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錶設計中的抗幹擾措施

2020-12-05 電子產品世界

一、引言

智能電錶的設計,由於微控制器的引入,對設計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是因為由於電源等引入的幹擾可能導致程序指針跳飛,從而引起不可預測的後果,諸如電量數據的丟失、改變或死機等。像家用電腦和普通儀器儀表對死機等現象是允許的,可以通過人工復位,重新設置等手段來恢復,求長年連續的掛網運行,如果運行中出現任何異常現象,均要求能自動恢復正常工作。然而,在工程實際中,噪聲和幹擾是不可避免的。目前,大多數智能電錶都應保證在幹擾較強的現場運行,因此如何提高智能電錶的抗幹擾能力,保證其在規定條件下正常運行,以及防止儀表內部產生的噪聲對外部的輻射,是智能儀表設計中必須考慮的問題,也是關鍵問題。

二、硬體抗幹擾設計

在智能電錶研製的初期,我們發現這樣一種現象,電錶帶上電感性負載(比如電扇)時,在電扇快速插拔的瞬間,容易導致智能電錶中單片機數據的丟失或死機。如果從設計上不能把智能電錶的抗幹擾問題解決好,後果將會非常嚴重。

(1)電源的抗幹擾措施

實踐證明,系統失效和硬體損壞大都是由各種幹擾引起的,而90%以上的幹擾來自於電源。可見這種來自電源的幹擾對系統的影響相當大,因此應充分考慮電源對單片機的影響。電源做得好壞,直接影響整個電路的抗幹擾能力的好壞。目前有以下幾種電源可供選擇:第一種阻容分壓式,它採用簡單的電阻電容分壓、濾波。但這種電源穩壓性能差、電源波動大、帶負載能力小、電網幹擾極易串入,一般不採用這種方式。第二種開關電源,這種電源穩壓性能好、紋波小,但成本較高且對外界電網幹擾比較嚴重,也不宜採用。第三種線性電源,這種電源由220V經交流變壓、整流、濾波及穩壓得到,穩壓性能好、隔離特性好,價格適中,在目前應用廣泛的多用戶電錶設計中大都採用這種方式。對這種電源的抗幹擾措施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對於電源變壓器的設計,要使其空載電流儘可能小,以降低整表功耗。增加變壓器的容量,能使幹擾脈衝的數量和幅度有所減少,而變壓器的容量受電錶空間的限制,變壓器又不能太大。
  2. 在電源變壓器的初級串聯一個電源濾波器,比如採用「雙繞組扼流圈」的濾波線路,它對高頻幹擾信號阻抗很大,使整個電子系統與供電網之間得到一定程度的高頻隔離,對於外界空間電磁場的幹擾,也起一定的抑制作用。
  3. 在各相交流電源的進線端,並聯一個壓敏電阻(MOV),其電阻隨電壓的增加而減小。在過壓時形成一個低阻的分流器,從而可以防止被保護電路兩端的電壓進一步上升;當浪湧電壓過後,電路電壓恢復到正常工作電壓,壓敏電阻又恢復到高阻狀態。
  4. 在為主處理器提供電源之前的三端穩壓器前,並接一個瞬變電壓抑制二極體(TVS),對後面的電路起到保護作用。當TVS兩端經受瞬間高能量衝擊時,它能以極高的速度成為低阻抗器件,吸收大電流,從而把它兩端的電壓鉗位在一個預定的數值上,保護後面的電路元件不因瞬態高電壓的衝擊而損壞。
  5. 在變壓器一次側採取磁珠和電容組成的丌型濾波方法,對高頻幹擾起作用,但對幾百赫茲以內的低頻幹擾作用卻很小。綜上所述,設計人員應根據具體的工作環境,選擇不同的抗幹擾措施。

(2)電源檢測及看門狗電路

分析及實踐表明,對來自電網的幹擾不僅要採取硬堵的辦法,還要採取容錯措施。使用電源檢測及看門狗電路的目的,就是當電源電壓出現幹擾脈衝或單片機受幹擾程序運行異常時,產生一復位信號使單片機復位。看門狗電路實質上是一個單穩電路。當程序運行正常時,單片機定時給單穩電路輸入觸發信號,使單片機輸出保持暫穩態:當幹擾異常時,單片機不能給觸發信號,單穩輸出回到穩態引起單片機硬體夏位:看門狗不僅對來自電網方面的幹擾起作用,而且對來自空間等其他方面的幹擾也起作用。然而如果沒有電源檢測電路,只有看門狗電路,在電網幹擾下,即使不帶電感性負載,當電源快速合閘時,也有可能導致死機。實踐證明,採用電源檢測及看門狗電路之後,死機觀象得到了有效地克服。

(3)串行E2PROM的選擇

因為電錶數據存儲的可靠性至關重要,為了保證在掉電時以及在因幹擾導致單片機復位時,智能電錶中的主要數據和參數不丟夫,存儲器的選擇上要有所考慮。使用並行存儲器.雖然有速度快的特點,但讀寫信號容易受到幹擾從而造成錯誤。而採用串行E2PROM存儲器時,其讀寫時序相當嚴格,受到幹擾出錯的機率就小得多。

(4)布線布局上的抗幹擾設計

在用電負荷很小時,220V的電壓與幾個μV的小信號會共集於一塊電路板上,如果電源布局不當,有用信號會被噪聲所淹沒,以多用戶電錶為例,在布線布局上的抗幹擾措施有:

  1. 電源與控制分兩塊板。在多用戶智能電錶中分三部分:電源板,主機控制板和電能採集傳感器板。電源板包括變壓器、整流、濾波、穩壓等。控制板包括微處理器、顯示驅動、看門狗電路、串行E2PROM、電能脈衝採集等。電能採集傳感器板包括A、B、C三相上各用戶的電能採集模塊及其外圍電路。對變壓器的設計要求其漏磁要小,一般其空載電流不大於10mA,若仍不能滿足要求,可變換變壓器位置改變磁場方向,減小漏磁對小信號的影響。
  2. 印刷電路板應有良好的絕緣性,絕緣電阻大於1011ΩV。在電路設計中,必須嚴格保證強電與弱電的隔離,除了電路有直接連接外,100V以上的強電印刷布線與弱電印刷布線距離應大於4—5mm。數字地與模擬地應通過一點方式連接來提高抗幹擾性能。
  3. 在每個印刷電路扳入口處的電源線與地線之間並接退耦電容。並接的電容應為一個大容量的電解電容(10~100μF)和一個0.01~0.1μF的非電解電窖,電路板上的大中規模IC要並接一個0.0lμF一0.1μF高頻電容,以減小IC對電源的影響。注意高頻電容的布線,連線應靠近電源端並儘量粗短,否則,等於增大了電容的等效串聯電阻,會影響濾波效果。
  4. 印刷線走線要科學,高壓走線儘量短,儘量遠離小信號走線。對於電能採集傳感器板的印刷板布線要求一面走線.另一面銅鉑既作電磁屏蔽用、又作地線用,以減少幹擾信號。除了要根據電流大小,儘量加大導線寬度外,採取使電源線、地線走向與數據信息傳送方向一致,將有助於增強抗噪聲的能力。布線時避免小於90度折線,減少高頻噪聲發射。不要在印製板上留下空白銅箔層,因為它們可以充當發射天線或接收天線,因此可將它們接地以減小電磁幹擾。
  5. 在線路無法排列或只有繞大圈才能走通的情況下,乾脆用絕緣「飛線」連接,而不用印刷線,或採用雙面印刷「飛線」或阻容元件直接跨接。
  6. 對印刷板上容易受幹擾的信號線,不能與產生幹擾或傳遞幹擾的線路長距離平行鋪設。必要時可在它們之間設置一根地線,以實現屏蔽。

當然,這些布線與布局的抗幹擾設計一般不能由自動布線軟體來實現,必須有設計者親自參與並設計有關電路。

三、軟體抗幹擾設計

在提高硬體系統抗幹擾能力的同時,軟體抗幹擾以其設計靈活、節省硬體資源、可靠性好越來越受到重視。因此,除了採取硬體抗幹擾方法外,還要採取如下軟體抗幹擾措施。

(1)指令冗餘技術

當指針受到幹擾出現程序跑飛時,可能會出現將操作數數值改變及將操作數誤當作操作碼的情況。當「跑飛」到某雙字節或三字節指令的操作數上時,會將操作數當作操作碼,程序將出錯,因此可在雙字節和三字節指令之後插入兩個或三個單字節NOP指令,這可保證其後的指令不被拆散。對程序流向起決定作用的指令(如浸水使柔軟、RETI、ACALL、LCALL、LJMP、JZ、JNZ、JC、.INC等)和對系統工作狀態起重要作用的指令(如SETB、EA等)之前插入兩條NOP指令,可保證跑飛程序迅速納入軌道;或者在其後面重複寫上這些指令,以確保這些指令的正確運行。

(2)軟體陷阱

當微處理器受到各種幹擾時,若PC指針跳到非程序區,可能會陷入某種循環不能跳出。如果循環中無清WDT指令,在給定看門狗定時器條件下,經過一定時間 WDT起作用,將PC指針復位,工作恢復正常。如果循環中包含了清WDT的指令,則產生死機。對於後者可在非程序區放置軟體陷阱加以解決。
軟體陷阱有三條指令組成:

安排軟體陷阱的位置有:

  1. 未使用的中斷區。如果設計的智能電錶未使用全部的中斷向量區,則可在剩餘的中斷區安排軟體陷阱,以便能捕捉到錯誤的中斷。
  2. 未使用的大片EPROM空間。對於單片機未編程的空間,其初始值為OFFH。OFFH對51指令來說,相當於單字節指令MOV R7,A。當程序跑飛入該區後,不僅無法迅速入軌,而且破壞R7的內容。因此在該區每隔一段地址設一個陷阱,就一定能捕捉到跑飛的程序。
  3. 在表格的最後安排陷阱。注意表格中不應被放入。
  4. 在程序區。前面曾指出,跑飛的程序在用戶程序內部跳轉時可用指令冗餘加以解決,也可以設置一些軟體陷阱,能更有效地抑制程序跑飛。可以將陷阱指令放置在各模塊之間的空餘單元裡。在正常運行中不執行這些陷阱指令,一旦程序跑飛落入這些陷阱區,馬上將亂飛的程序拉入正確軌道。由於軟體陷阱都安排在正常程序執行不到的地方,故不會影響程序的執行效率。所以在EPROM容量允許的條件下,這種陷阱多一點為好。

(3)「看門狗」措施

如果跑飛的程序落入一個臨時構成的死循環中時,冗餘指令和軟體陷阱都將無能為力,這時可以採用復位的方法使系統恢復正常。「看門狗」電路的功能就是對 CPU進行實時檢測,當CPU落入死循環之後,能及時發現並使整個系統復位。在軟體編程中,設置約1秒訪問一次看門狗晶片,當程序跑飛或大於1.4秒(設置的超時時間)沒有訪問看門狗晶片,X5045將輸出復位脈衝,直至程序正常運行。

(4)保證EEPROM數據寫入的可靠性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看門狗如果起作用說明程序計數器內容被破壞,因此其它寄存器或片內公羊的內容也有被破壞的可能,會導致把錯誤的數據寫入EEPROM。在電錶工作中,每產電量改變0.1度寫入一次EEPROM,如果出現將錯誤的數據寫入EEPROM,這是不允許的。採取以下措施可很好的解決此問題:

  1. 正常寫入EEPROM之前,要進行一系列操作,可將其分成幾部分。每一部分設置一寫入口令。只有程序正常一步一步運行,口令才會逐一被賦予正確的值,到最後寫入時再判斷所有的口令是否正確。若正確,寫入,否則退出。寫入完成,口令清除。
  2. 數據雙備份。當由於幹擾使微處理器中的寄存器數據改變時,鑑於三組數據在同一值出錯的概率較小,故在寫入之前,將三組數據比較,若相等則寫入,若不相等則將相等的兩組數據寫入。
  3. 寫入之前對數據的合法性進行判別,即對電量或參數的數據格式進行判別。有了這樣的限制,可進一步提高可靠性。
  4. 定時設置I/0口狀態;微處理器受到幹擾,I/0口狀態可能改變,比如電脈衝輸入口若改變為輸出態,會造成用戶用了電但微處理器卻檢測不到的可能。所以周期性地重複定義I/0口的輸入/輸出狀態對於幹擾環境下運行的電錶是有好處的。

(5)串行通信數據的冗餘校驗

在抄表通信過程中,由於信道上各種因素的影響,所傳輸的信號受一定程度的幹擾,PC機、集中器、電錶間的性能參數不完全一致,在串行通信中僅靠奇偶校驗是不夠的。而採用國際上較為流行的傳輸碼校驗方法——循環冗餘碼校驗(CRC),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CRC是一種多用於同步通訊方式中的差錯檢出方式,在該方式中,將所傳數據系列看成高次多項式G(x),將此多項式用預先規定的生成多項式P(x)去除,再將其餘數碼BCC附加在所傳數據的尾部一併傳送:在接收方,用同樣的生成多項式去除,若除得結果為零,則可判斷所接收到的數據是正確的。在發送端的一方,即電錶先將發送數據轉換,連同原數據一同發給集中器,集中器不做校驗,直接發給PC機,在接收端,PC機用高級語言實行CRC算法解碼;以確定數據的真偽。經實驗證明,冗餘校驗使誤碼率大為降低,確保了數據傳輸的可靠性。

另外在軟體的編制過程中應注意在執行各功能子模塊之前,可先進行功能標誌冗餘判斷,以增強其程序運行可靠性。

四、結束語

在電錶設計中,為了少走彎路和節省時間,應充分考慮抗幹擾性能的要求,避免在設計完成後再去進行抗幹擾的補救措施。因此電錶設計開發者應從抑制幹擾源,切斷幹擾傳播路徑,提高敏感器件的抗幹擾性能等方面採取各種措施來提高系統性能。在抗幹擾設計中,軟體抗幹擾是被動措施,而硬體抗幹擾是主動措施,只要認真分析系統所處環境的幹擾來源以及傳播途徑,採用兩者相結合的方法,就能保證系統長期穩定可靠地運行。

參考文獻:

[1]徐愛均等.智能化測量控制儀表原理與設計[M]。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1995
[2]王幸之等.單片機應用系統抗幹擾技術[M]。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0
[3]邱玉春等EEPROM器件在電度表中的應用。電測與儀表,2000

電度表相關文章:電度表原理

電源濾波器相關文章:電源濾波器原理

塵埃粒子計數器相關文章:塵埃粒子計數器原理 絕緣電阻測試儀相關文章:絕緣電阻測試儀原理

相關焦點

  • 智能電錶的的設計突破及面臨哪些挑戰
    但目前國內智能電錶主要還是以PLC方式進行聯網傳輸數據,暫未採用RF通信方式。本文探討智能電錶在設計上有哪些突破,在功能上還有哪些待完善的地方。 1 、智能電錶在設計上的突破 圖1:智能電錶及用電信息採集系統。
  • 智能電網AMI中的智能電錶系統設計
    智能電網建設對電力設備提出更高層次的要求,智能電錶和數位化變電站面臨較高景氣度,掌握該核心技術優勢和市場優勢的企業將從中受益。因此,加大智能電錶的研發力度將對我國智能電網的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AMI是許多技術和應用集成的解決方案,其關鍵技術和功能主要包括:(1)智能電錶智能電網AMI中的智能電錶系統設計電價是電力改革的關鍵。在發展智能電網中,智能電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智能電錶不但能顯示用電量,而且能顯示電能價格,將推動新的用電方式和生活方式。
  • 簡要分析IC卡智能電錶(單相)功能特點
    IC卡智能電錶(單相)具有多種防竊電功能,起動電流小、無潛動、寬負荷、低功耗,誤差曲線平直、長期運行時穩定性好,外形美觀、體積小、重量輕、安裝方便。  IC卡智能電錶的功能以及特點  1、電子式結構、計量準確、抗幹擾能力強。
  • 電路設計中的抗幹擾措施
    下面幾種常用的抗幹擾措施。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91437.htm1、切斷幹擾的傳播途徑1)增加幹擾源(如電機、繼電器)與敏感器件(如單片機)的距離,用地線把他們隔離或者在敏感器件加上屏蔽罩。2)電路板合理分區,將強信號、弱信號、數位訊號、模擬信號電路合理地分區域布置。
  • 智能電錶工作原理和結構
    本文包括智能電錶的結構分類、工作原理和特點等,從中你還可以了解到智能電錶能帶給用戶的哪些好處,其智能關鍵表現在哪些方面?  智能電錶通過用戶交費對智能IC卡充值並輸入電錶中,電錶才能供電,表中電量用完後自動拉閘斷電,從而有效地解決上門抄表和收電費難的問題。
  • 單相智能電錶工作原理及設計
    打開APP 單相智能電錶工作原理及設計 工程師吳畏 發表於 2018-08-22 11:04:00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項國家發明授權專利——單相智能電錶。
  • 智能電錶製造數據採集系統的原理及設計
    打開APP 智能電錶製造數據採集系統的原理及設計 發表於 2018-12-20 11:38:24 在智能電錶製造生產的過程也是如此,因此,創建一個能夠有效地管理智能電錶製造的平臺,使零配件從設計、安裝調試、出入庫、銷售到維修等階段的相關信息都能夠進行跟蹤和追溯,較好地滿足企業對工業製造的運營和管理。通過發明和建立這樣一個平臺,對於企業的提升和整個裝備製造業的穩定發展都將有著異常積極的意義。
  • 磁鐵對現在我們使用的電錶有影響嗎?
    要想回答磁鐵對現在的電錶有影響嗎,我們得先來了解一下現在電錶的工作原理,現在最常用的電錶有兩種插卡式和遠傳式,咱們分別來看一下它們的工作原理。首先我們來看看插卡式電錶的工作原理:插卡式電錶也就是IC卡預付費式智能電錶,它是以IC卡作為電能傳輸的媒介,其實就是在原來電錶裡面加上了負荷控制功能的模塊,從而實現電量的抄收和結算;
  • 基於NB-IoT的智能電錶的原理及設計
    打開APP 基於NB-IoT的智能電錶的原理及設計 發表於 2018-12-25 09:10:08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項國家發明授權專利
  • 智能電錶工作原理_智能電錶怎麼看?
    新式的智能電錶與老式電錶相比,智能電錶具有計量精度高、智能扣費、電價實時查詢、電量記憶、抄表時間凍結、餘額報警、信息遠程傳送等功能特性,
  • 智能電錶中的電流與電壓採樣電路設計
    打開APP 智能電錶中的電流與電壓採樣電路設計 Dick 發表於 2014-09-25 11:18:45 本設計電錶為5(30)A規格,分流器阻值選擇350uΩ,當流過分流器的電流為最大電流時,其採樣電壓為350uΩ×30A=10.5mV,不超過峰值電壓半滿度值。
  • 智能電錶是如何工作的
    智能電錶作為智能電網的重要環節,它的發展對於智能電網的壯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謂智能電錶,就是應用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等,形成以智能晶片(如CPU)為核心,具有電功率計量計時、記費、與上位機通訊、用電管理等功能的電度表。
  • 淺析費控智能電錶在電網中的應用
    為了適應社會的需要,保證用戶安全、合理、方便地用電,對傳統的電錶和用電的管理模式進行了改造,使之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正是由於以上背景,智能電度表應運而生。所謂智能電錶,就是應用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等,形成以智能晶片(如CPU)為核心,具有電功率計量計時、記費、與上位機通訊、用電管理等功能的電度表。
  • 智能電錶優缺點
    智能電錶優點   一、自愈功能   在使用智能電錶如出現智能電網故障並且在沒有或是少量人工的幹預下,服務一流的智能電錶具有的自愈功能不僅能夠快速啟動應急決策實現故障分離、自我恢復以及避免或減少用戶停電的範圍
  • 智能電錶如何斷電
    導讀 電錶,每個家庭都少不了。電錶的作用不小,除了可以看用電量以外,意外發生時,還能起到保護的作用。下面,小編就跟大家講解一下智能電錶如何斷電的。
  • 智能電錶走字快?
    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今年,北京將為120萬戶居民更換智能電錶。近日,記者與北京市電力公司、北京市電能表計量檢定中心,對居民關心的問題進行了實驗檢測,結果顯示,智能電錶不會因靈敏度高而比普通電錶走得快,其產生的輻射也比較低。 今年至2015年,北京將完成全市範圍內的智能電錶換裝。
  • PCB電路板的抗幹擾措施有哪些
    在電子系統設計中,為了少走彎路和節省時間,應充分考慮並滿足抗幹擾性的要求,避免在設計完成後再去進行抗幹擾的補救措施。形成幹擾的基本要素有三個: (1)幹擾源,指產生幹擾的元件、設備或信號,用數學語言描述如下:du/dt, di/dt大的地方就是幹擾源。如:雷電、繼電器、可控矽、電機、高頻時鐘等都可能成為幹擾源。
  • 以前的電錶需要抄表,現在的智能電錶又是怎麼遠程控制的?
    傳統的電錶在進行電費管理過程中需要專門的工作人員進行抄表,所以要想集中進行電錶的管理首先要進行電錶的智能化改造,即形成了現在的智能電錶。電錶、水錶、燃氣表以及暖氣等都實現了數據的遠程採集及控制。這樣不僅大大節省了人工,同樣對數據的處理和統計也更為精確化。那麼,以前的電錶需要抄表,現在的智能電錶又是怎麼遠程控制的呢?
  • 南網的智能電錶和國網的智能電錶有什麼功能區別呢?
    今天介紹一下南網的智能電錶和國網的智能電錶的功能區別和差異,先上圖 透明的為南網電錶不透明的為國網電錶,那兩塊表之間有什麼差異呢?
  • 智能電錶內部構造深度拆解:電錶如何智能?
    與智慧型手機等便攜終端相比,人們幾乎沒有機會了解智能儀表的內部構造。因此,為了弄清楚這些內部情況,拆解組決定購買美國的「智能電錶」產品,並進行內部分析。此次是在從事過多款產品拆解調查的Fomalhaut Technology Solutions公司的協助下進行拆解分析的。下面首先以具備有線通信功能的智能儀表為主,分析一下使用部件的廠商名稱及部材成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