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鍵盤,會使用電腦的小夥伴都知道它,已經可以說只要有電腦的地方都要用到鍵盤。那麼今天主要跟大家講的是現在最普遍用到的普通鍵盤-薄膜鍵盤。薄膜鍵盤毫無疑問的說是目前為止世界上使用最廣的品種,就算如今的機械鍵盤熱潮奔湧,也仍然無能撼動其市場霸主的地位。那為什麼叫薄膜鍵盤呢?那就要說到這種鍵盤的原理了。
薄膜鍵盤有三層薄膜,最上面一層和最下面一層薄膜塗有導電介質,中間一層薄膜,用來分隔,只要按下就會使上下層導通以此讓計算機識別按的是什麼鍵。薄膜鍵盤設計有3種結構,以下就給大家分別介紹這些結構和它的優缺點。動手能力好的小夥伴也可以自己扣個鍵盤的按鍵出來看看你是哪種結構,機械鍵盤慎拆哦,拆壞不賠的吶。
1、火山口結構
先來看看這個結構的圖解:
現在在用的薄膜鍵盤大多都是這個火山口結構。那什麼叫做「火山口」呢?從上圖可以看出,就是鍵盤的內板和橡膠帽形成像火山口形狀的樣子。這種結構因為當時製作的成本較低、而且設計難度相對來說較小,所以當時是比較流行的,以至於一直延續到如今。得益於這種火山口的凸起部分,所以這種結構有一定的防水性(潑灑,小水花),而且這種結構清理起來比較簡單。有優點自然也有缺點。因為結構問題,所以這種按鍵在按下的時候會有輕微晃動,不過對於正常人使用是沒問題的。回彈效果比較高,用久了會讓人產生疲勞感。因為鍵帽和橡膠帽的接觸,日積月累會磨損橡膠,而且也比較容易出現卡鍵的現象。因為基本上所有鍵盤都是基於火山口結構設計的,所以為了改善火山口的缺點,就出現了下面兩種結構。
2、「X」結構
X結構又稱為剪刀腳結構,從字面上理解就是交叉。先看以下圖解吧。
剪刀腳就是在鍵帽和橡膠帽之間用一種交叉結構的支撐。這種結構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按鍵的晃動度了,更多在筆記本電腦中使用,而且按鍵按下的距離縮短,沒有火山口結構打字產生疲勞。缺點:造價高,昂貴。不過因為排列在緊密了,清理程度較難。而且拆卸比較難,一不小心就會報廢一顆按鍵導致整體鍵盤更換。
3、 宮柱結構
先看下圖
將鍵帽和導向柱分離開來,而且導向柱採用的材料更好,就像一個柱子一樣頂著鍵帽。這種結構是根據火山口和剪刀腳結構的缺點設計出來。不過這種結構全是是新貴公司推出的。優點是壽命長,按鍵聲音小。在後面其它就逐漸出現這種結構的鍵盤。
這三種結構是現在薄膜鍵盤多數採用的。火山口是最多,製作成本相對低,價格也比較便宜。剩下的剪刀腳結構和宮柱結構由於設計會些許複雜,價格相對來說會比較貴。不過在薄膜鍵盤上來說也會更好用。當然還有機械鍵盤,今天先不講,可以關注我下期講解機械鍵盤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