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鍵盤熱之下,打破日本技術壟斷的國產靜電容鍵盤是種什麼體驗...

2020-12-01 虎嗅APP

還記得上一次我寫關於機械鍵盤的文章,有一個評論拿了很多贊:辦公室裡有一個抱著機械鍵盤噼裡啪啦打字的人會很煩的吧,自己倒是爽了。


確實,機械鍵盤提高了鍵盤的耐用性,也通過強反饋和高鍵程提供給了使用者更好的手感,但是無論是什麼軸,確實都有點吵。



 這是機械鍵盤的結構所決定的。機械鍵盤通過彈簧提供反饋,通過金屬彈片的接觸產生信號並激發操作,軸體敲擊到鍵盤底部難免發出聲音,尤其是當大部分機械鍵盤為了保證軸體的穩定性,都在底部使用了鋼板進行了固定。塑料軸體敲擊到金屬鋼板,聲音吵是必然的。如果你使用的是一個青軸,每一個軸體下方,都相當於有一個類似於原子筆開關的結構,使用鍵盤的人覺得手感清脆了,旁邊的人受罪了。


雖然 Cherry 也推出了靜音黑軸和靜音紅軸,能夠降低 30% 左右的按鍵噪音,但其實如果鍵盤敲擊得用力,還是有點吵。



於是我又想起了當時寫機械鍵盤那篇文章中的另一個評論:另外靜電容的鍵盤也和機械鍵盤差不多,只不過價格更貴,退燒用的。


靜電容鍵盤,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還是個陌生的概念,對於很多初級機械鍵盤玩家來說,也僅僅是知道靜電容鍵盤比高端機械鍵盤更貴,也許更適合退燒,作為自己的最後一款鍵盤來購入。


剛好前段時間拿到了一把國產靜電容鍵盤,用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準備用我自己的親身體驗來聊聊靜電容鍵盤與機械鍵盤的區別是什麼?靜電容鍵盤為什麼貴?貴得值嗎?靜電容鍵盤適合什麼人用?

先來說說原理吧。


其實從原理上,靜電容鍵盤是和機械鍵盤完全不一樣的兩種鍵盤。很多人都知道,機械鍵盤就相當於在一個鍵盤上集成了 104 個獨立的開關(標準 104 鍵,也有 87 鍵和 60 鍵),開關通過金屬片的接觸來觸發電信號。



靜電容鍵盤的原理則更像是普通的薄膜鍵盤。從這張圖就能看出來,靜電容鍵盤內部有一個類似於橡膠碗一樣的東西,橡膠碗內部還有彈簧來保證足夠的按鍵反饋。當使用者按下鍵盤,鍵盤內部的電容值發生變化,從而觸發電信號,實現按鍵的功能。


看上去原理確實十分簡單,高中物理的對電容的知識就能解釋清楚,但實際上,靜電容鍵盤的技術要比機械鍵盤更加負責,既要保證每顆按鍵手感的統一,還要保證在統一的反饋手感下,鍵盤的觸發鍵程是一致的。短時間打字可能分辨不出來,但如果長時間打字,總有一個按鍵需要按下更多才能夠觸發按鍵,確實有點煩人。



這也是靜電容鍵盤貴的原因。不是因為成本有多高,完全在於靜電容一直是日本的壟斷性技術。目前市面上主流的靜電容鍵盤還是使用的是日本富士集團下屬 Topre 的技術,其中 Realforce 、TYPE HEAVEN 和 HHKB 最受歡迎,售價也很貴,在兩千元左右。


從結構來說,靜電容鍵盤更像是薄膜鍵盤,但從實際的手感上來描述,靜電容鍵盤的手感還是與普通的薄膜鍵盤有挺大區別。


手感是最不好描述的一個體驗。所以我在知乎找了好幾個使用靜電容鍵盤的答主,希望用不同人的描述來給靜電容鍵盤手感一個真正的用戶體驗。


@叫我孟老師:手感綿柔,不傷手,打字不累。如果電腦是 OSX 系統的話 HHKB 有個優勢是自帶的 Command 鍵。硬傷是沒有小鍵盤,鍵位上手需要適應。


@林三:靜電容跟薄膜不一樣,特別是快觸底的感覺和觸底回談,有點像紅軸剛我手頭的 plum 靜電容,感覺應該初段像高級薄膜,末段像非常輕的紅軸,確實沒有什麼鮮明的特定,但碼字流暢和輕鬆是毋庸置疑的。


@dragon:第一次按 hhkb,當然不知道這貨是 hhkb,我以為是街頭 100 塊一把的薄膜鍵盤,和我手中的 DT35 並無差別。


市面上對於靜電容的看法也是分歧比較大,回歸主題,文章最後的部分來聊聊我手上這款國產靜電容鍵盤。


這款叫做鉭-70RGB 的靜電容鍵盤是 i-rocks 去年發布的產品,在今年的發布會上才正式上市。擅長做電競外設的 i-rocks 把這款鍵盤的定位定在了高端遊戲鍵盤上,所以給這個鍵盤做了個看上去挺奢華的木質包裝盒,不過除了收納其實沒什麼用,還是直接看鍵盤。



開門見山,先來說說我用下來這段時間這款鍵盤的缺點。首先是亞克力的塑料外殼看上去確實是不太高檔。雖然外殼厚度尚可,但是亞克力的硬度較低決定了這種材質耐刮性不好,很容易留下劃痕。其次是連接線是不可拆卸的,白色的連接線相對較粗,確實挺容易髒的。



再有就是鍵帽使用的是一個透光的 ABS 鍵帽,ABS 的鍵帽硬度較低,容易打油,與靜電容的長壽命似乎不太匹配。好在  i-rocks 這款靜電容鍵盤使用是十字的軸體,也就是能夠方便兼容市面上常見的 Cherry 軸體鍵帽,原裝鍵帽用舊了之後更換還是挺方便的,比其他的靜電容鍵盤方便不少。



另一個小問題是鍵盤背後的腳程只能提供一個高度的變化,用慣了高傾斜度腳程的機械鍵盤後,用靜電容的這半個月我還是稍微適應了一段時間這個腳程高度。適配 Cherry 原廠 G80-3000 的櫻桃木手託,用在這個鍵盤上也是可以的。



說完了缺點再來說說優點。這款鍵盤的最大亮點是外觀的可定製化。大部分玩鍵盤的玩家都會選擇換鍵帽或者直接 DIY 鍵盤,但是這個鍵盤的鍵盤蓋是可以自定義更換的,隨著鍵盤包裝盒內附贈了一個標準樂高接口的鍵盤蓋,還有一個透明的鍵盤蓋子,可以在下面放不同的彩色紙以實現不同的鍵盤外觀。


放彩色紙其實還不太好看,我個人覺得這個樂高鍵盤蓋還是挺有創意的,適合女性使用者來用。



再看看手感。i-rocks 這款靜電容的壓力克數為45克,總鍵程為4.0mm,觸發鍵程有高低兩檔(2.2mm和1.4mm),因為結構的原因,手感與薄膜鍵盤很像,但鍵帽在按下時整體感覺很穩定,沒有什麼晃動,這與整個鍵盤較重以及軸體穩定有關。按鍵的段落感比較靠前,回彈很好,但反饋並不算很強,與 HHKB 的靜電容鍵盤在手感上還有些不同,比起長時間打字,更適合遊戲使用。



驅動能夠改變鍵盤燈效和做一些簡單的按鍵設置,燈效的可玩性還算挺高的,但鍵盤實際的燈光效果看上去略微有些「硬」。


最後來做個總結。不管是機械鍵盤還是靜電容鍵盤,手感的差異是最難通過文字描述出來的,一款鍵盤是不是適合自己,還是要試過才知道。這個試過,也絕不是隨意找個實體店,按倆仨下就能體會出來,最好還是真正把一款鍵盤放到自己桌面前,用個兩三天,才有體會。鉭-70RGB 這款鍵盤作為 i-rocks 在靜電容上的嘗試,已經算是做到了比較好的整體素質,但仍然與 HHKB 在做工以及敲擊的細膩程度上有些區別,畢竟售價上,鉭-70RGB  也只有 HHKB 的一半左右。一點期望:比起遊戲鍵盤,其實靜電容鍵盤更好的定位是辦公鍵盤,希望國產技術能夠繼續進步,早些降低因為技術壟斷而造成了靜電容鍵盤高售價。

相關焦點

  • 差價高達10倍 國產靜電容鍵盤能否逆襲
    隨著Keytronic退出靜電容鍵盤市場之後,靜電容鍵盤市場已經被日本人統治,什麼東西在被少數幾個寡頭壟斷之後,價格都會比較高,因為沒有競爭者,而且本身靜電容鍵盤市場就比較小,也很少有廠商原因加入這一競爭行列(當然目前這個局面已經被富勒打破了)。
  • 受眾太少or技術壟斷 靜電容鍵盤為何火不起來?
    [中關村在線鍵鼠頻道原創]在機械鍵盤和薄膜鍵盤之外,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靜電容鍵盤。與它同期出道的機械鍵盤如今已是大紅大紫,反觀靜電容鍵盤,雖有著獨特的手感,卻長期叫好不叫座,產品也寥寥無幾。那麼問題就來了,靜電容鍵盤為什麼火不起來?
  • 薄膜鍵盤、機械鍵盤和靜電容鍵盤有什麼區別?
    在鍵盤的發展史中,機械鍵盤近年來已經成為中高端用戶的選擇,而薄膜鍵盤從最初的廣受歡迎到現在,在市場上所佔比重逐漸減少。市面上常見的鍵盤有三種:薄膜鍵盤、機械鍵盤、靜電容鍵盤。近幾年機械鍵盤的銷量和認知度不斷上漲,市場上的產品競爭也呈白熱化,各種外觀功能的產品層出不窮,可謂是百花齊放。靜電容鍵盤也因其手感輕巧、輸入流暢等優點嶄露頭角,成為更廣為人知的存在。薄膜鍵盤由面板、上電路、隔離層、下電路四部分組成,特點是聲音小,重量輕,價格低。薄膜鍵盤的受眾人群較廣,主要用於辦公領域。
  • 完全揭秘 富勒靜電容鍵盤手感體驗+拆解
    [中關村在線鍵鼠頻道資訊]前不久,富勒推出了國內首款靜電容遊戲鍵盤,200元出頭的價格讓他瞬間成為鍵盤市場上的焦點,畢竟在大家印象中,所有的靜電容鍵盤價格都在1500元以上,而富勒FL8000僅有200多元,頓時讓很多人都想買回來好好地體驗一下。
  • HHKB小課堂,機械鍵盤軸體的觸發原理及手感
    目前市場上大多數靜電容鍵盤採用都是日本的專利技術。其原理是在按下按鍵後,感應電路檢測到電極之間靜電容量值的變化從而判定觸發。由於沒有了物理觸點的摩擦,使用壽命會更加長久,而且識別響應速度更快,噪音也控制得更好。
  • 寫給所有準備入手鍵盤的人 新手必看!
    機械鍵盤的手感不完全取決於軸體,不同的鍵帽材質和鍵帽表面也是有著不同的手感,有無鋼板手感也是不同。除了主要的核心軸體外,在選擇機械機械鍵盤是新手玩家們還應該注意什麼呢?鍵帽材質和可玩性如何?    目前市場中,主流的機械鍵盤鍵帽材質共分3種,分別是:ABS材質、PBT材質、POM材質。
  • 什麼鍵盤值得買?0~1999元機械鍵盤選購指南
    來源:新浪眾測作者:碼呆茶也許是打字太多想要換換口味,也許是周圍朋友口口相傳而種了草,你給自己劃出了一筆預算,準備購買一把機械鍵盤。618將至,相信不少知友也在磨拳擦掌。之前我也寫過一些關於機械鍵盤的文章,所以今天就把覺得體驗不錯的鍵盤挑出來湊個榜。
  • 客制化元素多樣:2019特色鍵盤產品盤點
    下面就從三個維度為大家盤點一下在過去的一年中,那些有特色的鍵盤產品。新穎技術的出現自從機械鍵盤上市後,在多年的發展中,始終沒有什麼技術創新,而賽睿在19年推出的旗艦級遊戲機械鍵盤APEX PRO打破了這個狀態,也成為了近些年來唯一的技術亮點。
  • 可DIY外觀 i-rocks Ta-70靜電容鍵盤評測
    i-rocks在去年的Computex臺北電腦展中展出了一款靜電容鍵盤,但最終代號命名為「K70E」,而在2017年的臺北以及在2季度北京發布會中,i-rocks Ta-70靜電容鍵盤更加驚豔的面向世人展現了近乎於完美DIY形態的靜電容鍵盤產品;它確實很驚豔,也徹底顛覆了一些鍵盤的常規理念。
  • 鍵盤軸體也能換?富勒雷神白銀版上手體驗
    十年間富勒茁壯成長,曾經連續兩年蟬聯淘寶銷售冠軍;首創全球人工智慧啟動無線滑鼠技術;首創雙翼雙天線、極速神秒技術;成功研發金剛套與靜電容鍵盤專利技術;依託智迪科技20年的沉澱,富勒在辦公以及遊戲市場迅速成長;早在三年前,2017年的時候,富勒正式推出光磁微動技術,打破滑鼠傳統微動開關多年的技術壁壘。
  • 所有軸的原理都給你講清楚 買前必看鍵盤知識科普
    ■薄膜、機械、靜電容和光軸有什麼區別鍵盤的類型根據軸體結構和觸發原理而分類。目前主流的類型有薄膜鍵盤、機械鍵盤、靜電容鍵盤和光軸鍵盤。■靜電容鍵盤的按鍵觸發機構靜電容鍵盤的每個按鍵中都有橡膠碗和彈簧,按鍵下面是覆蓋整個鍵盤的裸露PCB版。從結構上來講可以被當做成薄膜鍵盤和機械鍵盤的混合。薄膜鍵盤中支撐鍵帽的只有矽膠帽,靜電容則用了類似矽膠帽的橡膠碗和彈簧。
  • 所有軸的原理都給你講清楚 買鍵盤前必看的知識科普
    各種類型鍵盤的百花齊放讓我們在選購時更加眼花繚亂,本文就將給大家總結買鍵盤前需要了解的知識。畢竟買了一把適合自己的鍵盤,對工作學習娛樂都有幫助。■薄膜、機械、靜電容和光軸有什麼區別鍵盤的類型根據軸體結構和觸發原理而分類。目前主流的類型有薄膜鍵盤、機械鍵盤、靜電容鍵盤和光軸鍵盤。上表中大致介紹了這四種鍵盤的區別,只不過肯定有特殊情況。
  • hhkb鍵盤有什麼好的,hhkb鍵盤適合哪些人
    首先給大家介紹下所謂的靜電容鍵盤——靜電容鍵盤(英文:CapacitiveKeyboard),是一種鍵盤的類型,從觸發原理來說。靜電容鍵盤是利用電容容量的變化來判斷按鍵的開和關,在按下按鍵後,開關中電容容量發生改變,從而實現觸發,整個過程不需要開關的閉合。正是由於無物理接觸點就可以實現敲擊,因而磨損更小,使用壽命更長。更穩定、迅速、全鍵無衝突、無比靈敏。
  • 與機械鍵盤爭高下 光軸鍵盤任我選
    一提到遊戲鍵盤,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機械軸與cherry。確實,在cherry和相關廠商的努力下,機械鍵盤已經憑藉更長的壽命與手感的穩定性獲得了市場的認可,甚至成為了遊戲鍵盤的代名詞。而在cherry鍵盤軸專利到期之後,各種仿製產品的出現也明顯降低了機械鍵盤的價格,讓它進入了尋常百姓家。
  • 國產的逆襲 凱華軸高性價機械鍵盤推薦
    這也是機械鍵盤往往很貴的主要原因,然而現在各個品牌的機械鍵盤往往都能找到國產凱華軸的影子,不錯的做工,親民的價位。尤其在價格方面,採用國產凱華軸的機械鍵盤往往比採用Cherry原廠軸的機械鍵盤要便宜很多。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那些採用國產凱華軸的機械鍵盤。
  • 不足百元就能讓你體驗到機械鍵盤手感 富勒G1遊戲鍵盤評測
    【PConline評測】 作為「碼字員」的筆者,工作時需要長期敲擊鍵盤,找到合適手感的鍵盤尤為重要。有一副手感出色的鍵盤,在工作時能緩解枯燥煩悶,在工作之餘能用它暢享遊戲,馳騁戰場,那是極好的。但常常,手感與薄膜不可兼得;滿滿的機械軸與R.G.B信仰,也是需要充值的。那麼,有沒有折中的選擇,讓我們「什麼便宜都佔了」呢?
  • HHKB Professional HYBIRD靜電容鍵盤評測
    這款產品也也提供了無刻版本,適合非常熟悉HHKB鍵盤配列的用戶使用。鍵帽的內壁做工工整,厚度足夠,並配備了加強筋,堅固耐用。鍵帽直接採用柱型設計,深入軸心,也可能是因為這樣的設計,鍵盤的鍵帽會存在輕微的晃動問題,但並不影響使用,與上代體驗一致。 HHKB Professional HYBRID 雙模版靜電容鍵盤依然使用Topre靜電容軸體,按壓手感「直上直下」。
  • 差評終結者:國產靜電電容值不值得買
    富勒FL8000靜電容鍵盤是一款非常獨特的產品,之所以獨特不僅僅在於他是一款靜電容鍵盤,更是因為他率先揭開了靜電容鍵盤的神秘面紗,真正讓大眾用戶體驗到了靜電容鍵盤的手感。,自然會與機械鍵盤手感不同了,如果一樣,不就是機械鍵盤了嗎?
  • 結果萬萬沒想到 靜電電容鍵盤拆解橫評
    [中關村在線鍵鼠頻道原創] 神秘的技術原理和高高在上的零售價格,為靜電電容鍵盤蒙上一層厚重的面紗。與市場佔有率第一的薄膜鍵盤和關注度爆棚機械鍵盤相比,靜電電容鍵盤基本上是只有外設發燒友才知道的小价產品。
  • 薄膜鍵盤→機械鍵盤→薄膜鍵盤,我悟了
    今天說一下自己為什麼用回了薄膜鍵盤,以及幾十塊和幾百塊的薄膜鍵盤有什麼區別。這是我通過一周時間,用了十幾把鍵盤得出的感受。作為一名鍵盤俠,每天就是看啊看敲啊敲,有一天手腕酸痛難受,我知道,需要換把鍵盤調整下感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