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統籌 李月婷
本版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成小珍
本版攝影
信息時報記者 徐敏
牡丹別名「鼠姑」?金蓮木又稱米老鼠樹?鼠年到,盤點一下,植物圈裡名字帶「鼠」的植物真不少。
近日,在中科院華南植物園王瑞江研究員及碩士研究生江國彬的帶領下,記者探營華南植物園遊覽區,找到了6種名字中帶「鼠」的植物。據悉,華南植物園內以「鼠」命名的植物超過10種。春節期間,對這類植物感興趣的街坊不妨前往一觀。
《神農本草經》
稱其為「鼠姑」
華南植物園的溫室群景區包括熱帶雨林室、沙漠植物室、高山/極地植物室、奇異植物室和植物水族館,展示了熱帶雨林紛繁多樣的植物資源和神秘的自然景觀,同時也是公眾探索植物世界和環境保護教育的科普基地,以及科學家從事生物多樣性研究的科研平臺。
在熱帶雨林室入口,擺放了幾株牡丹,花瓣重重,花大而香,呈粉紅色和白色。牡丹是芍藥科、芍藥屬植物,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據江國彬介紹,牡丹有多個別名,「鼠姑」是記載在《神農本草經》中的。「牡丹味辛寒,一名鹿韭,一名鼠姑,生山谷」。牡丹原產於中國的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諸省山間或丘陵中,人們發現了它的藥用價值和觀賞價值,變野生為家養。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說:「牡丹雖結籽而根上生苗,故謂『牡』(意謂可無性繁殖),其花紅故謂『丹』」。
「牡丹」這一名稱的出現,標誌著牡丹栽培歷史的開始。從南北朝「永嘉水際竹間多牡丹」至今,牡丹的栽培有1500年歷史。在長期的栽培過程中,牡丹發生了變異,出現了許多花大色豔的品種,其栽培範圍由長江、黃河流域向全國擴大。如今已擴展到中國東北、東南以及內蒙古、新疆、西藏、臺灣等地。
據介紹,牡丹喜溫暖、乾燥、陽光充足的環境。充足的陽光對其生長較為有利,但不耐夏季烈日暴曬,溫度在25℃以上會使植株呈休眠狀態。南方的高溫高溼天氣對牡丹生長極為不利,因此南方栽培需給其特定的環境條件,目前華南植物園也沒有種植的牡丹。
牡丹有觀賞、食用、藥用等用途。如中國不少地方有用牡丹鮮花瓣做牡丹羹,或配菜添色製作名菜。牡丹花瓣還可蒸酒,製成的牡丹露酒口味香醇。藥用上,以根皮入藥,是常用涼血祛瘀中藥。牡丹花含黃芪苷,除觀賞外還可入藥,用於調經活血。
拍攝地點:華南植物園熱帶雨林室
有獨特生存智慧
葉片可排出多餘鹽分
紅樹林有「海上森林」之稱,由多個家族的樹種組成,「老鼠簕」就是其中一個重要成員,是紅樹林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在熱帶雨林溫室,王瑞江很快發現了兩株老鼠簕。記者看到,這種植物高近1米,葉片碧綠,為長圓形,周邊有鋸齒,前端尖,兩面無毛。因老鼠簕的花期在4~6月間,目前看不到其花朵和果實。從資料圖片上看,其花白色帶紫,只有半邊的花瓣,花蕊完全暴露在外,顯得十分張揚。
據介紹,老鼠簕得名於其果實形狀——橢圓形的果實後拖著長長的花柱,很像老鼠的身體和尾巴,加上葉邊有被稱為「簕」的尖銳鋸齒,更像鼠牙。老鼠簕分布在中國海南、廣東和福建一帶,主要生於南部海岸及潮汐能至的河口地帶。由於生長的土壤含有鹽分,老鼠簕有獨特的生存智慧:葉片可排出多餘鹽分,有支柱根和呼吸根。
與其他眾多紅樹林植物相比,老鼠簕的耐寒能力非常強。作為海上森林的重要成員,老鼠簕除了為鳥類提供棲息地和食物資源外,另一重要生態效益是防風消浪、促淤保灘、固岸護堤。另據記載,老鼠簕的根是一種很好的藥材,具有涼血清熱、散痰積、解毒止痛的功效功能。
拍攝地點:
華南植物園熱帶雨林室
果實酷似「米老鼠」
又稱「米老鼠樹」
在奇異植物室門口,王瑞江和江國彬指著兩棵小樹告訴記者:「這是金蓮木,又稱米老鼠樹。」這兩棵小樹看起來毫不起眼,看不出其身份的特殊性。但樹旁的說明牌則向人們介紹了它的尊貴地位——它是越南年花,盛開時花團錦簇,異常美麗,寓意好運和財富。
金蓮木是金蓮木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達2~7米。春季開花,花黃色,狀如金絲桃。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果實,結果時,其花萼和雄蕊不脫落,逐漸轉為暗紅色,花託上著生數個果實。果實初期為綠色,成熟時呈紫黑色。當有的果託上只有兩個果實時,整個果序看起來酷似米老鼠的頭部,十分有趣,所以稱為米老鼠樹。
鳳梨園以鳳梨科植物為主。植物主要分布在遊廊兩側以及玻璃溫室內,溫室內以觀賞鳳梨科為主,併兼種了棕櫚植物和熱帶經濟植物。在這裡的溫室,記者一行找到了幾株金蓮木。相比之下,這裡的金蓮木更為蔥鬱,枝葉間還留有零星的果實。據介紹,花期時,金蓮木滿樹的黃花嬌美爛漫,葉色翠綠雅致,果實極富藝術觀賞性,是美化庭院、公園的優良園林風景樹。金蓮木產於廣東、海南、廣西,越南、印度、巴基斯坦、緬甸、泰國和柬埔寨等地也有。
拍攝地點:
華南植物園
奇異植物室、鳳梨園
小穗形似「鼠婦」
入藥可清熱利溼
觀賞藤本植物區的草地上,稀稀疏疏地分布著一些鼠婦草,小小細細的一株,不仔細尋找,很難發現。
鼠婦草別名卡氏畫眉草,稈直立,疏叢生。夏秋抽穗,小穗窄矩形,深灰色或灰綠色。鼠婦草之所以得名,是因其小穗形似「鼠婦」。關於「鼠婦」的記載最早可見於《本草綱目》虫部。「鼠婦」通常生活於潮溼、腐殖質豐富的地方,其別稱有潮蟲、地蝨子、西瓜蟲等,體橢圓形或長橢圓形,較平扁,背部稍隆,體軀能捲曲成球形,從海邊一直到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地都有它們的蹤跡。
鼠婦草產於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省區;分布於亞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王瑞江告訴記者,鼠婦草多生于田野、路旁或水邊,十分常見。據《廣東藥用植物手冊》記載,鼠婦草也是一種中藥材,味甘、淡,性涼,可清熱利溼。
拍攝地點:
華南植物園
觀賞藤本植物區
鼠婦草
果實長圓有種子
形似小小「老鼠眼」
許多藤本植物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如適合觀花的馬兜鈴科,適合觀花觀葉的西番蓮科,適合觀果的獼猴桃科等。觀賞藤本植物區展示了馬兜鈴、非洲凌霄、金鉤吻等70多種植物,並結合兒童玩耍設置了攀爬架、鞦韆等,營造了特色園林景觀。在一個角落裡,王瑞江找到了一株鹿藿,它有著多個別名:老鼠眼、老鼠豆、鬼豆根、山黑豆和鬼眼睛等。
鹿藿是多年生纏繞草本植物,莖蔓長。頂生的小葉子近於圓形,側生的小葉為斜闊卵形或斜闊橢圓形。花期為每年5~9月,果期為每年7~10月。記者看到,鹿藿的果實呈長圓形,紅紫色,種子1~2粒,黑色,有光澤。遠遠望去,就如同老鼠的一對小眼睛。
別看鹿藿不起眼,它是一種藥用植物,主治風溼痺痛、頭痛、牙痛、瘀血腹痛、產褥熱、跌打損傷、燙火傷、風溼關節炎、腰肌勞損、蛇咬傷等多種病症,功效多多。例如,用鹿藿莖葉9~15克,水煎服,治婦女產褥熱;鹿藿30~60克,鴨蛋1個,燉服,可治痔瘡;鹿藿、梔子根各15克,水煎服,治牙痛等。
據介紹,鹿藿主要分布在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等地,生長在海拔400~1200米的山坡雜草中或附攀樹上,十分常見。
拍攝地點:
華南植物園觀賞藤本植物區
外表普通有劇毒
可用於殺蟲滅鼠
在華南植物園深處,有一處珍稀瀕危植物區,這裡培育、種植著數種珍稀植物。不過,該區域不對普通遊客開放。經過記者一行耐心尋找,在數排花花盆盆中,兩盆小小的海南毒鼠子「亮相」了。
海南毒鼠子外表十分普通,葉片呈長圓形,葉面沿中脈和側脈被鏽色粗伏毛是它的特徵。花瓣白色,近匙形,花期為每年7月至次年1月,果期為每年1~6月。
海南毒鼠子主要產在廣東、廣西、海南等省區,分布於印度、斯裡蘭卡、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生長在中海拔山地溝谷密林或疏林中。毒鼠子苦、辛、溫,有劇毒,可用於殺蟲滅鼠「除四害」。
拍攝地點:
珍稀瀕危植物繁育中心
(不對外開放)
夏採葉秋挖根
可治療老鼠咬傷
老鼠拉冬瓜是一種藤本植物,分布廣泛,生於荒地灌木叢、村邊、林邊潮溼地,常纏繞灌木上,在中國南部、廣州附近可見。老鼠拉冬瓜具有清肝肺熱、祛溼、利小便等功能。
這種植物長1~2米,根部膨大成一串紡錘形塊根,大小相同,因此有老鼠拉冬瓜之名。夏季開白色花,果實卵形或近橢圓形。夏季採葉,秋季挖根,洗淨曬乾或鮮用,其藥用價值較高,可治療咽喉腫痛、尿路感染、老鼠咬傷等。
金蓮木結果後,整個果序看起來酷似米老鼠,十分有趣。
海南毒鼠子外表十分普通,葉片呈長圓形。
知多D
有資料顯示,以鼠命名的植物有鼠李科、鼠刺科、毒鼠子科三個科,有鼠尾草屬、老鼠艻屬、鼠尾粟屬等12個屬,植物種有鼠耳芥、圓葉鼠李、厚葉鼠刺等近300種。有的植物因形似老鼠而得名;有的植物在形態上和老鼠毫無相似之處,但名稱中也有「鼠」字,如爵床科的老鼠簕等。