的Fomalhaut Technology Solutions公司的協助下進行拆解分析的。下面首先以具備有線通信功能的智能儀表為主,分析一下使用部件的廠商名稱及部材成本等。
  • 智能電錶是如何工作的
    智能電錶作為智能電網的重要環節,它的發展對於智能電網的壯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謂智能電錶,就是應用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等,形成以智能晶片(如CPU)為核心,具有電功率計量計時、記費、與上位機通訊、用電管理等功能的電度表。
  • 智能電錶優缺點
    打開APP 智能電錶優缺點 陳翠 發表於 2019-02-23 09:56:42
  • 智能電錶如何斷電
    導讀 電錶,每個家庭都少不了。電錶的作用不小,除了可以看用電量以外,意外發生時,還能起到保護的作用。下面,小編就跟大家講解一下智能電錶如何斷電的。
  • 專訪雅電集團:智能電錶開啟智能化生活
    隨著單相本地費控智能電能表(以下簡稱:智能電錶)的逐漸普及,了解和使用智能電錶成為許多市民的新需求。智能電錶究竟何「智」之有?它和原來使用的電錶有什麼區別呢?使用操作複雜嗎?將給老百姓帶來哪些方便和實惠?為什麼換裝智能電能表後,感覺用電量增加了?
  • 南網的智能電錶和國網的智能電錶有什麼功能區別呢?
    今天介紹一下南網的智能電錶和國網的智能電錶的功能區別和差異,先上圖 透明的為南網電錶不透明的為國網電錶,那兩塊表之間有什麼差異呢?
  • 智能電錶走字快?
    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今年,北京將為120萬戶居民更換智能電錶。近日,記者與北京市電力公司、北京市電能表計量檢定中心,對居民關心的問題進行了實驗檢測,結果顯示,智能電錶不會因靈敏度高而比普通電錶走得快,其產生的輻射也比較低。 今年至2015年,北京將完成全市範圍內的智能電錶換裝。
  • 智能電錶中的電流與電壓採樣電路設計
    打開APP 智能電錶中的電流與電壓採樣電路設計 Dick 發表於 2014-09-25 11:18:45 本設計電錶為5(30)A規格,分流器阻值選擇350uΩ,當流過分流器的電流為最大電流時,其採樣電壓為350uΩ×30A=10.5mV,不超過峰值電壓半滿度值。
  • 電費的剝削者,智能電錶真的節能嗎?
    本報3月1日訊 家住長沙的劉先生今年1月份換裝了智能電錶,2月交電費時,他發現用電量竟達到900多度電。發現電費增多的市民還有不少,他們紛紛質疑是不是智能電錶在作怪。(來源:三湘都市報)   【官方】「智能電錶沒問題」——抽檢兩成智能電錶,99.8%合格 電力公司分析,用戶感覺電錶「走得快」,近期電費增長快,可能存在以下幾方面原因: 1、更換智能電錶主要集中在年底,
  • 智能電錶被「加速」?!真相是 ……
    最近一段時間朋友圈瘋傳「智能電錶跑得快」「換上智能電錶後電費翻倍」(網上瘋傳的相關文字)引發了不少人轉發生活中電錶真的如此嗎?有部分市民表示平時不會關注電錶但是的確感覺電費在增加「 一年比一年肯定多」!在朋友圈轉發的帖子中,有人傳言說,智能電錶相對以往機械電錶,會跑得快,換上它要交兩倍電費,甚至表示電錶是被供電公司和廠家做了手腳。
  • MEMS行業面臨哪些主要挑戰?
    MEMS行業面臨哪些主要挑戰? 半導體行業觀察 發表於 2020-11-10 10:59:48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MEMS傳感器已經走了很長一段路。
  • 簡要分析IC卡智能電錶(單相)功能特點
    IC卡智能電錶(單相)具有多種防竊電功能,起動電流小、無潛動、寬負荷、低功耗,誤差曲線平直、長期運行時穩定性好,外形美觀、體積小、重量輕、安裝方便。  IC卡智能電錶的功能以及特點  1、電子式結構、計量準確、抗幹擾能力強。
  • 現在農村換了5A智能電錶,用電量增大一倍,總感覺哪裡不對?
    按照以上兩種電錶的具體特點來分析,原有機械電錶容易走空,並且小電流設備(手機充電器等)幾乎都不走字,這方面也是經過我的實驗而得出的結論。致使在機械錶的時代,電費普遍都比較少,每個月普通農村家庭正常情況下也就幾十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